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军工李良】公司点评丨中航高科 (600862):业务规模稳步扩张,全年任务有望完成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点评中航高科2025年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实现营收27.47亿元,同比增长7.87%,净利润6.05亿元,同比增长0.24%。航空新材料业务稳健增长,订单持续交付推动业务规模稳步扩张。公司通过优化产能布局,推进多项扩产项目,确保交付能力。股份回购和股权激励有望激励员工,促进持续发展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2025年上半年业绩概要与财务数据 [page::0]


  • 营业收入27.47亿元,同比上升7.87%;归母净利润6.05亿元,微增0.24%。

- Q2营收13.46亿元,同比增长9.47%,但环比下降3.95%;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降2.12%,环比明显下降,主要为季节性毛利率波动。
  • 毛利率37.8%,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Q2为34.2%,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 期间费用率为9.5%,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主要因研发费用增加以强化研发能力。

业务结构及分业务表现 [page::0]


| 业务板块 | 营业收入(亿元) | 同比增长(%)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同比增长(%) |
|------------------|----------------|---------------|------------------|---------------|
| 航空新材料 | 27.17 | +7.89 | 6.44 | +1.75 |
| 中航工业复合材料 | 26.27 | +9.41 | 6.31 | +1.99 |
| 优材百慕(海外民航) | 0.90 | -23.09 | 0.15 | +1.13 |
| 航空先进制造 | 0.29 | +60.5 | -0.07 | 同比减亏 |
  • 航空新材料保持稳定交付,预浸料等关键产品订单增长,民航市场拓展良好。

- 航空先进制造业务处于调整转型期,营收增长明显,但仍存在亏损。

订单与资产状态 [page::0]

  • 应收账款及票据42.4亿元,较期初增长15.5%,存在季节性波动,四季度回款明显回升。

- 存货12.8亿元,微幅增长0.3%,但原材料和在产品分别增长16.3%和12.8%,反映备货需求。
  • 合同负债0.79亿元,同比减少53%。


产能扩张布局与研发投入 [page::0]

  • 在建多个扩产项目,涵盖预浸料、碳材料制品和航空发动机用树脂基复材。

- 先进航空预浸料项目试运营,碳材料制品生产线通过竣工验收。
  • 推进商用发动机零部件和通用航空复合材料产能布局,夯实民航业务基础。

- 持续强化研发,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

股份回购与股权激励计划进展 [page::1]


  • 计划使用1-2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已实施约25%-50%,累计回购192.58万股。

- 股权激励方案即将实施,期待激发核心骨干员工积极性,促进公司持续成长。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1]

  • 公司作为中国航空工业复合材料的核心单位,具备关键型号研发与交付的领先优势。

- 积极拓展通用航空复合材料领域,第二增长曲线逐步明朗。
  • 风险因素包括下游需求波动与毛利率可能下降。

深度阅读

【银河军工李良】公司点评丨中航高科(600862)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银河军工李良】公司点评丨中航高科(600862):业务规模稳步扩张,全年任务有望完成

- 作者:李良、胡浩淼
  •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8日 09:26(北京)
  • 研究主题:中航高科(600862)2025年半年报及业务发展动态,公司业务规模、财务表现、产能扩张及股权激励情况的综合点评。

- 核心信息简介
-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符合预期,预计全年经营目标可完成。
- 分业务稳步向好,航空新材料交付稳定。
- 订单保持持续交付,业务规模稳步增长。
- 产能布局优化,扩产计划积极推进。
- 股份回购行为启动,股权激励计划即将实施。
  • 投资建议:基于公司在航空复合材料领域的核心技术地位和关键型号参与,具有明显的卡位优势。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通航复合材料领域,构建第二增长曲线逐步清晰。

-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波动风险及毛利率下降风险。

总体来说,报告传递了公司经营稳健、业务前景良好,同时注重产能扩张与人才激励,表现为投资价值明显的观点。[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报告导读(摘要)



关键论点
  • 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全年任务有望顺利完成。

- 分业务表现改善,航空新材料业务稳定交付,且订单交付持续,业务规模稳步提升。
  • 公司优化产能布局,扩产计划稳步推进。

- 股份回购进行中,股权激励即将实施以增强员工积极性。

推理与证据
  •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体现经营稳健。

- 产能扩张项目已进入试运营,且新材料业务表现亮眼,反映其技术与市场竞争力强。
  • 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有助于稳定投资者信心和人才留存。


---

2.2 财务表现与业务细分



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


  • 营业收入:27.47亿元,同比上升7.87%。

- 归母净利润:6.05亿元,同比增长0.24%。
  • 毛利率:37.8%,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Q2单季毛利率34.2%,上涨1.2个百分点。

- 费用控制:期间费用率9.5%,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升幅主要是研发费用率提升(+1个百分点),反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Q2收入环比略有季节性波动,环比净利润下降明显,主要是毛利率环比下滑的季节性影响,但整体仍符合全年目标进度。

年度目标为58亿元营收、13.63亿元利润,25H1已经完成47.37%及53.27%,进度基本正常。

业务板块表现:


  • 航空新材料业务

- 收入27.17亿元,同比增长7.89%。
- 归母净利润6.44亿元,同比增长1.75%。
- 预浸料产品交付是增长主因。
  • 中航工业复材型号

- 收入26.27亿元,同比增长9.41%。
- 利润6.31亿元,同比增长1.99%。
- 保证民机及发动机研制和交付按进度推进。
  • 优材百慕(民航刹车组件业务)

- 收入0.90亿元,同比减少23.09%。
- 净利润0.15亿元,同比增长1.13%。
- 开展国内外民航市场拓展,已完成多个型号飞机刹车零件取证。
  • 航空先进制造产业化业务

- 收入0.29亿元,同比增长60.5%。
- 归母净利润亏损0.07亿元,同比减亏,仍处调整期。

订单与存货数据:


  • 应收票据及账款42.4亿元,期初增长15.5%,体现订单交付旺盛但存在季节性波动,四季度回款集中。

- 存货12.8亿元,接近期初水平,仅增0.3%。其中原材料和在产品分别增长16.3%和12.8%,为下游需求备货。
  • 合同负债0.79亿元,同比减少53%,反映订单逐步转为收入,实现当期销售。


这些指标显示公司业务交付节奏合理有序,存货控制稳健,订单质量良好,资金回收存在季节波动但总体健康。[page::0]

---

2.3 产能扩展与战略布局


  • 产能储备充足,多项扩产项目在建和投产。

- 先进航空预浸料项目完成建设进入试运营,预计提升树脂和预浸料产能,强化涵盖复合材料产业链上游能力。
  • 碳材料制品生产线完成项目竣工验收,能满足航空、航天领域需求,提升工艺和产品质量。

- 对于商用发动机零组件通用航空装备复材及制品产业能力布局推进顺利,部分项目完成招标和基建。
  • 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构件项目也已完成部分前期工作,积极搭建产能支撑民航市场扩展。


综上,产能规划明确,体现公司聚焦未来增长点,产业链整合及升级,产能能力不断增强,为业务规模扩容及交付保障提供硬实力支撑。[page::0]

---

2.4 股份回购与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4月25日公告拟用1-2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全部用于股权激励计划。

- 截至7月31日,累计回购192.58万股,耗资4995.88万元,约完成预定回购计划的25%—50%。
  • 股权激励计划目的是提升核心骨干员工积极性,促进公司持续增长,体现管理层对人才驱动力和长期经营稳定性的重视。


该举措不仅优化了资本结构,也为公司研发及生产团队打造激励机制,提高技术创新和执行效率。高级人才留存机制将增强未来竞争优势。[page::1]

---

2.5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 公司作为中国航空工业内唯一专注复合材料研发工程化的单位,拥有关键型号研制交付的核心优势。

- 积极培育新增长动力,布局通航复合材料,第二增长曲线逐步显现。
  • 风险主要包括下游行业需求波动可能带来的业绩波动,以及毛利率可能下降带来的盈利压力。


投资中长期看,公司有望凭借技术和产能领先地位,保持稳健成长,但需关注订单和毛利率的波动风险。[page::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报告首页版式与题头设计



该图为报告第一版头图,视觉表达较简洁,以科技感背景搭配简洁标题突出主题。虽无具体数据,但彰显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专业形象。

图2:机构与分析师介绍




展示了两位核心分析师李良和胡浩淼专业形象及背景,体现报告的专业性及权威性。李良为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具备丰富行业研究经验,为报告观点提供强力背书。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本体原文中并未具体披露定量估值模型和目标股价,但结合评级体系,报告中公司评级可推断为“推荐”或“谨慎推荐”,基于以下理由:
  • 公司的基本面稳固,核心技术领先和产能释放预期强劲,具备较强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

- 研发和业务结构调整显示出未来持续改善的动力。
  • 股份回购和股权激励促进管理团队和员工的积极性,利于价值创造。


同时,报告基于沪深300指数基准给出了行业及公司评级体系标准,为后续估值和相对表现提供参考,但未披露DCF等具体估值参数。[page::2]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下游需求波动风险:航空及军工行业需求受政策、经济波动影响较大,可能导致收入及订单不稳定。

- 毛利率下降风险: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结构调整及成本控制等影响,出现下滑会影响盈利水平。

报告强调需关注上述风险,但未具体披露风险的概率和应对策略,提示投资者理性评估风险与收益平衡。[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公司业务的整体呈现积极向上,称业务规模稳步扩张、研发能力强化、产能布局完善,少有对潜在挑战的深入剖析,可能存在乐观偏差。

- Q2净利润环比出现明显下降,报告将其解释为季节性波动,尚需持续跟踪验证是否为短期问题或更长期的盈利压力。
  • 民航刹车零部件业务收入大幅下降(-23.09%),但净利润小幅增长,显示部分产品的盈利质量可能存在差异,值得关注其战略调整和市场竞争态势。

- 航空先进制造业务虽大幅收入增长60.5%,但仍亏损,反映业务转型期的挑战需时间消化。

整体来看,报告对风险提示欠缺细化,但合理强调了行业波动风险,未深究具体的供应链、政策或国际环境等潜在不确定因素。

---

七、结论性综合



本份中国银河证券针对中航高科的研究报告通过详尽的财务分析和业务结构解读,展现了公司2025年上半年稳健增长的业绩以及产能扩张的积极布局。上半年营收27.47亿元,同比增长7.87%,净利润6.05亿元,基本符合全年任务节奏。毛利率小幅提升、研发费用增加反映公司加速科技创新,保障未来竞争力。航空新材料业务表现突出,预浸料产品是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航工业复材型号任务高质量完成,民航业务具备增长潜力。

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库存数据揭示了订单交付稳定及备货合理的经营特征。产能扩展项目推进顺利,涵盖航空预浸料和碳材料制品,为未来业务订单的交付奠定坚实基础。股份回购与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显示公司注重长远的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助力可持续发展。

鉴于中国航空工业唯一核心复合材料研发工程化单位的优势,在核心型号研制和新质生产力的深度布局下,公司具备明显的成长优势。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为下游行业需求波动及毛利率压力,需要重点关注未来订单稳定性和成本控制。

报告评级倾向“推荐”或“谨慎推荐”,显示公司具备较好的投资吸引力。总体而言,中航高科业务规模稳步扩张,核心技术能力提升和战略布局明确,具备良好成长前景,全年完成任务具备较强可能性。[page::0,1,2]

---

参考溯源


  • 报告标题及作者机构等元数据摘自首页段落与图表。

- 详细财务数据和业务分解见报告1页,条目分明且具同比与环比分析。
  • 产能布局和扩产项目介绍同样源自首页详细业务叙述。

- 股份回购及股权激励计划信息来自报告后半部分。
  • 风险提示和投资建议均出自报告结尾摘要与专业评级体系页。

- 报告未提供详细估值计算,评级体系说明见第3页基础框架。
  • 所有引用均加注对应页码标识。


---

以上为本报告的详尽、专业、结构化解读,覆盖所有关键内容与图表,符合严谨金融分析的标准。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