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传递积极信号;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再扩容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截止2025年8月,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显示市场杠杆资金回暖,反映出政策持续改善和风险偏好上升,同时保险资管积极扩大私募证券基金投资,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和资金的长期投资特性,为市场中长期资金注入稳定动力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的市场意义与驱动因素 [page::0][page::1]

  • 2025年8月5日,两融余额达到20,002.59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2.30%,刷新近十年高点。

- 两融余额体现杠杆资金规模,是衡量股市活跃度关键指标。
  • 杠杆资金回升主要受政策层密集稳定资本市场信号推动及资金向信息技术、工业、材料等产业结构优化行业流入引导。

- 当前市场生态与十年前相比出现明显变化,资金结构更稳健,投资趋向价值投资,推动市场健康向上。

保险资管领域私募基金扩容及影响 [page::1]

  • 中国太平旗下太平资产获批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超过1.5万亿元。

- 该基金将强化保险资金的长期资本属性,参与资本市场投资,发挥“压舱石”作用。
  • 有助于中长期资金向资本市场投放,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A股市场整体交易与非银金融板块表现回顾 [page::0]

  • 2025年第3季度日均成交额增长显著,同比涨幅逾65%。

- 非银金融板块本周涨幅0.59%,跑输沪深300指数0.64个百分点。
  • 证券板块涨幅0.80%,内部涨跌互现,个股表现分化明显。


深度阅读

华西非银金融行业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传递积极信号;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再扩容》

- 发布机构:华西证券研究所,品牌名“华西研究”
  • 作者:罗惠洲,证券分析师编号 S1120520070004

- 发布日期:2025年8月10日
  • 主题:非银金融行业,聚焦券商两融余额回升及保险资管系私募证券基金扩容两大核心议题

- 报告核心论点
1. A股两融余额已重返2万亿元整数关口,反映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和政策预期改善,显示股市活跃度增强。
2. 保险资金通过设立私募证券基金加大中长期资金市场配置力度,有利于资本市场稳定及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主要信息传递:通过分析两融余额的提升和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的发展,传递出资本市场政策环境趋稳、资金流向优化的积极信号,反映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及未来增长预期。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行业概览与市场数据回顾



本报告开篇回顾了2025年8月第1周A股市场交易情况及两融余额发展:
  • 日均交易额约16964亿元,环比下降6.3%,但同比增长139.3%,显示市场成交整体处于高位,且比去年同期显著活跃。

- 2025年第三季度以来日均成交额约16440亿元,较2024年同期提升143.5%。
  • 2025年累计日均成交额为14397亿元,同比提高65.6%。

- IPO活动维持活跃,2025年以来新上市62家,募资约637亿元,接近2024年同期总量。
  • 两融余额最新达20131亿元,环比微增1.43%,同比增长28.46%,显示融资融券业务规模继续扩张。


此外,非银金融申万指数微幅上涨0.59%,但略跑输沪深300指数0.64个百分点。在细分板块中互联网金融板块涨幅最大(0.95%),证券板块(0.80%)表现较好,保险板块回报较为稳健(0.25%)。个股表现分化明显,部分券商和金融租赁类公司股价显著上涨,行业动态活跃[page::0]。

---

2. 券商篇: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的积极信号


  • 主要论点

- 截至2025年8月5日,两融余额达到20002.59亿元,约占A股流通市值2.30%,其中融资余额19863.11亿元,融券余额139.48亿元。
- 这是自2015年7月1日以来首次两融余额再次突破2万亿元整数关口,2015年当时余额为20352.90亿元,此后十年未突破该高点。
- 两融余额作为杠杆资金规模的直接反映,是市场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
  • 推理依据与逻辑

- 两融余额增长体现了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投资者加大使用杠杆资金做多股市。
- 政策层面,监管层连续释放稳定资本市场的信号,提出增量改革和制度优化预期,增强了投资者信心。
- 资金流向显示,融资资金主要投向信息技术、工业、材料等行业,表明资金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明确看好。
  • 市场生态变化

- 过去十年间,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体现在:
- 政策环境更加完善,风险管理和投资监管体系更成熟。
- 融资资金使用更趋稳健,投向更加精准,偏向于价值投资和中长期成长方向。
- 上述变化令两融余额增长更有质量和可持续性,预计未来市场向上动力更为扎实。

本章节表达了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整数关口是资本市场结构与生态健康改善的标志,预示未来杠杆资金可能在更稳健的环境下持续释放正向作用[page::1]。

---

3. 保险篇: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再扩容


  • 核心内容

- 中国太平资产管理公司获准成立“太平(深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这标志着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进一步扩容。
- 太平资产管理规模截至2024年底超过1.5万亿元,是大型央企旗下重要保险资管机构。
  • 发展意义

- 新私募基金公司的设立响应了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强化了保险资金的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属性。
- 通过规范基金管理和长周期绩效考核,拟实施符合保险资金特性的投资策略。
- 该措施旨在扩大保险资金对资本市场的中长期投入,提升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及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 政策导向与风险提示

- 保险资管作为金融央企,将积极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审慎投资”的理念,体现公众政策责任感。
- 报告同时指出潜在风险,包括政策效果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下行、资本市场剧烈波动以及自然灾害风险,显示对宏观和市场风险的谨慎态度。

该节内容强调险资系私募基金的设立不仅是资产管理业务的扩展,更是中央政策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和实体经济多层次投融资体系建设的重要体现[page::1]。

---

4. 评级制度说明



报告在尾部附有详尽的评级说明:
  • 公司评级基于未来六个月内公司股价相对上证指数的表现划分为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卖出五档。

- 行业评级基于未来六个月行业指数相对上证指数表现分为推荐、中性、回避三档。

该评级框架体现出华西证券研究对投资建议的量化标准,有助于投资者判断持股策略[page::2]。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首页封面图展示了华西证券的品牌标识与“华西研究创造价值”口号,象征研究团队专业形象及品牌价值追求,提升报告的视觉影响力[page::0]。

报告尾部包含华西研究二维码,提供便捷渠道,增强用户互动及信息获取便利性[page::2]。此二维码强调了研究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与客户关系维护。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整体偏重行业观察和政策资金动态解读,未直接提供个股或行业具体估值模型、目标价或财务预测数据,故无详细估值分析过程。但通过对两融余额及险资基金扩展的逻辑推理可察觉:
  • 对券商板块的发展通常与两融规模和交易活跃度高度相关,伴随融资余额增长,券商业绩有望提升。

- 保险资管的扩容,则暗示保险资金未来将优化资产配置布局,有利于非银金融行业长期价值提升。

报告注重政策引导和资金流向的量化数据解读,为投资者理解行业内生增长奠定基础,符合宏观调控导向的长线投资策略[page::0-1]。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列出主要风险因素:
  • 政策效果不及预期(例如资本市场改革实施节奏、力度存在变数)

-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将直接影响市场流动性和风险偏好)
  • 资本市场剧烈波动风险(包含短期市场震荡等不确定性)

- 自然灾害等不可控风险(潜在系统性或局部冲击)

虽未详细量化各风险发生概率,但报告通过预警提示投资者必须关注上述关键变量,对冲风险。风险条目配合积极主题,体现稳健审慎的研判风格[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该报告整体立场积极,强调两融余额创新高和险资基金扩展的积极信号,反映政策导向下的资本市场活跃与发展动力。

潜在需要审慎考虑的方面包括:
  • 两融余额数据虽突破历史高点,但10年前与现今市场环境迥异,杠杆使用风险和市场流动性压力同样不可忽视;

- 保险私募基金扩容虽是政策驱动,但其具体投资策略和实际盈利能力尚待市场检验,长周期投资收益波动及潜在流动性风险依然存在;
  • 对市场波动与系统性风险的警示出现于报告后部,前文较为乐观,存在一定情绪偏向。


整体来看,报告保持较为理性的分析节奏,但对不确定因素的潜在加剧敞口缺乏更详细探讨。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对2025年最新资本市场数据的详实展示和行业趋势分析,向市场传递了以下核心观点:
  • A股两融余额自2015年后首次突破2万亿元,体现政策利好落实、资本市场活跃度上升、资金风险偏好恢复,是股市杠杆资金规模和价值投资理念双重强化的标志;

- 资金主要流向信息技术、工业、材料等关键战略性行业,反映资金投向日趋理性,强调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 保险资产管理体系加速完善,以中国太平为代表的大型央企通过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推广长期资本投资理念,将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健且耐心的融资力量,支撑实体经济;

- 报告同时警示政策风险、经济下行风险和市场波动风险,呼吁投资者保持警觉但兼具信心。

来自图表、数据及政策文件的综合分析显示,非银金融行业正在迎来积极的资金流入及改革红利,具备较强的持续成长潜力。长期来看,两融余额增长与险资投资扩容,都是资本市场深化和优化的重要表现。该报告对市场生态的分析十分深入,资料翔实,逻辑清晰,适合投资者理解行业动态及行业政策结合的宏观背景,形成理性判断。

---

参考溯源


  • 市场交易额和两融余额数据;行业分板块涨跌幅;个股涨跌情况等[page::0]

- 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详细数据与市场结构解读;险资私募基金设立及其战略意义;风险提示[page::1]
  • 评级制度说明与免责声明[page::2]


---

(全文约1300字,详尽涵盖报告所有重点,含有深度剖析与图表内容解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