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参议院选举:执政联盟未过半,今后政策或更积极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果显示执政联盟未能过半,导致自民党面临三连败局面,首相石破的政治压力骤增。参议院与众议院双重未过半,未来日本或实施边际财政和货币政策放松,资本市场预计日债利率上行、日元贬值、日股坚挺。日美关税谈判面临不确定性,但对经济影响有限。政治局势短期内持续波动,投资者需关注后续政策动向与可能的人事变动 [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参议院选举结果与政局影响 [page::0]


  • 2025年7月20日参议院改选124席,自民党获39席、公明党获8席,执政联盟未过半,合计122席为2007年以来首次未过半。

- 在野党席位扩增,国民民主党由9席增至22席,参政党和日本维新会也有所增加。
  • 自民党经历三连败,党内外压力大,石破首相面对辞职呼声,但暂未下台。


未来政治走向与选举历史对比 [page::1]

  • 2007年安倍在参议院落败后约45天内辞职,当前石破政权或面临相似压力。

- 未来可能进行党魁换届或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政治局势仍存不确定性。
  • 政策执行受限,执政联盟需更多与在野党合作以推动法案。


财政货币政策边际放松及资本市场预期 [page::1]

  • 石破政府财政健全化及货币正常化受阻,转向边际财政和货币宽松。

- 预期日本可能采取消费税暂时减免、临时发放补贴,不会大幅财政宽松。
  • 日本央行加息可能放缓,通胀仍处较高水平。

- 参议院选举后首个交易日,日经指数上涨约1%,市场对股市持积极预期。

日美关税谈判进展受限,影响有限 [page::2]

  • 由于政治不确定性,8月1日前达成协议可能性低。

- 石破留任部分原因为维持谈判连续性,但若谈判不顺,或导致首相更迭。
  • 关税议题在日本公众关注度低,企业逐步转向出海,关税对经济影响有限。

深度阅读

中金全球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日本参议院选举:执政联盟未过半,今后政策或更积极》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 日本参议院选举:执政联盟未过半,今后政策或更积极

- 作者: 丁瑞、杨鑫等中金点睛团队
  • 发布机构: 中金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CICC)

- 发布日期: 2025年7月23日
  • 研究主题: 分析2025年7月20日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果及其对日本政治局势、政策走向和资本市场的影响


报告核心观点:


  • 自由民主党(自民党)与其执政盟友公明党未能在参议院取得过半席位,连续经历“三连败”,表明执政联盟政治地位受挫。

- 日本政治局势短期内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首相石破留任具挑战且面临党内外辞职压力。
  • 未来财政和货币政策有望在边际上趋于宽松,以缓解实际收入下降压力,资本市场或表现坚挺(日元贬值、日股上涨、利率边际上升)。

- 日美关税谈判可能因政治不确定停滞,但对整体经济影响有限。

总体来看,报告认为日本当前政治走向虽然复杂且不利于现执政党,但在经济政策方面可能推动更积极的宽松措施,对资本市场构成一定利好。[page::0,1,2]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参议院选举结果及政治影响


  • 关键论点: 2025年7月20日日本参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和公明党未能获过半席位。执政联盟124个改选席位仅获47席,整体总席位122席,2007年以来首次未过半。[page::0]
  • 推理依据:

- 参议院248席,任期6年,每3年改选半数。此次改选的124席中执政联盟支持度大幅下降,握有半数以上的能力丧失。
- 在野党国民民主党、参政党席位大幅增加,最大在野立宪民主党保持现有席位,显示民众对执政党的不满反映在投票上。
  • 关键数据点:

- 自民党39席,公明党8席,合计47席(此前为66席)
- 执政联盟整体席位122席,未过中间线124席
- 参议院248席,每改选半数124席。
  • 作者结论: 自民党面临政治压力加剧,执政地位弱化。石破首相的连败背景促使党内外要求其辞职,政治稳定性受到严峻考验。[page::0]


2.2 石破政权“三连败”与首相去留争议


  • 论点总结: 2024年9月石破出任自民党党魁和首相后,接连经历众议院选举、东京都议会选举和此次参议院选举“三连败”,反映执政党支持下降。党内外压力促使辞职呼声高涨,石破本人暂时表态留任。[page::0]
  • 支撑逻辑: 党内最高顾问麻生太郎带头推辞职运动,多个地方自民党基层支持此主张,反映执政联盟内部团结面临挑战。党外最大在野党国民民主党领袖用上市公司亏损类比突显执政党危机。[page::0]
  • 含义及推断:

- 石破首相需要权衡政治现实与履职责任,留任可能继续尝试政策推动,但面临内部动荡风险。
- 政党领导层可能短期内进行调整,存在党魁选举或解散众议院重选可能。

2.3 政治不确定性与历史比较


  • 历史对比: 2007年安倍政权参议院选举落败后,虽曾留任并进行内阁改组,但因政治阻力最终辞职,时间约45天。意即此次石破可能面临类似局面。[page::1]
  • 未来可能路径:

- 自民党可能启动新一轮党内选举,选出替代者。
- 首相可能通过提前解散众议院寻求政治合法性,重获过半多数。

2.4 政策展望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财政货币政策: 石破倾向“财政健全化”和“货币正常化”,支持减税反对,主张加息以应对通胀,然而政治受挫后,实际推行难度大。未来可能被迫采纳更多边际放松措施:

- 部分商品消费税临时调降
- 一时性减税和补贴
- 限制加息速度,维持当前货币政策以防经济下行过快。[page::1]
  • 资本市场反应: 选举结果公布后日经指数开盘上涨约1%,说明市场预期宽松政策将提振股市。同时日元贬值,日债利率边际上行。[page::1]
  • 概念解释:

- “石破折价”:指石破经济政策因其强化财政健全与货币紧缩立场,在通胀环境下抑制实际收入,对股市形成压制效应。
- “边际放松”:非大规模宽松,而是针对特定领域或时间的有限度政策调整。

2.5 日美关税谈判与经济影响评估


  • 现状与预判: 由于政治不确定性,8月1日前达成日美关税协议可能性不大。日本相关谈判部长访美行动受限,显示进展缓慢。[page::2]
  • 首相政治风险关联: 石破强调继续谈判以避免“政治空白”,但若谈判进展不利,可能成为辞职诱因。[page::2]
  • 经济影响:

- 日本国内关注关税议题比例低(8%认为为最重要议题)
- 企业经营模式向海外市场转移,减少出口依赖,关税影响相对有限。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首页配图(见前页截图)为象征性插画,描绘人物通过望远镜观测未来,隐喻投资者关注日本政治经济前景的视角。图像无具体数据,但具象征意义,提示阅读需关注未来不确定性与机会。

报告正文无具体表格或数理图表,所有数据以文本形式给出,关键数据点明确且易于提炼,对照文字部分足够把握核心信息。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性质为宏观政治经济研究,未涉及具体公司估值、财务预测或估值模型(如DCF、市盈率等)。就资本市场预期而言,报告侧重定性分析与政策影响推断,结合市场初步反应(如日经指数开盘上涨1%)进行判断。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政治不确定性风险: 参议院议席未过半,加剧政策实施不确定性。党内党魁更替、解散众议院风险增加,政治局势波动较大。[page::0,1]
  • 经济政策执行风险: 石破的财政健全化与货币紧缩理念受挫,未来政策方向调整随时可能,政策连续性不足影响市场判断。
  • 国际关系风险: 日美关税谈判存在停滞,若谈判破裂影响双边贸易环境,尽管短期经济影响有限,但中长期存在不确定性。[page::2]
  • 市场风险: 日元贬值、利率上升虽短期利好资本市场,但若边际放松不足或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可能引发市场波动。


报告无明确风险缓释策略,但历史案例借鉴与多方政策可能性提示投资者需高度关注政治动态。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观点稳健性: 报告通过详实数据支持政治局势分析,结论符合公开信息。引用历史案例增强说服力。
  • 潜在偏见: 报告立足中性立场,但对石破政权表现持较为悲观评价,强调“三连败”和辞职压力,反映作者对现状的批判态度。
  • 细微之处:

- 对“边际放松”的预期较为谨慎,并特别指出不会出现德国式大规模财政宽松,展示对日本债务评级与政治现实的逻辑考虑。
- 关税谈判话题虽被提及,但报告强调其对经济影响有限,防止过度解读。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回顾了2025年7月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果,指出执政联盟自由民主党与公明党未能实现自参议院2007年以来的首次过半,形成政治压力和不确定性,并与过去众议院选举的“未过半”局面相呼应,共同刻画出当前日本政坛动荡格局。

政治层面,“石破折价”和“三连败”致使执政党面临内外辞职压力,但首相暂时选择留任,未来不排除党魁更替或提前选举可能,反映政治版图存在较大波动。

经济政策层面,由于新的政治格局限制财政健全及货币紧缩的推行空间,政策边际将趋向轻微放松,包括消费税减免、一时性补贴等有限度措施。资本市场反应积极,日经指数大幅上涨,日元贬值,日债利率温和上行,显示市场预期宽松利好。

国际层面,日美关税谈判受政治不确定性影响进展缓慢,但对日本经济总体影响有限,因日本出口结构已多元化。

总之,该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对日本政治政策及资本市场环境的全面洞察,强调需密切关注未来几周政治进展,捕捉潜在政策调整机会。整体立场基于严谨数据与历史经验,表达了对未来政策积极调整及资本市场坚挺的中性偏积极判断。[page::0,1,2]

---

图片参考: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