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 戴维斯双击策略及长线金股策略研究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介绍了两种基于量化因子的选股策略:戴维斯双击策略通过低估值买入高成长股票,实现EPS与PE双击带来的超额收益,回测年化收益达26.45%;长线金股策略则基于业绩预告净利润下限,利用盈利动量效应构建定期调仓组合,回测期内年化超额收益稳定在18%以上,两策略均显著优于中证500基准指数,为A股量化选股提供了有效路径 [page::0][page::2][page::3]
速读内容
戴维斯双击策略表现 [page::2]

- 策略定义为以低市盈率买入成长潜力股,后期通过增长释放估值提升实现“EPS 和 PE 双击”收益。
- 回测2010-2017年年化收益26.45%,超额基准21.08%,且每个完整年度超额收益均超11%。
- 2019年截至11月8日,策略超额收益达37.27%,表现显著优于中证500指数。
- 收益稳定且回撤控制较好,收益回撤比最高达10.23,显示较好风险调整收益能力。
长线金股策略表现与构建方法 [page::3]

| 年度 | 绝对收益 | 基准收益 | 超额收益 | 最大相对回撤 | 收益回撤比 |
|------------|----------|----------|----------|--------------|------------|
| 2010 | 32.22% | 12.14% | 20.08% | -3.62% | 5.54 |
| 2011 | -13.94% | -33.88% | 19.93% | -4.46% | 4.47 |
| 2012 | 26.93% | 0.24% | 26.70% | -2.93% | 9.10 |
| 2013 | 52.77% | 17.07% | 35.70% | -4.95% | 7.21 |
| 2014 | 63.61% | 36.27% | 27.34% | -6.49% | 4.21 |
| 2015 | 121.68% | 43.60% | 78.08% | -8.71% | 8.96 |
| 2016 | 2.90% | -16.41% | 19.31% | -8.72% | 2.21 |
| 2017 | 3.57% | 0.19% | 3.38% | -4.89% | 0.69 |
| 2018 | -23.20% | -31.34% | 8.13% | -7.10% | 1.15 |
| 20191108 | 47.46% | 19.84% | 27.62% | -5.23% | 5.28 |
| 全样本期 | 26.71% | 1.65% | 25.06% | -8.72% | 2.87 |
- 基于业绩预告净利润下限,选择季度调仓,首选高增速股票中市值小的20只构建组合。
- 利用盈利动量效应捕捉连贯性增长,7年回测超额收益稳定在18%以上。
- 策略换手率较低,兼顾收益与风险管理,显著跑赢中证500基准。
量化因子构建与策略总结 [page::2][page::3]
- 戴维斯双击策略核心因子为PEG指标,强调盈利增速与合理估值结合,防止PE向下调整风险。
- 长线金股策略核心因子是依赖业绩预告的净利润增速预测,通过定期调仓捕获明晰的盈利动量。
- 两组合均为多因子驱动的量化选股策略,涵盖成长和估值因子,结合行业周期及市场风格调整。
- 回测涵盖多个完整市场周期,表现稳定、风险调整后收益优秀,具备较强实用性与操作简易性。
深度阅读
证券研究报告详尽分析——《金融工程:戴维斯双击与长线金股策略》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标题:《金融工程》
- 发布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9日
- 作者及联系方式:吴先兴(分析师,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120001,邮箱wuxianxing@tfzq.com),缪铃凯(联系人,邮箱miaolingkai@tfzq.com)
- 主题:本报告重点分析两种投资策略——“戴维斯双击策略”与“长线金股策略”,以实证和回测数据展示策略表现,并对市场盈利动量效应与估值合理性进行深度解读。
- 核心论点:
- 戴维斯双击策略通过低市盈率买入成长型股票,待成长性兑现、市盈率提升,实现EPS和PE的“双击”获利。
- 长线金股策略基于盈利动量效应,通过业绩预告的净利润下限筛选高增长股票,构建定期调仓组合以超额中证500指数。
- 目标:报告旨在推荐及验证上述两大策略的稳健性及盈利能力,提醒投资者关注相应的市场风险和策略局限。
---
2. 深度解读
2.1 戴维斯双击组合
2.1.1 策略简述与逻辑基础
- 定义:通过以较低市盈率(PE)买入具备高成长性的公司股票,等待其盈利增长(EPS提升)和估值修复(PE扩张)同步发生实现收益倍增。
- 关键指标:PEG比率用来衡量市盈率相对于盈利增速的合理性,盈利增速越快通常对应更高估值,控制PE下行空间。
- 策略逻辑:重点关注盈利加速增长的标的,减少因高估值带来的价格回调风险,同时分享业绩驱动的股价上涨潜力。
2.1.2 绩效表现
- 图表1显示2009年末至2019年8月期间,该策略组合净值表现(蓝线)显著优于中证500指数(橙色线):
- 净值呈长期增长趋势,期间尤其于2014-2015年出现快速上涨,凸显策略在市场上行阶段的超额收益能力。
- 右轴的相对强弱指标(灰色线)表明该策略整体上相对于指数保持明显优势。
- 表1数据详述历年绝对收益、基准收益、超额收益、最大回撤及收益回撤比:
- 2010-2017年期间年化收益为26.45%,累计超额21.08%,每年超额收益均超过11%,表现稳定
- 最大回撤控制在单次不超过8.06%,风险调整表现出色(多年份收益回撤比超过3,2013年高达10.23)
- 2019年内(截至11月8日)策略累计超额收益达到37.27%,表明策略当年表现非常优异
- 策略组合于每年周期性调仓,提升了适应市场变化和标的更新的灵活性。
2.1.3 细节解读与推断
- 明确指出策略实现“戴维斯双击”效应的核心在于精准捕捉盈利成长和估值扩张同步,上述回测与历史数据表明该策略在A股市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持续超额收益能力。
- 其中,收益回撤比指标体现了策略在维持较高收益同时控制风险的能力,是衡量风险调整后的表现关键指标。
- 戴维斯双击的理论基础与数据支撑结合紧密,策略逻辑合理,风险控制有效。
---
2.2 长线金股组合
2.2.1 策略简述与逻辑基础
- 核心思想:A股市场存在明显的盈利动量效应,即高增长公司倾向于在未来季度继续保持优异业绩。
- 策略构建方法:
- 依据最新业绩预告的净利润下限进行筛选。
- 每季度调仓,结合当期最新公开盈利预告,挑选前40名高增速股票中市值最低的20只股票构建组合。
- 低换手率(每期持有约20只股票)与精选标的减少交易成本及市场冲击。
- 策略目标:通过业绩预增信号,实现对未来成长性的提前把握,达到捕捉盈利动量的收益目的。
2.2.2 绩效表现
- 图表2展示2009年底至2019年8月的组合净值(蓝线)、中证500指数净值(橙线)及相对强弱指标(灰线):
- 明显的上升趋势,高峰出现在2015年上半年,显示策略在牛市周期中的超强表现。
- 相较于指数,策略净值整体保持领先且趋势更为强劲。
- 表2年度详细数据:
- 7个完整回测年度均呈现超18%的年化超额收益,最高达2015年的78.08%。
- 最大相对回撤一般控制在不到9%,风险调整收益总体稳定,其中收益回撤比多数年份维持在较高水平(如2012年9.10,2015年8.96)。
- 2019年11月8日止,本年超额收益27.62%,反映当前市场环境下策略依然有效。
- 组合季度调仓和挑选机制保证了高盈利动量的精准捕获,同时控制股票池规模,降低交易负担。
2.2.3 推理与假设
- 该策略显著依赖于A股市场盈利动量的延续性,盈利上行的公司在后续季度持续实现增长。
- 业绩预告中净利润下限的准确性和及时公布,是策略选股和调仓的关键基础。
- 通过优选小市值公司,利用其成长空间大、估值相对低的特点,提升整体组合收益潜力。
---
3. 图表与数据深度解读
3.1 图1 戴维斯双击策略表现
- 描述:时间轴自2009年底至2019年8月,蓝线为策略组合净值,橙线为非停牌的中证500指数净值,灰线为相对强弱指数。
- 数据解读:
- 组合净值稳步上升,年均增长率显著超市场。
- 2014-2015年净值暴涨极为明显,策略收益大幅领先指数。
- 相对强弱指标持续保持高位,表明策略相较大盘的稳健表现。
- 关系文本:图表直观印证策略表现稳健及长期价值捕捉能力。
- 局限性:指标依赖市场整体趋势,策略在极端下跌行情可能表现受限。

3.2 表1 戴维斯双击策略年度表现
- 关键信息:
- 绝对收益均高于基准中证500指数。
- 每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回撤,但收益回撤比普遍表现良好,表明较好的风险收益平衡。
- 支持文本论点:数据体现策略的持续超额收益能力及风险管理水平。
3.3 图2 长线金股策略表现
- 描述:同样时间段,蓝色为组合净值,橙色为中证500指数净值,灰色为相对强弱指数。
- 数据解读:
- 净值增长明显,尤其在2013至2015年表现突出。
- 组合净值波动较指数更大,但长期超额收益突出。
- 文本联系:体现盈利动量策略成功捕捉市场成长股趋势的优势。

3.4 表2 长线金股策略年度表现
- 关键信息:
- 多数年份绝对及超额收益显著,尤其2015年绝对收益达121.68%,超额78.08%。
- 最大相对回撤多低于9%,说明控制风险方面较好。
- 收益回撤比多维持在合理区间,部分年份表现极佳。
---
4. 估值方法分析
本报告主要专注于策略表现和业绩驱动的选股模型,未具体展开传统估值模型(如DCF、PE倍数估值)或目标价推导。策略中“PEG”指标提及代表对市盈率调整盈利增速的估值合理性判断,是内嵌于选股逻辑中的估值参考,而非独立估值模型。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模型失效风险:历史数据回测为策略核心依据,若未来市场环境发生根本变化,模型可能失效。
- 市场风格变化风险:股票市场主导风格变换,如从成长转向价值或其他,可能影响策略表现。
- 数据准确与延迟:业绩预告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影响长线金股策略的选股结果。
- 风控措施:报告未详述具体风险缓解策略,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应用。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策略表现依赖回测历史数据表现,未充分讨论在极端市场波动(如金融危机)期间的策略表现稳定性。
- 长线金股策略筛选机制虽然设计合理,但高换手率及季度调仓可能带来实际操作中的成本和滑点风险。
- 两策略虽均强调超额收益,但报告未涉及市场估值波动对策略的潜在影响或压力测试结果。
- 对市场风格变化的风险提醒较为简略,未具体展开如在价值市场主导期策略表现的潜在下降风险。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全面介绍并验证了两套以业绩增长驱动的投资策略:
- 戴维斯双击策略以PEG为选股依据,注重低PE买入成长高增速股,通过PE和EPS的双重提升实现显著超额收益。十年多的历史回测和实盘数据显示此策略年化收益稳定且风险可控,收益回撤比优于基准,突显风险调整后表现优异。
- 长线金股策略是依据A股盈利动量效应,利用业绩预告的净利润下限,挑选季度高收益增长且市值相对较小的股票。整体表现出极高的年化超额收益能力,突然熊市中亦有一定抗跌表现,回撤可控。
- 两套策略均显示了A股市场明显的业绩动量和估值合理性对股价驱动的规律,投资者可据此科学构建中长期股票投资组合。
- 图表和数据支持了策略的实证有效性,尤其在历经牛熊周期仍展现稳健优势。
- 风险提示明确指出历史依赖和市场风格变化是主要潜在风险,投资决策应保持谨慎并考虑策略适用环境。
- 报告未涉及具体估值模型目标价推导,属策略理论及操作表现验证研究,适用于结构化产品设计与量化选股框架整合。
整体来看,报告立场积极,基于数据的深入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两种策略的实证支持和操作指南。两套策略通过精准捕捉业绩成长和估值变化实现超额收益,且风险控制适中,具备在多市场环境下的参考价值。
---
参考
- 戴维斯双击策略相关图表与表格参见页面2,3。
- 长线金股策略相关图表与表格参见页面3,4。
- 报告风险提示与声明参见页面0,4。[page::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