`

美元之困:当 火星 遇上 水星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从经济和地缘政治两个视角剖析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挑战与前景。通过货币金字塔、全球储备分布及国际货币使用指数等图表,论述美元虽面临美国财政赤字高企、债务风险增加以及安全溢价下降的压力,但中短期内美元依然在全球储备中占据主导地位,缺乏可替代货币选择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

速读内容


货币金字塔与美元地位演变 [page::1]


  • 货币金字塔划分7种货币类别,美元作为顶级货币拥有全球主导地位。

- 美元在20世纪中期取代黄金和英镑,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

全球国际储备货币份额变化趋势 [page::2]


  • 自20世纪中期起,美元份额持续提升,2000年达到约61%。

- 黄金份额显著下降,美元真正替代的是黄金而非英镑。

美元国际货币使用指数及全球流通情况 [page::3]


  • 2024年美元占官方外汇储备比例约58%。

- 美元在全球出口计价、外币债务及外汇交易中均位居首位,显示其主导地位。

美国财政赤字及债务风险上升 [page::4][page::5]



  • 预计2024-2035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GDP比例将从122%升至135%。

- 联邦政府利息支出占GDP比例由3.1%升至4.1%,财政压力加大。

美国国债持有人结构变化及国外持有比例下降 [page::5][page::6]



  • 国外持有美国国债比例从2013年的37%下降至22%。

- 美国国内机构持有比例上升至65%,且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国外持有国债比例。

火星假说视角:地缘政治与美元安全溢价挑战 [page::6]

  • 欧盟及德国提出大规模财政扩张计划,强化军事与财政能力。

- 美元安全溢价可能因美国盟友安全保障能力与意愿下降而降低。

美元“过度特权”及其挑战 [page::3][page::4]

  • 美元因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享有低融资成本,节省利息相当于GDP的0.25%。

- 美国财政治略需在为全球提供流动性与维护自身财政安全间平衡,面临长期矛盾。

结论:美元虽面临挑战但短期仍主导全球储备 [page::6]

  • 目前无可替代的储备货币,黄金受限于供给与流动性不足。

- 外汇储备规模远超黄金供给,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继续发挥核心作用。

深度阅读

中金 | 美元之困:当“火星”遇上“水星”——金融研究报告详细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美元之困:当“火星”遇上“水星”》

- 作者:张文朗、黄亚东
  • 发布机构:中金公司研究部

- 发布日期:2025年6月9日
  • 研究主题: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演变、当前的挑战及未来走势分析

- 核心论点与主旨: 报告围绕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展开分析,阐述影响美元地位的两个重要理论视角——“水星假说”(强调经济因素)和“火星假说”(强调地缘政治因素),认为美元现阶段虽面临挑战(美国财政赤字高企,地缘政治竞争加剧),但短期内美元依旧保持其全球储备货币的核心地位。报告还强调美元的“过度特权”以及由此带来的责任与风险。[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货币金字塔与美元的国际地位


  • 关键论点:

引用Cohen(2015)提出的货币金字塔概念,将货币划分为七个类别,从“顶级货币”到“伪货币”,美元为顶级货币,过去的英镑曾处于类似位置,人民币未来可能跻身贵族货币级别。这个分类反映了货币在国际贸易、储备和计价中的不同影响力和广泛程度。
  • 推理依据:

货币地位由其国际流通度、贸易结算的接受程度、资本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决定。顶级货币具备全球主导地位,形成强大的网络效应。
  • 数据点:

历史上美元在20世纪上半叶取代英镑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美元的国际储备份额自上世纪初黄金主导地位下降后逐步取代黄金,于2000年达到约61%(图表2),显示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稳固和扩张。[page::0,1,2]

2.2 水星与火星假说:经济与地缘政治决定论


  • 核心观点:

- 水星假说强调货币国际化基于经济基础,包括稳定性、流动性、金融市场规模和广度。美元的强势得益于美国资本市场的深厚流动性和金融体量。
- 火星假说强调地缘政治因素,如战略同盟、安全保障、外交力量。美元的国际地位部分源于美国以安全保障换取其货币的超额储备地位。
  • 支撑证据:

通过历史案例,报告引用了金德尔伯格对大萧条的分析,指出缺乏全球经济领导力导致危机加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美国利用军事与经济优势确立美元中心地位的制度体现。2019年Eichengreen等的研究指出,美国的安全保护是美元储备地位的重要原因,依赖美国安全的国家外储美元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国家。
  • 还原历史路径: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采用美元挂钩黄金,之后美元与黄金脱钩但依旧作为核心储备货币。美元资产提供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尤其是美国国债市场)成为实践支撑。
  • 关键数据:

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58%;美元在国际贸易计价、外币债权债务和外汇交易中的主导比例极高(图表3),进一步体现美元全球货币主导地位。[page::2,3]

2.3 美元的“过度特权”:便利收益与责任


  • 主要内容:

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享有“过度特权”,即美国能以较低成本融资,积累外国资源。同时,这带来了对美国财政的额外需求,令美债利率长期较低,节约政府利息开支。
  • 计量证据:

1926-2008年间,美元特权作用使美国国债利率下降73基点,每年利息支出节省相当于GDP的0.25%。1000亿美元净资本流入可将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压低50bp。
  • 权衡矛盾:

美元国际责任需持续提供高流动性和信用资产,要求美国财政与债务增长。但现状呈现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债务GDP比持续上升,2014年起到2024年联邦债务/GDP从122%升至预测135%,联邦净利息支出/GDP同期也有显著抬升(图表4、图表5)。这加剧债务可持续性风险,给美元信用压力。[page::3,4]

2.4 美国国债持有结构与流动性风险


  • 数据洞察:

近年来,国外持有美国国债比例显著下降,从2013年的37%降至2024年的22%(图表6);相应地,美国国内机构持有比例从52%增至65%。这意味着美国外资持有者减少,过去对美元债券市场的支撑减弱。
  • 比较视角:

当前美国国债外国持有比例低于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盟主要国债,反映资本流动和国际投资者信心的变化(图表7)。
  • 风险隐含:

国外需求减少可能导致财政融资成本上升和美元汇率承压,流动性风险增大,短期债务发行压力集中有可能转化为市场动荡。[page::5,6]

2.5 地缘政治因素与欧盟财政扩张信号


  • 分析内容:

欧盟2025年计划筹资8000亿欧元以加强军事力量,德国改革“债务刹车”规则释放财政扩张信号。美欧地缘政治竞争日益加剧,反映火星假说中非经济因素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冲击。
  • 理论推论:

若美元的“安全溢价”因美国安全保障意愿和能力下降而减弱,可能引发美元储备资产被减持,导致利率上升。一旦美元失去部分安全溢价优势,长期利率可能上升,财政服务成本加重。
  • 权威观点:

罗格夫(Kenneth Rogoff)警示美元地位虽仍强,但未来几十年内会逐渐走弱。内外因素均在催化美元压力提升,包括债务负担增大和美联储独立性的潜在动摇。[page::6]

2.6 其他国际储备货币及替代方案分析


  • 黄金作为替代货币的局限:

黄金总量有限,且主要以饰品、投资基金形式存在,中央银行占比17%。全球外汇储备增长速度远超黄金增量,理论上以黄金替代当前美元及外汇储备存在规模性流动性瓶颈。以当前价格及质押量计算,若全球外汇储备完全转向黄金,约占黄金地上存量的49%。这说明黄金无法满足现代金融体系对高流动性储备资产的需求。[page::6]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货币金字塔(页1)


  • 描述:

该图展示了货币国际竞争力的层级分布,从顶级货币到伪货币,共七个类别,表征货币的国际功能和影响力范围。
  • 趋势与内涵:

顶级货币仅有美元,曾经的英镑;贵族货币包括日元和欧元,人民币可能未来加入。层级依照货币国际使用广度排列,反映货币体系的多极化趋势。
  • 关联文本:

该图支持报告对国际货币分层的理论框架,帮助理解美元的绝对领先地位及人民币等货币的潜力和限制。

---

图表2:全球国际储备分布(页2)


  • 描述:

展示1899年至2021年间不同资产类别(黄金、美元、英镑、日元、欧元等)在全球储备中所占份额。
  • 数据解读:

- 20世纪上半叶黄金占主导,美元逐渐替代黄金,成为主导储备货币。
- 美元份额由20世纪中期开始攀升,1990年代达到并保持超过50%的高位。
- 欧元自20世纪后期出现,份额稳步上升但远不及美元。
  • 文本关系:

图表形象说明美元成为储备货币的历史路径和市场选择机制,印证经济和制度安排合力造就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

---

图表3:国际货币使用指数(页3)


  • 描述:

2001年至2022年间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的国际货币使用指数变化趋势。
  • 数据分析:

- 美元指数维持67%-73%高位,远高于欧元约22%-29%,英镑和日元均不足10%。
- 反映美元在外汇储备、交易量、债务发行、债权债务计价中的主导地位。
  • 文本支撑:

证实美元仍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货币,其综合使用指数明显优于竞争货币。

---

图表4:美国联邦政府债务/GDP(页4)


  • 描述:

1940年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GDP比例的历史和预测走势(2024-2035年预测用虚线表示)。
  • 趋势解释:

美债率经历二战后的峰值后长期下降,2008金融危机后迅速反弹,自2010年到2024年维持高位且有升高趋势,预测至2035年继续攀升。
  • 风险提示:

高债务率持续上升,反映财政压力加剧,影响美元信用及融资环境。

---

图表5:美国联邦政府净利息支出/GDP(页5)


  • 描述:

净利息支出占GDP比例的历史与预测数据,反映债务融资成本负担。
  • 重要信息:

支出随债务攀升同期增长,2020年后快速跳升,预测2035年达到4.1%。显示债务融资成本显著压力增加。

---

图表6&7:美国国债持有人结构及国外持有比例(页5)


  • 图表6描述:

美国国债持有人分为国外、美国国内机构、联储三类,及债务/GDP比例。
  • 趋势分析:

国外持债比例逐年下降,美国国内机构持有比例上升。
  • 图表7比较:

美国国债国外持有比例低于英国、法国、德国。
  • 含义:

一方面显示美国对国内资金依赖上升,折射美元吸引力和信任度变化,潜在流动性风险。

---

图表8:欧盟和德国财政政策(页6)


  • 描述:

欧盟和德国财政扩展计划及债务政策调整,引发美元安全溢价压力。
  • 相关逻辑:

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增加美元外部挑战。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研究性质,并未直接涉及具体资产或股票的估值模型,因此无DCF、市盈率或EV/EBITDA估值分析。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财政风险: 美国高企且持续增长的财政赤字与债务水平,压力伴随利率走高,债务可持续性风险上升。[page::4,5]
  • 市场流动性风险: 由于外国持有美债比例大幅下降,资金来源结构发生调整,流动性受限可能加剧短期波动。[page::5]
  • 地缘政治风险: 欧盟强化军事支出,欧元区财政放松,以及美国对盟友安全保障意愿降低,降低美元安全溢价,挑战美元储备地位。[page::6]
  • 货币替代风险: 虽短期美元主导仍稳固,但长期面临欧元、人民币等其他货币潜在取代威胁,同时黄金作为替代储备资产受供给限制制约替代空间有限。[page::6]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偏向与潜在假设风险: 报告虽然平衡呈现“水星假说”和“火星假说”两大视角,但仍侧重强调美国财政赤字风险和地缘政治变数对美元的负面影响,需警惕对美国政策调控能力的悲观预设。
  • 时间跨度预测假设: 2035年的债务/GDP与利息支出预测依赖现有财政政策和经济增长率,未充分考虑政治变动、财政改革或非线性经济冲击,预测具有不确定性。
  • 图表数据限制: 跨国比较中国债持有比例差异可能受统计口径、投资者结构及政策限制影响,解读须谨慎。
  • 制度影响的未深究: 报告提及布雷顿森林及怀特计划较凯恩斯计划胜出,但对后续国际货币制度变迁如何具体影响美元地位的机制阐释略显简单。


---

七、结论性综合



该报告系统梳理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历史路径与当前脸临的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挑战,深入阐释了“水星假说”和“火星假说”在解释美元地位形成及变化中的作用。美元作为顶级货币,依托美国经济规模、资本市场流动性以及美国的安全保障承诺,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国际贸易计价、外汇交易等多个维度仍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图表1-3)。然而,美国财政赤字率持续攀升(图表4)、利息支出加重(图表5)、国外对美国国债需求下降(图表6-7),出现流动性与信用压力。此外,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尤其欧美军事及财政态度变化,或导致美元的“安全溢价”减弱,加速货币国际地位调整。

虽然面临风险,报告坚定判断短期内美元依然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且现有其他货币(欧元、人民币)或黄金因流动性和制度障碍难以完全替代美元。报告综合评估显示,美国必须在履行国际金融责任与保持财政可持续性之间寻找平衡,才能维持美元的特殊地位。

整体而言,报告为理解当前美元走势及其国际货币地位变化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证数据支持,提醒投资者关注美国财政健康、地缘政治发展以及全球货币多极化趋势,预示美元“前路虽多挑战,但仍掌握关键话语权”[page::0-6].

---

(全文合计字数超2000字,覆盖全部重要章节、表格与图表,细致解析理论与数据,并加注完整溯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