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铜早报-2025年9月18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每日更新铜市场的供需情况、价格走势、库存变化及相关宏观利多利空因素,结合交易所库存、保税区库存和加工费走势,分析2024年铜市场将小幅过剩,2025年将趋于紧平衡,为铜期货交易及投资提供参考。LME与上海物贸升贴水、CFTC持仓数据反映市场当前情绪与预期,铜价预计震荡偏强运行,地缘政治及宏观政策为主要风险点 [page::1][page::2][page::4][page::5][page::6][page::7][page::9][page::10]

速读内容


2025年9月铜市基本面与价格走势 [page::1]

  • 冶炼企业有减产动作,废铜进口政策放松,制造业PMI提升至49.4%,景气略有改善。

- 现货基差约为-30,贴水期货市场,整体偏中性。
  • 铜库存方面,9月17日铜库存减1175吨至149,775吨,上期所库存较上周增12,203吨至94,054吨。

- 铜价收于20日均线上,均线呈上行趋势,主力持仓净多但有所减少,铜价预期震荡偏强。

铜市利多利空因素汇总 [page::2]


利多因素:
  • 俄乌及伊以地缘政治持续扰动。

- 美联储降息预期支撑。
  • 矿端增产缓慢,供应紧张。

利空因素:
  • 美国贸易关税超预期加剧。

- 全球经济表现不佳,铜价高位压制下游消费。
  • 铜材出口退税取消,影响出口。

整体呈现政策宽松与贸易战升级的复杂局面。

期现升贴水走势分析 [page::4]


  • LME铜升贴水近期整体处于负值区间,显示期货市场出现一定贴水压力。

- 上海物贸升贴水波动较大,但整体呈现震荡偏强状态,反映中国国内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交易所与保税区库存趋势 [page::5][page::6]


  • LME库存从2021年高点回落,2025年保持相对低位趋稳。

- 上期所铜库存呈现季节性波动,9月后有所增加。
  • 保税区库存持续低位回升,显示国内流通环节库存压力开始缓解。


铜加工费走势及CFTC持仓情况 [page::7][page::8]


  • 精炼加工费大幅回落进入负值区域,表明供需压力增加。

  • CFTC数据显示商业多头与净多头持仓均有所波动,整体多头持仓维持一定比例,反映市场谨慎乐观情绪。


供需平衡分析及年度供需数据 [page::9][page::10]





| 时间 | 产量 (万吨) | 进口量 (万吨) | 出口量 (万吨) | 表观消费量 (万吨) | 实际消费 (万吨) | 供需平衡 (万吨) |
|------|-------------|---------------|---------------|------------------|----------------|----------------|
| 2018 | 873 | 372 | 28 | 1217 | 1207 | 10 |
| 2019 | 894 | 348 | 35 | 1207 | 1205 | 2 |
| 2020 | 930 | 452 | 21 | 1361 | 1291 | 70 |
| 2021 | 998 | 344 | 27 | 1315 | 1361 | -46 |
| 2022 | 1028 | 367 | 23 | 1372 | 1380 | -8 |
| 2023 | 1144 | 351 | 28 | 1467 | 1477 | -10 |
| 2024 | 1206 | 373 | 46 | 1534 | 1523 | 11 |
  • 2024年铜市场预估轻微过剩,2025年供需趋于紧平衡,库存将趋于稳定甚至回落。

- 供应端产量及进口均稳步增长,但出口成本和贸易政策带来一定不确定性。
  • 消费面表现趋稳,仍需关注宏观经济及政策对需求节奏的影响。 [page::10]

深度阅读

报告标题与概览



本报告题为《沪铜早报-2025年9月18日》,由大越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发布时间为2025年9月18日,聚焦沪铜市场的每日动态、供需分析以及相关市场指标。报告主要围绕铜的供需基本面、期现价差、库存状况、加工费、持仓以及未来供需趋势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参考视角,但报告明确指出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使用。[page::0][page::11]

报告核心观点体现为:铜价在当前多空因素交织情况下呈现震荡偏强态势,市场关注地缘政治带来的不确定性、美联储降息预期及矿端产出缓慢增产等利多,同时警惕美国关税政策及高铜价抑制下游消费等利空因素影响。[page::1][page::2]

---

逐节深度解读



1. 每日观点



关键论点:

  • 基本面方面,冶炼企业出现减产动作,废铜政策有所放开,8月份制造业PMI达到49.4%,显示景气度较上月有所好转,评定为中性偏稳;

- 基差(现货价与期货价差)为贴水30元,体现现货价格低于期货价,市场处于中性;
  • 库存方面,铜库存整体减1175吨至149,775吨,但上期所库存较上周增12,203吨至94,054吨,整体库存变化表现为中性;

- 盘面技术角度,铜价收于20日均线上方,20日均线呈上升趋势,偏向多头;
  • 主力持仓净多头持仓持续多减,显示多头力量分散维持,偏多;

- 预期层面,库存回升与地缘政治扰动共存,消费旺季指引待出,多空矛盾不突出,铜价预计震荡偏强运行。

推理依据:


作者基于制造业PMI数据反映制造业景气提升,矿端减产而废铜政策放开平衡库存压力,期货与现货基差形态以及主力持仓表现结合技术均线趋势,构成综合分析判断。

---

2. 近期利多利空分析



利多因素:

  1. 俄罗斯与乌克兰及以色列地区的地缘政治扰动推高铜价安全溢价;

2. 美联储降息预期带来流动性宽松;
  1. 矿端铜产量增速缓慢,有利于供给紧缩。


利空因素:

  1. 美国对华全面关税加码超预期,增加贸易壁垒;

2. 全球经济整体增长不理想,铜价高企抑制下游消费;
  1. 铜材出口退税取消影响出口及相关产业链。


综合逻辑:


全球政策宽松与贸易战升级形成双重矛盾环境,铜价走势受多空因素拉锯。自然灾害等不可控风险作为潜在威胁存在。

---

3. 期现价差



报告配图展示了两大市场的升贴水情况:
  • LME铜升贴水走势图(2021-2025年9月)

- 图表显示蓝色折线为LME三个月铜期货收盘价,橙色柱状表示LME铜升贴水值,升贴水时有较大波动,近期多数时期处于负值区域(贴水),但伴随振荡出现短暂升水。
  • 上海物贸升贴水走势图

- 上海物贸铜价也是呈现与库存或市场供需相关联的升贴水变化,近期升贴水波动趋于正值,显示上海市场相对LME市场表现出一定溢价。

两图显示,LME和上海物贸均经历升贴水的周期性波动,反映出市场对仓储成本、现货紧缺状况的动态反应,作者据此推断全球物流及仓储压力调整,间接验证报告所述的市场多空格局。[page::4]

---

4. 库存分析



交易所库存(LME与SHFE)


  • LME库存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5年库存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25年库存水平显著低于2021-2023年同期,年底库存下降趋势明显;

- SHFE库存则表现为2025年库存较2023年和2024年有所回升,显示国内库存补充一定程度增加,但总体仍处中等偏低水平。

保税区库存


  • 图表显示保税区库存从2021年高位明显下降后,2025年呈现低位小幅回升趋势,库存水平远低于2021年峰值,反映进口及贸易活动有所恢复,但整体量仍然不多。


库存的综合判断表明,全球重要铜市场库存处于合理偏紧状态,支撑价格;但国内库存回升提醒需警惕部分供应充裕的风险。[page::5][page::6]

---

5. 加工费



加工费图表指出,铜冶炼厂粗炼费(TC)和精炼费(RC)整体持续回落,现阶段已经转负,表示冶炼厂处理铜矿的盈利空间收窄甚至亏损。这反映上游矿山产量压力不大,冶炼供应链成本压力加重,同时也可能导致冶炼开工率调整。加工费转负是铜市场供给端平衡的重要信号。[page::7]

---

6. 持仓分析(CFTC)


  • 报告中的CFTC持仓显示COMEX1号铜的总持仓量蓝柱显示波动明显,非商业净多头(橘色轨迹)和商业净多头(灰色轨迹)走势呈现短期博弈。

- 非商业净多头趋近于稳定偏高,而商业净多头则波动进入负区域,体现市场投机者维持一定多头仓位,但商业套保客户持仓对冲较强。

该持仓结构反映市场存在较强的做多偏好,但商业套期保值需求抑制过快上涨,符合报告中震荡偏强的判断。[page::8]

---

7. 供需平衡



供需图表和表格给出了2021-2024年及展望2025年中国铜市场的年度供需平衡:
  • 2024年预计轻度过剩,供需平衡量为正11万吨,但规模不大;

- 2025年供应趋紧,预计进入紧平衡区间,2025年1-6月供需余量出现小幅正值,表明供给仍有限且需求较为稳健;
  • 近年产量和进口保持增长,出口数量波动;

- 实际消费量逐年增长,2023年已达到1477万吨,2024-2025年仍处于高位运行。

该平衡表突显了未来铜市场供需紧张格局,以及增产不及消费促进价格维持强势的逻辑。[page::9][page::10]

---

图表深度解读


  1. LME升贴水图(第4页)

- 该图将2021年以来LME三个月铜期货价格(蓝线)与升贴水(橙柱)进行了动态展示。
- 数据显示升贴水经历由高峰骤降到负值区,再逐渐回升至正区的过程,2019-2022年经历较大波动。
- 近期升贴水虽有负值,但整体趋向良性,期现价差恢复健康,支撑铜价稳定。
- 这表明供应链的缓解,现货货源相对充裕但不宽松,[page::4]。
  1. 上海物贸升贴水图(第4页)

- 上海物贸铜价格(蓝线)与升贴水(橙色柱)同步显示。
- 与LME相比,上海物贸升贴水更为稳定,近期呈现由负转正趋势说明国内现货供应趋紧。
- 支持报告内述国内市场库存及基差的分析,反映出内外市场联动性和差异性。
  1. 交易所库存图(第5页)

- LME库存以年度线表示,2021年至2025年5年库存对比,2025年库存显著低于往年同期,表现出库存消减,供应趋紧;
- SHFE库存展现季节性波动,2025年库存中期有所上升,但整体低于2024年和2023年峰值。
- 这表明海外和国内库存走势有所差异,对市场影响复杂。
  1. 保税区库存图(第6页)

- 2025年保税区库存虽然低于历史高点,但表现出从年中开始的稳定回升,反应进口铜流入缓慢恢复,但整体维持低位。
- 库存回升或压制现货紧缺的价格压力,需持续观察。
  1. 加工费走势图(第7页)

- 近年加工费持续下滑,现阶段已转负,这是冶炼厂盈利能力减弱的信号,影响冶炼厂开工率及产量。
- 负加工费反映铜冶炼市场的供给压力正在积聚,需要警惕未来供应变动。
  1. CFTC持仓图(第8页)

- 总持仓与非商业净多头、商业净多头形成对比,反映投机和套保力量的动态平衡。
- 持仓结构显示投机者维持多头仓位热情,但商业套保压制力量存在,市场处于微观平衡状态。
  1. 供需平衡图表(第9、10页)

- 供需余量图显示2025年整体趋紧,2024年过剩幅度小,铜价有支撑;
- 年度供需平衡表反映中国铜产量、进出口及消费的历史及预估数据,数据严谨且完备。
- 市场供需数据立体刻画2025年铜资源供需紧张的客观事实。

---

估值分析



报告不涉及公司层面的财务估值,而是偏重商品市场层面的特征分析,包括铜的价格、库存、加工费和持仓等关键指标的分析,没有采用DCF、可比公司法等常见估值模型,侧重供需关系与期现价差指标作为市场定价参考。

---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中明确列出的风险包括:
  • 地缘政治风险(俄乌、以色列局势)可能突然加剧,冲击供应链和市场信心;

- 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关税升级给铜出口及全球贸易带来压力;
  • 全球经济存在较大下行压力,铜价偏高对下游消费形成抑制,影响需求增长;

- 自然灾害风险可能干扰生产和供应。

报告对此风险进行了简要描述,但未具体给出缓解策略或发生概率。

---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信息详实,数据丰富,但立场偏中性偏多,有轻微看多铜价的倾向,尽管指出多空矛盾,但对下游需求疲软和加工费负值的影响评估偏保守;

- 加工费明显负值通常意味着上游产能调整压力较大,未见深入分析其对短期供给冲击;
  • 虽然提及美国关税和全球经济压力,但对其对铜终端消费及价格周期调整的潜在深远影响缺乏充分展开;

- 图表数据范围多集中于2021年至2025年,短期数据敏感性较高,过多依赖技术指标可能忽视宏观经济或政策突变;
  • 报告未涉及环保政策对冶炼及矿山生产的潜在影响,未来可能成为供给不确定因素。


---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详尽的数据分析和多维度视角,对沪铜市场现状及2025年铜价走势做出了相对全面的研判。核心结论指向:
  • 当前铜价处于震荡偏强状态,反映出复杂多样的多空因素共存。冶炼端减产、废铜政策调整、制造业PMI改善等利好因素与美国加征关税、全球经济疲软等利空交织;

- 期现升贴水指标显示市场供应链压力有所缓解,但仍存在较大波动,显示需求和库存处于动态调整中;
  • 交易所及保税区库存整体维持低位,尤其LME库存明显回落,预示供应趋紧格局持续;

- 加工费转负显示冶炼利润收缩,潜在引发供应波动,需密切关注;
  • 持仓数据显示投机者多头持仓活跃,但商业套保力量抑制风险显著,表明市场存在较强震荡特征;

- 供需平衡分析明确指出2024年小幅过剩,2025年进入紧平衡阶段,支持铜价维持强势;
  • 风险因素需警惕地缘政治突发事件及下游需求不振对市场的冲击。


综上,报告认为铜价未来仍具备一定支撑,短期震荡并呈偏强走势,投资者应关注上游供给态势变化、宏观政策调整及库存动态的最新进展。[page::1][page::2][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

---

图表示意举例



LME升贴水走势:



上海物贸升贴水走势:



交易所库存趋势:



保税区库存:



加工费变化:



CFTC持仓:



供需平衡:



---

以上是对《沪铜早报-2025年9月18日》报告的详尽解读与分析,涵盖全文主要内容、数据模型及图表,力求完整客观反映报告核心观点及潜在细节。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