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TF 期权家族再添新成员,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回顾我国ETF期权市场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2022年新增的创业板ETF及中证500ETF期权的市场意义,指出ETF期权品种的扩充丰富了衍生品市场,提升了股票市场活力,降低了市场波动性,并增强了标的ETF的流动性和吸引力。报告同时借助多张图表展示了ETF期权的持仓量及成交量快速增长趋势、隐含波动率稳定区间、不同指数期权的行业风格差异及其对基准指数和基金的影响。最后,结合全球期权市场成交量结构及美国养老金规模,论述我国ETF期权市场的广阔发展前景及其对资本市场稳健运行的推动作用 [page::0][page::1][page::2][page::4][page::6][page::8][page::10][page::11]

速读内容


ETF期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page::1][page::2]



  • ETF期权持仓量由2015年的日均27万张增长至2022年525.69万张,成交量由10.63万张增长至475.38万张。

- ETF期权品种由最初单一的上证50ETF期权扩展至6只,新增创业板ETF和中证500ETF期权丰富了市场风格,涵盖大盘蓝筹到中小成长股。

市场参与者及隐含波动率表现 [page::2][page::3]



  • 机构投资者占认购及认沽期权交易量比例均超过六成,机构主要交易目的为增强收益和套利。

- 深交所沪深300ETF期权隐含波动率稳定在16%-22%,创业板ETF期权波动率中枢较高约27%。

ETF期权标的指数行业风格及市场影响 [page::4][page::5]



  • 新增创业板ETF和中证500ETF期权对应的标的基准指数注重中小盘及成长风格,覆盖新能源、医药、电子等新经济行业。

- 期权标的指数自由流通市值均值分别约为281亿元和109亿元,显著低于上证50和沪深300,体现中小盘定位。

ETF期权促进市场活力与流动性提升 [page::6][page::7][page::8]




  • 上证50ETF期权上市后,相关标的指数成交量同比上涨中位数达163.01%,标的ETF份额也显著增加。

- 期权市场有效缓解了股票市场波动,推高市场稳定性,上市后指数波动率大幅下降。
  • ETF期权与标的基金的套利机制促进基金流动性和申购力度提升。


ETF期权丰富投资策略及风险管理工具,提升市场功能 [page::8][page::9]


  • ETF期权产品体系覆盖大盘蓝筹、中小成长及创新成长,拓展投资策略如收益增强、风险中性、尾部保护等多样化方案。

- 期权交易促进价格发现,提高市场信息效率,降低同质化策略风险和系统性风险,满足投资者分层风险偏好。
  • 创业板ETF期权具有高成长潜力,有助于支持新经济板块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球期权市场发展趋势及中国展望 [page::10][page::11][page::12]




  • 全球场内期权和期货成交量大幅增长,权益类期权占多数,ETF期权成交量稳步提升。

- 美国市场以个股期权和ETF期权为主流,长期资金如养老金成为重要衍生品市场参与者。
  • 中国通过完善期权市场,为长期资金提供风险管理工具,有望促进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提升资本市场韧性。


深度阅读

金融工程:ETF 期权家族再添新成员,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 深度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ETF 期权家族再添新成员,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 发布机构:天风证券研究所
  • 报告时间:2022年10月11日

- 作者:吴先兴、王喆 分析师
  • 联系方式及执业编号:均已声明,具备中国证券业协会资质

- 核心主题:中国ETF期权市场的最新发展,特别是2022年9月19日新增三只ETF期权上市对市场稳健发展的贡献与展望
  • 主要观点总结

- 国内ETF期权标的扩充,新增创业板ETF、中证500ETF(深交所)、中证500ETF(上交所)三只品种,使得标的ETF类型达到6只,覆盖范围更广。
- 市场规模与活跃度稳步增长,交易结构逐渐完善,期权隐含波动率保持稳定。
- 新标的ETF期权结合成长性、中小盘股风格,有助提升资本市场价格发现功能、风险管理水平和市场稳定性。
- 从长远角度看,中国期权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可为长期资金提供风险对冲工具,促进养老金和保险资金等稳健进入市场,增强资本市场韧性。
  • 评级及目标价:报告侧重市场结构和政策分析,无具体股票评级或目标价表达。[page::0,1]


---

2. 逐章深度解读



2.1 ETF期权市场稳步发展与运行稳定


  • 关键论点

- 自2015年上证50ETF期权上市以来,ETF期权市场规模显著增长,2022年日均持仓量达525.69万张,日均成交量达475.38万张。
- 市场从单一品种丰富至涵盖上证50、沪深300、创业板和中证500等,进一步满足多样化投资需求。
- 机构投资者主导交易,个人投资者更多参与认购期权,机构部门以增强收益和套利为交易目的,个人投资者偏好方向性交易。
- 期权隐含波动率保持相对稳定,表明市场供需稳定,风险预期合理。
  • 数据点解读

- 日均持仓量与成交量年增长明显:2015年持仓27.17万张、成交量10.63万张,2022年持仓超525万张,成交超475万张,规模增长迅猛(见表1)。
- 图1、图2持仓量和成交量走势图显示,随着沪深300ETF期权、创业板ETF及中证500ETF期权上市,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
- 机构投资者认购期权成交占比58.78%,认沽期权占62.89%,显示机构投资者在风险管理和套利中起主导作用。
- 创业板ETF期权隐含波动率较高(约27%),符合成长股高波动性特征;沪深300ETF期权稳定在16%-22%区间,反映大盘股波动较低。
  • 逻辑支撑及推断

- 市场品种的丰富,增强投资者风险管理和组合策略的灵活性,推动市场规模和深度增长。
- 机构投资者活跃度导致市场更加理性和稳健,隐含波动率稳定支持价格发现功能。
- 个人投资者参与度提升促进市场多样性,但方向性交易风险需要持续观察。
  • 专业术语说明

- 隐含波动率:根据市场期权价格反推出的市场对未来标的资产价格波动性的预期,是衡量市场情绪和风险预期的重要指标。
- 认购期权/认沽期权:认购期权赋予买方在未来以特定价格买入标的资产的权利;认沽期权赋予卖方在未来以特定价格卖出标的资产的权利。
  • 引用:[page::1,2,3]


---

2.2 增强股票市场活力,降低市场波动,提升标的ETF流动性和吸引力


  • 关键论点

- 新增深交所创业板ETF、中证500ETF及上交所中证500ETF期权填补成长股和中小盘股风险管理空白,补全了ETF期权市场全风格覆盖。
- ETF期权上市有助于提升标的指数成交量,改善市场流动性。
- 期权市场发展可通过风险转移降低整体市场波动,强化市场稳定性和价格发现功能。
  • 数据点解读

- 创业板、中证500指数成份股平均自由流通市值分别为281亿元、109亿元,相较于上证50(1228亿元)、沪深300(557亿元)显著较小,凸显成长股和中小市值特色(见表2)。
- 行业结构差异显著,创业板和中证500侧重新能源、医药、电子等成长行业,沪深300和上证50集中于食品饮料、非银金融和银行等大盘蓝筹(图8-12)。
- 上证50ETF期权和沪深300ETF期权上市后,一年内对应指数成交量中位数同比增长分别为163.01%、132.51%和30.54%、14.69%,增幅明显(表3)。
- 120日年化波动率走势图显示,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自期权上市后,波动率中枢从约30%降至20%左右,体现期权对市场波动的抑制作用(图14)。
  • 逻辑推论

- 新期权品种实现资金向成长股和中小市值板块分流,增强市场多样性和韧性。
- 期权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缓解现货市场抛售压力,降低异常波动,加强价格合理性。
- 流动性提升反过来激励更多投资者参与,形成良性循环。
  • 关键概念解释

- 自由流通市值:指非限售股的市场总价值,更真实体现流通性。
- 波动率中枢:某一时期内波动率的集中区间,体现市场总体波动水平。
  • 引用:[page::4,5,6,7]


---

2.3 长远维度发展前景广阔,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 核心观点

- ETF期权家族涵盖成长、中小市值及大盘蓝筹产品,建立完善的金融产品体系。
- 丰富投资策略,提高市场韧性,缓解策略同质化和系统性风险。
- 期权完善价格发现,有效降低非理性定价,通过多市场套利和对冲增强市场效率。
- 期权丰富风险管理工具,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尤其成长股波动性较大,风险管理需求更强。
- 创业板ETF期权是创新成长标的的首个场内衍生品,契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方向。
  • 数据与图表洞察

- 创业板指数累计收益显著优于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长期表现优异,支撑风险管理和增强收益需求(图17)。
- 全球场内期权和期货总成交量从2012年200亿张增长到2021年逾600亿张,权益类期权增长迅速,ETF期权成交量占比稳步提升(图18、19)。
- 美国期权市场中ETF期权成交量占比约25%,名义本金占比3%,显示ETF期权在市场中的重要位置(图20、21)。
- 发达国家如美国养老金规模庞大,超过GDP的160%,长期资金需求强烈,稳定的期权市场支撑其风险管理需求和市场进入(图22)。
- 衍生品清算业务客户中养老金、保险公司及机构投资者占据超过半壁江山,说明长期资金是期权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图23)。
  • 逻辑链分析

- ETF期权基于多样化标的及策略,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和稳定性。
- 期权发展促进长期资金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有助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稳步入市,推动养老金体系完善。
- 长期资金入市增强市场韧性,减少短期波动和过度交易。
  • 术语说明

- 名义本金:期权合约对应的标的资产的总价值,用以衡量市场规模。
- 衍生品清算业务客户:指参与期货和期权产品交易和结算的主要机构类型。
  • 引用:[page::8,9,10,11,12]


---

3. 图表深度解读


  • 表1(page::1):ETF期权日均持仓量与成交量持续增长,持仓量从27.17万张增至525.69万张,成交量从10.63万张升至475.38万张,反映市场深度和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
  • 图1&2(page::2):ETF期权持仓量与成交量分时间序列变化,标的新增如创业板ETF和中证500ETF期权后,交易活跃明显加强,尤其沪深300ETF期权影响显著。
  • 图3&4(page::2):持仓及成交量认沽认购比率,显示多头与空头力量动态。创业板ETF期权及中证500ETF期权认沽认购比例合理,未出现过度偏离,市场结构健康。
  • 图5-7(page::3):不同ETF期权的隐含波动率随时间的(月度)走势,沪深300ETF期权波动维持16%-22%,创业板ETF期权略高,符合不同指数风险特征,表现出市场稳定性。
  • 图8(page::4):不同ETF期权标的指数的风格分布(大盘成长、中盘价值等分类),明确表述了ETF期权产品覆盖多种市场风格,增强市场多样性。
  • 表2(page::4)及图9-12(page::5):自由流通市值统计与行业构成饼图,揭示各板块ETF的规模特性与行业配置差异,为理解市场参与结构和风险特征提供依据。
  • 图13(page::6):上证50与沪深300指数长期成交量稳步上涨,期间期权上市伴随成交量跳升,证实期权对现金市场交易活动的促进作用。
  • 表3(page::6):ETF期权上市后对应指数成交量同比涨幅中位数显著,印证期权上市刺激现货市场交易活跃。
  • 图14(page::7):上市前后120日年化波动率下降显著,支持期权对市场波动抑制功能。
  • 图15-16(page::8):标的ETF份额变化明显,期权上市推动基金规模增长,增强基金规模效应及流动性。
  • 图17(page::9):基准指数累计收益曲线,创业板指数表现优异,支持发展覆盖成长性的ETF期权的重要性。
  • 图18-19(page::10):全球场内期权与期货成交量及各资产类别份额增长强劲,权益类及ETF期权份额增加反映市场对权益类风险管理需求增强。
  • 图20-21(page::11):美国期权成交量和名义本金占比分布,明确个股期权为最大成交量类别,但ETF期权份额也显著,市场结构多样。
  • 图22-23(page::11-12):美国养老金规模逐年攀升,且衍生品清算客户结构显示养老金、保险公司为重要参与方,暗示长期资金对期权市场依赖。


---

4. 风险因素评估


  • 市场环境变化风险:金融市场波动性、宏观经济变动和政策调整均可能影响ETF期权市场的活跃度和稳定性。

- 政策风险:期权市场政策监管环境的调整可能影响市场发展节奏及创新产品推出。
  • 市场参与者结构风险:个人投资者较多偏好方向性交易,有潜在过度投机风险,可能带来市场非理性波动。

- 创新产品推广风险:新期权产品能否被市场充分接受及广泛应用存不确定性。
  • 缓解策略

- 市场进一步规范和监管完善;
- 加强投资者教育,推动机构投资者主导;
- 产品体系完善后提升整体市场韧性。
  • 引用:[page::0,12]


---

5.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ETF期权市场积极面描述详尽,引用多项国内外学术和实证研究支持观点,但对市场潜在短期波动或潜在风险偏好改变的描述相对略少。

- 机构与个人投资者比例差异较大,个人投资者较多的方向性交易行为可能引发一定市场短期波动性,未来监管和教育需继续加强。
  • 报告对期权推广效应判断基于历史同期比较,未充分讨论极端市场事件对期权市场流动性或稳定性的影响。

- 由于ETF期权标的涵盖成长、中小盘股,相关标的可能波动较大,期权市场稳定效果可能在不同周期存在差异。
  • 估值方法未涉及,报告主要属于市场结构和政策层面分析,投资决策还需结合具体个股和市场情况。

- 对长期资金加入资本市场的影响论述较为理想化,现实中制度、投资偏好等多因素仍待完善。
  • 总体报告逻辑自洽,实据充分,数据详实,是理解中国ETF期权成长背景的权威材料。


---

6.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ETF期权市场自2015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尤其聚焦2022年9月创业板ETF和中证500ETF期权的上市,标志着ETF期权市场从早期的单一大盘蓝筹扩展至成长性和中小盘领域,构建起更加全面和多元的金融衍生品体系。

数据表明,随着标的ETF品种的扩充及市场认可度提升,持仓量和成交量呈规模化增长,机构投资者主导市场交易,有效推动市场稳健运行。期权隐含波动率维持稳定,反映市场风险预期合理,进一步支持价格发现功能的完善。

市场层面,ETF期权促进了标的指数的成交量显著提升与波动率明显下降,增强了股票市场活力和韧性。标的ETF的资产规模和流通份额均载明显增长,显示资金流入的积极趋势与流动性的提升作用。

从长远视角看,ETF期权作为衍生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风险管理策略,有助于减缓系统性风险和增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验,发达的期权市场能引导大量长期资金如养老金、保险资金稳健入市,推动我国资本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报告通过详细的图表和数据支撑,加之理论与实证研究引用,构建出一幅ETF期权市场持续深化、功能日益完善、潜力巨大的资本市场蓝图。对此市场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新上市ETF期权家族成员将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可持续发展。

---

以上内容完整涵盖了报告文本中的所有关键章节与图表内容,融合定量数据和定性分析,全面深入、逻辑严密地剖析了ETF期权市场的发展现状、潜力与风险,为投资者及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丰富且具有前瞻性的参考资料。[page::0,1,2,3,4,5,6,7,8,9,10,11,12]

附:重要图表示例(Markdown格式)


  • 图1:ETF期权持仓量趋势


  • 图14:ETF期权推出后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120日年化波动率变化


  • 图18:全球场内期权和期货成交量变化


  • 图20:美国期权品种成交量占比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