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鑫传媒|深度报告】东方明珠 (600637.SH )AI时代全牌照新媒体龙头如何看?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分析东方明珠以智慧广电和文化消费为核心的业务结构,强调其融合媒体与广电5G业务夯实收入基础,文化消费高毛利持续贡献利润。公司积极拥抱数字化及AI技术,建设广电大模型语料库和智能客服,推进数字人及智能体应用,打造数智营销生态。2025-27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稳步增长,股东SMG助力其在文化传媒产业链整合扩张,具备开启AI驱动增长新引擎的潜力。风险主要集中于新业务探索及技术应用不确定性。[page::0][page::1][page::5][page::8][page::9]
速读内容
主业稳健,平滑经济周期波动风险 [page::1]
- 智慧广电业务涵盖有线电视、IPTV、OTT、影视制作、游戏及5G,2025年H1收入23.2亿元,占比69%,毛利率22.8%。
- 文化消费业务包括文旅、零售和文化地产业务,2025年H1收入9.6亿元,占比28%,毛利率高达47%。
经营业绩与财务指标趋势分析 [page::5][page::6][page::7]

- 公司2024年营收77亿元,同比下降3%,智慧广电收入增长,文化消费收入略有下滑,文旅地产短期受交付影响。
- 智慧广电业务收入2022年48.27亿元提升至2024年52.29亿元,2025上半年同比增长8.15%。
- 文化消费收入2023年24.2亿元,同比增长24.2%,2024年出现12.1%下滑,2025H1收窄至7.5%负增长。
- 文化消费细分中零售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3.27亿元,下滑27.44%;文化地产业务3.34亿元,下滑34.15%。
| 产品 | 2024年营业收入(亿元) | 2024年营业成本(亿元) | 2024年毛利率(%) | 营业收入同比增减(%) |
|----------------|---------------------|---------------------|----------------|-----------------|
| 文化消费业务 | 21.28 | 11.42 | 46.32 | -12.05 |
| 文旅业务 | 14.68 | 7.53 | 48.66 | 0.35 |
| 零售业务 | 3.27 | 1.27 | 61.33 | -27.44 |
| 文化地产业务 | 3.34 | 2.62 | 21.32 | -34.15 |
AI赋能推动数字化转型与业务升级 [page::8][page::9]
- 公司自建生成式AI平台,完成广电大模型语料库建设,推出AI智能体“东东”等智能客服和生活助理产品,提升用户个性化体验。
- 2025年主动参与投资超聚变数字技术(华为旗下),拉升AI算力基础设施合作,构建产业链布局。
- 未来将深度融合AI与文旅、视听、电商等场景,赋能业务创新,打造数智营销全域生态。
- 2025-2027年营收预计同比增长至82.17亿元,归母净利润达8.7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东方明珠核心资产与股权结构 [page::4]

- 实控人为上海国资委,第一大股东为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持股约46.69%)。
- 东方明珠属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产业及资本平台,承载广电全渠道视频集成和丰富文化资源。
公司业务平台及数字内容运营简介 [page::6]

- BesTV+流媒体平台和看东方App形成统一视频应用,打通线上线下、多屏多渠道。
- 内容生产涵盖自制影视作品,推动广播电视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深度阅读
华鑫传媒深度报告分析:东方明珠(600637.SH)AI时代全牌照新媒体龙头透视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 【华鑫传媒|深度报告】东方明珠(600637.SH)AI时代全牌照新媒体龙头如何看?
作者: 朱珠
发布机构: 华鑫证券研究所
发布日期: 2025年9月16日
报告主题: 东方明珠作为具有全牌照的新媒体龙头企业,尤其在AI时代背景下,公司的业务发展、战略布局及估值前景分析。
核心论点:
东方明珠作为国有文化传媒集团中的龙头企业,凭借其“智慧广电+文化消费”双主业基础,业绩稳健,可平滑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面向AI时代,公司通过加速数字化转型及创新生态构建,在“内容、渠道与应用”层面构筑竞争壁垒,延伸产业链,启动AI驱动增长引擎。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区间基于合理估值模型,预期营收与利润稳定增长,潜力持续释放。[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主业稳健,平滑经济波动
东方明珠主营分为两大板块:
- 智慧广电业务:涵盖有线电视、IPTV、OTT服务、影视内容制作发行及游戏等融合媒体与5G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23.2亿元,占比约69%,毛利率约22.8%。该业务作为公司收入基础盘,生态持续优化,AI与5G技术助力内容创新和运营模式升级,保持收入稳健增长。
- 文化消费业务:涵盖观光游览、酒店、演艺、会展、旅游休闲及零售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9.6亿元,占比约28%,毛利率高达47%。文化消费业务以高毛利著称,体现为毛利率基本盘,对冲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收入压力。2024年文化消费因零售及文化地产业务短期承压导致下滑,2025年上半年已见恢复改善的迹象。
整体来看,智慧广电板块收入持续增长且毛利率稳定,文化消费业务提供更高利润率,双轮驱动形成稳健业绩结构,有效分散单一业务的风险,有利于平滑宏观政策与经济周期影响。[page::1,5,6,7]
2.2 向内深化主业,向外拓展新边界战略
- 向内:
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强化内容优势,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打造“都市新生活、年轻新表达”定位,持续丰富精品内容。通过整合无线、有线与互联网等多平台资源,提升用户多屏互动体验。2024年发布的“看东方”APP是继BestV之后的主力视频平台,补足移动端市场,助力媒体融合升级。[page::1,6]
- 向外:
通过设立基金和股权投资,积极拓展产业生态圈,助力新技术和新业务落地。2025年9月,东方明珠以不超5亿元资金注入超聚变公司股权,超聚变为华为旗下聚焦算力基础设施的AI科技企业,且已成立与上海本地领先AI企业MiniMax、阶跃星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聚焦数字人、多模型和电商场景合作。此举体现东方明珠在AI赋能时代主动布局资本和产业链,探索商业模式新边界。[page::1,8]
2.3 东方明珠成长历程与股权结构
- 东方明珠由上海电视发射塔发展而来,1994年挂牌上市,为国内首家以文化基础设施上市实体,首创文化资产证券化模式。经过二十余年产业拓展与资本整合,业务横跨智慧广电、影视制作、文化消费及新媒体平台。
- 2025年实控人为上海国资委,通过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69%,其他股东均低于5%,体现国有控股集团体制的稳健背景。[page::3,4]
---
三、图表深度解读
3.1 主要业务收入与利润走势(图表见page 5)
- 2020-2024年东方明珠整体营收经历波动,从2020年的100.3亿降至2022年67亿,主因经济周期及文旅业务波动,2023年回升至79.7亿,2024年回落至77亿。
- 利润端表现更为波动,2022年归母净利仅1.8亿,同比骤降91%,显示受疫情及产业链影响剧烈;2023-2024年逐步恢复至6.7亿。
- 毛利率虽经历调整,但仍维持在28%左右,净利润率8.8%处于合理水平。研发费用同期波动伴随收入波动波动,显示公司持续投入创新,2024年研发费用较2023年增长11%。
- 结合智慧广电与文化消费毛利率数据,智慧广电毛利率约23%,文化消费处于47%,结构清晰,见证文化消费业务是利润主要贡献者。[page::5]
3.2 融合媒体平台用户规模(图表见page 5)
- IPTV用户从2022年0.98亿增至2024年6,100万(注:此处存在数值疑似单位换算差异,理解为6100万户),OTT用户持续增长至1.1亿,广电5G用户激增,从2022年100万到2024年的235万,2025年上半年为6157万(可能为总用户数累积含多项服务),显示融合媒体及5G服务增长势头明显,用户规模快速扩大支撑业务收入持续增长。[page::5]
3.3 智慧广电业务收入增速与毛利率(图表页6)
- 2022年至2024年智慧广电收入从48.27亿提升至52.29亿,2025上半年实现23.21亿,尚保持8%以上增长,毛利率相对稳定在23%左右水平,反映智慧广电业务作为公司稳定收入来源的核心地位。[page::6]
3.4 文化消费业务收入及毛利率(图表页7)
- 文化消费业务2022年收入15亿,2023年大幅增长24.2亿,同比增长61.8%,2024年受零售与地产业务拖累下降至21.3亿,同比-12.1%,2025年上半年收入9.6亿,同比仅负7.5%。
- 毛利率由2022年的3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7%,高于智慧广电业务,体现文化旅游及零售业务高附加值特征。
- 分业务收入中,零售业务2024年下滑27.44%,文化地产下滑34.15%,文旅业务稳定增长并毛利率达48.66%,文化旅游核心业务抗风险能力较强。
- 图表辅以线上零售APP及直播截图,表明零售业务布局跨屏联动及数字化运营,积极构筑线上线下融合销售网络。[page::7]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直接给出具体目标价数字,但提供如下估值逻辑框架:
- 新业务(AI赋能部分)当前更多聚焦于主业赋能,尚未产生独立营收,未来通过股权投资及产业协同,有望构建AI驱动的新增长引擎,带来可观的成长空间。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8.13、79.70、82.1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35、8.05、8.79亿元,EPS分别0.22、0.24、0.26元,呈稳步递增趋势。
- 投资评级维持“买入”,依据公司行业地位、盈利能力及AI赋能潜力,结合国有背景与产业链整合优势,估值合理且具成长预期。
- 报告提示AI板块激发的“1+1>2”协同效应,表明公司寻求通过创新驱动催生增量价值,兼具稳健与成长双重属性。[page::1,9]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列举多项风险,具备全面性,具体包含:
- 新业务探索不及预期——AI及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变革风险,可能面临市场响应低或技术落地难题。
- 知识产权侵权及影视内容审查风险——传媒内容合规性问题对节目上线及用户接受度影响大。
- 线下文旅项目运营风险——受宏观经济环境及消费市场波动影响显著。
- 节目上线延迟风险及人才流失风险——内容创新和运营关键因素。
- 新技术应用不及预期风险——AI及数字工具推广风险不可忽视。
-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整体消费意愿和资本市场环境波动对公司业务有较大影响。
报告对风险均有明确提示,但未详细披露应对措施,仅显示公司具备积极探索与调整能力,投资者应关注上述系统性及公司特有风险。[page::2,9]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节观察
- 数字中部分用户数据的单位转换需要审慎, 例如OTT用户数据与IPTV、5G用户单位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上下文确认,避免理解偏差。
- 文化消费业务中零售与地产业务波动较大, 给未来营收增长带来一定不确定性,且零售业务高度依赖流量及供应链效率,潜藏较大运营压力。
- AI部分当前尚未形成独立营收, 实质增长动力仍需时间验证,对于技术与产业融合的复杂度和难度也应保持谨慎。
- 国有控股背景带来资源与政策优势, 但同时可能存在一定管理机制和效率上的限制,对应创新节奏需动态观察。
- 报告对新业务风险提示全面,但缺乏具体缓解策略披露,投资者应警惕“数字化转型尽管规划宏伟但执行面临挑战”的典型问题。
---
七、结论性综合
东方明珠以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广电牌照优势,构筑了稳定的智慧广电与高毛利文旅文化消费双轮驱动业务模型,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布局。数字化融合和媒体转型持续优化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特别是以“看东方”等流媒体产品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完善内容生态,扩大市场影响力。面向AI时代,公司不仅内部深化数字智能建设、打造广电大模型语料库和智能客服“东东”智能体,还积极通过资本投资布局超聚变等前沿科技企业,探索AI驱动的新经济增长点。结合稳健的财务数据、业务结构及成长潜力,报告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稳步提升,AI业务未来可能成为新引擎。
图表中表现的用户规模扩增、收入增长趋势及毛利率保持稳定,切实印证了公司数字化转型和生态扩张的效果与潜力。同时,报告谨慎提示新业务推进和宏观经济波动等风险,提示投资者全面考虑行业与公司动态变化。
综合来看,东方明珠作为国有文化传媒集团的排头兵和上海本地文化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企业,具备深厚的资源基础和战略前瞻性,有望在AI时代实现业务升级和价值再造,成为新媒体与数字文化产业的领跑者。[page::0~10]
---
附:主要图表示例
- 东方明珠旗下成员及股权结构-2025年中报


- 2020-2024年度营收与利润变动趋势

- 智慧广电平台用户规模

- 智慧广电业务收入及毛利率增长


- 文化消费业务收入与毛利率


---
本分析结合报告原文,解读了东方明珠的业务结构、财务数据、战略布局、AI赋能以及风险因素,力求全面、精准、深入,帮助投资者理解公司未来发展潜力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