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资本流向非美,国内杠杆资金加快扩张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了2025年6月全球资本流向和国内A股市场资金动态,指出非美发达市场外资持续流入,南下资金显著抬升,A股融资资金净流入扩大且市场交易热度显著提升。ETF资金转为流出但被动成交占比回升,行业交易集中度增加,尤其是综合金融与国防军工等热点行业表现突出,为投资者把握市场趋势提供了重要参考。[page::0]

速读内容


市场情绪与交易热度显著提升 [page::0]

  • 全A日均成交额从1.2万亿元升至1.5万亿元,上证指数换手率处于高位分位数。

- 日均涨停家数增长至71家,封板率升至77.2%,赚钱效应明显回升。
  • 行业换手率集中度提升,超过90%分位数的行业增加至7个,涵盖综合金融、国防军工、石油石化等行业。



资金流动结构与行业配置分析 [page::0]


| 资金类型 | 净流入/净流出金额 | 主要方向 |
| -------------- | --------------------- | -------------------------- |
| 融资资金 | +256亿元 | 计算机 +49.4亿,非银金融 +39.3亿 |
| ETF资金 | -100.4亿元 | 银行、医药净流入,非银金融、电子净流出 |
| 南下资金 | +284亿元(单周净买入) | 创近3年高位 |
| 外资 | -3.7亿美元(A股流出) | 美股流出,美国市场流出明显 |
  • 私募调研显示信心小幅下降但仓位提升,产业资本方面IPO融资保持活跃。

- ETF资金流向显示机构层面对银行和医药板块偏好提升,而非银金融板块遇资金净流出。

全球资金流向及市场表现 [page::0]

  • 恒生指数上涨3.2%,日经225指数涨幅领先达4.6%。

- 发达市场整体获外资净流入,英国和日本资金流入居前,美股和日本股市资金流出明显。
  • 全球资金整体向非美市场偏移,推动相关市场表现强劲。


量化因子及策略内容概述 [page::0]

  • 报告未涉及具体量化因子构建或量化策略生成。

深度阅读

详细分析报告:《全球资本流向非美,国内杠杆资金加快扩张》


报告机构: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报告日期:2025年6月30日
报告作者:方奕、郭胤含、田开轩[page::0,1]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本报告由国泰海通证券研究,于2025年6月30日发布,核心聚焦全球资本流向趋势,特别强调资本从美国流向非美发达市场的动态,以及国内杠杆资金在A股市场的加速扩张。作者为方奕、郭胤含与田开轩,均为国泰海通注册持牌分析师。

报告主要内容涵盖当前A股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资金流向结构变化(包括公募、私募、外资、ETF及融资资金),行业资金配置的细微分歧,以及港股与全球资金流向的宏观格局,最终结合风险提示提供较为全面的资金动向趋势研判。

核心结论为:
  • A股市场交易热度和赚钱效应明显提升,资金流入活跃,尤其是融资资金净流入显著扩张。

- 资金流动呈现向非美元发达市场集中趋势,南下资金流入内地市场力度增强。
  • 行业轮动显著,部分热点板块吸引融资资金流入,但同时ETF资金流出加大,表现业内资金分化较为显著。

- 风险主要包括数据统计口径及测算误差风险,需投资者留意[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市场交易热度与资金流动概述



本期市场整体交易热度大幅上升,主要通过国泰海通资金流入强度指数量化指标体现。数据显示,A股日均成交额由1.2万亿元提升至1.5万亿元,上证指数换手率位于市场85%分位水平,科创板换手率则上升至40%分位。这表明整体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涨停家数上升至71家,最大连板数达6个,封板率高达77.2%,龙虎榜上榜家数有所回落至61家,意味着龙头个股在市场活动中保持强势但总体交易集中度和活跃度优化。

赚钱效应提升反映在88.6%的个股上涨比例和4.4%的周度收益中位数增长上,说明市场多数个股取得正收益,和谐的市场结构促进投资者信心上扬。
行业轮动指数提升且换手率分位数超过90%的行业从2个增加至7个,环比增长明显,代表市场资金流动性改善且行业配置出现较明显轮动,综合金融、国防军工、综合和石油石化等板块交易表现突出[page::0]。

2. A股资金流动细分


  • 公募基金方面:偏股基金新发规模下降至159.04亿元,说明新资金增速放缓或偏向于观望环境。

- 私募资金:6月私募信心指数略降但仓位小幅上升,显示尽管情绪有所下降,操作上维持高仓位,体现策略上较为主动。
  • 外资:净流出3.7亿美元,北向资金成交占比下降至11%,说明外资在本期对A股的参与度减弱,短期流出压力较大。

- 产业资本:IPO首发募集2.3亿元,定增规模1118亿元,限售股解禁809亿元,资本市场整体供给侧仍维持较高活跃度,但IPO募资额较小,定增仍为主流增持方式。
  • ETF资金:被动资金净流出100.4亿元,但成交占比略提高至6.1%,且行业成交集中度提升,表示被动资金虽净卖出但参与活跃,关注点集中在部分板块。

- 融资资金:净买入256亿元,成交占比达到9.4%,两融余额突破1.8万亿元大关,融资买入力度显著增加,显示杠杆资金对市场有强力推动作用。
  • 散户活跃度:另类指标显示散户活跃度明显提升,结合融资数据,整体资金面出现明显扩张态势[page::0]。


3. 行业资金配置分析



行业资金分布呈现明显分化:
  • 融资资金流向:计算机行业净流入49.4亿元,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入39.3亿元,均领先其他行业。房地产和建筑装饰等行业出现资金流出。

- 外资流向:电力设备和电子行业受到外资明显流出压力。
  • ETF资金:银行和医药生物板块获净流入居前,尤其是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型银行获得资金青睐。非银金融和电子行业出现净流出幅度较大,其中证券和半导体板块尤其明显。

- ETF资金增加的品种主要集中在中证A500ETF和银行ETF,港股方面香港证券及中证短融ETF融资净买入领先,但证券及沪深300ETF则出现净赎回,中证500和可转债ETF融资净卖出,反映出资金对不同标的和策略的明显分歧。
  • 龙虎榜资金主要集中在环保、基础化工和计算机行业,显示机构短线追逐热点板块[page::0]。


4. 港股及全球资金流向趋势


  • 恒生指数本期上涨3.2%,全球主要市场均呈普遍上涨态势,日经225指数上涨幅度高达4.6%,领跑全球市场。

- 南下资金单周净买入大幅抬升至284亿元,位于2022年以来96%分位,显示内地投资者资金介入港股明显增强。
  • 截至6月25日,发达市场主动资金净流出72.2亿美元,被动资金净流入68.2亿美元,新兴市场被动资金流入48.3亿美元,主动资金流出12.7亿美元。

- 外资方面,美国市场出现显著净流出47亿美元,英国和日本分别获得正向净流入10.1亿美元和9.1亿美元。
  • 含国内资金视角下,韩国和英国市场获得资金净流入较多,美国和日本则相对流出,这反映全球资本正在从美元资产向非美元发达市场迁徙的趋势[page::0]。


5. 风险提示


  • 报告指出数据统计口径存在差异,尤其在跨境资金流动测算中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 第三方数据来源可能带来数据偏差风险。
  • 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审慎使用资金流向和交易数据分析,需结合实际市场情况做进一步判断[page::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提供两幅图像,但具体图表数据内容未明确详细展示。一般而言,此类图像可能涉及资金流动趋势、行业资金配置比例及市场成交结构等。

鉴于首段文字详细叙述了市场交易热度变化、换手率分布、融资余额变动、资金流向排行等多个关键数据,我们可以认为报告的图表应该配合展现以下关键趋势:
  • 资金流入流出趋势图:展示融资资金净流入快速增长,同时ETF资金净流出明显。图表可能用条形或折线表现资金月度变动。

- 行业资金分布图:标明计算机、非银金融获得融资资金流入;非银金融、电子行业ETF资金净流出加大。
  • 全球资金流向地图或热力图:反映从美国向日本、英国、韩国等非美发达市场资金流入迁移,伴随南下资金流入港股力度加强。


图表通过直观视觉化体现资金流动的数量级、时间趋势和结构性变动,支持文本的重要论断,从而使整体研判更有力。

目前只基于页面的图像路径确认图片存在,无法直接描述其数据细节,建议结合报告原文获取更具象的图示分析[page::1]。

---

四、估值分析



本期报告未直接、明确展开具体个股或行业的详细估值方法论,比如DCF(现金流折现)、相对估值(市盈率P/E、市净率P/B)、或EV/EBITDA倍数等估值模型无详述。这主要由本报告属于策略与资金流向导向型宏观研判,重点关注市场资金动态与结构变化。

但从融资余额飙升和ETF资金流入流出来看,内含对部分行业市场情绪和资金偏好的隐含估值预期,融资资金快速流入的板块通常伴随较高估值弹性,应关注潜在估值泡沫风险。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列举数据统计及测算误差风险,尤其是跨国资本流动复杂,且采用第三方数据时可能存在的统计口径不一风险。这提醒投资者谨慎解读资金流指标,避免因数据偏差产生误导性判断。

对市场交易活跃度与融资资金持续扩张也隐含一定的杠杆风险,市场若遇系统性冲击可能带来较大波动。报告没有详述缓解策略,投资者需自主结合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判定风险强度与可能影响。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资金流入”和“流出”进行了清晰区分和分章节细化,显示分析细致,但对融资资金与ETF资金分化的深层次成因,报告未深入探讨融资资金偏好与机构策略转换的内在逻辑。

- 外资净流出时,北向资金占比降低,是否反映海外资金对A股短期态度转谨慎或策略调整,后续对宏观政策或经济指标的关联性解读较少。
  • 行业轮动中,非银金融ETF资金流出明显,而融资资金却大幅流入该行业,反映内外资金操作策略分歧,未来行业估值与资金面风险分布值得进一步观察。

- 全球资金流向版块,报告强调非美发达市场流入,但对于美元强弱、利率周期变化对资金流向的驱动分析不充分,缺少宏观货币政策层面的深度连结。

---

七、结论性综合



综合国泰海通本期策略报告,呈现出以下关键观点:
  • A股市场交易显著活跃,赚钱效应增强,全市场估值活跃度与行业轮动加快,市场整体处于多头推动阶段。

- 融资资金净流持续扩大至256亿元,两融余额创新高,显示国内杠杆资金积极入市,增强市场流动性与上涨动力,但杠杆风险需警惕。
  • ETF资金呈现分化态势,整体净流出100亿元,同时成交占比小幅提升,显示被动资金对部分板块如银行、医药的积极配置,非银金融和电子板块明显撤资。

- 外资对A股短期呈净流出态势,港股南下资金净买入力度创新高,全球资本显著由美转向非美发达市场,反映全球资本配置风格正在调整,区域资产吸引力发生结构性变化。
  • 行业资金流呈现分化,融资资金看好计算机和非银金融,而外资和ETF对部分行业资金流出,显示机构策略多元分歧。

- 报告风险提示严谨,特别强调统计数据及测算误差,提醒市场参与者审慎对待资本流数据。

报告通过详细资金流向分析,结合市场交易数据和行业结构,很好地描绘了2025年上半年国内外资本动态,提示市场资金面加速分化的特点,具备较强的市场指引价值。投资者应关注杠杆资金的加速扩张及全球资本配置切换可能带来的市场波动风险,同时注重分行业资金流动趋势的细致观察,精准把握投资机会和潜在风险[page::0,1]。

---

综上,国泰海通本报告是一份集宏观资金流动、市场行为分析、行业资金配置桎梏及全球资本配置变迁为一体的综合策略研究资料,为跟踪2025年资本市场资金面趋势提供了重要参考。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