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VIX 能止住当前下行趋势吗?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历史数据和近期市场状况,分析IVIX指数大幅快速下跌后的走势规律,指出历史上类似波动率下跌多次企稳反弹。交易额作为关键动能因素,交易额止跌是IVIX企稳的重要信号。同时,报告回顾了期权市场相关主力合约的隐含波动率、持仓和交易量PCR变化,综合判断当前波动率有望止跌企稳,并提供多种基于技术指标的期权交易策略净值回测展示,为波动率交易提供参考依据[page::0][page::3][page::4][page::5][page::8].

速读内容


IVIX指数快速下跌及历史反弹规律 [page::3][page::4]

  • IVIX快速下跌定义为20个交易日内下跌30%以上,历史上出现8次此类情况,多数出现企稳和反弹。

- 2015年7月与2016年4月的案例中,IVIX下跌后均出现波动率企稳或反弹,显示波动率快速下跌后常见一定修复走势。



交易量变化对IVIX走势影响 [page::5][page::6]

  • 2015年9月IVIX快速下跌未企稳,因当时上证50指数交易额持续萎缩,动能不足。

- 交易额止跌一般会伴随IVIX企稳,近期数据显示交易额已出现止跌迹象,支持波动率止跌预期。




当前期权市场状态与波动率趋势 [page::7][page::8][page::11]

  • 50ETF近期价格持稳,12月7日收于2.425,持仓量和交易额PCR显示市场情绪偏谨慎。

- IVIX指数12月7日收于20.21,较上周25.06大幅下降;上证50指数交易额大幅上升,反映市场动能逐渐恢复。
  • 看涨期权隐含波动率23.02%高于看跌19.02%,存在看涨溢价。

- 50ETF各类波动率和期权合约隐含波动率整体下降但趋于稳定,市场有企稳迹象。



多种技术和套利期权策略回测表现概览 [page::13][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8][page::19][page::20][page::21][page::22][page::23]

  • 报告包含五种技术分析指标交易策略(5日均线、DMA、RSI、ROC、RSI+ADXR组合)及多个期权套利策略,均以最近数年数据回测。

- 各策略净值曲线(见图14-18)显示趋势捕捉及波动率策略存在一定盈利能力,但整体风险与回撤仍需控制。
  • 各期权策略(买看涨/看跌、备兑看涨、牛市看涨价差、合成空头、熊市看跌价差、跨式、勒式、期现套利等)日收益率及总收益率数据详见对应表格,提供策略绩效对比依据。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IVIX 能止住当前下行趋势吗?》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IVIX 能止住当前下行趋势吗?

- 发布机构: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9日

- 报告作者:陶勤英(分析师,SAC证书编号:S0160517100002)、熊晓湛(联系人)
  • 主题:针对中国市场50ETF及相关期权产品的隐含波动率指数(IVIX)动态进行分析,探讨IVIX当前快速下跌的趋势是否会持续,结合历史经验、交易量走势和技术策略评估市场情绪及波动率后续动向。


报告核心论点与立场



报告指出,2018年12月初IVIX指数经历了快速且显著的下挫,达到20个交易日内下跌超过30%的罕见程度。结合历史数据,作者认为这种快速下跌后的波动率指数有望止跌企稳,并逐步反弹,但同时警示投资者需关注交易额的变化以判断反弹能否持续。当前市场情绪整体呈中性偏谨慎状态,交易额及隐含波动率呈现趋稳迹象。报告未直接给出具体评级或目标价,但通过市场情绪和技术策略暗示偏向中性至谨慎乐观的观感。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IVIX指数快速下跌,下行趋势能否持续?



1.1 历史上IVIX快速下跌情况


  • 定义快速下跌为20个交易日内IVIX跌幅超过30%。

- 过去四年间(期权上市以来)仅出现8次类似的快速下跌,主要集中在2015年和2016年。
  • 这一罕见现象说明当前波动率快速下行并非普遍,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市场参考价值。[page::3]


1.2 波动率快速下跌后通常会反弹


  • 历史数据显示,快速下跌后IVIX往往会完成企稳甚至出现反弹(图1和图2分别回顾2015年7月和2016年4月的数据显示,快速下跌结束后波动率指数均出现上扬趋势)。

- 典型趋势是快速下跌触及相对低位后市场情绪得到释放,隐含波动率随之反弹,呈现“波动率笑脸”形态反转。
  • 通过图示可见,即使深跌超过30%,波动率一般不会持续大幅下滑。[page::4]


1.3 关注反弹机会应留意交易量变化情况


  • 交易额是判断波动率能否止跌反弹的重要驱动力。

- 2015年9月案例显示,交易额持续萎缩导致波动率继续下跌,反弹果断未现(图3)。
  • 相反,图4显示当交易额停止下降时,波动率一般会企稳。

- 最新数据显示,当前交易额已趋稳(图5),支持波动率止跌的观点。
  • 综上,交易额是波动率走势的重要先行指标,职责着波动率下行趋势终结的可靠信号。[page::5][page::6]


2. 一周热点行情回顾



2.1 市场情绪及隐含波动率


  • 12月7日50ETF收盘价2.425,整体波动不大。

- 交易额PCR(Put Call Ratio)由0.938升至1.052,显示市场情绪由偏乐观转为偏谨慎。
  • 平值认购期权隐含波动率为23.02%,认沽期权为19.02%,存在明显的认购期权溢价,反映投资者对未来上涨潜力有所预期。

- IH合约(沪深300股指期货)相比上证50指数存在小幅升水(2.68点),显示资金对期货持谨慎乐观态度。整体而言,短期市场情绪维持中性。[page::7]

2.2 波动率止跌企稳


  • 表1详细列出了11月19日至12月7日的30日、60日、90日IVIX波动率及历史波动率(HV)数据,显示波动率持续回落,30日IVIX从11月19日的28.54下降到12月7日的20.21。

- 表2则显示同期上证50指数交易额大幅上涨(47.91%增幅),但50ETF及其期权交易额整体小幅下滑,特别是看跌期权交易额大幅减少(-32.86%)。
  • 结合交易额与波动率二者走势不完全同向,可能反映市场在波动率回落的同时风险情绪逐步稳定。总结认为波动率已见底,近期将企稳。[page::8]


2.3 50ETF及主要指数走势


  • 50ETF近期略有波动但整体走势震荡下行(表3和图7),连续5个交易日小幅回落。

- 银行指数(表4)在同期表现较为平稳,券商指数(表5)有一定回调。
  • 期权持仓量及交易量PCR指标显示持仓量PCR在近期从0.86右侧略降至0.77,交易量PCR波动较大但整体呈现稳定态。[page::9][page::10]


2.4 主要期权合约隐含波动率


  • 表9和图12数据表明,不同行权价位的认购(C)与认沽(P)期权隐含波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 利差反映出市场对看涨期权隐含波动率有较明显溢价,表明对未来上涨的风险溢价认知较高。
  • 图12显示平值期权隐含波动率在2018年内经历了较大幅度波动,目前处于相对中低水平。[page::11]


3. 期权类私募产品与“进退自如”策略表现


  • 表10列示了多支期权类私募基金的净值及投资策略,涵盖股票多头、量化套利等类型,基金多数于2017年发起,净值表现参差。

- 结合“进退自如”策略(结合趋势与波动率,兼顾市场方向和波动率交易)表现(表11和图13),净值高位维持,呈现稳健增长趋势。
  • 该策略表现验证了作者观点,即当前波动率止跌企稳,期权组合有望稳定运行。[page::12]


4. 技术分析策略深度回测


  • 回测基于初始资金100万元,设置手续费、保证金上浮,合约选择规则明确,确保实盘可行性。[page::13]


4.1 5日均线策略(图14)


  • 简单趋势判断,收盘价超过5日均线则买入。

- 净值曲线波动较大,历史表现有起伏,近期略有回落但整体保持一定收益水准。[page::14]

4.2 DMA策略(图15)


  • 利用快慢移动平均线差值做交易信号,结合AMA指标提供更精确判断。

- 净值表现优于5日均线,整体呈现稳步上升,显示趋势判断更为有效。[page::15]

4.3 RSI策略(图16)


  • 依据RSI的超买超卖水平给出买卖信号。

- 历史净值表现优异,持久上涨趋势,且回调控制良好。[page::16]

4.4 ROC策略(图17)


  • 利用股价动量指标ROC与其均线的比较决定买卖,总体表现类似RSI策略,有较好收益积累。

- 显示动量策略同样具备较强的市场预判能力。[page::17]

4.5 RSI与ADXR指标组合策略(图18)


  • 结合多指标增强信号稳定性,避免单指标的噪声干扰。

- 回测显示组合策略效果明显提升,收益更稳定且最大回撤控制较好。
  • 这是量化策略成熟应用体现,平衡风险与收益。[page::18]


5. 策略库及收益实测


  • 全部策略均基于实际当月合约且动态换月,确保策略与市场实时衔接。[page::19]


5.1 买看涨与看跌期权策略


  • 单周收益大幅波动,其中买看涨期权从12月3日20.7%收益迅速转为负收益,总收益跌至-63.11%(图19);买看跌期权表现波动同样巨大,总收益-52.17%(图20)。

- 反映单边期权购买面临极高波动与风险,不适合波动剧烈环境。[page::19]

5.2 牛市策略


  • 包括备兑看涨和看涨期权价差策略,均表现出小幅负收益趋势(图21、图22),反映在波动性下行期的有限表现,但亏损幅度相对可控。[page::20]


5.3 熊市策略


  • 合成空头策略表现较好,周累计收益正增长,飙升至约100%总收益(图23);熊市看跌期权价差收益变化较小,负收益较小(图24)。

- 强化在下跌行情中适合采取空头和对冲策略。[page::21]

5.4 波动率策略


  • 包括跨式期权和勒式期权的买入,受制于波动率大幅下跌,周内负收益显著,且总收益仍远低于成本(图25、图26)。

- 表明在波动率整体走低环境下,纯波动率买入策略表现受限。[page::22]

5.5 期现套利策略


  • 转换套利(买认沽和ETF,卖认购)略有负收益,但波动较小(图27)。

- 反向期现套利(买卖平值看跌和认购,买IH合约)收益稳健,总收益上升至12%左右(图28)。
  • 显示复合套利策略更具稳定性和盈利潜力。[page::23]


6. 风险提示与免责声明


  • 报告强调数据及分析仅供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指出市场价格有波动风险,倡导独立投资判断。

- 明确分析师资质及职责,保证数据真实合规,防止利益冲突。
  • 评价体系详尽,涵盖个股和行业评级的标准化定义。[page::24]


---

三、重要图表深度解读



图1 & 图2(2015年与2016年IVIX快速下跌后的企稳反弹)


  • 曲线显示IVIX在下跌前平均值50-60附近,一轮快速下跌约30%后开始反弹,验证核心结论。

- 该形态为“波动率笑脸”,说明下跌后存在买盘支撑,情绪改善。[page::4]

图3、图4、图5(交易额与IVIX关系)


  • 图3明确表明2015年9月交易额与IVIX同步下跌,导致延续型波动率疲软。

- 图4和图5则显示交易额止跌,波动率趋稳,进一步佐证交易额对波动率的决定性影响。
  • 交易额用红色线表示,IVIX(VIX30d)用蓝线,红蓝走势趋同则为关键判断依据。[page::5][page::6]


表1与表2:波动率与交易额数据对比


  • 表1中30日VIX从28.54跌至20.21,短期波动率显著下降。

- 表2显示上证50交易额激增,增强市场活跃度,但认购及认沽期权交易额呈现不同方向,体现市场结构微妙变化。[page::8]

图6:IH合约与上证50指数价差


  • 价差波动频繁,上周升水约2.68点,体现市场风险溢价存在但不高。

- 价差与整体波动率走势协调,提供对期货市场动态的辅助判断。[page::7]

图7 & 表3-5:50ETF及银行券商指数走势


  • 50ETF呈现震荡下行态势,结合银行和券商指数幅度可见整体市场仍承压。

- 表格具体日期涨跌收盘价辅助定位行情变化过程。[page::9]

图8-10及表6-8:期权持仓量、交易量PCR与交易额PCR


  • 图片与表格合力展示期权市场活跃度及买卖倾向。

- 持仓和交易量PCR均处于0.7-1.0区间,表明认购期权数量和交易略多于认沽,投资者整体态度偏中性偏多。
  • 交易额PCR接近1,显示资金投入对认购和认沽期权相对均衡。[page::9][page::10]


图11:50ETF波动率走势


  • VIX(30days)波动率曲线明显下降,HV与RV亦保持低位。三线走势平齐趋势合理,低位显示市场波动减少。

- 低波动率环境加深市场风险厌恶情绪的平稳。[page::10]

表9 & 图12:主要期权合约隐含波动率


  • 表9量化了虚值2档、1档期权的隐含波动率及认购认沽分别,隐含波动率逐渐下行,认购期权波动率普遍高于认沽。

- 图12平值期权隐含波动率曲线显示波动率峰值已过,支持波动率趋稳判断。[page::11]

表10 & 图13:“进退自如”期权策略净值表现


  • 单周策略净值维持在1.98左右,日收益波动幅度有限,图13趋势平稳向上。

- 表明结合趋势与波动率的多策略期权交易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表现稳定。[page::12]

图14-18:技术交易策略净值曲线


  • 5日均线策略(图14)净值波动较大,显示单一短期均线信号震荡影响收益稳定性。

- DMA策略(图15)表现总体向好,更加顺畅的净值增长说明趋势分析结合调整移动平均更具有效性。
  • RSI策略(图16)净值逐步抬升,反映动量指标捕捉上涨趋势能力强。

- ROC策略(图17)收益也良好,多数阶段呈现上升趋势。
  • RSI与ADXR指标组合策略(图18)提升信号准确性和净值曲线平稳度,成为表现最佳方案。[page::14-18]


图19-26:多种期权策略收益表现


  • 买入看涨及看跌期权(图19、20)均出现大幅亏损,风险较高。

- 牛市牛熊价差策略保持较小负收益或略为盈利,适合震荡环境。
  • 跨式及勒式策略波动较大,负收益延续,表明波动率下行期受压制较大。[page::19-22]


图27与图28:期现套利策略表现


  • 转换套利净值保持稳定,收益率轻微下滑,说明套利策略更防御性。

- 反向期现套利收益相对稳定且正向增长,曲线稳步上扬反映良好的风险调整收益,潜在适应性强。[page::23]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涉及股票或期权标的的直接估值计算,也未采用DCF、PE等传统估值方法,主要基于统计与技术分析评估波动率指数及交易策略收益表现。
核心估值理念为波动率对市场情绪的反映及期权组合策略净值表现,结合历史数据分析趋势可靠性。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波动率预期反弹是基于历史类似走势,且依赖于交易额不继续大幅萎缩的假设,若市场交易活跃度大减,则反弹或止跌可能不成立。

- 期权市场波动剧烈,单边期权买入策略可能出现显著亏损,投资需谨慎,尤其在波动率快速变化过程中。
  • 技术策略虽有历史验证,但市场时刻变化,历史收益不代表未来,更需动态调整。

- 报告另指出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保护投资者避免过度依赖模型风险。[page::0][page::24]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侧重历史数据与技术指标分析,缺乏对宏观经济、政策面、资金流向等宏观变量的深入叙述,可能限定了预测的维度。

- 交易额作为波动率动能的主要驱动变量设定值得注意,尽管数据支持,但因市场结构变化,交易额的预测有效性或随环境变化而波动。
  • 报告多次强调“止跌企稳”的倾向,整体观点略显谨慎乐观,可能存在对市场回暖预期的偏好。

- 期权策略表现多呈现负收益,风险提醒不足,尤其单边买入策略风险敞口大,应加强风险管控建议表达。
  • 估值方法单一,缺乏对波动率指数本身定价机制的深层建模分析,存在一定简化倾向。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以2018年12月初的IVIX指数快速下跌为切入点,通过详细回顾历史相似走势及分析当前交易额趋势,系统论证了IVIX快速下跌后波动率通常的企稳反弹路径。结合图1至图6的历史及当前交易数据,波动率快速下滑后交易量止跌为波动率反转和市场情绪回暖的关键指标。当前,IVIX已呈快速下跌超过30%的罕见态势,交易额出现止跌迹象,支持波动率即将企稳甚至反弹的判断。

在市场情绪方面,PCR指标及隐含波动率数据显示投资者处于中性偏谨慎,认购期权存在波动率溢价,显示对未来走势持有一定乐观预期。50ETF及相关主要指数表现震荡,反映整体市场仍在调整阶段。

结合私募产品净值及多种技术策略回测,报告指出应用结合趋势与波动率信息的复合策略(如“进退自如”和RSI+ADXR组合策略)表现更为稳健,具备较好的收益和风险控制。单边买入看涨、看跌期权以及部分波动率策略在快速变动的波动率环境下表现较差,亏损显著,提示投资者需加强风险管理。期现套利等多元化套利策略表现较为稳定,或为当前环境下较优选择。

总体而言,报告认为2018年末IVIX快速下跌的趋势可能即将结束,波动率有望止跌回升,市场情绪趋于平稳,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交易量变化及技术组合策略表现,以把握潜在的波动率反弹机会。

---

画像总结


  • 主旨: IVIX快速下跌罕见,但历史上多数出现企稳反弹,当前交易额止跌支持波动率回升。

- 市场情绪: 中性偏谨慎,认购期权隐含波动率溢价明显。
  • 策略表现: 复合技术指标策略稳健,单边期权买入风险偏高,套利策略表现较好。

- 风险关注: 交易额大幅波动及市场情绪突变可能破坏企稳基础。
  • 投资建议取向: 关注波动率企稳信号,谨慎布局波动率策略,多策略组合优于单策略买入。


本报告为细致的波动率趋势分析与期权策略回测集成体,极具市场实用价值,推荐作为理解短期波动率市场变动及期权交易策略选择的重要参考文档。[page::0][page::1][page::3-24]

---

附:关键图表示例Markdown引用


  • 图1:2015年7月下跌后波动率反弹

  • 图3:2015年9月-10月交易额与IVIX同步下跌

  • 图6:IH合约与上证50指数价差

  • 图14:5日均线策略净值



---

(全文完)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