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金工 | 近五年美国固收ETF热点聚焦— 海外市场产品研究系列之十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梳理近五年美国固收ETF市场发展趋势与热点产品,揭示资金流动特点、资产类别分布及主动与被动管理比例变化。重点关注宽基被动产品、工具型产品和稳健主动产品三大类,Smart Beta策略及目标久期、利率对冲等创新产品快速发展。资金流向随年份和利率环境显著波动,2020年公司债流入最大,2021年通胀压力下通胀保值债热度升温,2022-23年政府债获青睐,2024年降息预期驱动公司债回暖。头部管理人集中度略有下降,费率总体下行。报告对国内固收ETF产品创新有较强借鉴意义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3][page::14]
速读内容
美国固收ETF市场概况与规模演变 [page::0][page::1][page::2][page::3]


- 截至2025年6月,美国固收ETF数量约876只,规模约1.97万亿美元,占美国ETF市场规模约17%。
- 资产主要为综合债(占35.5%)、政府债(25.3%)、公司债(19.2%)、市政债(7.6%)等。
- 管理方式方面,被动型主导规模超82%,主动型ETF数量多但规模占比不足18%。
- 头部管理公司贝莱德、先锋、道富合计管理逾74%规模,但集中度有所下降。
- 费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主动产品费率趋于稳定,被动产品降幅较大。
资产和管理方式趋势分析 [page::4][page::5][page::6]


- 近年来市政债在整体固收ETF规模中占比逐年提升,TIPS、ABS波动小幅增加。
- 主动管理固收ETF数量从2010年5只增长至2024年425只,规模突破2400亿美元,数量已超被动型。
- 主动产品增长率和资金流入率均高于被动型,市场格局由“被动为主”转向主动与被动并重。
2020-2024年资金流入热点与典型产品分析 [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3][page::14]




- 2020年重点流向公司债ETF,特别是“堕落天使”策略和超短期主动管理产品(如ANGL、JPST)。
- 2021年通胀和利率上行推动综合债、TIPS及浮动利率资产资金流入,银行贷款等主动产品受追捧(如SRLN)。
- 2022年利率持续上行,政府债ETF资金占优,JPST、PGIM超短期债券及JAAA等主动产品同样表现亮眼。
- 2023年美国国债性价比提升,长短期国债ETF及主动型FBND和JAAA等产品受资金青睐。
- 2024年降息预期推动综合债和公司债资金流,目标到期和阶梯策略ETF快速成长(如BulletShares系列)。
Smart Beta 量化策略简析与代表性产品 [page::13][page::14]
- Smart Beta策略类型涵盖目标久期策略、多因子策略、利率对冲策略、动量策略等,策略丰富度不断提升。
- 目标久期基金(如BondBloxx系列)通过动态调仓维持固定久期,适应市场变化。
- 多因子策略利用违约概率等指标筛选高品质债券,如iShares HYDB。
- 利率对冲策略(例如iShares HYGH)通过期货或互换等工具对冲利率风险。
- 动量策略(Pacer PTBD)根据趋势模型做仓位动态调整,表现稳定。
重点关注典型产品简介 [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
| 产品名称 | 资产类型 | 管理费(%) | 主要特征与表现 |
|------------------------|----------------|---------|-------------------------------------------------------------|
| Vanguard总债券市场ETF(BND) | 综合债 | 0.03 | 规模最大债券ETF,长期被动投资核心产品。 |
| VanEck堕落天使高收益债券ETF(ANGL) | 公司债、高收益债 | 0.25 | 聚焦信用修复潜力高收益债,2020年资金流入率高达177.76%。 |
| JPMorgan超短期收入ETF(JPST) | 短期综合债主动管理 | 0.18 | 主动管理短期高评级债券,久期控制低于1年,收益稳定且超5%。 |
| SPDR黑石/GSO高级贷款ETF(SRLN) | 银行贷款主动管理 | 0.70 | 浮动利率贷款,信用保护优良,2021年资金流入率超300%。 |
| iShares 20+年美国国债ETF(TLT) | 长期政府债被动管理 | 0.15 | 规模最大长期国债ETF,2023年资金流入领先,收益性价比突出。 |
| PGIM超短期债券ETF(PULS) | 短期综合债主动管理 | 0.15 | 类似JPST,久期稍长,收益率连续正向超6%,稳健现金管理工具。 |
| Janus Henderson AAA CLO ETF (JAAA) | 资产支持债主动管理 | 0.20 | AAA级CLO债,低违约,稳定现金流,2023年收益最高达8.59%。 |
| Fidelity总债券ETF(FBND) | 综合债主动管理 | 0.36 | 主动策略优化信用及久期配置,2023年收益6.81%,优于相应被动指数基金。 |
市场格局和投资策略总结 [page::14]
- 近五年美国固收ETF资金偏好随着宏观环境变化调整,兼顾收益弹性与风险管理。
- 宽基产品是长期资金核心,工具型及主动策略产品满足多样化需求。
- 量化和Smart Beta策略虽规模较小但发展迅速,显示策略创新空间。
- 国内固收ETF产品设计可借鉴美国市场的丰富策略与分层次产品布局,提升竞争力。
深度阅读
华泰金工 | 近五年美国固收ETF热点聚焦——海外市场产品研究系列之十(详尽分析)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近五年美国固收ETF热点聚焦—海外市场产品研究系列之十》
- 作者及发布机构:华泰证券金融工程团队,研究员林晓明、韩晳、陈烨
- 发布日期:2025年7月22日
- 研究主题:聚焦美国ETF市场中的固定收益ETF,剖析近五年来固收ETF的规模、类型、发展趋势及资金动向,旨在为国内固收ETF发展提供产品创设及策略设计参考。
核心论点及观点总结:
- 美国固收ETF市场自2002年起步,2025年规模近1.97万亿美元,占美国整体ETF市场规模约17%。
- 资金流向存在显著周期性与结构性变化,近五年主要流向三类产品:宽基被动型、特定场景工具型、以及短期主动管理型稳健产品。
- 市场管理方式由以被动为主逐步向主动与被动并重转变,部分创新策略(Smart Beta)快速发展。
- 头部管理人集中度虽高,但近年有所下降,加权平均费率显著下降,体现市场竞争激烈及费率压力增大。
总结而言,报告全面展示了美国固收ETF市场发展的多维态势及未来成长的关键驱动力。[page::0][page::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美国固收ETF市场概况
- 市场现状:
- 固收ETF数量约876只,规模約1.97万亿美元,规模占比约17%。
- 资产覆盖综合债(35.53%规模)、政府债(25.27%)、公司债(19.16%)、市政债(7.62%)及MBS、ABS、优先股、可转债等多类别资产(图表1)。
- 管理方式分为被动与主动两类,被动ETF占规模82%以上,但数量上主动ETF(481只)略多于被动(395只),主动产品规模占比不足18%(图表2)。
- 管理人集中程度:
- 113家固收ETF管理人中,前10名占约90%规模,前三大(贝莱德、先锋、道富)控制约74%(图表3)。
- 近五年头部集中度有所下降,显示小型及创新管理人崛起(图表7)。
- 发展趋势:
- ETF数量与规模整体持续增长,除部分年份如2013、2018、2022出现波动(图表4、5)。
- 固收ETF资金流入总体为正,且主动型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被动型,主动型数量和规模均呈快速提升趋势(图表14-19)。
- 费率自2016年起大幅下降:被动固收ETF加权平均费率从0.20%降至0.10%,主动产品降幅较缓,2024年为0.34%(图表8)。
- 资产类型动态:
- 综合债、政府债和公司债持续主导市场。
- 市政债近年来占比稳步提升,通胀保值债券(TIPS)规模占比有所下降(图表9-12)。
- 市场资金流入的资产类型随年份波动明显,反映市场环境变化对投资偏好的影响(图表13)。
总结:美国固收ETF市场稳定成长,产品结构多元,市场竞争格局从高度集中逐步走向分散创新,主动管理兴起是显著特征之一。[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
---
2. 近五年资金流入热点产品分析
本章深入分析2020至2024年间资金流入较大的美国固收ETF代表及其市场表现,体现市场投资热点和策略偏好。
2020年疫情冲击下:
- 市场环境:新冠疫情导致流动性骤紧,美联储启用二级市场公司信贷工具(SMCCF),公司债ETF获大量资金流入,表现最抢眼。
- 资金流入排行:公司债(如VanEck堕落天使高收益债券ETF ANGL)、综合债、超短期主动管理产品(如JPMorgan超短期收入ETF JPST)资金流入居前(图表20)。
- 重点产品解析:
- ANGL(堕落天使策略):聚焦被降级至高收益债的投资级债券,通过捕捉被错杀机会获取超额收益,2020年涨幅8.77%。
- JPST:主动管理型超短期债券基金,配置短期投资级公司债及结构性资产,控制久期在1年以内,历史表现稳健,2023、2024年收益超5%。
2021年通胀与利率上行:
- 综合债ETF资金流入领先,通胀保值债ETF(STIP)资金流入显著,优先股和银行贷款类主动ETF(SRLN)表现突出(图表22、23)。
- SRLN投资高级贷款(优先担保浮动利率贷款),吸引对冲利率上升及通胀的资金流入,弹性收益能力强,2021-2024年持续正收益。
2022年利率持续攀升:
- 市场风险偏好下行,政府债ETF(如TLT)资金流入最多,稳健性受青睐。
- 主动管理超短期债产品(JPST、PULS)资金流入稳健,资产支持债券ETF(JAAA)表现亮眼。
- JAAA专注AAA级担保贷款债券(CLO),风险控制严格,2021-2024年均为正收益,风险收益平衡表现突出。
2023年长期国债性价比提升:
- 政府债ETF资金流入继续居首,TLT、Vanguard长期国债ETF(VGLT)资金流入及流入率均突出(图表26、27)。
- 主动型ETF如Fidelity总债券ETF(FBND)展示一定超额收益能力(2023年收益6.81%,高于BND的5.65%)。
2024年降息重启与波动:
- 资金偏好转向综合债及公司债,ABS也受欢迎,政府债资金流入回落。
- 目标到期类ETF(Invesco BulletShares系列)大幅获资,体现市场对匹配特定期限工具的需求增强。
- 目标到期ETF产品(约87只,规模600亿美元)模拟债券持有至到期,通过期限分散构建阶梯策略,有助降低利率风险(图表28、29)。
总结:过去五年资金流向紧密反映宏观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变化,且三大类产品受追捧:宽基被动型(如BND、AGG)、特定策略或场景工具型(如堕落天使、高级贷款、目标到期ETF)、及短期主动管理稳健型产品(如JPST、PULS、JAAA)。[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3]
---
3. Smart Beta策略与创新产品
- 虽然规模整体较小,Smart Beta及相关创新策略正逐渐受到市场认可,覆盖目标久期、多因子、利率对冲、动量等多种策略。
- 典型产品如BondBloxx发布的目标久期ETF(XHLF、XTEN)、iShares高收益系统债券ETF(HYDB)、利率对冲系列ETF及Pacer趋势导航债券ETF(PTBD)。
- 这些策略不仅提升组合风险调整收益,同时为市场带来多样化投资工具,战略意义重大,亦为境内ETF产品设计提供思路(图表3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图表1、2、3清晰展示美国固收ETF资产构成、管理方式分布及管理人集中度。综合债ETF规模占比最高,说明其作为债市宽基配置的核心地位。主动型ETF规模虽小但数量更多,说明主动管理策略逐渐兴起且多样性提升。
- 图表4、5、6体现了固收ETF数量和规模的稳定增长及资金流入大趋势,但波动反映市场不确定性和宏观政策影响。
- 图表7显示头部管理人市场份额缓慢下滑,暗示市场多元化和竞争加剧,潜在创新管理人崛起。
- 图表8费率趋势反映定价压力,尤其被动产品费率下行明显,促使基金管理人与产品创新压力并存。
- 图表9到13资产类别规模、占比和资金流入变化揭示市政债崛起,市场风险偏好波动影响资金流向,支持报告中所述周期性资金偏好。
- 图表14到19主动管理增长速度显著高于被动,且从数量和规模两个维度体现主动管理市场不断扩张。
- 图表20至29分别细化年度资金流入情况,直观展现2020-2024年不同债券类型及代表性ETF资金吸引力,帮助理解市场趋势演变。
- 图表30对Smart Beta及策略型ETF的规模增长脉络作出解析,显示创新策略的成长潜力。
整体图表与数据深度结合文本论述,形成对美国固收ETF生态系统的完整画像,图文相辅,数据逻辑严密。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为市场结构与资金流向调研分析,未包含具体估值模型分析、目标价或收益预测等内容,重点并不在于个股或个基金的估值,而是对整体ETF产品规模、策略及趋势的宏观剖析。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风险提示明示该报告非投资推荐,数据及表现基于历史情况,不代表未来市场状况。
- 宏观经济走势、利率波动、信用环境变化将直接影响固收ETF表现。
- 资金流向和市场偏好存在不确定性,政策调整和市场条件恶化均可能加剧ETF市场风险。
- 智能Beta及策略型ETF策略的复杂性带来模型风险,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收益。
- 报告提示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审慎评估市场环境。[page::15]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立意客观全面,但偏重宏观数据与资金流维度,缺少深入基金业绩超额收益能力及风险调整表现的量化分析,特别是主动型ETF的实证效果。
- 虽提及主动管理规模增长,但主动型产品整体规模仍远低于被动型,说明市场接受度和转化率仍有限,需关注主动管理的持续性与成本效率。
- Smart Beta产品虽创新多样,但绝对规模还较小,相关数据和示范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存在策略泡沫和市场认可度的风险。
- 资金流入作为衡量热点的指标,可能掩盖部分高潜力小众产品,存在筛选偏倚。
- 管理费率下降虽利好投资者,但可能削弱基金管理人创新和研究动力,长期影响需密切观察。
---
七、结论性综合
该报告系统分析了美国固收ETF市场的全景图,时间跨度为2002-2025年,尤其聚焦近五年资金流向变化,深刻揭示了市场结构、资产类型、管理方式及创新策略的演进。
- 规模与结构:固收ETF市场规模接近2万亿美元,占整体ETF约17%,资产覆盖广泛,多头部机构集中塑造市场。
- 产品类型:三大资金流向类别重点突出宽基被动产品、高收益及浮动利率工具型产品、及稳健的短期主动管理产品。
- 管理策略转型:由传统被动向主动与被动并重转变,且主动型产品数量首次超过被动,表明市场对主动管理的需求增强。
- 创新策略发展:Smart Beta及目标久期、利率对冲、动量等策略逐渐集聚关注,展示市场战术配置及风险管理多样化。
- 市场动态:资金流向紧密反映宏观经济周期调控和利率变动,2020-2024年不同年份资金偏好显著波动。
- 费率与竞争:费率持续下行对投资者有利,但管理人集中度下降及活跃竞争提示市场创新与效率压力。
- 参考价值:报告对国内固收ETF的产品创设、策略设计及风险管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尤其是工具型和策略ETF的设计理念。
整体而言,报告展现了美国固收ETF市场的高度成熟与不断创新态势,揭示了资金流向与产品策略动态对固定收益市场的深远影响,是固收ETF行业从业者和投资者进行市场理解与产品设计的重要参考资料。[page::14][page::15]
---
附:关键图表示例展示
部分关键图表如下,助于直观理解报告述及数据:
- 图表1:固收ETF产品类型规模占比

- 图表7:近五年美国固收ETF前三大管理人规模占比下降趋势

- 图表14:主动与被动固收ETF规模变化

- 图表20:2020年不同类型固收ETF资金流入和规模增长情况

- 图表24:2022年不同类型固收ETF资金流入和规模增长情况

- 图表28:2024年不同类型固收ETF资金流入和规模增长情况

---
以上分析构成该报告的全面解构,兼顾数据细节与策略视角,为理解美国固收ETF发展提供系统和深入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