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面量化系列(4):精确刻画业绩的加速增长趋势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持续跟踪成长趋势共振选股模型,提出拟合抛物线最低点及利润季节性剔除改进。剔除季节性企业后,策略2017年收益显著提升,回测期内年化收益率达37.1%,超额收益率22.7%,强化了业绩加速趋势的选股效力[page::0][page::2][page::5][page::6][page::8]。

速读内容


成长趋势共振选股模型及实施步骤 [page::1]


  • 构建业绩加速增长基础池:依据TTM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速和加速指标筛选加速增长股票。

- 规避非经常性利润及融资影响,筛选扣非利润大于50%,无近期融资,ROE>0.01,剔除ST股。
  • 综合动量因子、分析师预期调整因子等给出最终持仓,取前30只股票。


策略收益表现与关键指标 [page::2]




| 年份 | 年化收益率 | 年化波动率 | 年化超额收益率 | 信息比率 | 最大回撤率 | 月度胜率 | 年度排名 | 基金总数 |
|------|-------------|------------|-----------------|----------|------------|----------|----------|----------|
| 2009 | 123.0% | 33.6% | 39.4% | 2.65 | -15.9% | 75.0% | 7 | 234 |
| 2010 | 33.5% | 31.7% | 29.2% | 2.00 | -26.7% | 75.0% | 3 | 279 |
| 2011 | -13.4% | 25.6% | 14.4% | 1.21 | -29.5% | 75.0% | 10 | 330 |
| ... | ... | ... | ... | ... | ... | ... | ... | ... |
| 总体 | 37.1% | 30.1% | 22.7% | 1.78 | -44.4% | 69.6% | | |
  • 成长趋势共振策略自2009年以来表现优异,超越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基准,夏普比率和信息比率均表现稳健。


业绩加速增长趋势及拟合方法探讨 [page::3][page::4]




  • 通过对8个季度归母净利润拟合抛物线并标准化,利用二次项系数(加速度)筛选利润逐步加速的股票。

- 抛物线最低点反映业绩拐点,早拐点组收益表现总体优于晚拐点组,但效应稳定性不足,2014-2016年及2018年表现有回撤。

剔除利润季节性影响后的模型效果优化 [page::5][page::6]





  • 利润季节性严重的公司拟合结果失真,基于Spearman≥0.8且Pearson≥0.9指标识别并剔除。

- 剔除季节性明显的公司后,策略2017年以后的表现普遍提升,2021年年内收益率由4.2%升至7.0%。

剔除明显季节性企业后的收益统计 [page::7]


| 年份 | 年化收益率 | 年化波动率 | 年化超额收益率 | 信息比率 | 最大回撤率 | 月度胜率 | 年度排名 | 基金总数 |
|------|-------------|------------|-----------------|----------|------------|----------|----------|----------|
| 2009 | 151.4% | 33.9% | 57.3% | 3.77 | -15.3% | 100.0% | 1 | 234 |
| 2010 | 23.7% | 31.3% | 19.7% | 1.40 | -27.2% | 66.7% | 17 | 279 |
| 2011 | -15.6% | 26.5% | 11.7% | 0.91 | -30.9% | 58.3% | 13 | 330 |
| ... | ... | ... | ... | ... | ... | ... | ... | ... |
| 总体 | 37.3% | 30.4% | 22.9% | 1.74 | -42.5% | 71.6% | | |
  • 剔除后的模型保持较高的风险调整回报水平,最大回撤和波动率有所优化,跑赢基准和其他基金的概率提高。


主要结论与投资建议 [page::0][page::8]

  • 成长趋势共振模型以业绩加速度和业绩加速触底时间构建,获得显著超额收益。

- 拟合抛物线最低点位置有效捕捉业绩拐点,反映成长确定性,但因不稳定,建议谨慎使用该指标。
  • 利润季节性对拟合结果产生扭曲,剔除季节性明显企业后,策略稳健性及收益表现均显著提升。

- 该模型尤其适合全市场股票池中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标的,具备较好的样本外表现。[page::0][page::8]

深度阅读

量化策略报告详尽分析报告


(《基本面量化系列(4):精确刻画业绩的加速增长趋势》,中金公司,报告日期截至2021年4月)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基本面量化系列(4):精确刻画业绩的加速增长趋势

- 作者及机构:分析员古翔、周萧潇、刘均伟、王汉锋,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研究部
  • 发布时间:2021年4月中旬

- 主题与关注点:成长趋势共振选股模型的优化,聚焦于模型中拟合抛物线最低点位置对业绩拐点的刻画及利润季节性对模型表现的影响,旨在提升基本面量化选股策略的有效性及收益表现。
  • 核心论点与结论

- 成长趋势共振模型具备良好的样本外表现,年化收益率显著超越市场基准。
- 拟合抛物线最低点能够定量反映业绩触底回升时间,该指标与投资回报间存在关联,但收益稳定性有限。
- 利润的季节性分布对拟合曲线影响明显,存在明显季节性的个股应被剔除以提升模型表现。
- 在剔除季节性明显的股票后,模型2017年以来的收益表现有明显提升,今年以来收益率从4.2%提升至7.0%。
  • 研究延续:本报告在《基本面量化系列(3):业绩成长是否具有延续性》的基础上展开,属于系列研究的深化与改良。[page::0,1,8]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成长趋势共振模型及其表现



本部分回顾了成长趋势共振选股模型的设计理念及整体效果。模型基于“业绩成长具有延续性”的假设,通过多步骤筛选:
  • 业绩加速增长基础池构建:选取TTM(滚动十二个月)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速排名前三分之一且业绩加速度(见后介绍计算方法)为正的股票。

- 剔除非经常性及高风险股票:选取扣非利润占比超过50%、一年内无股权融资事件、偿债能力大于-1、ROE大于0.01、流动性良好的股票,剔除ST股。
  • 融合分析师预期及技术指标加权打分:在待选池内,结合改进动量因子、分析师一致预期调整因子及业绩增速因子,构建综合得分排序,取排名前30股票持仓。


策略自2009年1月1日起,年化收益37.1%,年化超额收益22.7%,2021年初以来收益稳健(基准超额7.3个百分点)。自2021年2月开始样本外跟踪,表现依然可圈可点,超基准5.7个百分点,显示良好的稳健性与效用。[page::1]

图表解读(图表1)


  • 该图系统展示了模型构建的三层筛选步骤,体现出从全市场广泛筛选到加入非经常性风险过滤再到融合多因子排序,逐步细化风险管理和收益提升的策略逻辑。图表结构清晰,辅助理解三个阶段的筛选条件和目标。


---

2.2 策略历史收益表现与风险特征



整体收益稳定且优于基准,且长期信息比率(1.78)表明策略的风险调整回报良好。

图表解读(图表2、3、4)


  • 图表2(累计收益曲线):策略净值(左轴)呈现长期持续上行趋势,尤其在2014-2015年和2019-2020年期间涨幅显著,超过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明显,基准指数涨幅平缓,显示策略有效捕获了市场成长机会。

- 图表3(2021年近期表现):策略净值近期保持相对稳定波动,持续跑赢基准指数,显示短期抗风险能力。
  • 图表4(分年度收益数据表):展现了各年收益率与波动率、超额收益率及其它风险指标。2009年策略表现大幅优异(年化123%),随后大多数年份依然维持正收益,2011年和2018年为负表现年份。2020年88%年化收益说明策略在高波动市场仍有韧性,2021年初策略保持正收益态势,波动率略高。月度胜率平均近70%,最大回撤控制在合理区间,表明稳健性。


风险方面,策略最高最大回撤达-44.4%,对应2015年,关注该阶段可能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整体信息比率稳定,风险调整后表现优于随机选股。该数据充分展示成长趋势共振模型在实操中的可行性及收益曲线优势。[page::2]

---

2.3 技术层面模型改进细节



关注点聚焦在拟合抛物线的最低点及利润季节性剔除两个方面。

2.3.1 拟合抛物线最低点的含义及效用


  • 模型利用过去8个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对时间序列做二次回归,并取二次项系数a作为业绩加速度指标(a>0即开口向上抛物线,利润增长加速)。为保证数值尺度均衡,先对净利润及时间t做z-score标准化处理。

- 抛物线最低点位置$X_0 = -b/(2a)$,反映业绩拐点即利润的触底回升时间点。基于该逻辑,业绩拐点越早,演绎为加速增长持续时间越长,理论上应对应更好收益表现。
  • 分析显示基础池中75%股票的业绩拐点出现在第4季度及以前,说明大多数企业加速增长较早启动。


2.3.2 拟合抛物线最低点收益分组表现


  • 将基础池股票依拐点最低点分为4组进行分组收益测试。整体样本期(2009年至2021年),业绩拐点越早(最低点位置越小)的组,收益表现优于拐点较晚的组,验证拐点指标的参考价值。

- 但该效应在2014-2016年及2018年经历明显回撤,呈现效用的非持续稳定状态,提醒投资者关注模型的时变性与潜在风险。

图表详细展示抛物线示意(图表5)、最低点位置分布(图表6)及收益分组曲线(图表7),具体图形直观展现指标分布态势及分组表现的时间动向,增强理解。[page::3,4]

---

2.4 利润季节性对模型的影响及剔除方法


  • 模型核心假设是利润加速增长趋势平稳,明显季节性盈利分布可能导致拟合抛物线曲线偏离真实业绩趋势。

- 以科沃斯与泛微网络两家企业作为案例:科沃斯利润增长呈持续上升趋势,拟合曲线真实;泛微网络利润大体集中于第四季度,拟合曲线被季节分布影响,误判为趋势增长。
  • 定量识别季节性个股方法:将8个季度利润分为前后4季度,计算Spearman和Pearson相关系数,若Spearman≥0.8且Pearson≥0.9,则认定季节性明显。

- 季节性明显的个股数量占基础池11.6%,且这类股票在2009-2021年期间相对基础池表现落后,年化相对收益率为-3.8%。

剔除这些季节性个股后,模型的绩效表现明显改善,尤其自2017年以来表现更优,2021年收益率从4.2%提升至7.0%。说明季节性剔除为有效的模型优化措施。

图表8-13详细展示了利润季度分布及拟合曲线比较(图表8、9)、模型剔除季节性个股后表现(图表10-13)及季节性个股数量占比(图表11)。数据充分印证分析观点。[page::5,6]

---

2.5 改良模型年度绩效统计



剔除季节性个股后,策略年化收益率在多数年份均得到提升:
  • 信息比率年均提高至1.74,显示风险调整回报更优。

- 月度胜率提升至71.6%,表现更稳健。
  • 最大回撤有所收敛,相对最大回撤也小幅改善。

- 最高年度年化收益率峰值虽略有变化,但整体稳健性更佳。

表格中细节数据如2009年年化收益由123%提升至151.4%,股灾年份2015年年化收益虽有所回落,但总体趋势向好。[page::7]

---

2.6 报告总结


  • 报告总结部分清晰重申了成长趋势共振模型的样本外表现良好,以及针对业绩拐点及利润季节性两个关键因素的优化尝试。

- 确认早业绩拐点股票整体具有优势收益表现,但稳定性欠佳。
  • 季节性利润明显的个股对模型表现构成拖累,剔除后收益表现明显改善,特别是2017年以来的绩效提升趋势明显。

- 模型的持续优化将是未来研究重点,结合更多因子及市场动态可能进一步提升策略表现。

报告逻辑严谨,实证丰富,对量化基本面选股模型的提升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路径。[page::8]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图表编号 | 内容简介 | 关键洞见 | 数据特征 | 关联结论 |
|---|---|---|---|---|
| 图表1 | 成长趋势共振选股策略实施步骤 | 三阶段筛选逐层滤除风险,增强收益精准度 | 条件明晰,筛选标准科学 | 构建模型核心逻辑 |
| 图表2 | 策略2009-2021累计收益曲线 | 策略成长趋势较指数优异,长期稳健 | 策略净值持续拔高,基准平缓 | 验证策略实操优越性 |
| 图表3 | 策略2021年收益近况 | 策略净值保持领先,短期稳健 | 收益波动小,领先基准 | 策略近期潜力 |
| 图表4 | 年度收益、风险统计表 | 年均收益优秀,波动和回撤可控 | 不同年份表现有起伏峰谷 | 风险收益动态变化 |
| 图表5 | 拟合抛物线最低点示意 | 不同拐点对应曲线形态 | 早拐点曲线加速区间长 | 拐点与加速期关联 |
| 图表6 | 各调仓期抛物线最低点分布 | 75%股票最低点在第4季度及以前 | 位置多集中零附近偏负 | 主流加速起点早 |
| 图表7 | 不同最低点组收益曲线 | 早拐点组收益优但波动大 | 回撤在部分年份显著 | 运用时需注意稳定性 |
| 图表8、9 | 科沃斯与泛微网络利润季度及拟合曲线 | 科沃斯顺滑走势,泛微季节性明显 | 拟合结果验证限制 | 季节性盘整对模型影响 |
| 图表10 | 季节性明显股票相对收益 | 季节性股票长期跑输基准 | 相对收益持续下滑趋势 | 剔除合理性支持 |
| 图表11 | 季节性股票数量占比 | 稳定占比约11.6% | 规模适中影响策略 | 剔除后策略改良 |
| 图表12、13 | 剔除季节性股票后策略收益表现 | 2017年后收益明显提升 | 净值曲线更加稳健上扬 | 优化方法成功 |
| 图表14 | 剔除季节性股后年度统计 | 收益、信息比率均提升 | 最大回撤改善 | 提升策略风险收益比 |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量化策略模型优化分析,未涉及具体公司估值,主要围绕业绩指标和收益率统计设计与优化模型。

核心量化指标为回归拟合二次方程参数、利润季节性统计量及收益率表现,未使用传统DCF或市盈率等估值模型。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模型适用性风险:业绩加速度指标与抛物线回归对净利润季节性敏感,存在误判成长趋势的风险。

- 市场环境变差风险:模型基于历史样本期验证,市场结构突变(如宏观政策波动)可能导致预测失效。
  • 数据质量及及时性风险:回归分析依赖准确季度利润数据,财报修正、非经常性项披露等影响估计。

- 策略稳定性风险:业绩拐点对应策略收益虽总体优于晚期拐点,但收益波动大,尤其2014-2016及2018年出现回撤,存在时变风险。

报告通过剔除利润季节性个股及结合多因子指标来降低部分风险,但未来仍需谨慎关注因子失效及市场周期影响。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模型虽然有效,但依赖于以利润时间序列拟合的抛物线,对季度业绩异常敏感,若利润数据受一次性因素影响,可能干扰加速度判断。

- 利润季节性的识别依赖于两个相关系数阈值设置,阈值选择具有一定主观性,不同界定标准可能影响剔除效果。
  • 收益表现证明剔除季节性后有所提升,但是否存在其他未剔除的扰动因子(如行业特性、宏观经济周期)未详细展开,未来优化空间。

- 业绩拐点指标的稳定性不足,提示模型对部分年份市场环境适应性降低,若进一步结合其他领先指标或多维指标体系,可能提升鲁棒性。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针对成长趋势共振选股模型的核心技术——通过拟合抛物线最低点刻画业绩成长拐点,系统分析了该指标与股票收益的关联,证实早期业绩触底回升企业具备超额收益优势,但该关系并非持续稳定。反复出现的回撤期提醒模型应用需结合市场环境判断。

利润季节性对模型拟合质量影响显著,本报告通过定量方法识别并剔除受季节性强烈影响的个股,显著提升了模型自2017年以来的收益水平。这表明去除噪声型样本、聚焦趋势性业绩增长,是量化基本面模型提升的有效路径。

策略从2009年以来累计表现优异,超越指数基准,信息比率及月度胜率良好,最大回撤适中,显示出稳定的风险调整收益。剔除季节性个股后的年度统计进一步验证了模型改进的有效性。

报告全面、数据详实、逻辑清晰,既有理论模型深度,也结合了投资实操考量,体现了量化选股模型在基本面刻画中的先进应用。今后,可进一步探索多维因子融合及市场动态适应性,以持续提升模型表现和稳定性。

---

参考文献


  • 中金公司研究部《基本面量化系列(4):精确刻画业绩的加速增长趋势》(2021年4月)[page::0-8]

- 中金公司研究部《基本面量化系列(3):业绩成长是否具有延续性》(2021年2月)[page::0,1]

---

附图展示


  • 图表1:

- 图表2:
  • 图表3:

- 图表4: 表格数据见页内容[page::2]
  • 图表5:

- 图表6:
  • 图表7:

- 图表8:
  • 图表9:

- 图表10:
  • 图表11:

- 图表12:
  • 图表13:

- 图表14: 年度收益统计表见页内容[page::7]

---

本分析旨在全面剖析《基本面量化系列(4):精确刻画业绩的加速增长趋势》报告的理论基础、数据支撑、模型优化路径及其投资表现,结合图表与数据,确保阐释内容详实完整。
所有结论均严格基于报告内容。[page::0-8]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