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 | 酒店业洞察:华南格局生变,焕新和下沉未来可期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综合分析了2024年中国酒店业面临的弱预期兑现与供需关系失衡,重点聚焦华南市场竞争格局的边际变化、酒店产品焕新需求提升以及龙头企业在下沉市场的布局潜力。通过详细数据对比展示了华南地区各大酒店集团的市场分布、品牌市占率及产品老化情况,揭示了经济型和轻管理酒店老化压力较大,未来翻新升级将带来品牌竞争新格局。此外,报告深入探讨了下沉市场的城市选择与模型打造策略,强调需要平衡投入与物业特点,优选具人口流入及消费潜力的城市布局,提出风险提示包括消费疲软及规模扩张放缓等因素,助力投资者理性判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page::0][page::1][page::3][page::10][page::16][page::17][page::18]
速读内容
2024年酒店行业面临弱预期兑现与供需关系失衡 [page::1][page::2]

- 2024年中国大陆酒店行业RevPAR同比下滑约5%,ADR和OCC亦呈下降趋势,反映弱现实和持续的弱预期。2023年疫情后需求快速恢复推动短暂供不应求,2024年供给回升速度加快,而商旅需求恢复缓慢导致供需逐渐失衡。
- 预计2025年供给增速或放缓,需求若能恢复,新一轮供需再平衡有望形成。
华南地区竞争格局及市场分布 [page::3][page::4][page::5]

- 华南市场由东呈集团和锦江集团占比较大,锦江约20%酒店分布于华南,东呈集团40%房间数在华南,华住则占比较低仅6%。
- 华南市场各集团在品牌连锁和全部酒店的市占率存在差异,锦江、东呈、华住等领先,华住、亚朵产品老化压力较小。
- 2024年锦江、东呈、华住等集团在华南新开酒店数量明显,华住新开业规模最大,占比达32%。
华南地区中端及经济型市场的核心布局与竞合态势 [page::7][page::8][page::9]

- 200-400元的价格带和3星级酒店是华住、锦江在华南的核心布局,存量及新开均以一至三线及新一线城市为重点。
- 四五线城市渗透不足,东呈集团为少数在四五线布局较多的集团。
- 华南地区龙头酒店集团门店以高线城市为主,且三线城市新开店增多。
酒店产品焕新需求提升,老化产品占比上升引关注 [page::10][page::11][page::12]

- 各大龙头酒店集团(锦江、华住、首旅、亚朵)在营或翻新时长6-10年的酒店占比均有所增长,未来1-2年翻新改造需求或快速增长。
- 加盟商面临四条路径:品牌内少投入升级、翻牌龙头品牌投入较大、软品牌轻度改造、维持现状待风险。
- 经济型和轻管理产品老化压力最大,核心品牌步入翻新关键期,锦江经济型酒店如锦江之星占比尤高。
下沉市场渗透路径与竞争格局分析 [page::14][page::15][page::16]

- 头部集团形成"3+2"的竞争格局,华住利用中端及经济型(汉庭、全季等)品牌深耕下沉市场,锦江和首旅以经济型和轻管理品牌布局,尚美和东呈以点位及大单品突破。
- 各档次龙头品牌下沉市场增速领跑,全季、亚朵、汉庭等持续提升下沉覆盖和品牌影响力。
- 下沉市场品牌Top30中,华住和锦江占据多品牌布局优势,人口流入、年轻化城市更具布局价值。
下沉市场模型创新与风险提示 [page::17][page::18]
- 下沉市场房价较低,租售比和CapEx投入需降低,物业房量较小,需开发体量更小的轻量化模型或优先选择新建物业。
- 风险包括消费力疲软导致RevPAR恢复不及预期,以及头部酒店规模扩张放缓可能影响品牌竞争力和长期盈利能力。
深度阅读
中金 | 酒店业洞察:华南格局生变,焕新和下沉未来可期——深度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酒店业洞察:华南格局生变,焕新和下沉未来可期》
- 作者:林思婕、蒋菱钢、贾威
- 发布机构:中金公司研究部
- 发布日期:2025年3月12日
- 研究主题:聚焦2024年中国酒店行业的行业发展格局、华南市场竞争态势、酒店产品焕新需求和下沉市场渗透进展。
- 核心论点:
1. 2024年中国酒店业呈现弱预期兑现和供需失衡的特点,行业供需关系未来有望趋向再平衡。
2. 华南市场竞争格局发生边际变化,后发者凭借核心品牌势能在抢占市场。
3. 酒店产品面临焕新升级需求,经济型及轻管理产品老化压力更大,品牌格局有望迎来新机会。
4. 龙头集团下沉市场渗透仍具潜力,但需精选城市及调整模型策略。
报告建议关注华南市场竞争格局变化、产品更新改造需求以及下沉市场渗透的路径与方法,预期未来行业的发展将围绕这三大维度展开。[page::0]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2024年中国酒店业整体环境与关键词
关键论点
- 2023年经历疫后快速恢复,RevPAR已重回2019年水平(约100%)。
- 2024年中国大陆酒店行业RevPAR同比下滑约5%,呈现“弱现实”,市场依旧保持“弱预期”。
- 供应端快速扩充,需求端休闲旅游部分延续但商旅恢复缓慢,供需关系呈现失衡。
- 预计2025年供给增速边际放缓,商旅需求可能恢复,供需关系可能逐步再平衡。
论证依据
- STR数据显示2023年大陆酒店行业RevPAR、ADR、OCC恢复情况及2024年下滑趋势。
- OTA平台(携程)酒店数量增速放缓,头部酒店集团签约边际放缓。
- 2023年数据作为基准,结合2024年行业表现进行回顾与前瞻。
关键数据
- 2023年不同酒店集团RevPAR同比2019年:华住122%,亚朵114%,锦江106%,首旅97%。
- 2024年行业RevPAR同比下滑约5%。
图表解读
- 图表1展示2024年RevPAR、ADR、OCC同比变化走势,显示降幅逐季扩大至三季度,四季度小幅收窄。
- 图表2反映代表性酒店公司股价变化,与经营层面呈现弱预期和弱现实相符。
此章节奠定行业整体基调,即中国酒店业在经历疫情冲击和快速恢复后,正进入调整期,市场预期谨慎。[page::1],[page::2]
---
2.2 华南市场竞争格局演析
关键论点
- 华南地区竞争格局正发生边际变化,后发者积极布局。
- 东呈集团以华南和华中为大本营,华南占比40%,锦江以华南为核心区域占比20%,华住则较薄弱,仅6%。
- 各集团华南市场占比差异显著,锦江、东呈领先,华住稍显弱势。
- 华南地区酒店存在较大产品更新空间,6-10年期酒店占比高达30%左右,显示未来改造需求值得关注。
论证依据
- 基于携程网截至2024年12月的酒店在营数据,拆解集团地域分布、市占率及酒店“老化”情况。
- 华南地区各集团老旧酒店较多,为竞争带来潜在变数。
关键数据
- 东呈集团40%酒店位于华南,锦江20%,华住6%。
- 华南地区市占率锦江9%,东呈3.2%,华住2.9%。
- 老旧或待翻新的酒店占比:锦江32%,东呈30%,华住11%,亚朵5%。
图表解读
- 图表3显示各集团区域分布,东呈和锦江在华南市占领先行。
- 图表4、图表5细分品牌连锁与全部酒店的地区市占率。
- 图表6、图表7分别展现华南新开业门店数量及占比,显示华住华南新开比例提升显著,反映积极扩张迹象。
- 图表8-10反映2023至2024年华南地区品牌市占率变化,华住和亚朵市占有小幅提升,锦江稳健,东呈市占稳定。
竞争战略观察
- 主力战场聚焦偏高线城市3星级和200-400元的中端市场,锦江和华住占较大份额。
- 2024年下半年至年底三线城市比重上升,体现扩展三线城市战略,但四五线城市布局有限,除东呈在四五线有显著布局外。
- 后发者依靠核心品牌维持突破动能。
综上,华南市场呈现传统集团坚守,高效后发品牌多点开花的格局,升级改造潜力和下沉布局值得关注。[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
---
2.3 酒店产品焕新需求解析
关键论点
- 酒店产品周期性导致6-10年存量酒店占比提升,翻新换代需求增加。
- 10年以上老旧酒店占比维持较低,龙头集团对老旧产品持续管理。
- 未来1-2年将迎来品牌更新与翻牌潮,品牌竞争格局有望出现变化。
- 加盟商面对老化产品有四条路径:原品牌升级、翻牌头部品牌、大幅或轻度翻新软品牌、维持原状。
论证依据
- 以携程网数据为核心,统计2023-2024年酒店在营或翻新时长的变化。
- 反映2015-2018年供给周期特性及2017-2018年行业供给高速增长传导。
- 拆解不同集团、地区、品牌档次维度老旧酒店占比。
关键数据
- 6-10年酒店占比:锦江26%,首旅27%,华住16%,亚朵11%。
- 10年以上酒店约1-4%不等,变化小。
- 分地区:锦江华南华东老旧酒店占比显著,首旅各地均匀,华住华南较新。
- 经济型和轻管理产品老化更严重。例如:锦江之星71%的锦江之星品尚翻新期限6-10年,汉庭等华住经济型品牌也超过20%。
图表解读
- 图表16、17显示6-10年与10年以上存量占比趋势。
- 图表18揭示2016-2023年酒店设施增速起伏,关联行业供给周期。
- 图表19和后续展示各地区、集团、品牌具体老化结构和数据。
- 图表21-22细化各集团主要品牌在营/翻新期限数据。
- 图表24拆解华住旗下Top品牌焕新情况。
分析显示,酒店产品迭代成为行业关键节点,经济型及轻管理赛道尤需关注品牌翻新策略,可能催生行业结构调整和格局变动。[page::10],[page::11],[page::12],[page::13],[page::14]
---
2.4 下沉市场渗透:竞争格局与路径研判
关键论点
- 下沉市场形成“3+2”竞争格局,头部集团多品牌战略稳健推进。
- 华住下沉以经济型与中端品牌布局均衡,汉庭和全季领跑下沉市场。
- 锦江与首旅重点投放经济型及轻管理品牌。
- 尚美数智与东呈采取点状布局战略,以大单品突破。
- 各档次头部品牌在下沉市场增速领先,覆盖率持续提升,验证品牌力量。
- 下沉市场物业形态多以规模小、档次低、老化严重为特征,需匹配运营模式。
- 城市选择需关注人口流向、结构与特色,优选人口净流入且具备产业或旅游优势的城市。
- 模型选择考虑下沉市场低房价、少核心商圈、物业规模小,需轻量化、低投入的经营模型。
论证依据
- 携程网品牌覆盖数据体现品牌下沉力度与区域扩展。
- 人口迁移数据与城市商业魅力排名支持城市选择判断。
- 房价与酒店平均房量等数据结合分析投资与回报约束。
关键数据
- 汉庭、尚客优、全季等品牌覆盖3-5线城市超过70%甚至90%。
- 三线至五线城市在营酒店房价约为高线城市的45%-80%。
- 下沉城市平均酒店房量多在44-54间,远低于一线城市74间。
- 2019-2024年新开业酒店Top30城市代表具备三类属性:经济发达区下沉城市、经济欠发达区中心城市及旅游资源丰富的下沉市场。
图表解读
- 图表23展示下沉市场头部品牌与集团竞争格局,头部集团多品牌共舞,均衡推进。
- 图表24列举三至五线城市新开酒店数量排行,体现区域多样性及经济/旅游带动效应。
- 多张图表论证了城市特征与模型适配需求。
整体来看,下沉市场渗透成为酒店行业未来重要增长点,合理选城和选模成为关键成功要素,头部集团战略布局差异化明显,品牌力和管理体系优势突出。[page::15],[page::16],[page::17],[page::18]
---
2.5 风险因素评估
- 消费力疲软: 若2025年居民消费持续疲软,休闲旅游及商旅需求恢复不及预期,RevPAR持续承压。
- 供给扩张过快: 疫后供给侧快速回补,若2025年供给增长超预期,竞争加剧,盈利空间受压。
- 规模扩张节奏: 头部集团若开店节奏慢于预期,可能错失优质市场及资源,竞争力及盈利能力受影响。
风险提示直指行业与公司经营端的结构性和周期性风险,强调宏观经济及市场供需状况对行业影响的敏感性。[page::1],[page::18]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页1)
内容描述:2024年中国大陆酒店行业RevPAR、ADR、OCC同比变化走势。
解读:早期波动极大,第三季度部分指标明显负增长,第四季度趋势有所回稳。RevPAR整体呈现下跌趋势,表明行业处于调整周期中。
联系文本:为行业“弱现实”的表现提供定量证据,支持后续弱预期观点。
---
图表3-4(页3)
内容描述:主要酒店集团房间数分地区分布与对应市占率。
解读:东呈华南占比较高,锦江华南市场占优势,华住华南市场份额较小。
联系文本:支撑对华南市场竞争格局变化的分析,体现不同集团战略定位及市场渗透差异。
---
图表6-7(页5)
内容描述:华南地区在营及新开酒店数量和占比。
解读:锦江华南酒店数量最高,华住新开酒店比例最高,反映积极投入布局。
联系文本:透露集团扎根华南和开拓策略差异,后续对竞争格局的解析基础。
---
图表16-18(页11-12)
内容描述:酒店在营或翻新时长6-10年及10年以上占比,及2016-2023年供给变化。
解读:6-10年老旧酒店占比提升,指向供给高峰期对应的翻新需求激增;10年以上产品基数小且稳定。
联系文本:说明市场存在翻新升级压力,潜在引发品牌竞争格局变动。
---
图表23-24(页15-17)
内容描述:下沉市场品牌及城市排名。
解读:头部集团品牌集中度高,多个品牌覆盖率及新店数表现优异,三线以下城市新开酒店数分布显示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丰富城市更受青睐。
关联文本:支持下沉市场战略与城市模型选择的逻辑,指导资源配置。
---
四、估值分析
报告并无显著的财务估值部分,重点聚焦行业运营表现与市场格局分析,侧重于结构性机会及风险提示。值得关注的是通过行业经营指标(RevPAR、ADR、OCC)、市场份额、开店速度和产品周期数据综合判断行业和个股价值表现潜力。
---
五、风险因素评估详述
风险因素主要聚焦两个方面:
- 需求侧风险:消费不振和商旅恢复不及预期导致运营难改善。
- 供给侧风险:供给扩张过快压低盈利空间。
- 经营节奏风险:企业扩张不及预期错失市场机会。
缓解措施未明确指出,但暗示通过品牌力、管理提升及战略布局调整,龙头企业有望降低风险暴露。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多处基于携程数据,虽然覆盖广泛,但不一定涵盖全部市场,特别是县级及以下和不挂牌酒店,或存在数据偏差和覆盖遗漏。
- 对下沉市场选址和模型建议,虽系统,但实际执行面临较强不确定性,如物业选择、品牌认知和消费升级难度,模型复制难度大。
- 产品焕新竞赛可能导致成本压力提升,报告关于四种路径建议虽然全面,但未深入论及成本投入与回报周期平衡的问题。
- 市场竞争与格局推断,部分依赖于比例变化和市占率变化,未充分披露财务指标直接相关性,可能存在典型性假设的局限。
- 华南市场描述重点放在房间数量和市占率,缺乏对具体市场竞争动态和定价权等运营关键因素详细阐述。
整体而言,报告分析稳健但聚焦范围较窄,适合洞察行业趋势和结构性机会,缺少估值层面深度支撑。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揭示了2024年中国酒店行业从疫情后快速恢复进入调整期的关键现状与趋势,特别聚焦“华南市场竞争格局生变”、“酒店产品焕新需求提升”及“下沉市场渗透路径选择”三条主线,加深了对行业结构性变化的理解。
- 行业现状:2024年行业经历供需失衡,RevPAR同比下滑5%,供给持续扩容,需求端商旅恢复缓慢,但整体弱预期正在兑现,2025年望供需再平衡。
- 华南市场:锦江和东呈保持领先位置,华住相对薄弱。大量6-10年老旧酒店存在,大规模产品升级与品牌竞争格局新变数潜伏。新开门店华住表现活跃,后发品牌有抢夺空间。
- 产品焕新:行业供给周期导致老旧酒店占比提升,经济型及轻管理品类面临较大老化压力,未来翻牌和更新可能重新洗牌品牌格局。加盟商面临升级、翻牌、轻改造、维持四种战略选择。
- 下沉市场:多集团稳步推进多品牌下沉策略,头部品牌具备规模和覆盖优势。人口流向、旅游资源、经济条件成为城市选择的关键,物业低房量和低投入模型更适合下沉市场现实。
图表深度分析证实了核心观点,行业整体正面临阶段性挑战与增长机遇交织的复杂局面,品牌力、产品迭代和区域布局成为未来竞争的焦点。
最终,中金公司建议关注华南市场格局动态、产品焕新升级需求及高阶下沉市场整合路径,伴随行业供需关系逐步恢复平衡,相关头部龙头的战略执行和扩张节奏将成为投资重点。
---
(全文严谨引用携程网、STR、中国饭店业协会等权威数据,数据完整且多维度覆盖,确保研究结论的效果和代表性。)[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3],[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8],[page::19]
---
附:主要图表示例(Markdown格式)
图表1:2024年中国大陆酒店行业RevPAR、ADR、OCC同比变化走势

图表3:六大酒店集团房间数口径下的地区分布

图表16:华住、锦江、首旅、亚朵在营或翻新时长6-10年的酒店占比

图表23:截至2024年12月下沉市场连锁酒店品牌维度和集团维度的竞争格局分析

图表24:三至五线各城市2019-2024年新开业品牌连锁酒店数量Top30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