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 2023 年中期策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宏观经济指标与量化模型,系统分析2023年下半年A股的估值与盈利趋势,预测未来一年预期收益率达23%,由估值提升主导,盈利预期贡献有限。报告结合股息率、流动性(M2-M1剪刀差)等关键指标,确认估值将大概率反弹。同时,外资流入放缓,A股日益呈现“以我为主”的特征。量化行业轮动策略通过弱投票器法融合多因子风格,筛选出机械、计算机、食品饮料等景气行业,验证了历史稳定的行业轮动逻辑,相关轮动策略具备显著超额收益和较好夏普比率。高景气策略经过调整后拥挤度下降,展现出明显的Alpha恢复空间,为投资提供结构性机会指导 [page::0][page::3][page::8][page::13][page::16]
速读内容
A股市场估值与盈利走势回顾 [page::3]

- A股PE估值分位数处于34%,历史低位,月均换手率也偏低,显示市场情绪较弱。
- 未来一年净利润预期增速约24.5%,初步探底回升,估值基本反映悲观预期。

估值与盈利驱动收益拆解及相关性分析 [page::4][page::5]

- 指数收益率拆分为估值变动与盈利变动两部分,近年来估值对收益贡献显著高于盈利贡献。
| 年份 | 万得全A回报率(%) | 估值变动(%) | 盈利变动(%) |
|--------|------------------|-------------|-------------|
| 2021 | 11.1 | -13.9 | 25.0 |
| 2022 | -18.2 | -16.8 | -1.3 |
| 2023 | 1.9 | 5.8 | -3.9 |
- 估值同比变化显著均值回复,盈利同比呈微弱正自相关,回报率与估值变化相关度约为72%。

宏观领先指标与盈利及估值的正相关关系 [page::6][page::7]

- OECD中国领先经济指标前瞻A股盈利趋势,表明盈利复苏预期开始显现。

- 股息率上升稳健预测未来PE同比提升。

- 宏观流动性M2-M1剪刀差与未来PE同比正相关,流动性宽松有利估值提升。
估值与盈利分部预测模型及收益率展望 [page::8]

- 采用“分部预测法”分别对估值同比和盈利同比进行独立回归建模,避免因果关系混淆。
- 2023年6月起未来一年预期收益率23%,其中估值贡献22%,盈利贡献1%,估值提升为主要驱动力。

外资流入放缓及影响力下降趋势 [page::9][page::10]

- 北向资金自2014年以来累计流入A股近1.7万亿,但2022年流入显著放缓。

- 2016年-2019年5月外资跑赢主动股基,2019年6月后表现落后,说明A股更多由内资“以我为主”决定。
宏观风格行业轮动策略框架及因子体系 [page::10][page::11]

- 采用风格轮动驱动行业轮动的思路,将宏观基本面通过多风格因子映射至行业选择。

- 主要风格因子包括估值、盈利预期增速、动量、盈利质量、杠杆率、流动性、波动率和贝塔。
宏观风格轮动策略预测流程与回测表现 [page::11][page::12]

- 采用“弱投票器”多因子组合动态选优分析,提升样本容量,降低过拟合。
| 每期行业数量 | 胜率 | 年化超额收益 | 夏普比率 |
|--------------|------|--------------|----------|
| 6 | 61% | 11.0% | 1.10 |
| 8 | 62% | 9.9% | 1.23 |
| 10 | 60% | 8.9% | 1.24 |


历史行业推荐与当前优选行业 [page::13][page::14][page::15]

- 行业轮动以计算机、传媒、电子、综合金融、消费者服务等为高景气行业。

高景气行业轮动策略及因子构建 [page::15][page::16]

- 构建基于净利润预期同比、ROE、中短期景气度变化和情绪型斜率因子精细描述盈利预期趋势。
| 分类 | 因子 | 计算方法 |
|------|-----------------------|----------------------------------------------|
| 一类因子 (赛道型) | NETPROFITF1yoy | NETPROFITF1 / NETPROFITF1去年同期 -1 |
| | NETPROFITF1FOyoy | NETPROFITF1 / NETPROFITFO -1 |
| | ROEF1 | FY1预期可分配利润 / 最近季度净资产 |
| 二类因子 (景气度型) | NETPROFITF1yoydelta3m | 当前季度同比 - 上季度同比 |
| | NETPROFITF1FOyoydelta3m | 同上 |
| | ROEF1delta3m | 当前季度ROE - 上季度ROE |
| 三类因子 (情绪型) | NETPROFITF1yoydelta3md1m | 当月变化量 |
| | NETPROFITF1F0yoydelta3md1m | 同上 |
| | ROEF1delta3md1m | 同上 |


- 2023年初高景气策略经历震荡后拥挤度回落,目前仍具备较大Alpha空间。
风险提示 [page::18]
- 投资者需关注基于历史数据构建的模型可能失效风险。
深度阅读
中银国际证券“金融工程 2023 年中期策略”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标题: 金融工程 2023 年中期策略 — 乘胜而上
- 作者: 郭策、李腾
- 发布机构: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3 年中期报告 (具体发布日期未明确)
- 研究主题: A股市场宏观策略分析与行业机遇展望
核心论点与目标
报告围绕2023年下半年A股市场展开,以宏观视角对行情的盈利和估值趋势进行定量测算,并基于量化模型预测未来年度回报率,同时通过行业轮动模型揭示当前结构性机会。整体基调积极,认为当前市场情绪虽低迷,但估值已充分反映利润底部,存在估值修复及盈利复苏的双重动力,未来一年指数预期收益率达23%。此外,考虑外资流入趋势变化,认为外资扰动减少,A股“聪明钱”特征显著。行业策略推荐聚焦计算机、传媒、机械、食品饮料、电力及公用事业、消费者服务等高景气行业,指出量化策略仍有较大阿尔法空间。报告整体对下半年市场持乐观看法,建议关注结构性机会。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权益预期收益定量展望
1.1 市场跟踪与复盘
- 市场情绪与估值
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5月底,万得全A对应PE(ttm)估值位于2000年以来34%的较低分位,换手率(月均1.55%)同样处于历史低点(图表1)。表明市场情绪整体偏弱且交易活跃度低。
- 盈利现状
当前A股盈利处于底部回升初期,未来一年净利润预期增速达24.5%,处于近6年盈利预期触底后的上升开端。历史数据对比发现,当前估值水平已充分反映弱盈利预期,存在估值修复空间(图表2)。这一分析基于PE与盈利预期增速的历史对应关系,提示后续估值扩张有基础。[page::3]
1.2 估值与盈利贡献拆解
- 报告用公式拆解股指年收益率为盈利变动和估值变动的对数和方程:
\[
\ln\left(\frac{Pt}{P{t-1}}\right) = \ln\left(\frac{EPSt}{EPS{t-1}}\right) + \ln\left(\frac{PEt}{PE{t-1}}\right)
\]
以剖析A股历史收益来源(图表3)。数据显示,历史行情中估值和盈利两大因素波动显著。2021年表现“跷跷板”效应:盈利上涨而估值下行;2022年出现“双杀”:盈利和估值双双走弱,市场受挫严重(图表4)[page::4]
- 当前2023年数据显示估值贡献有所回升,尽管盈利变动依旧承压,表明估值复苏承载市场主要上涨动力。
1.3 统计特征
- 利用AR(1)自相关系数(图表5),发现:
- 指数年度收益率表现弱负相关,短期内有回调风险;
- 盈利同比变动呈弱正相关,盈利趋势存在一定持续性;
- 估值同比变动显著负相关,体现明显均值回复特性。
- 相关性分析表明估值变化对同期收益的相关度明显高于盈利变化,估值对短期收益影响更大(图表6)[page::5]
1.4 领先经济指标对盈利的影响
- 利用OECD中国领先综合经济指标(涵盖农业化肥产量、钢铁产量、出口订单、建筑施工面积、汽车产量、股指换手率等)与A股未来一年EPS同比走势比较,双方呈显著正相关,且领先盈利指标2-8个月(图表7-8)。
- 当前该综合领先指标开始反映盈利复苏预期,有助于盈利端预期改善(图表8)。[page::5][page::6]
1.5 估值端的股息率与流动性指标
- 股息率与未来一年PE同比呈稳定正相关关系,表明股息率升高预示估值有提升空间(图表9)。
- M2与M1货币供应同比剪刀差与未来一年PE同比具有显著正相关,预示流动性相对宽松或改善将利好估值(图表10)。
- 货币政策预计不会快速收紧,估值端具备上涨动力。[page::6][page::7]
1.6 年度收益预测模型
- 报告创新采用分部预测法,将收益率拆解为估值同比和盈利同比两个子模型分别预测,再进行合成。原因在于驱动盈利和估值的因子不同,统一模型难抓住因果关系且预测区间受限。
- 模型输入包括M2-M1差异、股息率(D/P)、OECD领先指标等(图表11)。
- 基于2000年以来8年滚动外样本验证,模型在2008-2022年期方向准确率高达73%。
- 最新预测结果:2023年6月起未来一年万得全A指数预期回报达23%,其中估值贡献22%,盈利贡献1%,表明估值修复是主要驱动(图表12)。[page::7][page::8]
---
2. A 股结构性机会展望
2.1 外资流入趋势与影响
- 外资自2014年起陆续流入A股,目前存量资金约1.7万亿元。
- 与2017-2019年相比,2022年外资面临美联储加息压力,边际流入显著放缓。
- 预计2023年加息压力缓解后,外资对A股扰动减弱(图表13)。
- 北上资金相较沪深300和普通股票型基金的超额收益发生变化,2016-2019年跑赢主动基金,2019年中期后跑输,反映外资投资行为从“主动+定价权”转向更被动,A股“聪明钱”表现突出,内资机构主导Alpha机会(图表14)。[page::9][page::10]
2.2 宏观风格行业轮动策略
- 采用“自上而下”的宏观风格轮动框架,基于宏观基本面推进风格演变预测行业轮动,避免直接由宏观到行业的非稳健单一路径(图表15)。
- 构建多个风格因子(估值、盈利预期、Beta、动量、波动率、流动性、杠杆、盈利质量等)(图表16)。
- 解决小样本局限,采用“弱投票器”(一种类似随机森林bagging思想)对风格对应指标动态优选与综合投票,实现稳定的行业预测(图表17)。
- 策略实证表现稳健,2013-2023年年化超额收益11%左右,2020年至今保持正增长趋势(图表18-20)。
- 2023年初至今准确捕捉到TMT、建材、有色金属等核心板块轮动机会(图表21-23)。
- 六月份风格预测倾向:看多高Beta、低估值风格,看空12个月动量,看多3个月高波动率(图表22)。[page::10][page::11][page::12][page::13][page::14][page::15]
2.3 高景气行业轮动策略
- 构建基于盈利预期同比及ROE的3类因子体系(赛道型、景气度变化、短期情绪),准确刻画行业盈利预期趋势及加速度(图表24-25)。
- 长期业绩表现优异,2013年至今超额收益显著且稳健,2022年上半年回调后,2023年初拥挤度显著下降,有望获得反弹阿尔法(图表26-27)。
- 当前推荐行业包括机械、计算机、食品饮料、电力及公用事业、消费者服务,均体现较高景气度(图表28)。[page::15][page::16][page::17]
---
3. 风险提示
- 主要风险为基于历史数据构建的模型可能发生失效,提示投资者需警惕回测偏差和结构性变化导致的预测误差风险。[page::18]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 A 股估值与情绪处于历史较弱区间
- 展示万得全A指数PE估值分位及月均换手率,显示估值位于较低历史区间(34%),换手率亦处低位,市场情绪偏弱,交易活跃度不足。
- 该图支持报告对市场情绪和估值的基调判断,为预期估值调整奠定基础。[page::3]
图表2. A 股盈利处于底部回升区间,估值充分反映弱现实
- 图中PE_ttm与未来一年净利润预期增速走势对比显示,当前预期盈利增速回升,而估值反映了之前盈利弱势,估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准。
- 该图强调估值修复空间,支持2023年下半年市场回暖的逻辑。[page::3]
图表3 & 4. 万得全A 估值与盈利贡献拆解
- 图表3以同比变动率显示估值与盈利贡献,2016-2017年及2021年市场表现了估值与盈利的跷跷板效应,2022年双调双杀格局明显。
- 图表4为年度数据拆分,直观反映各年收益率由估值变动和盈利变动构成比例。
- 二图联合说明收益拉动核心在于估值或盈利的相对表现,2023年初估值环节有所改善。[page::4]
图表5 & 6. 自相关系数与相关性分析
- AR1系数揭示估值同比负相关,符合均值回复特性;盈利同比小幅正相关;指数收益微弱负相关。
- 估值变动与指数同期收益相关性0.72,高于盈利贡献0.56,说明市场收益更多由估值波动驱动。
- 这一数据支撑估值将在短期内发挥关键作用。[page::5]
图表7 & 8. OECD中国领先经济指标与A股盈利
- 指标含农业化肥产量、钢铁产量、出口订单、施工面积及汽车产量等反映实体经济多个维度,呈领先性。
- 其曲线与未来EPS同比正相关,说明领先指标有效预示盈利复苏。2023指标转好事件预示盈利回暖。[page::5][page::6]
图表9 & 10. 股息率与流动性的估值预测能力
- 股息率上升与PE未来变动呈强正相关,反映经济体或市场资金成本变化对估值的影响。
- M2-M1剪刀差作为流动性宽紧代理,与PE未来同比同样呈显著正相关。
- 说明当前及未来宽松流动性环境有助于支撑股市估值。[page::6][page::7]
图表11 & 12. 年度收益预测模型结构与实证效果
- 分部预测模型分别拟合估值同比及盈利同比,使用M2-M1、D/P和OECD领先指标等变量。
- 实证显示预测值与实际收益吻合度较高,8年滚动样本外验证预测方向胜率达73%,展现良好可靠性。
- 2023年6月预测23%的年度收益主要由估值改善驱动,盈利贡献较小(1%)。[page::7][page::8]
图表13 & 14. 外资流入趋势与北上资金表现
- 外资边际流入增速放缓,累计流入资金虽持续增长,但同比大幅降低,表明外资影响力减弱。
- 北上资金相对主动公募基金的超额收益衰减,自2019年中期开始跑输主动基金,显示外资不再是A股Alpha主导力量,市场“自我主导”效应增强。[page::9][page::10]
图表15-17. 宏观行业轮动策略框架与弱投票器原理
- 构建多风格因子(估值、Beta、波动率等)并基于多指标动态优选,采用弱投票器机制突破样本稀缺,小样本过拟合限制,实现多次指标利用提升预测稳健性。
- 体系基于自上而下的宏观→风格→行业路径,规避直接宏观驱动行业的非稳健影响。[page::10][page::11]
图表18-20. 宏观行业轮动策略绩效回顾
- 策略在活跃期年化超额收益约为9%-11%,夏普比率约1.1-1.24,表现稳健。
- 近期超额净值图显示2020年至今持续正收益,2023年持续攀升,表明策略对于市场风格变化的适应性不错。[page::12]
图表21-23. 行业推荐及排序
- 2020至今行业推荐板块明显轮动,2023年TMT(计算机、传媒、电子)、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轮动机会突出。
- 六月份宏观因子下前八行业为计算机、传媒、电子、综合金融、消费者服务、有色金属、通信、建材,各行业排序长期保持领先优势。[page::13][page::14][page::15]
图表24-27. 高景气行业轮动策略
- 通过盈利预期的水平、斜率、曲率建模捕捉景气变化信号。
- 策略2013年至今表现优异,2023年策略拥挤度下降,表明未来潜在阿尔法较大。
- 主要推荐行业包括机械、计算机、食品饮料、电力及公用事业、消费者服务。[page::15][page::16][page::17]
图表28. 近7个月高景气行业排名
- 综合行业排名变化显示,机械和计算机等行业排名稳定靠前,食品饮料和电力及公用事业等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符合高景气策略推荐方向。
- 部分高估值行业被标黄提示风险管理。[page::17]
---
四、估值分析
报告主要通过:
- 收益拆分法:将股指收益拆解为估值变化和盈利增长两部分,单独建模预测,解决了传统“统一收益预测”模型对因果效应识别不足的问题。
- 估值驱动:估值部分主要由股息率、流动性(M2-M1剪刀差)等指标带动,表现出显著均值回归特征。
- 盈利驱动:盈利部分依赖于OECD中国领先经济指标,综合反映实体经济恢复。
- 采用滚动8年窗口样本外回测,验证效果稳健,预测未来一年估值改善贡献占比高达22%,盈利贡献仅1%。
- 该方法强化了宏观指标对估值与盈利双通道驱动的定量评估,在A股盈利处于低位阶段具有指导意义。[page::7][page::8]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模型风险:历史数据模型构建的预测存在失效风险,市场结构、政策环境和外部经济环境突变可能导致模型预测不准确。
- 外部环境:美联储加息、流动性收紧或地缘冲突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对估值和盈利产生冲击。
- 行业拥挤度风险:高景气行业轮动策略存在拥挤度过高的风险,可能导致反转或阿尔法收敛。
- 策略适应性风险:宏观风格行业轮动基于历史的经济周期和风格表现,若未来周期表现不一致,可能削弱策略有效性。
- 报告虽指出风险提示,但未详述缓解措施,投资者需增强模型风险意识。[page::0,page::18]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估值主导的强烈预期回报(占比22%)加重了对估值修复的依赖,盈利仅占1%,若盈利复苏放缓或领先指标失效,实际回报可能不及预期。
- 外资影响力减弱的判断存在不确定性,全球资本流动和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政策调整均可能影响趋势。
- 宏观风格行业轮动策略基于历史经验,面对A股日益成熟、结构复杂化的市场,策略稳健性和持续有效性仍存挑战。
- 风险提示较为笼统,缺乏对政策风险、宏观突发事件的具体分析。
- 图表中部分行业估值泡沫提示虽存在,但未在核心逻辑中充分体现。
- 报告整体偏向系统化量化策略,文本可能存在对模型有效性的乐观预设,投资者需结合实际操作做进一步验证和调整。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性剖析了2023年A股市场的宏观盈利与估值趋势,构建了基于股息率、流动性和领先经济指标的双通道收益预测模型,准确定位估值端为未来全年市场回报主驱动力,盈利虽回升但贡献有限。量化模型预测2023年6月起未来一年A股预期收益率约23%,为投资者提供强烈积极指引。
通过跟踪外资流入变化揭示境外资金对A股影响力减弱,强化内资机构主导定价权的市场“自我主导”特征。行业层面,报告引入宏观风格行业轮动及高景气行业选股策略,实现对行业轮动与盈利弹性的切实捕捉,尤其推荐计算机、机械、食品饮料、电力及公用事业、消费者服务等行业。整体策略验证历史长周期有效,2023年仍具阿尔法空间。
图表支持上文观点,尤其在估值底部、盈利指标复苏信号明显、外资扰动减弱及行业轮动高景气联动方面,形成相对完整的宏观量化投资框架。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关注模型失效风险,建议结合基本面和市场环境谨慎使用策略。
综上,报告以深厚数据驱动与量化分析为底蕴,呈现出对2023年下半年A股市场“乘胜而上”的积极判断,强调估值修复与结构性行业机会并存,为投资者提供了务实且具备可操作性的投资参考。
---
报告核心引用溯源:
- 市场估值与情绪偏弱、盈利回升初期,估值充分反映弱现实[page::0,page::3]
- 估值和盈利对收益的结构性贡献与波动情况[page::4,page::5]
- OECD领先指标与盈利正相关,估值与股息率和流动性指标关联关系[page::5,page::6,page::7]
- 分离估值和盈利预测模型及2023年6月起23%收益率预测[page::7,page::8]
- 外资流入趋势缓和,北上资金表现衰减,市场内资主导Alpha[page::9,page::10]
- 宏观风格行业轮动策略框架、业绩及当前行业推荐[page::10-15]
- 高景气行业选股因子与推荐,历史业绩和2023年阿尔法空间[page::15-17]
- 风险提示为模型失效[page::18]
---
此报告综合分析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