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加速流出港股,风险平价类策略续创新高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重点跟踪ETF投顾策略及指数基金新发市场,揭示外资流动对港股影响及多种ETF策略表现。风险平价类策略表现突出,2024年累计收益领先,且波动率和最大回撤优势明显。报告结合资金流向、策略回测及市场复盘,提供多维度量化资产配置视角,为投资者把握市场脉络和ETF策略提供决策参考 [page::0][page::4][page::10][page::17][page::24]
速读内容
ETF投顾策略表现优异 [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

- 鑫选ETF绝对收益策略近三年年化收益14.23%,2024年年初至今收益21.22%,最大回撤6.3%,夏普1.08,优于等权ETF。
- 中美核心资产组合2015年至今年化回报33.37%,夏普1.62,最新持仓包含中证红利、纳斯达克指数。
- 高景气红利轮动策略年化收益20.4%,夏普0.88,持仓红利低波及央企红利50ETF。
- 双债LOF增强策略重配置债券,年化收益7.13%,夏普2.88,最大回撤2.42%。
- 结构化风险平价策略(鑫选ETF)2024年年化收益5.22%,夏普3.67,表现稳定;
- 结构化风险平价策略(QDII)配置多资产,年化收益16.58%,夏普3.69。
- 多策略组合在2024年展现强劲表现,风险调整收益优异,适合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
指数基金市场新发趋势 [page::12][page::13][page::14][page::15]
- 本周新申报指数基金19只,涵盖ETF及联接基金,覆盖科创板、沪深300及QDII等热点。
- 新成立指数基金21只,募集规模345.95亿元,重点为被动指数型债券及股票型基金。
- 下周9只指数基金将开募,包括中证A500ETF系列及港股通高股息ETF等。
- 华宝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即将上市,集中关注科技主题领域。
ETF资金流向及细分类别分析 [page::17][page::18][page::19][page::20][page::21][page::22]

- 本周A股ETF资金净流入324.94亿元,债券56.95亿元,商品7.82亿元,跨境ETF净流出36.13亿元。
- 宽基ETF获大量增持,尤其是中证A500ETF(+159.6亿元),中证1000减持明显。
- 因子类ETF资金集中流入红利及红利低波因子,成长因子资金流出。

- 行业资金流中,计算机和非银金融涨幅领先,医药、传媒表现疲软。
- 跨境ETF资金集中在美国ETF增持(+9.75亿元),港股ETF转为净流出(-29.48亿元)。

- 商品类ETF中,黄金ETF受偏好提升,资金流入6.01亿元,成为商品投资亮点。
全球及行业市场表现总结 [page::24][page::25]
- 2024年,全球大类资产涨跌分化明显,A股市场日均成交继续高位运行,红利板块表现优于成长,港股受外资流出及政策影响震荡加剧。
- 一级行业中,消费、传媒、轻工制造等板块涨幅居前,北证50跌幅最大。
- 估值上,中证红利等板块估值具有吸引力,PE、PB处于历史低位区间。
量化资产配置策略核心逻辑 [page::8][page::9]
- 结构化风险平价策略通过层次聚类确定ETF大类分组,采用风险平价算法及动量信号动态调整组合权重,实现风险均衡与收益最大化。
- QDII策略中加入多样化国际ETF资产,结合国内中长期债券及权益产品,提高组合稳定性与收益能力。
- 全面回测结果表明,风险平价策略在2024年表现稳健,最大回撤低,年化收益达到16%以上,夏普比例接近3.7。
深度阅读
深度解析报告:《外资加速流出港股,风险平价类策略续创新高》
---
1. 元数据与概览
标题: 外资加速流出港股,风险平价类策略续创新高
分析师: 吕思江
发布机构: 华鑫证券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16日
研究主题: 主要围绕ETF投资策略表现及市场资金流向,重点关注港股外资流出背景下的ETF策略表现,包含结构化风险平价策略等多种指数基金与ETF动态。
核心论点:
- 港股外资净卖出压力加剧,情绪与资金面均受压,短期偏多转空。国内经济基本面回升带动部分市场支撑。
- 多种系统化ETF策略(包括绝对收益策略、中美核心资产组合、高景气/红利轮动策略、双债LOF增强策略以及结构化风险平价策略)保持良好表现,结构化风险平价策略收益突出,持续创新高。
- ETF资金流显示A股资金大幅流入,跨境特别是港股相关ETF资金流出明显,机构资金风格切换显著。
- 新发指数基金数量增长,基金结构持续丰富,市场机会多样。
总体来看,报告旨在分析当前市场环境与资金动向,传达指数基金策略尤其是风险平价类策略的投资价值,并通过详细数据支撑,为投资者提供系统化投资思路参考。[page::0,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索引基金市场跟踪与策略表现
2.1.1 鑫选ETF绝对收益策略(Section 1.1)
- 内容总结: 该策略从技术面量化筛选场内权益ETF,通过抽屉法构建组合,三年年化收益14.23%,最大回撤8.6%,夏普1.44,样本内表现优秀。
- 逻辑支撑: 通过技术指标量化择时,强调风险控制与绝对收益,近期年初至今回报21.22%,明显超越等权基准,夏普1.08,最大回撤6.3%,波动22.07%,卡玛比率高达3.8。
- 数据亮点: 成功持仓标的中创业板ETF涨幅40.69%,持仓多元化结构涵盖标普500ETF、纳指ETF、黄金及债券ETF,体现资产配置多样化。
- 图表解读: 图表显示鑫选ETF策略与沪深300指数的表现对比,策略线显著跑赢指数,反映波动管理与择时能力强。[page::4]
2.1.2 中美核心资产组合(Section 1.2)
- 内容总结: 纳入白酒、红利、黄金、纳指四类强周期资产,结合RSRS择时及技术反转策略,实现组合年化回报33.37%,夏普1.62,最大回撤18.23%。
- 逻辑支撑: 利用趋势投资与择时相结合,利用资产低相关性实现风险分散,核心持仓为中证红利与纳斯达克指数。
- 图表解读: 组合策略收益曲线稳定攀升,并显著跑赢等权基准,体现优异风险调整后收益绩效。[page::5]
2.1.3 高景气/红利轮动策略(Section 1.3)
- 内容总结: 构建高景气成长与红利轮动模型,信号驱动下调整创业板ETF、科创50ETF与红利类ETF配置,年化收益20.4%,夏普0.88。
- 逻辑支撑: 通过阶段性景气信号调仓应对经济周期,高景气时增配成长类,低景气时转向红利防守。
- 图表解读: 侧重收益稳健提升,且表现优于等权标准。2024年2月后引入红利低波ETF增强配置的创新应用。[page::6]
2.1.4 双债LOF增强策略(Section 1.4)
- 内容总结: 在核心资产买卖信号基础上调整债券与权益产品比例,提升低波动债券的权重,实现年化7.13%,极低最大回撤2.42%,夏普2.88。
- 逻辑说明: 通过波动率倒数归一化方式分配权重,低波动债券占比高,提高组合稳定性和风险保护能力。
- 图表解读: 策略曲线稳健上扬且低波动,显著优于等权组合,适合稳健型配置需求。[page::7]
2.1.5 结构化风险平价策略(鑫选ETF与QDII)(Section 1.5与1.6)
- 内容总结:
- 鑫选ETF组合使用层次聚类与风险平价结合,叠加时序与截面动量调整权重,2024年年初起年化收益达5.22%,最大回撤仅0.48%,夏普3.67;
- 同类策略应用于QDII池,结合国内中长期债券及跨境权益、黄金及红利ETF,表现更优,年化16.58%,最大回撤2.29%,夏普3.69。
- 技术说明:
- 风险平价策略强调风险均衡分布,通过协方差矩阵与波动率测算确定各资产权重,以达到风险最大化分散;
- 动量策略叠加进一步提升收益,降低回撤。
- 图表解读: 结构化风险平价策略表现出持续稳定上升趋势,明显跑赢等权基准,凸显管理风险同时优化收益的优势。[page::8,9]
2.1.6 策略表现汇总(Section 1.7)
- 表格数据分析:
- 各策略2024年7月以来表现均优于ETF等权基准,最高年化收益为高景气红利轮动策略47.55%,夏普均值均在1以上,双债增强与风险平价策略夏普超过3,表明风险调整回报极佳。
- 最高波动率策略为高景气红利轮动策略(40.8%),最低回撤策略为结构化风险平价(鑫选ETF,-0.48%)。
- 图表说明: 多策略表现清晰分层,风险平价与双债增强策略为低风险稳健选择,技术面量化及轮动策略则带来高收益但波动更大。[page::10]
2.2 指数基金市场追踪(Section 2)
- 新申报基金动向(2.1节): 本周新申报19只指数基金,涵盖4只ETF、1只联接基金,涉足科创板50、沪深300、国证通用航空产业、恒生消费等领域,体现基金产品创新与区域策略多样化。
- 新成立基金情况(2.2节): 新成立21只公募基金,募集金额达345.95亿元,其中指数基金9只,首发规模超131亿元,资金对指数型产品持续认可。
- 首发基金展望(2.3节): 下周将有9只指数基金开募,覆盖A500ETF、沪深港通高股息等热点,反映市场积极响应多样化指数投资需求。
- 新上市基金(2.4节): 华宝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即将上市,延续热门主题投资趋势。[page::12-15]
2.3 ETF资金流向及结构(Section 3)
2.3.1 资产类别资金流
- 规模分布: A股ETF规模最大,27807亿元,货币类ETF合计约10506亿元。跨境ETF规模约4058亿元,债券约1371亿元,商品约574亿元。
- 资金流情况: 本周资金主要净流入A股ETF(+325亿元左右)和债券ETF(+57亿元),商品ETF资金流入较小(+7.8亿元),跨境ETF流出明显(-36亿元),尤其是港股ETF流出。
- 图表透视: 资金流图直观展现资金重配置趋势,A股资金持续流入反映机构风险偏好及市场信心。[page::17]
2.3.2 A股ETF细分类别资金流
- 宽基ETF净买入261亿元,重点为中证A500,净买入159.6亿元;中证1000被部分减持。
- 行业层面,计算机、非银金融、电子行业ETF资金流入明显,医药、传媒资金流出;因子层面红利相关ETF受青睐,主题类央国企ETF资金净卖出。
- 细分类图表分别展示资金流向,反映资金偏好向宽基和红利小盘转移。[page::18-19]
2.3.3 跨境ETF细分市场资金流
- 跨境ETF本周资金净流出36.13亿元,港股ETF流出29.48亿元美国ETF获增持9.75亿元。
- 细分国家中,港股规模最大(2273亿元),美国990亿元,全球权益562亿元,日本及欧洲市场规模适中。
- 具体ETF中东南亚科技、纳指ETF等获得资金净买入,而香港证券及部分德国ETF小幅流出。[page::20-21]
2.3.4 商品ETF细分市场资金流
- 黄金ETF规模最大544亿元,获得6.01亿元净增持。豆粕等农产品ETF规模及资金流也小幅积极。
- 体现避险资产及大宗商品需求的温和回升趋势。[page::22]
2.4 市场表现回顾(Section 4)
- A股市场中,中证2000上涨1.99%,宽基震荡,创业板与科创50涨幅稍微回落,北证50跌幅较深;纳斯达克微涨0.34%,恒生指数上涨0.53%。
- 行业表现较为分化,商贸零售、纺织服装等消费服务表现较好,传媒、房地产等板块承压。
- 全球大宗商品如布伦特油价上涨4.54%,铜价微跌。国内债券市场利率适度回落。
- 行业估值方面,多数行业PE位于历史中等偏高区间,部分如食品饮料、银行维持较高涨幅与估值。[page::24-26]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策略表现图解
- 鑫选ETF策略与沪深300表现对比图(Page 4)
紫线代表鑫选ETF策略,明显跑赢橙色沪深300指数,且灰色区域凸显策略相对于指数的超额收益,说明策略具备显著量化择时与选基能力。
- 中美核心资产组合收益曲线(Page 5)
美橙线为策略收益,稳健上升,高于蓝色等权基准,凸显组合资产配置和择时优势。
- 轮动策略与双债增强表现(Page 6-7)
轮动策略稳步攀升,双债策略波动极低且持续盈利。
- 结构化风险平价策略表现(Page 8-9)
两条橙线(策略收益)远超蓝线(等权基准),最大回撤和波动率大幅低于基准,适合风险敏感型投资者。
- 策略汇总图(Page 10)
明确展示各策略累计收益和风险指标,一目了然地展现多元策略的风险收益特征和相对优势。
3.2 资金流与产品图表解析
- 资产类别资金规模与周流向(Page 17)
资金规模柱状图直观反映A股ETF主导市场,资金流向图显示资金净流入主集中在A股与债券资产。
- A股细分资金流(Page 18-19)
宽基与因子基金获大量资金注入,特别是红利低波类ETF;板块资金流显示计算机及非银金融较受青睐。
- 跨境市场资金流(Page 20-21)
港股ETF显著资金流出,反映外资撤离背景;美国及部分全球ETF受到青睐。
- 商品ETF资金流(Page 22)
黄金ETF获主导资金流入,反映市场避险需求。
3.3 市场表现图表(Pages 24-26)
- 综合大类资产涨跌表展示国内外主要指数及大宗商品表现,结合估值区间表说明行业板块配置风险与机会。
- ETF池涨幅TOP35表揭示高人气ETF,旅游、纳指、科技和红利低波类产品表现优异,显示热点和资金关注点。
图片均支持对策略和市场资金变动的深度理解,直观体现资金偏好、波动与收益表现的动态特征。
---
4. 风险因素评估
- 市场风险: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快速波动可能导致模型短期失效,特别是港股外资流出加剧使策略面临短期冲击。
- 模型风险:量化策略基于历史数据与特定指标,未来有效性不确定,波动风险依旧存在。
- 个别行业及主题风险:部分策略依赖特定行业景气度及主题投资,行业变化带来收益波动。
- 报告声明中提醒投资者基于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风险自主承担。[page::27]
---
5.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分析
- 报告整体客观,数据详实,策略多样,风险提示充分。
- 对于港股外资流出结论语气偏向悲观,短期市场情绪受挫明显,但文中并未完全否定长期基本面回升潜力,这种对比值得投资者关注时点把握。
- 各策略优劣指标齐备,但未对策略间的相关性做深入探讨,未来组合应用中风险叠加需额外留意。
- 量化策略和风险平价模型有效性高度依赖数据质量及未来市场环境一致性,短期政策变动可能影响模型表现。
- ETF资金流统计较为详实,但未详细分析散户与机构资金行为差异,投资者需注意非理性资金流入可能带来的波动。
---
6. 结论性综合总结
本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和多策略业绩呈现,清晰揭示了当前市场尤其是港股资金压力与外资加速流出背景下,指数基金领域的投资机会与策略表现。
- 结构化风险平价策略特别是在QDII配置中以低波动、高夏普比率实现稳定收益,彰显风险均衡投资理念的优势。
- 绝对收益、核心资产组合及成长与红利轮动等多元量化策略均实现较高年化回报,风险控制良好。
- ETF资金流现象体现出机构资金对A股及宽基ETF强烈青睐,跨境尤其港股类ETF资金净流出,反映外资撤退与市场偏好切换。
- 新发指数基金数量的增长和主题策略丰富,给市场带来更多投资选择和配置机会。
- 市场整体估值偏高,短期面临波动风险,报告提示投资者警惕政策与市场环境快速波动带来的风险。
投资者可据此考虑运用多策略组合,尤其是结构化风险平价策略以平衡收益与风险,同时关注宏观政策及资金流向动态,谨慎判断港股短期风险下的投资机会。
---
本报告系华鑫证券资深量化团队撰写,数据详实,体系完备,体现了基金量化与资产配置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适合机构及专业投资者参考。[page::全篇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