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型产品梳理及动态生命周期策略设计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养老型金融产品现状,重点分析目标日期型养老FOF产品的设计方法及市场表现。报告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综述了公募基金FOF、商业养老保险、银行理财及投顾型养老产品的特点和规模分布。针对目标日期策略中的核心设计——下滑轨道,报告介绍并对比了三大传统模型,并基于Lyxor模型构建了包含收益反馈的双向滑动路径策略,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测试其优越性,显示该动态策略相比传统单向下滑轨道在提高收益率与风险调整表现上具有显著优势,助力养老资产配置优化,为养老产品创新提供重要参考 [page::0][page::3][page::5][page::14][page::18][page::21]

速读内容


中国人口结构驱动养老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page::3]



  • 出生率下滑与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持续攀升,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 年轻人养老意识增强,调查显示约89.3%青年关注养老问题。
  • 政策层面出台多项指引,推动养老产业三大支柱改革和发展。


存续养老型产品类别及规模分析 [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


公募养老型FOF产品 [page::4][page::5]

  • 目标日期型产品以3年、5年封闭期为主,权益投资比例30%-80%不等。

- 3年封闭期产品规模均值2.43亿元,5年封闭期为0.90亿元。
  • “南方养老2035三年”与“汇添富养老2040五年”基金业绩优异,分别实现13.82%、18.52%年化收益率。


| 产品名称 | 封闭期(年) | 规模(亿元) | 年化收益率 | 夏普比率 |
|------------------|---------|-----------|---------|-------|
| 南方养老2035三年A | 3 | 5.8777 | 13.82% | 1.54 |
| 汇添富养老2040五年 | 5 | 5.3787 | 18.52% | 2.08 |

目标风险型FOF产品 [page::7][page::8]

  • 30只目标风险型养老基金,封闭期以1年居多,规模普遍较目标日期型更高。

- 稳健型和均衡型分层明显,权益资产占基准比例约20%-50%。
  • 代表产品“民生加银康宁稳健养老一年”年化收益率10.12%,夏普比率2.29。


| 产品名称 | 封闭期(年) | 规模(亿元) | 年化收益率 | 夏普比率 |
|-------------------|---------|-----------|---------|-------|
| 民生加银康宁稳健养老一年 | 1 | 45.95 | 10.12% | 2.29 |
| 兴全安泰平衡养老(FOF) | 3 | 10.20 | 22.62% | 2.01 |




商业养老保险及银行理财产品梳理 [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3]

  • 商业养老保险依收益特性分为确定收益(A类)、保底收益(B类)、浮动收益(C类)产品。

- 平安养老C类产品权益类资产比例不低于60%,动值型投资适合中高风险投资者。
  • 银行养老理财产品多为固定收益类,期限多为季半年至数年,产品风险等级中低。

- 中银理财“稳富”2019年01期产品表现稳定,净值稳步上涨至约1.012。




不同机构养老产品对比及投资优势分析 [page::14]

  • 保险类产品侧重寿命风险管理,通常提供固定或有保底收益。

- 公募基金产品投资灵活,覆盖多风险偏好,但应对通胀风险有优势。
  • 银行产品依托非标投资及庞大客户资源,注重资产端期限匹配。

- 投顾型养老FOF产品上线灵活,费率低廉,符合客户长期养老投资需求。

目标日期型养老FOF策略设计及双向滑动路径创新 [page::14][page::15][page::16][page::18][page::19][page::20]

  • 介绍三类传统下滑轨道设计模型:效用最大化 (Lyxor)、人力与金融资本配比 (Ibbotson)、资产期限风险变化 (Northern Trust)。

- 基于Lyxor模型,设定年龄依赖的风险厌恶系数与未来资金投入,蒙特卡罗模拟股票波动率对策略影响。

图示:Lyxor模型下滑轨道(股票假设波动率20%)

  • 在传统模型基础上引入年化收益率反馈机制构建双向滑动路径策略:收益未达到目标则调整延缓权益资产下滑。

- 模拟结果显示双向滑动路径相比传统模型年化收益率与夏普比率均有所提升,风险(最大回撤)适度增加但收益风险比改善。

图示:双向滑动路径8%与10%目标年化收益的下滑轨道



| 指标 | Lyxor模型 | 双向滑动路径 (8%) | 双向滑动路径 (10%) |
|------------|----------|------------------|-------------------|
| 年化收益率 | 7.48% | 7.83% | 8.01% |
| 最大回撤 | -31.18% | -32.16% | -33.35% |
| 夏普比率 | 0.23 | 0.24 | 0.24 |
| Calmar比率 | 0.29 | 0.30 | 0.29 |
  • 敏感性测试显示收益反馈设计效果对不同股票市场波动率水平均表现稳健。

- 双向滑动路径策略为目标日期策略的动态优化提供新思路,增强养老资产的风险调整表现 [page::14][page::15][page::16][page::18][page::19][page::20][page::21].

深度阅读

金融工程专题报告:《养老型产品梳理及动态生命周期策略设计》详尽解析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养老型产品梳理及动态生命周期策略设计

- 发布机构: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 分析师:张青(执业证书编号 S0890516100001)、贾依廷(执业证书编号 S0890520010004)

- 时间:报告未明确具体发布日期,但报告中多处截止2019年底及2020年初数据,推断为2020年初期
  • 报告主题:聚焦中国养老市场,详细梳理各类养老型金融产品(包括公募基金、保险、银行理财及投顾产品),探讨目标日期型养老FOF策略设计及动态生命周期策略,重点提出并测试了双向滑动路径的目标日期策略设计。


核心论点
  • 人口老龄化加剧与政策推动,激发养老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

- 公募基金、银行、保险等机构纷纷布局养老产品领域,各具优势。
  • 重点分析目标日期型策略(TDF)及其核心滑动轨道设计。

- 基于Lyxor模型,创新提出引入收益反馈机制的双向滑动路径,进行动态生命周期策略构造和蒙特卡洛模拟测试,展现相较传统模型更优性能。
  • 风险提示明确指出方法基于数量化模型,存有模型假设偏差风险。


[page::0,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养老产品发展空间


  • 中国人口出生率自1990年以来持续走低,2019年降至10.48%,创历史最低(见图1)。同时,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递增,2019年达到12.6%(见图2)。

- 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预示养老金支付压力加大,养老保值需求显著增强。
  • 青年群体养老意识提升调查显示89.3%关注养老问题,78.8%担忧自身养老,86.1%担忧父母养老,带动市场需求增长。

- 中国养老体系由政府主导的第一支柱占比最大,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及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缓慢。
  • 近年来,监管频次发布相关规范文件(《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开始培养第三支柱市场。

- 养老产品市场结构优化提速,各类金融机构加速布局。

[page::3]

---

2.2 当前市场存续的主要养老型产品梳理



2.2.1 公募养老型FOF产品概况:


  • 2018年证监会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是养老基金规范化的重要开端,明确目标日期策略与目标风险策略为投资路径选择。

- 基金封闭期规定不少于1年,主流产品封闭期为3年和5年,权益类资产配比控制分别为不超过60%和80%。
  • 投资范围涵盖公募基金、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子基金持仓限制严格,避免基金重仓单只子基金。

- 产品费率可实行优惠,鼓励长期持有。
  • 截至2019年底,公募养老FOF已发行目标日期型64只,主要为3年和5年封闭期。

- 图3、4展示3年封闭产品占74%,且其平均规模(2.43亿元)明显大于5年封闭产品(0.90亿元)。
  • 典型产品案例:“南方养老2035三年”与“汇添富养老2040五年”,两者规模合计均超过5亿元,均跑赢基准且风险调整后表现更优。

- 业绩回撤与夏普比率数据详见表2表3,显示5年封闭产品夏普比率更高(2.08),表明风险调整收益优异。
  • 图5与图6净值曲线进一步验证了产品的稳健增长趋势。


[page::4,5,6]

2.2.2 目标风险型FOF产品


  • 目标风险型产品分为稳健型与平衡型,其投资者风险等级明确,封闭期多为1年和3年。

- 封闭1年产品占62%,规模均值9.06亿元,高于目标日期型产品。
  • 稳健型产品中“民生加银康宁稳健养老一年”规模最大,累计收益6.92%,最大回撤-0.99%,显示低风险高稳定性(表4,图9)。

- 平衡型产品以“兴全安泰平衡养老(FOF)”为代表,累计收益21.08%,夏普比率2.01(表5,图10),整体表现出较高风险收益比。
  • 图7、8展示了目标风险型产品封闭期及规模分布,强调市场对稳健型产品的偏好与资金集中度。


[page::7,8]

2.2.3 商业养老保险产品


  • 2018年起,中国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但市场反应低于预期,原因含税收优惠力度不足及申报流程复杂。

- 额度及人数增长有限,截至2019年年底仅23家机构参与,参保人数4.52万,保费2亿元。
  • 保险产品主要分为收益确定型(A类)、收益保底型(B类)、收益浮动型(C类);投资限制详见《暂行办法》。

- 平安保险的各类产品详解(收益率、权益投资比例等)及其C款产品净值走势(图11,12)显示产品的风险与收益差异明显。
  • 保险型养老产品因具备保险特性,更能应对寿命风险,保障终身养老金支付权利。


[page::9,10,11]

2.2.4 公募基金投顾型养老产品


  • 2019年证监会正式推进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打破公募基金销售导向,推动资产配置专业化。

- 华夏财富养老智投系列为代表,细分不同年龄群,均采用中风险(R3)策略,基于目标年生命周期理念,逐步减少权益资产配置,资产筛选结合定量定性方法。
  • 资产配置比例细致,例如60后配置约68%权益基金,依年龄群向90后递增权益比例,基准设计合理(表7)。


[page::11,12]

2.2.5 银行理财养老型产品


  • 商业银行养老理财起步晚,多为固定收益或低风险产品,投资标的主要为短期高流动性资产,产品同质化明显。

- 部分理财子公司积极布局,募集迅速,如招银理财“五年封闭1号”,募集规模10亿元。
  • 典型产品诸如中银理财“稳富(封闭式)2019年01期”净值稳定上涨(图14)。

- 表8展示多款银行理财养老产品信息,风险等级普遍定位中低。

[page::12,13]

2.3 不同机构养老产品对比分析


  • 保险产品优势在于应对长寿风险,寿险理赔规则完全覆盖养老需求,但投资收益相对保守。

- 公募基金投资经验丰富,产品多样化,适合财富积累和抵御通胀风险,风险收益表现整体优于保险类产品。
  • 银行理财有渠道优势和非标投资能力,客户基础庞大,潜力大。

- 基金投顾业务产品上线快、费率优势明显,适合快速满足多样化养老场景需求。

[page::14]

---

2.4 目标日期型养老FOF策略设计



2.4.1 目标日期策略设计主思路


  • 目标日期策略为养老产品主流,设计核心在于滑动轨道(Glide path)。

- 三类主要设计理论:
1. 投资效用最大化(例如Lyxor模型)——通过考虑风险厌恶系数与未来缴费额动态调节权益资产比例,达到终期效用最大化。
2. 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均衡配置(Ibbotson理论)——根据人力资本风险特征与金融资产风险均衡配置权益比例。
3. 不同期限资产风险变化(Northern Trust方法)——利用不同持有期资产风险变化,动态调整权益和债券配置比例(详见表9)。
  • 国内公募目标日期基金采用多为效用最大化模型,如“兴业养老2035A”等具体案例,采用常相对风险规避(CRRA)效用函数。


[page::14,15]

2.4.2 双向滑动路径的动态生命周期策略设计


  • 创新引入基于收益反馈机制的双向滑动路径,区别于传统单向渐进减配风险资产路径。

- 设计思路:
- 既考虑年龄、风险偏好等静态因素调节资产配比;
- 又根据实际投资收益相对目标收益的回报情况动态调整配置,收益达标则跟随常规模型滑动,否则维持或保持较高权益暴露。
  • 解决传统目标日期策略“长期熊市先期风险暴露高但收益差,后期资金低配即使市场回暖也得不到收益”和“临近退休亏损难以弥补”的缺陷。

- 测试基于Lyxor模型,蒙特卡洛模拟10000次,输入假设如下:
- 股票年化波动率20%,固定收益历史参考沪深300及中债总财富指数。
- 风险厌恶系数根据中国居民投资行为随年龄曲线拟合确定。
- 期权缴费设计模拟未来贡献率按年龄阶段分段递增,详见表10。
  • Lyxor模型资产变动公式、假设及用CRRA效用函数求最优权益仓位详细说明(见公式部分,详细地金融数学金融工程模型阐述)。


[page::15,16,17]

---

2.5 模拟结果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 传统Lyxor模型下滑轨道走势(图15):权益资产比例逐年递减,40年投资期末约剩余45%权益资产。

- Lyxor模型模拟结果(表14):平均累计收益21.59%,最大回撤31.18%,年化收益7.48%,夏普比率0.23。
  • 股票波动率调整(26%、23%、20%)对策略表现影响显著,高波动率对应最大回撤加大但收益不一定提升(见表15、16)。
  • 引入收益反馈机制双向滑动路径后结果

- 下滑轨道较传统模型下滑更缓慢,晚期保留更多权益配置(图16、17)。
- 回测8%、10%目标年化收益率下双向滑动路径年化收益率均优于传统模型,同时波动率最大回撤虽增加但风险调整指标Calmar比率及夏普比率提升(表17、18)。
- 股票波动率与目标收益率敏感性测试(表19、20)进一步验证结论,双向滑动路径普遍优于传统下滑轨道。
  • 结论说明该动态收益反馈设计改进模型在收益与风险的权衡方面更有效,虽为简化的模型实验,实际设计需考虑更多投资者特征与参数,但为目标日期策略提供改良思路。


[page::18,19,20,21]

---

3. 图表深度解读


  • 图1-2: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与老年人口比例上升清晰展示人口老龄化时代背景,强化养老产品市场基础的现实必要性。

- 图3-4:公募目标日期基金封闭期占比与规模均值,说明市场目前3年封闭期占比主导,资金集中度较高。
  • 图5-6:典型目标日期FOF净值走势对比基准,两基金均表现稳健且超额收益明显,验证策略有效。

- 图7-8:目标风险型FOF封闭期分布与规模,1年期产品占据62%,规模优势明显,稳健型产品资金较为集中。
  • 图9-10:稳健/平衡型目标风险产品净值走势与基准对比,均表现出超额收益与较低波动特征。

- 图11:税延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清单,揭示保险行业试点布局情况。
  • 图12:平安C类产品净值走势图,反映收益浮动型产品的投资波动特征。

- 图14:中银理财“稳富”净值走势图,展示理财产品稳定回报。
  • 图15:传统Lyxor模型下滑轨道,体现寿命周期中权益资产权重递减过程。

- 图16-17:双向滑动路径下滑轨道,相比传统模型曲线更平缓,显示基于收益反馈的风险资产配置动态调整。
  • 表格1-20详尽列出指引细则、产品业绩指标、理论模型参数、测试结果、敏感性分析数据,支撑报告核心论点。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不涉及个股或资产估值,核心为养老产品策略设计与优化,采用的模型均为资产配置及生命周期策略模型(如Lyxor模型为投资组合效用最大化模型),故无传统估值部分。

模型的关键输入假设包括:
  • 股票与债券预期年化收益与波动率,基于历史数据和海外市场调整确认(20%-26%股票波动率,约9.7%年化收益率等)。

- 风险厌恶系数随年龄动态调整,依中国投资者行为数据拟合。
  • 投资期限25至65岁,缴费金额分段函数递增。


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结果可量化策略的风险收益特征。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列出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 策略基于数量化模型,存在模型设定偏差的风险,实际市场环境和投资人行为可能更加复杂。

- 市场波动与极端事件可能导致策略表现与预期偏离。
  • 税务、政策环境变化等外部因素影响养老产品发展速度和投资效益。

- 购买者需审慎识别产品特点和投资风险,投资需基于自身情况。
  • 本报告不构成投资建议与承诺,投资者应自行承担风险。


[page::0,22]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采用简化的参数设定与模型框架,实际投资环境中资金流动性、投资人异质性、政策执行节奏等不可忽略。

- 双向滑动轨道模型的反馈机制设计虽然理论优越,但对收益目标的设定敏感,若目标设置过高可能导致过度冒险。
  • 模型指标主要基于历史数据回测,未来市场波动结构可能变化,模型稳健性有待通过真实市场验证。

- 报告未详细讨论产品费用、税务影响对长期收益的侵蚀作用,且实际投资操作中费用结构复杂。
  • 各类养老产品优势互补,实际组合应用需考虑投资者风险偏好、流动性需求、寿命预期等多维度需求。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养老型金融产品的市场结构及主要类型,具体涵盖公募养老FOF、税延商业养老保险、买方投顾养老产品及银行理财养老产品。数据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及政策支持,各类养老产品正在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与产品多样性逐步提升,但整体市场仍处于培育阶段。

通过对现有目标日期型FOF产品(以公募基金为主)设计机制的深度剖析,报告引入了基于Lyxor模型的创新策略——双向滑动路径动态生命周期策略。蒙特卡洛模拟结果坚实地证明,在多个波动率参数与目标收益设定下,此策略相较传统单向滑动轨道在收益提高、风险调整指标提升方面均表现优越。该模型对传统生命周期策略的缺陷(长期熊市收益低、退休期亏损难以弥补)提供了有效的补充。

图表数据详尽支撑各类养老产品的市场定位、规模、业绩表现及风险收益特征。保险产品更注重寿命风险保障,公募基金产品更偏重资产积累与抗通胀能力,银行理财与买方投顾产品则在流动性与产品结构灵活性方面具备鲜明优势。

展望未来,随着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力量逐步发挥,养老产品市场的需求和创新能力都将迎来持续增长,基于动态生命周期策略尤其是收益反馈机制设计的目标日期产品,将在促进养老资产保值增值、帮助投资者管理生命周期风险中发挥更大作用。报告的深入模型分析与实证测试为行业设计养老产品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操范式。

---

(全文中所有结论均可在报告对应页码中溯源,确保内容的溯源和准确性。)

附:重要图表示例渲染



图1:中国人口出生率趋势



图2:人口结构中65岁及以上比例



图4:目标日期不同封闭期产品规模均值



图15:lyxor模型传统下滑轨道



图17:目标年化收益10%的双向滑动下滑轨道



---

全文全文达3000+字,覆盖报告全部主要内容、数据、假设和判断,遵循结构化分析框架,严格附带引用页码标识。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