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中和 政策深化,掘金低碳产业投资机遇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梳理我国碳排放双控政策推动低碳产业发展的最新进展,重点分析清洁能源发电、新能源转换及储能、废物处理等细分板块,结合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及其跟踪ETF产品,展现低碳经济主题投资机遇。报告指出新能源装机将高速增长,智能电网和锂电池技术创新驱动储能市场扩容,垃圾焚烧和污水处理能力持续提升,相关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强且指数估值具吸引力,为投资者提供了低碳主题投资方向和工具[page::0][page::2][page::6][page::9][page::10][page::14][page::16][page::17]

速读内容


新政策助推碳排放双控制度全面转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page::1][page::2]


  • 推动以碳排放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新制度,强化对碳排放的精准限制。

- 碳排放双控更注重减少化石能源消费,鼓励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
  • 该转型是实现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政策基础。


清洁能源结构优化: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核能稳步推进 [page::3][page::4]



  • 新能源发电比例上升,风电和太阳能装机量持续扩大,2022-2025年新能源装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15.6%-18.6%。

- 核能作为清洁高效的基荷电源,核准机组数量保持快速增加,预计2035年核能发电占比达约10%。
  • 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需求提升,水电装机潜力依然可观。


智能电网与锂电池引爆能源转型与储能市场 [page::5][page::6][page::7]



  • 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推动智能电网升级,提升电网消纳清洁能源能力,建设数智化坚强电网。

- 锂电池产业链完善,受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高速增长驱动,技术创新持续突破,特别是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
  • 全球新能源汽车2024年销量预期持续高增长,储能电池市场出货量增速显著。


废物处理与污水处理行业保持健康增长趋势 [page::7][page::8][page::9]




  • 垃圾焚烧技术较填埋处理优势明显,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与清运量稳步提升,成为主要处理方式。

- 污水处理能力持续增长,城镇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
  • 后续政策推动污水处理设施升级和资源化利用,行业空间仍大。


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000977.CSI)表现优异,流动性良好[page::10][page::11][page::12]


  • 指数自基日收益率62.59%,年化收益率3.41%,优于主流宽基指数。

- 2024年日均成交金额超345亿元,流动性充足,可支持大规模资金运作。
  • 成分股涵盖大中小盘,持股分布均衡,满足多样化配置需求。


指数行业聚焦电力设备和清洁能源龙头,成分股可持续性强 [page::12][page::13][page::14][page::15]



  • 电力设备、电池及光伏设备合计占比超过90%,行业集中度较高。

- 前十大成分股包括宁德时代、长江电力、阳光电源等行业龙头,权重占比约61.75%。
  • 指数成分股整体ESG评级偏高,63%权重股票评级为A及以上。


指数估值合理,盈利能力较强 [page::15][page::16]



  • 市净率和市盈率处于历史中低区间,具备较好配置性价比。

- 2021-2023年指数成分股整体ROE均超过10%,盈利能力显著优于中证500和万得全A。

泰康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ETF(560560):精准跟踪低碳主题指数,提供优质投资工具[page::16][page::17]


  • ETF基金经理魏军具备丰富量化研究背景,管理多只指数基金,确保投资风格稳定。

- ETF紧密跟踪低碳经济主题指数,年化跟踪误差仅0.72%,具备累计超额收益1.95%。
  • 泰康基金为ETF提供强有力支持,拥有多样ETF产品线覆盖行业及宽基领域。


深度阅读

碳中和 政策深化,掘金低碳产业投资机遇——兴业证券研究报告详尽解析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碳中和 政策深化,掘金低碳产业投资机遇

- 作者: 兴证金工团队 XYQuantResearch,分析师郑兆磊、薛令轩、罗玉
  • 发布机构: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5年1月9日
  • 报告主题: 详尽解读中国碳排放双控政策与低碳产业投资机会,重点分析低碳经济主题指数及相关ETF投资价值

- 核心论点:
报告系统梳理我国碳排放双控制度的政策框架与实施路径,阐述低碳转型背景下清洁能源发电、新型电力系统、锂电池、废物处理与污水处理等细分领域的投资机遇。辅以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与泰康ETF的深度分析,明确指出低碳主题具备较好的盈利能力、估值优势及长期投资价值,推荐关注低碳经济主题指数ETF布局碳中和板块的投资机会。[page::0,1,2]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政策与行业背景:碳排放双控体系全面推行


  • 政策背景: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强调实施以碳排放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双控”体系,逐步替代以“能耗双控”为核心的能源管理机制,推动化石能源消费的持续减少与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
  • 能耗双控 vs 碳排放双控:

- 能耗双控限制的是能源总量与能耗强度,对非化石能源亦有限制。
- 碳排放双控只针对温室气体排放限制,非化石能源不受限制,有利于促进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增长。
  • 分阶段目标:

- 2025年完善碳排放核算体系与标准体系。
- “十四五”时期落实碳排放双控制度,强化重点行业碳排放控制,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 碳达峰后注重总量管控,持续推动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

此转型契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开启以降碳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促进社会经济全面绿色转型。[page::1,2,3]

2.2 新型电力体系与清洁能源发电


  • 能源结构现状及双碳目标:

2023年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原煤占比67%),电力结构中火电占65.9%。电力部门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56.63%。双碳目标推动“新型电力体系”建设,核心是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提高新能源发电比重(核能、风能、光伏等)。
  • 新能源装机:

- 2022-2025年新增新能源装机年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在15.6%-18.6%。
- 省级新能源规划显示未来五年新增装机预计至少达600GW,考虑到乐观假设可增至720GW。
  • 核能发电:

- 核电因具备低碳、稳定及高效特性被定位为基荷电源。
- 2021-2024年分别核准新机组数量5、10、10和11台,核准速度持续加快。
- 2035年核能占电力结构约10%,2060年增至20%。
  • 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及水电:

- 随新能源装机比例提升,火电机组需要提升灵活调节能力,涉及低负荷运转与迅速启停。
- 水电装机因大型项目开发尾声,未来重点转向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区域,继续增长。

这些推动新能源电力供应比例持续向上,支持低碳经济实质性的能源结构转型。[page::3,4,5]

2.3 智能电网与能源转换存储


  • 智能电网阶段性发展:

- 自2009年国家首次提出智能电网,到2021年进入新能源转型主阶段,支撑新能源多元化并网,解决波动性消纳问题。
- 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十四五”期间投资近3万亿元,重点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电网系统。
  • 关键技术方向包括:

- 电力调度数字化,以维护电网安全稳定。
- 智能巡检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与AI,实现智能化设备监控与故障诊断。
- 智能电表从简单电能计量向信息处理模块化演进,推动用电侧数字化和互动化。

智能电网旨在提升能源结构的清洁化、安全性和数字化,成为低碳电力供应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page::5,6]

2.4 锂电池行业:技术迭代与市场成长并进


  • 发展历程与市场规模:

锂电池技术已走过50多年,进入21世纪迎来高速发展,特别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2018-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37%,2023年渗透率首破30%。
  • 产量表现与全球份额:

2023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887.4GWh,占全球73.8%,保持领先。储能市场同样高速扩张,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预计超240GWh。
  • 技术升级方向:

- 正极方向包括高压实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
- 负极技术如硅碳负极提升能量密度。
- 固态电池研发持续推进,有望突破安全与性能瓶颈。
  • 产业链完善与政策推动:

中国锂电产业链完备,涵盖矿资源、电池材料、电芯制造、组装及回收,配合各国政策补贴,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 应用拓展:

除汽车及储能,电动飞机、轮船等新应用场景逐步显现,技术创新带来市场扩展新动力。

锂电池行业的蓬勃发展与技术进步令其成为低碳经济核心动力之一。[page::6,7]

2.5 废物处理与水处理


  • 垃圾焚烧发展:

- 垃圾焚烧因占地少、二次污染低,已替代垃圾填埋成为主流处理方式。
- 2023年国内生活垃圾处理量2.5亿吨,焚烧量约2.1亿吨,占比82.5%。
- 焚烧能力增速逐年放缓,表明行业进入运营效率提升阶段。
  • 污水处理现状:

- 2023年污水总排放量约781亿立方米,城市处理率持续上升,城市及县城处理能力合计达2.59亿立方米/日。
- 固定资产投资维持高位,2023年相关投资达758亿元。
- 政府规划支持2025年前污水处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大量提升,包括管网扩建和污泥无害化处理。

总体来看,废物处理和水处理行业正稳步发展,政策支持与环保需求助力行业前景乐观。[page::7,8,9]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1-4: 碳排放与能源结构现状


  • 图1阐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未来提升路径,分为三个阶段,每五年提升分别为2%、5%-7%、10%,目标2060年达80%。

- 图2、3清晰展现煤炭及火电主导的能源结构,强调改造必要。
  • 图4显示电力和热力为碳排放主力,占比56.63%,明确了电力行业在减排中的关键地位。


这些图表共同佐证了低碳转型中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提升非化石能源比例的核心逻辑。[page::3]

图5-8: 新能源发电发展态势


  • 图5展示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比重逐年攀升,火电比重下降趋势明显。

- 图6揭示过去十年新增电源装机中新能源占据主导,使火电装机虽为基础但增长受限。
  • 图7显示核准核电机组数量逐年增加,特别2022-2024年核准加快。

- 图8核能占比稳步提高但空间广阔,远低于多数发达国家标准。

数据强调新能源装机加速且核电成为重要稳定基荷能源,可望大幅提升能源结构质量。[page::4]

图9-10: 智能电网进化路径与政策轨迹


  • 图9介绍智能电网四个发展阶段,显示政策与技术同步推动。

- 图10回顾智能电网相关政策节点,彰显政策支持是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智能电网作为连接新能源与用户、平衡负荷波动的关键基础设施,其推进力度与投资规模均体现行业巨大发展潜力。[page::5,6]

图11-16: 废物处理能力与无害化比例持续提升


  • 图11-12显示生活垃圾及焚烧处理量稳定增长,焚烧占比提高至82.5%。

- 图13无害化处理方式中焚烧占比稳步提升,卫生填埋比例大幅下降。
  • 图14-16细分城市与县城焚烧能力及增长,呈现出增速趋缓但整体容量扩充趋势。


图示反映我国垃圾处理逐渐告别粗放式,迈向规模化和高效环保。增长高峰之后进入质量优化运维阶段。[page::7,8]

图17-20: 污水排放量、处理能力与投资放缓但持续增长


  • 图17-19显示污水排放总量及处理能力均稳步上升,城市处理率接近饱和,乡镇处理率仍相对较低。

- 图20展示污水处理相关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呈现波动的高位运行态势。

图表共同反映城镇污水治理体系日趋完善,同时面临提升处理效率和扩大农村地区覆盖的新挑战与机遇。[page::9]

图21-30: 低碳经济主题指数表现与特征


  • 图21指数表现显示内地低碳指数自2010成立以来收益领先沪深主要宽基指数,尤其年化收益率3.41%高于沪深300的3.00%。

- 图22指数成交量逐季增长,尤其2024年第四季度日均成交额达518亿元,体现良好流动性承载空间。
  • 图23-24从市值分布看成分股覆盖大中小盘,权重较为均衡,大市值股票拥有显著影响力。

- 图25-27行业权重集中在电力设备、公用事业和环保,细分行业中锂电池、光伏设备和电力占据主导地位,指示行业专注低碳主题与清洁能源。
  • 表5及后续表述明确指数前十大权重集中于宁德时代、长江电力、阳光电源等清洁能源龙头企业,业务涵盖动力电池、核能、水电、光伏设备等核心低碳领域。

- 图28 ESG评级显示大部分成分股评级在BBB以上,A、AA评级股票占总权重63%,表明标的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质量。
  • 图29估值指标维持在中低区间:市净率2.48处于排名第33%位置,市盈率27.20居于中间区间,具备配置吸引力。

- 图30盈利能力出色,2021-2023年整体ROE均保持在10%以上水平,优于沪深300、中证500及万得全A基准,显示低碳经济主题公司具有较强盈利质量。

上述图表和数据构成了低碳经济投资标的系统性的坚实基础,展现出行业集中、盈利突出及估值合理的优良特征。[page::11-16]

图31及后续部分:泰康低碳ETF表现及基金管理


  • 泰康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ETF自2021年成立以来紧密跟踪标的指数,年化跟踪误差仅0.72%,累计超额收益1.95%,体现出优秀的复制和管理能力。

- 管理团队由资深量化投资经理魏军领衔,管理基金15只规模126亿元,具备丰富被动与增强指数基金管理经验。
  • ETF管理费率0.5%,托管费率0.1%,为投资者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碳中和主题投资工具。

- 泰康基金整体公募基金资产规模1423亿元,ETF产品涵盖多种主题与宽基,具备完善产品线支撑。

基金管理能力和ETF设计进一步保障投资者能较好把握低碳产业长期价值机遇。[page::16-18]

---

4. 估值分析


  • 指数估值采用传统市盈率(TTM)与市净率(LF)指标进行分析。

- 市盈率27.2位于历史中位数左右,表明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均衡水平。
  • 市净率2.48处于历史观察区间的33.01%位置,显示相对偏低估值,预示具备一定投资性价比。

- 行业集中构成保证盈利能力,指数三年均ROE均保持10%以上,支撑当前估值合理性。
  • ETF跟踪误差低且超额收益存在,说明有效提升了投资回报的潜在空间。


整体认为,低碳经济指数及ETF估值尚处合理或轻度触底区,未来受政策和产业景气提升驱动,有上行潜力。[page::15,16]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政策执行风险: 碳排放双控政策推进过程中可能涉及地方执行力度差异、行业调整节奏不一的风险。

- 技术突破不确定性: 新能源尤其是锂电池、智能电网等技术研发进展或低于预期,影响行业未来增长预期。
  • 市场波动风险: 指数及ETF作为权益类资产,仍受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变化影响,短期波动较大。

- 流动性风险: 虽然指数流动活跃,但部分小市值或细分领域股票可能存在流动性不足隐患。
  • 宏观经济风险: 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冲突等因素都会影响投资环境和资金流入。

- 行业竞争加剧: 锂电池等细分行业存在技术和价格竞争,可能压缩盈利空间。

报告风险提示区较为全面,未特别提供细化缓解方案,但对此类风险的认知和市场主体的长期适应能力仍有正向影响。[page::1,18]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政策解读复杂性: 碳排放双控作为新兴政策体系,过渡期内配套制度和执行细节尚有不确定性,短期对产业分布和企业竞争格局影响未完全明朗。

- 技术进步时间节奏: 锂电池固态电池、智能电网等技术有望带来突破,但其规模化应用的时点对行业估值有较大影响,需持续跟踪。
  • 指数行业集中度高: 指数较大权重集中于少数头部企业,表现虽稳定但存在个股风险聚焦现象,影响分散投资效果。

- 流动性及中小市值配置: 指数中小市值股票近四成权重,尽管增加成长性,但流动性风险需关注。
  • 估值合理性与高波动率结合: 指数波动率较高(26.74%),意义是高收益伴随高风险,投资者须权衡配置比例。


总的来看,报告视角平衡,论据充分,但对技术与政策风险的动态跟踪尤为关键,相关假设延展仍有成长空间。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论述了中国碳排放双控政策的深化与低碳产业结构性投资机遇。通过详解清洁能源发电(风能、光伏、核电)、智能电网、锂电池等核心领域现状与政策支持,佐以垃圾焚烧和污水处理等环保产业的稳定增长,勾勒出低碳经济产业链的成长逻辑与投资价值。

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作为行业标杆,其长期回报率优于主流宽基指数,体现低碳经济转型带来的结构性红利。指数行业集中于电力设备和新能源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盈利能力突出、ESG评级优良,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兼备成长与价值投资优势。指数流动性充裕,兼容大中小市值波动,为投资者提供了透明、流动性强的绿色经济配置工具。

泰康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ETF的紧密跟踪及管理团队能力显著,结合其低跟踪误差和小幅超额收益,成为投资者一键布局碳中和产业的有效工具。全报告严谨阐述低碳经济投资由国家战略驱动、行业景气提升、技术进步加持三大核心动力,推荐关注相关低碳主题指数和ETF产品,捕捉未来能源转型的中长期投资价值。[page::0-18]

---

主要图表示意



图1:双碳目标路径示意,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逐步提升至2060年80%。

图5:风电、太阳能发电占比持续上升趋势,火电比重下降。

图7:历年核准核电机组数量提升,核准支持政策加码。

图21:内地低碳主题指数历史业绩走势,长期优于主要宽基指数。

图29:指数估值市净率、市盈率趋势,中低位置具备配置吸引力。

图31:低碳ETF历史表现与累计超额收益走势,体现良好跟踪及超额收益能力。

---

总结



本报告基于详实政策解析、宏观产业背景分析与丰富的财务及市场数据,全面展现中国低碳经济投资全貌。政策深化推动低碳产业迎来加速成长窗口,相关细分行业具备稳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潜力,低碳经济主题指数和其跟踪ETF具备较高投资价值和稳健盈利能力,是把握我国“双碳”目标下产业升级和资本市场机会的重要工具。投资者可关注政策动向、技术进展及指数调整,合理配置低碳主题资产,捕捉绿色转型红利。

---

【全文引用页码】[page::0-19]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