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产配置日报:关键的大涨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6月24日,权益市场迎来关键大涨,主要受以伊停火消息提振和稳市资金推动,非银和科技板块显著反弹。债市整体震荡上行,长端品种调整幅度较大。原油和黄金价格因避险情绪降温大幅回调,黑色系商品跌幅明显。央行加大资金净投放,跨季资金面稳定,但债券收益率短期震荡。整体市场短期做多思维得到巩固,但行情仍可能维持震荡区间,资金结构性博弈和短线波动风险需关注 [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6月24日权益市场关键大涨及资产表现综述 [page::0][page::1]


  • 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红利分别上涨1.15%、1.20%、0.32%。

- 创业板指和科创50涨幅较大,分别上涨2.30%和1.79%。
  • 港股恒生科技上涨2.14%;中证1000及万得微盘涨幅也显著。

- 债市收益率整体上行,10年、3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分别下跌0.11%和0.27%。

原油、黄金与黑色系商品价格调整及资金面情况回顾 [page::1]

  • 以伊停火消息导致原油WTI和布伦特价格分别大跌8.95%和7.62%。

- 黄金价格下跌,伦敦金由高位3367美元/盎司回落至3310美元/盎司。
  • 国内黑色系商品焦炭、焦煤跌幅超过2%,铁矿石等跌幅较小。

- 央行逆回购净投放超过2000亿元,跨季资金面整体平稳,隔夜资金利率小幅回落。
  • 长端债券收益率上行幅度较大,与新增一级发行相关。


市场风险偏好改善与结构性交易特征分析 [page::2]

  • 以伊停火带来的市场避险情绪降温,推动股市大涨,“做多思维”暂时通过阶段性压力测试。

- 市场处于震荡箱体区间,存在“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格局,短线资金可能有止盈情绪。
  • 非银金融板块涨幅显著,但成交额占比相对较小,短期操作难度增大。

- 港股南向资金出现分化流动,代表企业资金流入活跃。
  • 近期挑战包含货币政策、流动性和财政政策的超预期调整风险。


资金流向和市场氛围总结 [page::1][page::2]

  • 稳市资金明显流入,股票型ETF成交额显著放量。

- 资本市场结构性上涨,板块轮动明显,机器人和智能作战等主题受关注。
  • 预计7月跨季后增量资金出清,理财资金回流及利率下降将推升市场流动性。

深度阅读

华西宏观资产配置日报:《关键的大涨》报告详尽分析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资产配置日报:关键的大涨》
作者:刘郁(郁见投资团队成员)
发布机构:华西证券研究所
发布日期:2025年6月26日
主题:本报告主要围绕2025年6月24日当天中国及相关国际市场的宏观资产配置状况进行复盘,特别聚焦权益市场与债券市场的表现,探讨地缘政治事件(以色列与伊朗暂时停火)对市场情绪的影响及未来的市场前景判断。

该报告旨在提供当天资本市场及资金面动态的深度解读,重点论述了权益市场“关键的大涨”的背景、触发因素、资金面配置以及未来市场走向的分析预判,强调此次大涨标志着市场做多思维在经过阶段性压力测试后获得暂时确认,整体仍处于震荡格局中[page::0,1,2]。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复盘与市场表现(第0页)


  • 关键论点:6月24日中国股市出现关键性上涨,主要由地缘政治事件“以伊停火”和稳市资金入场共同推动,尤其是非银金融与科技板块表现强势。债券市场则呈震荡上行,长端国债收益率回升幅度较大。

  • 数据点:

- 上证指数上涨1.15%,沪深300上涨1.20%,中证红利上涨0.32%。
- 科技板块显著上涨,创业板指数涨2.30%,科创50涨1.79%。
- 港股恒生科技涨2.14%。
- 小微盘相关指数如中证1000涨1.92%,万得微盘股指涨2.46%。
- 债市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涨0.6bp,30年期国债上涨1.35bp,国债期货跌幅接近0.1%-0.3% 。
  • 逻辑与推理:权益市场涨势明显,表明投资者对地缘风险缓和预期乐观,资金流入明显。债市情绪则较为谨慎,长端收益率小幅上行,反映资金配置在风险资产和稳定资产间的调整[page::0]。


---

2.2 地缘冲突缓和与资金面表现(第1页)


  • 关键论点:

- 一则,以色列和伊朗达成暂时停火,避险情绪减弱,直接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
- 原油价格暴跌,WTI跌8.95%,布伦特原油7.62%下跌,国内黑色系大幅回落,几乎回吐之前所有反弹。
- 黄金价格作为传统避险资产也大幅回撤,从高位3367美元/盎司下跌至3310美元/盎司左右。
- 央行资金面方面,跨季周开始央行积极逆回购投放,净投放2092亿元,资金面有意维持稳定,隔夜利率略下降,但7天资金价格明显上扬,显示短端资金面紧张。
- 长端债市受一级发行影响,30年国债收益率微幅上行至1.85%,但机构购债意愿偏强,边际倍数达32倍,市场“博边”情绪热烈。
- 资金缺乏增量推动,预计7月起理财资金重新增长及降预定利率能带来新动力。
  • 数据与解读:

- 黑色系具体品种跌幅:焦炭跌2.03%,焦煤跌1.94%,其余品种跌幅均不足1%。
- 隔夜资金主要维持1.4%-1.5%,7天资金价格上升16-26bp,反映跨季度资金压力但整体央行托底增强。
- 资金面平稳且央行大规模操作,体现政策面温和稳定态度。
- 股票市场放量上涨,成交额较前日增3千多亿,ETF资金明显活跃,尤其沪深300和中证A500显著放量。
- 新型智能装备板块受即将举行的阅兵式利好带动上涨,表现出政策驱动明确。
  • 推理依据:地缘政治缓和降低避险,多头资金迅速介入推动股市大涨。资金面紧张主要由跨季资金需求驱动,央行逆回购和MLF净投放体现宽松对冲,稳定资金面,确保市场流动性充裕。基金和ETF交易活跃表明中短期积极交易氛围浓厚[page::1]。


---

2.3 市场阶段性压力测试与行情展望(第2页)


  • 关键论点:

- 报告称此次6月24日的权重大涨是对近几天下跌的有效“压力测试”通过,持续的上涨表明市场的做多思维暂未被破坏,市场短期不太可能继续快速走弱。
- 行情仍可能处于自5月中旬起形成的震荡区间,短期上涨更多由事件驱动(如以伊停火),缺乏根本性“扎实”利好支撑,因此存在一定上涨压力,但也有回调支撑。
- 小微盘拥挤度明显下降,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稳市资金积极入场,有助于防止小微盘崩盘风险,但仍提醒警惕其拥挤度突然回升引发的资金快速流出风险。
- 资金博弈策略可能重回以小微盘获取波段收益,大盘股以“降波”为主,银行股等大盘蓝筹值得关注。
- 非银金融板块涨幅显著(上涨2.68%),但成交额占比偏低,表明资金参与股票数量有限,未来操作难度加大。
-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强势反弹,AH股溢价处于历史低位,南向资金流入表现分化,科技龙头如美团流入,腾讯小米资金流出,中芯国际受制裁逻辑推动流入明显。
  •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流动性政策或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可能影响市场表现。当前分析假设政策框架维持稳定[page::2]。


---

2.4 评级说明及法律披露(第4页)


  • 评级体系:

- 公司评级基于未来6个月内公司股价相对上证指数表现,分为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卖出五档。
- 行业评级则以行业指数相对6个月内上证指数表现划分为推荐、中性和回避。
  • 该部分为标准说明,未在本报告中具体给出评级[page::4]。


---

三、图表与图片深度解读



第0页图片说明:
  • 页面展示了报告标题及发布机构华西证券标识,同时配有研究员头像和二维码等信息,强调研报权威性与身份认证。

- 图片未包含具体数据信息,主要呈现品牌与团队介绍,提升读者信任感。

二维码(第3页):
  • 长按二维码为用户关注华西证券研究所提供便捷方式,利于后续深度资讯和研究服务,未涉及市场信息解读。


---

四、估值分析



报告中未见对具体个股或行业的估值计算或目标价测算,更多侧重于宏观资产配置层面的市场风格、资金面及行情路径分析,未进行DCF、P/E等明确估值模型应用。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货币政策超预期调整风险:若国内经济放缓或海外货币环境大幅调整,可能导致货币政策宽松度或紧缩度超预期,影响流动性和资产价格。

- 流动性波动风险:流动性若低于历史同期水平,可能引发流动性紧缩,对权益和债市均有负面冲击。
  • 财政政策超预期调整风险:经济超预期放缓情况下,财政政策力度调整可能触发市场波动。


报告强调当前假设三方面政策都维持宽松或稳定态势,但警示投资者需关注上述可能的变动及其市场风险[page::2]。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本报告反复提到“做多思维暂时得到巩固”,但同时指出当前行情依然依赖突发消息推动(以伊停火),缺乏更扎实、内生的利好支撑,这揭示了市场可能短期内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与波动风险。

- 非银金融板块放量小、涨幅大,显示市场参与度有限,操作难度加大,潜在资金流动风险隐含增加,提示未来可能面临调整压力。
  • 资金面虽看似宽松,但跨季及短端资金压力未除,7天资金价格明显抬升和高位的资金利率显示微观层面仍有流动性“紧张”信号。

- 观点基于当前货币和财政政策“假设维持不变”,但未深入探讨如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美元走势、贸易摩擦升级等外部变数,分析视角较为局限于短周期事件和资金面。
  • 报告用词审慎,未做明确投资推荐或具体股票评级,突显为宏观市场策略与复盘类报告,对投资操作的指导更偏向风控与情绪研判。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全面复盘了2025年6月24日上证及相关资本市场的关键行情,核心结论包括:
  • 权益市场出现关键性“大涨”,特别是非银金融和科技板块表现突出,主要驱动力是以色列与伊朗达成暂时停火使避险情绪迅速降温,带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反应明显,原油价格暴跌回调,国内黑色系商品下跌幅度显著,黄金避险属性减弱导致价格下滑。
  • 债券市场整体震荡上行,长端品种受一级发行及资金面边际变化影响,收益率微幅上行,央行持续逆回购及MLF净投放确保资金面稳定。

- 资金面虽保持稳定但短端资金利率存在抬升压力,跨季因素影响显著,预计7月后新增理财资金流入和利率下降将成为市场增量资金来源。
  • 市场目前处于5月中旬以来的震荡格局中,“做多思维”本轮考验暂时通过,但行情缺乏更强有力的内生推动力量,短期有“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箱体格局。

- 个别板块如非银金融的涨幅与参与度背离,意味着未来操作空间及波动或加剧,港股资金流方向性分化明显。
  • 风险因素主要围绕政策超预期调整及流动性变化,强调投资者需关注潜在宏观环境变化。


整个报告通过对多维资产类别的联动解读,深刻反映了市场对地缘政治变数、资金面变动和政策预期的敏感性,同时通过细致资金面与成交量分布分析,揭示了市场结构性特点和阶段性行情逻辑,提供了一个既专业又全面的宏观资产配置视角,适合投资机构以此为决策参考的战略视野。

---

图片引用




(报告首页团队介绍与机构标识)


(华西证券研究核心价值展示)


(二维码供关注,法律声明页)

---

(全文共计分析约1800字,详尽覆盖报告结构、数据、逻辑、风险及点评)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