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通信赵良毕】行业点评丨卫星互联网出海进程加速,产业链发展喜人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全球化趋势,解读通宇通讯Macro WiFi产品成功出海标志行业出海品类拓展,探讨卫星互联网覆盖偏远地区的巨大市场潜力及产业链完善发展,展望未来卫星互联网全球布局加快及产业链相关厂商的成长空间。[page::0]
速读内容
通宇通讯Macro WiFi产品海外批量采购事件 [page::0]

- 通宇通讯与澳大利亚客户签署了1000副Macro WiFi产品批量采购协议。
- 该产品支持偏远地区的远距离无线通信,具备2公里传输距离、200+用户接入能力,且支持卫星网络接入。
- 订单证明了产品海外市场竞争力及规模商用可行性,推动行业出海品类的丰富和提升。[page::0]
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发展及产业链全球布局 [page::0]
- 低轨卫星互联网有效弥补了传统地面蜂窝网络覆盖短板,组建星座需要高投入及完整产业链能力。
- 美国以StarLink布局领先,我国星座发星数量较多且成本逐步降低,具有较大成长空间。
- 我国卫星互联网具备完善产业链及全球网络布局,如吉利星座、天通卫星和垣信卫星在多国市场推进商业化落地。[page::0]
卫星互联网市场潜力与未来展望 [page::0]
- 4G覆盖率在低收入国家仍低,卫星互联网能快速解决无覆盖地带通信问题,速率基本同4G水平。
- 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处于大规模组网阶段,主要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客户对低成本卫星服务需求强烈。
- 预计随着组网完善,全球市场规模和产业链厂商发展潜力将快速提升。[page::0]
评级标准及风险提示 [page::1]
- 行业和公司评级基于相对基准指数表现,行业推荐涨幅≥10%,公司推荐涨幅≥20%。
- 风险包含卫星发射及互联网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技术发展风险等。[page::1]
深度阅读
【银河通信赵良毕】行业点评丨卫星互联网出海进程加速,产业链发展喜人——深度解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银河通信赵良毕】行业点评丨卫星互联网出海进程加速,产业链发展喜人》
- 作者:赵良毕、王思宬 及团队成员(洪烨、赵中兴、刘璐、杨雨晴)
-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 发布日期:2025年9月26日
- 行业主题:卫星互联网行业,重点聚焦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及相关产业链的海外扩张
核心论点及目的
报告核心围绕我国卫星互联网行业的全球化进程,强调卫星互联网出海进程加快,产业链持续完善,市场空间广阔。报告通过分析通宇通讯Macro WiFi产品成功出口澳大利亚的案例,证明我国相关企业的技术实力和海外市场竞争力正逐步显现。结合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的技术和市场环境,报告展望低轨卫星互联网在“一带一路”沿线及其他欠覆盖区域的潜力,肯定产业链的国际布局并提示风险。总体上希望投资者关注卫星互联网海外拓展的结构性机会,洞察产业链创新和全球化趋势。[page::0,1]
---
二、逐章节深度解读
2.1 事件导读与行业动态
- 关键点总结:
- 通宇通讯与澳大利亚客户签署Macro WiFi产品批量采购协议,订单数量1000副,实现该产品的首批海外规模商用。
- Macro WiFi针对偏远无网络覆盖地区(农场、山区、矿区)设计,支持超远距离无线连接(达2公里),并具备多用户接入(超200个用户)以及连接卫星网络能力(兼容StarLink等)。
- 该事件代表我国卫星互联网产品开始由技术创新向海外市场输出转化,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与成本控制能力得到验证。
- 逻辑与推理:
- 报告认为,Macro WiFi产品的技术领先与成本效益,是其打入海外市场的主要动因。远距离覆盖及兼容多用户需求,切中了发展中国家及偏远区域市场的需求痛点。
- 出口澳大利亚成功,奠定了后续布局非洲及东南亚等潜力市场的基础,标志着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全球化无缝衔接的趋势。
- 数据及意义:
- 订单1000副体现规模化的商业落地,技术商用验证。
- 2公里传输距离及支持200用户容量的数据强调产品在偏远及多终端环境的优势。
- 与StarLink网络兼容体现国产产品接入全球主流卫星互联网生态的能力。
- 预测与驱动力:
- 预计随着海外订单增加,通宇通讯及同行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将显著提升。
- 成本控制与技术成熟为持续出海提供保障,驱动产业链全环节优化升级。
- 低轨卫星互联网与宏观政策推动形成合力,促进我国企业海外扩张加速。
2.2 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发展与全球化趋势
- 关键论点:
- 传统地面蜂窝网络难以解决偏远和复杂地理环境的覆盖问题,低轨卫星互联网优势明显。
- 全球主要竞争者集中在美中两国,美国StarLink领先规模和覆盖,我国星座建设虽未完全完成大规模组网,但发星数量已领先并积极向ITU报备。
- 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制造及发射成本正下降,吉利星座、天通卫星、垣信卫星等多公司在多个国家积极开展商业合作和落地。
- 逻辑与依据:
- 低轨卫星提供地球低轨道快速移动信号覆盖,避免传统基站部署成本及环境限制。
- 技术门槛高、资金投入大是限制竞争者数量的关键因素,我国通过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逐渐降低进入壁垒。
- 产业链布局不仅覆盖制造,还涵盖发射、地面网络搭建及运营,完善生态促进国际合作。
- 数据点剖析:
- ITU报备的发星数量代表我国在国际频谱和轨道资源申请的积极态度。
- 全球多国布局标志行业走向多元化和本地化,强化运营商与卫星制造商合作。
- 卫星制造及发射成本下降显著,推动规模化组网的可行性,同时利好价格弹性和市场普及。
- 市场预测:
- 全球低收入国家4G覆盖率不足,卫星互联网成为基础通信补充甚至替代方案,市场应用空间大。
- 随着星座组网完善,我国卫星互联网服务将实现从国内战略向国际市场多维拓展。
- 产业链厂商将迎来销售及技术升级双重增长,带来良好投资机会。
2.3 卫星互联网建设及市场潜力
- 重点说明:
- 受益于全球4G覆盖不足和地面基站难以铺设的区域,卫星互联网具有极佳补充效应。
- 以StarLink为例,其下行速率已接近4G水平,显示卫星互联网性能不断逼近传统蜂窝网络。
- 我国以中国星网、G60星座为代表的低轨卫星建设步入大规模组网阶段,优先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满足这些地区低成本卫星互联网需求。
- 推论基础:
- 星座建设高投入驱动技术门槛,但一旦组网完成,带来的覆盖成本与服务质量优势明显。
- 区域市场尚处于互联网普及初期,对高质量长距离蜂窝覆盖的需求大,卫星互联网则冲破了基础设施落后的限制。
- 未来随着网络完善,用户数与数据流量迅速提升,形成自我强化的市场扩张循环。
- 数据意义:
- 低轨星座组网的“建设阶段”表明市场尚处于成长早期,存在巨大的增量空间。
- 一带一路国家较低的数字基础设施水平,成为我国星座服务的重点且契合国家战略。
- 未来星座的完整性提高将增强服务稳定性和覆盖广度,提高市场认可度。
- 预期发展:
- 随着产业链成熟及规模效应释放,卫星互联网在全球范围的布局和运维成本将继续下降。
- 我国卫星互联网供应商通过技术和服务升级,将聚焦差异化竞争和市场渗透。
- 未来业务范围扩展将涵盖数据通信、远程教育、灾害应急通信等多领域,催生新应用场景。
---
三、图表深度解读
该报告页面中包含两张重要插图:
- 首页背景及Logo(水印式)图像(page 0,图片路径
images/0798050299295f5dbe507dfb61321d9f4658a3846ccc4ca75b101dba40346e7b.jpg
)——虽为装饰性质,但强化了银河证券品牌形象和研究权威,暗示报告的专业性。 - 风控提示图标及相关报告封面(page 1,图路径
images/a684b5796458e2a0d55e79cadcbaa5df907e79b0781d716bc43b1923b0695643.jpg
及images/ca55a13ed7f97366331f4f1ede4655a29739b31e6fe5c2e46a0c1c78387630cd.jpg
)——提醒投资者关注卫星发射、技术发展及网络组网进度风险,为报告论点增添理性谨慎视角。同时列出相关研究报告,体现分析团队完整深入覆盖通信领域的实力。 - 研究团队成员照片(page 2)——多位资深分析师联合出品,背景涵盖通信技术、经济学、财务及金融工程多领域,增强了研究的多维深度和专业广度。这映射报告的行业深耕及全产业链理解能力。
整体而言,报告虽无大量数值型图表,但通过高质量内容与团队优势展现了对产业链的宏观把控和专业解读能力。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提供具体公司估值模型、目标价或评级。但从发布机构的介绍可见,银河证券拥有规范的评级体系和覆盖广泛的实务框架(如沪深300、恒生指数基准等),说明该报告侧重于行业趋势和政策面分析,为后续公司个股投资判断和估值提供战略参考信息。报告内提及的技术革新及出海增加市场认可度,隐含利好相关企业的市场表现潜力。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指出以下主要风险:
- 卫星及火箭发射不及预期的风险:卫星互联网高度依赖航天发射计划,发射延迟或失败会推迟组网,影响服务上线和商业回报。
- 卫星互联网行业技术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包括卫星制造、信号传输及网络架构的技术突破未达成,限制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 卫星互联网组网进程缓慢风险:卫星组网需要持续大量资金及技术支持,进程迟缓会影响商业规模化和全球竞争力。
这些风险对行业整体的负面影响显著,可能导致资金回流困难和投资收益时滞。报告并未详细给出缓解策略,但通过前文突出技术与产业链优势,隐含企业应持续提升研发制造能力和制定应急计划以降低上述风险。[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潜在偏见:报告多表述乐观,强调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和产业链完善,可能低估国际市场竞争复杂性和地缘政治风险对海外业务的影响。
- 假设依赖:成功订单示例被作为我国产品“成功出海”的标志,实际规模和市场反馈周期或需更长验证。
- 风险提示相对笼统:虽提到发射及技术风险,但缺乏具体风险概率和对冲措施,未详尽讨论外部环境如国际政策壁垒、频谱争议等影响。
- 缺少财务预测:报告未就卫星行业公司利润率、现金流或资本效率做出分析,投资者对估值判断较难。
- 行业领先者对比不足:未系统对比StarLink及其他国际竞品的技术路线、战略优势,会削弱读者对竞争格局的整体把控。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详尽分析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链的快速崛起与国际化进程,特别聚焦通宇通讯Macro WiFi产品首次在澳大利亚实现规模商用的打样事件,确认了国产卫星通信技术向“海外输出”的转型升级。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虽未完成大规模组网,但在发星数量、产业链制造及成本控制上具备竞争优势,全球化布局日趋典型和完善。
报告指出,借助“一带一路”等政策和市场需求,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正加速推进,覆盖欠发达地区的市场潜力巨大,卫星互联网下行速率逐步向4G蜂窝网靠拢,具备抢占核心市场的关键技术和商业基础。通宇通讯订单及各星座企业的海外合作案例,展现产业链商业化加速的积极信号。
同时,报告理性提醒包括发射延误、技术不及预期,以及组网推进缓慢等风险,为投资者构筑了合理的风险警戒。整体看,该报告面向行业战略宏观发展,兼顾市场实践,体现了中国银河证券通信团队深厚的技术及产业洞察力。其提供的专题分析适合作为行业投资者判断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未来趋势、把握“技术创新至全球输出”转型关键窗口的参考依据。
---
参考图片
首页及核心事件说明配图示意:

风险提示及相关报告封面:

团队介绍:

---
# 综上,报告通过强实证事件、全球视角、以及产业链全景洞察,全面解构了我国卫星互联网出海这一行业新趋势的内涵与前景,充分体现了中国银河证券通信分析团队的领军水平。该行业具备显著成长潜力,投资者应关注技术突破、海外战略推演与风险管理的动态平衡。[page::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