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证新股】新股月报(2025年7月):7月上市7只新股,科创板新股首日涨幅下降但开板估值提升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7月共7只新股上市,科创板新股首日涨幅显著下降但开板估值提升,创业板和主板新股首日涨幅及开板估值均有所提升。7月新股市场活跃度下降,近6个月内仅41.46%的新股录得正涨幅,较此前大幅回落。报告详尽分析了科创板、创业板和主板新股募资规模、发行数量及估值水平变化,辅以丰富统计图表及重点新股详尽剖析,为投资者提供新股市场综合判断和投资建议 [page::0][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7]

速读内容


7月新股市场整体表现及发行情况 [page::0][page::2]


  • 7月共7只新股上市,分别来自科创板1只、创业板2只及主板4只。

- 2023年初至今已发行新股365只,累计募资4536.18亿元。
  • 7月新股市场活跃度下降,近6个月录得正涨幅的新股比例由71.74%降至41.46%。


科创板新股表现及估值走势 [page::3][page::4]




  • 7月科创板屹唐股份上市,首日涨幅210.06%,较6月285.02%显著下降。

- 7月科创板首发PE中位数提升至51.55倍,整体开板估值由73.70倍升至117.99倍。
  • 科创板新股首日涨幅月度均值出现下降趋势,估值水平整体抬高。


创业板新股涨幅及估值趋势 [page::5][page::6]


  • 7月创业板新股首日涨幅提升至306.26%,创近月新高。

- 7月创业板首发摊薄PE中位数由17.76倍升至19.57倍,开板估值提升至80.75倍。
  • 新恒汇涨幅超10%,山大电力跌幅达20%以上。


沪深主板新股发行及表现 [page::6][page::7][page::8]



  • 主板7月上市4只新股,江南新材等涨幅超10%。

- 主板首发PE中位数由16.72倍升至18.25倍,首日涨幅平均达227.95%。
  • 主板新股开板估值水平明显提升至59.47倍。


Wind近端次新股指数与创业板估值关系 [page::8][page::9]


  • 7月Wind近端次新股指数成份估值较创业板折价程度由0.71提升至0.74。

- 近端次新股指数和创业板估值中枢均呈现上升趋势。

近端重点新股核心竞争力及市场地位剖析 [page::10][page::11][page::12]

  • 屹唐股份:全球干法去胶设备市场份额第二,国内市占率89.47%,快速热处理设备全球份额第二 [page::10][page::11]

- 影石创新: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67.2%,运动相机排名第二,技术创新推动快速市场渗透 [page::10][page::11]
  • 矽电股份: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全球占比稳步提升,受益芯片工艺升级带动的探针台设备需求增长 [page::11][page::12]

- 胜科纳米:拥有多地检测实验室,领先行业地位稳定,客户涵盖全球知名芯片及设备厂商 [page::12]
  • 弘景光电:智能汽车及智能家居市场布局,全球车载光学镜头市占率排名第七 [page::12]


远端覆盖及风险提示 [page::9][page::17]

  • 已进入证监会批复环节的新股有23家,重点列举北芯生命、超颖电子、禾元生物等。

- 报告强调新股大幅波动、业绩低于预期、系统性风险等主要风险提示。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解读分析


报告标题:山证新股月报(2025年7月):7月上市7只新股,科创板新股首日涨幅下降但开板估值提升
作者及发布机构:叶中正、谷茜;山西证券研究所
发布日期:2025年8月5日
研究主题:本报告聚焦2025年7月中国沪深股市的IPO(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市场情况,具体涉及科创板、创业板及沪深主板的新股表现、估值水平、新股周期和风险提示,重点覆盖部分已上市及待上市新股的公司业务和市场地位分析。[page::0,1]

---

一、报告概览与核心信息


本报告系统总结了2025年7月中国资本市场新股发行的整体表现与重要动态。7月市场活跃度有所下降,但创业板新股的首日涨幅和开板估值均提升,而科创板新股首日涨幅下降,但开板估值反向提升。共7只新股上市,科创板1只,创业板2只,主板4只。
报告指出从2023年以来,IPO批量上市的新股累计达到365只,募集资金规模逾4500亿元,集中在科创板、创业板及主板。报告通过多个维度数据(涨跌幅、估值、市值等)展现板块表现,提出市场活跃度下降的趋势及对应估值变化。
重点推荐了多家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并强调了新股市场潜在的波动风险和业绩不达预期风险。整体上,报告为投资人提供了新股市场的现状画像及精选标的指引。[page::0,1]

---

二、逐章节分析



2.1 新股市场概况

  • 关键论点: 7月份新股发行数量为7只,市场活跃度较前期显著下降。最近6个月中,录得正涨幅的新股占比由之前的71.74%下降至41.46%。

- 数据分析:
- 截至2025年7月底,2023年累计新股发行共365只,募集资金逾4500亿元,其中科创板贡献的资金居首。
- 图1(新股发行数量)和图2(募资统计)呈现出发行数量和募集资金从高峰逐渐回落的趋势。
  • 推理依据: 报告基于Wind数据库和内部计算,反映市场阶段性波动的影响,可能与宏观环境、资金面或政策调整相关。

- 结论: 尽管IPO市场依然存在较大规模的募资资金,但市场情绪和涨幅表现显示出活跃度和投资热情有所回落。[page::2]

2.2 科创板新股表现

  • 关键论点: 科创板7月仅1只新股屹唐股份上市,上市当日涨幅达210.06%,较6月份的285.02%有较大回落,但开板估值(TTM市盈率中位数)环比提升至117.99倍。

- 关键数据与趋势:
- 表1详细列出了科创板上市新股的月度涨跌幅和PE估值,屹唐股份市值620亿元,市盈率94.49倍,月度跌幅约-9.57%。
- 图3显示首发市盈率中位数月度走势,波动明显,7月有一定回升。图4反映首日涨跌幅均值呈下滑态势。图5、图6则反映开板估值的上升趋势。
  • 逻辑与假设:

- 首日涨幅收窄可能反映市场对科创板新股更为理性或热点减弱,开板估值提升则反映市场对优质标的长期价值认可。
- 市盈率的高波动表明科创板板块定价仍处于调整期,投资者风险偏好波动较大。
  • 风险提示: 询价数量下降,估值提升或引发泡沫风险,且单只股票价格波动较大。[page::3,4]


2.3 创业板新股表现

  • 关键论点: 7月份创业板新股两只,表现突出,首日涨幅达306.26%,高于6月份179.02%,开板估值同样提升至80.75倍。

- 关键数据与结构:
- 表2揭示创业板涨跌幅排名,涨幅前列的新恒汇涨逾13%,而山大电力则有较大跌幅(-28%)。
- 图6至图8显示创业板首发PE、首日涨幅及开板估值均有提升,反映市场对创业板的热度较科创板更强。
  • 逻辑推断: 创业板在市场中的投资吸引力得到增强,可能因优质企业占比上升或产业结构优化驱动。

- 注意事项: 涨跌分化依旧明显,部分新股撑起整体数据,投资者需警惕个股风险。[page::5,6]

2.4 沪深主板新股表现

  • 关键论点: 7月沪深主板发行4只新股,整体表现提升,首日涨幅227.95%,比6月的138.79%有显著增长,首日开板估值跳升至59.47倍。

- 数据说明:
- 表3显示江南新材涨超13%,其他如信通电子等则大幅下跌逾20%。
- 图9至图11直观呈现主板新股估值和涨幅的复苏态势,特别是估值较去年保持稳定提升。
  • 推断分析: 主板市场因资金回流与大盘整合趋势得到支撑,新股表现及估值回弹体现投资者信心回暖。

- 潜在风险: 个股跌幅大且集中表明板块存在结构性分化风险。[page::6,7]

2.5 近端次新股估值状况

  • 核心信息: Wind近端次新股指数相较创业板仍存在估值折价,但折价幅度月环比有所缩小(由0.71提升至0.74),整体估值中枢提升。

- 图示解读: 图12反映出次新股相对估值的动态变化,折价幅度趋缓,意味着市场对成长性新股信心恢复。
  • 投资启示: 投资者可关注次新股的估值修复机会,尤其是在创业板优质标的中的配置价值。

- 注意事项: 折价仍存在,追涨需谨慎。[page::8,9]

2.6 重点新股详细剖析


报告对14家重点已上市新股及多家待批复企业进行了深入行业、市场份额、技术性能及风险分析,产业涵盖半导体设备、光学元件、数字存储芯片、自动化零部件、生物科技及软件服务等高成长领域,具体包括:
  • 屹唐股份(干法去胶与快速热处理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二,国产市场领先,受益于中国集成电路制造本土化趋势。面临国际贸易摩擦、客户集中带来的风险。

- 影石创新(全景及运动相机):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主导者,位列第一;运动相机市场紧随GoPro。涉及涉美贸易调查风险。
  • 矽电股份(半导体探针台设备):行业集中度高,成长空间大,国内市场拓展潜力明显,客户集中及消费电子放缓是潜在风险。

- 胜科纳米(第三方检测分析):专业检测服务,客户涵盖行业龙头,持续扩展实验室网络,竞争及核心技术泄露风险。
  • 弘景光电(车载及智能摄像头):面向智能汽车及家居市场,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依赖关键客户风险存在。

- 联芸科技(SSD及手机主控芯片):SSD主控芯片占全球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挑战国际技术与贸易摩擦风险。
  • 瑞迪智驱(自动化设备传动):技术领先,客户资源优质,宏观及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 艾森股份(光刻胶材料):国内国产化率低,预计市场增长空间大,技术门槛高。
  • 盛科通信-U(以太网交换芯片):拥有部分高端产品线,面临出口管制与技术水平压力。

- 中科飞测(半导体检测设备):市场高度垄断,国产化空间大,采购供应链风险。
  • 思看科技(3D视觉扫描仪):技术优势显著,市场集中度高,面临国外巨头竞争压力。

- 汇成真空(真空镀膜设备):行业景气,客户包括苹果、三星等,依赖单一大客户风险。
  • 索辰科技(CAE软件与传感器):市场持续增长,技术积累深厚,依然面临国外企业压力及客户集中风险。

- 合合信息(智能文字识别与大数据):兼顾C端与B端,服务覆盖世界500强,数据及政策风险存在。

上述企业大多处于技术或市场领先地位,并且伴随中国制造及半导体产业本土化趋势,展现较强成长潜力。各企业风险均围绕国际贸易、核心技术、客户结构集中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维度分析。[page::10-16]

2.7 风险提示


报告明确指出以下主要风险:
  • 新股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 新股业绩未达预期风险;
  • 历史数据并不等同未来表现;

- 宏观及系统性风险。
并对个别行业与公司的特定风险做了具体说明,如国际贸易摩擦、核心技术壁垒、客户过度集中等。[page::1,17]

---

三、关键图表解读



图1:新股发行数量(个)

  • 显示2021年至2025年7月每月新股发行数量走势,按科创板、创业板和主板分类。

- 观察到2021年中至2022年初发行数高峰,2024年之后下降明显,7月略有反弹至7只。
  • 该图体现出新股市场发行节奏的波动,反映政策及市场环境影响新股发行的节奏和数量。


图2:新股募资统计(亿元)

  • 对应时间段募集资金金额按板块划分,显示资金规模同比发行数量变化趋势。

- 最高峰出现在2022年初,随后资金规模大幅下滑,2025年7月资金规模为239亿元,较高峰显著减少。

图3-5:科创板首发PE中位数及新股首日涨幅趋势

  • 图3反映最近两年科创板首发估值呈波动大趋势,近期几个月估值有所反弹。

- 图4呈现7月首日涨幅均值较6月明显下降,首日涨幅的短期回落说明市场热度趋于理性。
  • 图5显示科创板首日开板估值持续提升,反映市场对长期价值的更高认可度。


创业板及主板对应图表(图6-8、9-11)

  • 均显示创业板首发估值和开板估值月度中位数上升,反映该板块活跃度及资金青睐增强。

- 主板数据呈上升趋势,尤其估值中位数从近期低点明显回升,标志主板市场投资情绪回暖。

图12:Wind近端次新股指数与创业板估值比值

  • 图示次新股估值相对创业板低估区域逐渐缩小,显示次新股投资机会有所改善。


---

四、估值分析


报告主要采用市盈率(PE)中位数作为估值指标,细分3大板块及近端次新股指数,通过PE中位数对新股发行定价合理性和市场热度做动态追踪。
  • PE摊薄中位数兼顾了公平估值和优秀企业估值的市场均值,是投资者评估IPO合理价格的重要参考。

- 开板估值(首日涨幅对应的TTM-PE)是衡量投资市场对新股初期表现预期的重要指标。
  • 报告显示7月三大版块估值有回升,但首日涨幅不一,科创板涨幅下降反映投资者对风险的重新识别,其他板块涨幅改善显示资金逐步回流。


整体上估值方法合理,数据来源权威,月度追踪帮助建立市场趋势判断的动态视角。[page::3-11]

---

五、风险因素评估


综合报告指出:
  • 市场风险: 大幅价格波动及系统性风险存在,投资者需关注整体宏观经济波动。

- 业绩风险: 新股业绩未达预期影响二级市场表现。
  • 行业及公司特有风险: 包括客户集中、国际贸易摩擦、技术落后、行业竞争加剧、供应链中断、汇率波动以及关键产品进口依赖等。

报告也披露部分公司为应对风险采取多元化客户及产品策略,但整体缓解策略不明确,提醒投资者重点监控上述风险影响投资绩效。[page::1,10-17]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节观察

  • 报告基于Wind及公司公告数据,整体信息丰富,但对宏观经济及政策面外的影响因素提及不多,缺少对市场情绪变化深层原因的探讨。

- 新股估值水平较高,尤其是科创板PE多次超过100倍,未详细分析估值合理边界及潜在泡沫风险,仅提示风险。
  • 企业风险多集中于贸易摩擦、客户集中、技术壁垒等,市场竞争压力分析偏重竞争态势,缺少对模拟技术创新驱动或市场份额拓展的具体对策探讨。

- 各板块数据解读较为客观,但部分涨跌幅数据未突出个股案例对整体数据的影响,可能掩盖了结构性问题。
  • 图表均合理展示数据,但部分图表无具体数值说明,解读需结合正文理解,存在阅读门槛。


---

七、结论性综合


报告系统梳理了2025年7月份中国IPO市场表现,主要观点包括:
  • 7月新股发行数量减少,新股市场整体活跃度下降,但创业板和主板新股的估值和首日涨幅有所提升,表明部分板块资金信心回暖。

- 科创板虽然首日涨幅回落,但估值提升显示市场对其长期成长性的认可和风险偏好调整。
  • 次新股估值相对创业板折价收窄,显示成长股投资的吸引力增强。

- 重点新股企业多位于半导体设备、智能硬件及新材料上游环节,依托技术壁垒和客户资源展现竞争优势。
  • 风险层面,价格波动、业绩不确定性及国际贸易壁垒是重要隐忧,投资者需保持警惕。


综合来看,报告对2025年新股市场动态的实时把握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数据和深入的行业洞察,有助于投资者合理配置资金,定位中长期价值成长标的。[page::全篇]

---

备注


报告依据数据均截至2025年7月底,涵盖数据来源包括Wind数据库、企业年报、行业研究机构统计等,保障数据权威性和及时性。
全文充分结合图表与定量分析,辅以重点新股详细剖析,展现了新股市场的全貌及关键投资机会。[page::全篇]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