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动权益基金中的次新股持仓分析及重点关注名单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2020年基金年报数据,系统统计了主动权益基金中次新股的持仓情况,发现次新股占全部股票仓位比例为2.35%,灵活配置型基金持仓最多。报告详尽列出基金持有的2020年12月及之前上市的次新股名单,并指出除打新股票外,机构持有比例高且走势稳定的次新股值得重点关注,提供投资者新的选股视角和市场热点指引 [page::2][page::12]。

速读内容


次新股在主动权益基金中的仓位分布及类型差异 [page::2]


  • 主动权益基金共持有次新股市值838.97亿元,占基金股票总仓位的2.35%。

- 灵活配置型基金持股次新股比例最高,为2.58%;平衡混合型基金最低,为1.21%。

  • 次新股持仓主要集中于灵活配置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显示基金经理有针对性布局次新股。


重点基金持有次新股名单(2020年12月及之前上市)[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page::12]

  • 包含51只2020年12月以来上市的次新股,详细披露代码、简称、上市日期、市值及基金持有自由流通市值比例。

- 打新惯用操作造成部分股票持仓中的短线交易痕迹,红色标注指出相关次新股类型。
  • 除打新次新股外,表2列出2020年12月前上市、基金持有比例较高的次新股,如思瑞浦(持股比例56.96%)等,彰显其作为重点关注对象的投资价值。

- 多家公司机构持有基金数量及基金公司数量均较高,显示广泛认可。
  • 持仓比例和持仓基金数量的多样化给投资者提供了充分的选股参考。


总结与投资建议 [page::12]

  • 核心资产持续回调背景下,次新股重新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 由机构重仓、走势独立且多头趋势明显的次新股将是未来潜力股的重点关注标的。
  • 本报告通过基金持仓数据筛选出高价值次新股名单,辅助投资者洞察基金投资逻辑与市场热点,提供决策参考。

深度阅读

金融工程点评报告——主动权益基金次新股持仓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金融工程点评报告(次新股基金持仓专题)

- 发布日期:2021年4月9日
  • 发布机构:长江证券研究所

- 分析师:覃川_桃A(执业证书编号S0490513030001)、鲍丰华
  • 研究主题:基于2020年基金年报数据,系统分析主动权益基金持有的次新股情况,探讨次新股在基金仓位中的占比及具体持仓股票,剖析其投资价值及机构关注度。

- 核心论点:在核心资产持续调整的背景下,次新股作为一个此前相对平静的板块,重新受到市场及基金的关注。通过识别机构持有比例高且走势独立的次新股,可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潜在投资标的。报告通过基金持仓数据,剔除了打新行为形成的虚假持仓,着重关注存续期较长且呈多头趋势的次新股。

本报告没有明确直接给出具体买卖评级或目标价,而是提供了详实的基金持仓数据和结构分析,帮助投资者及机构理解次新股在当前基金投资组合中的位置和重要性,并提供重点关注名单与数据基础。[page::0-2], [page::12]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研究背景与市场环境分析


  • 报告首先指出,近两年市场行情上涨带动了公募基金产品数量和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基金持仓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尤其是核心资产,但近期核心资产回调带来投资策略调整的需求。[page::2]

- 基金重仓股之外,次新股板块重新引起关注。次新股定义为2020年4月1日(含)以后上市的A股及存托凭证。
  • 据2020年基金年报数据显示,共有2851只基金持有次新股,持仓市值合计约839亿元,占主动权益基金股票市值的2.35%,体现出次新股虽然占比不高,但仍有一定体量关注。[page::2]


2.2 次新股在基金仓位中的结构分布


  • 图表1(饼图)显示主动权益基金持股市值分布:

- 非次新股占98%,次新股占2%(838.97亿元)。
- 该比例虽小,但在基金群体中持有次数多,体现次新股作为新兴板块的普遍存在性。[page::2]
  • 图表2(柱状图)进一步按基金类型区分次新股占比:

- 灵活配置型基金次新股占比最高,约2.58%
- 偏股混合型基金次新股约2.45%
- 普通股票型基金约1.75%
- 平衡混合型基金最低,仅约1.21%

说明灵活运作的基金更愿意布局次新股,平衡基金则相对谨慎。这反映了不同基金风险偏好与仓位管理的差异。[page::2]

2.3 基金持有的具体次新股名单剖析(Tables 1-2及附表)



各表列明详细持仓信息,包括代码、简称、上市日期、股票市值、基金持有股票市值(即基金合计持有的股票市值,单位亿)、占该股票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持仓基金数量及基金公司数。
  • 表1:2020年12月及以后上市的次新股,共51只,其中存在大量由于“打新”行为形成的基金持仓,报告已剔除其中开板即卖出或首日卖出的打新次新股,聚焦机构真实持仓的次新标的。

- 例如,奥普特(688686.SH)市值8.82亿,基金持仓市值36.96亿,占流通市值23.86%,被792只基金持仓,涉及85家基金公司,显示机构关注度极高。
- 类似高比例基金持仓包括派能科技、三旺通信、火星人等。
  • 表2及后续附表:2020年12月之前上市的次新股,显示部分较早期次新股依然被基金重仓,部分股票如思瑞浦(688536.SH)基金持仓占比高达56.96%,说明机构重点关注度持续。同时覆盖范围广,从市值百余亿级到微市值均有分布。

- 其他企业如安克创新、固德威、稳健医疗、新洁能等跨多个行业。
  • 数据显示基金对次新股的持仓分散但重点突出,基金数量多且机构覆盖广,反映出次新股整体活跃度和机构认可度。
  • 大量小市值股票持仓比例较低,提示机构配置多局限于部分重点次新股,资金集中趋势明显。


综上,基金的次新股持仓结构清晰呈现了市场资金对新上市企业的侧重分布和资金认同度。[page::3-11]

2.4 风险提示与基金持仓变动说明


  • 报告明确指出,基金持仓数据基于历史年报数据,市场动态变化可能导致持仓发生调整,数据并非实时,投资者需谨慎参考。

- 同时,打新产生的短线持仓已做标注和剔除,力图还原真实机构持股意愿,减轻数据误导。[page::0]

2.5 总结与投资建议核心观点


  • 核心资产板块调整的背景下,次新股重新成为市场及基金关注的重点。

- 特别强调对机构持有比例高、走势独立且呈多头趋势、持续时间相对长的次新股给予重点关注。
  • 此类股票可能是未来行情的潜在亮点,具有投资参考价值。

- 报告未直接给出个股买卖建议,意在提供数据支持和市场风向指引。[page::12]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主动权益基金次新股与非次新股持股市值结构饼图


  • 直观显示次新股在基金股票持仓市值中的占比仅2%左右,表明基金总体偏好大型成熟资产。

- 次新股虽占比较小,但资金量仍达838亿元以上,显示出该板块潜在的投资价值和机构关注。

图2:不同类型基金次新股仓位占比柱状图


  • 反映不同基金类型对次新股的投资偏好差异,灵活配置型基金积极布局次新股,表明风险容纳度与灵活操作能力较强。

- 平衡型基金较为谨慎,侧重稳健配置。
  • 该图形支持报告结论,即次新股作为细分市场正在被部分积极策略基金重视。


表格1及表格2详细基金持仓股票明细


  • 表格数据详尽罗列了各个次新股的基金持仓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持仓基金数目及基金公司数,体现了机构持股的广泛和深度。

- 统计数据显示,部分次新股的基金持有比例远高于20%,体现出极高的机构认可度。比如派能科技占21.9%、奥普特23.86%、思瑞浦56.96%。
  • 这些高持仓比例可视为机构重点布局股票,通常预示其具备一定投资吸引力。

- 持仓数量超过千只基金以及上百家基金公司共持的股票数量,显示基金行业的分散持仓及集中资金双重特征。

图表和数据密切结合文本内容,强化论点:次新股群体存在机构热衷配置的个股,且基金管理人在积极寻找核心资产之外的投资机会。[page::2-11]

---

四、估值分析



报告主要侧重基金持仓统计与结构分析,未对次新股具体估值做出详细阐述,也未采用传统估值模型(如DCF、市盈率法)进行明确目标价预测。

报告的价值体现为:
  • 通过基金持仓行为间接反映机构对次新股的认可度。

- 持仓比例高的股票可能估值存在溢价或成长预期,值得重点跟踪。
  • 下一步研究可结合这些重点次新股开展深度估值分析。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提示基金持仓数据为历史披露数据,现时市场变动可能导致持仓有较大调整,存在一定时效性风险。

- 打新相关的次新股持仓存在“非真实持股”误导风险,报告已做剔除和标注。
  • 次新股本身普遍流动性有限、波动较大,风险较成熟股票高,投资需谨慎。

- 对市场大环境仍存不确定性,核心资产波动可能引发市场分流资金,对次新股风险敞口带来影响。

报告未提供特定风险缓释策略,但通过去除打新派生持仓,增加数据的真实反映度,降低决策误导风险。[page::0, 2]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数据详实,结构较完整,但仅依赖历史年报持仓披露,缺乏对市场实时动态的跟踪分析,影响数据时效和判断准确性。

- 未就次新股个股基本面进行深入剖析,未对未来收益驱动因素展开定性分析,投资建议相对宏观。
  • 对于大量小市值、低持仓比例股票,报告未明确阐述基金小规模持仓的意义或投资价值,可能存在数据噪音。

- 报告对基金打新持仓的剔除逻辑说明有限,是否完全排除投机性持仓存在难点。
  • 无直接风险评级及投资评级,可能影响投资者快速判断。

- 报告整体语气稳健,避免了主观夸大,有一定实证基础。

---

七、结论性综合



长江证券研究所于2021年4月发布的这份金融工程点评报告,借助2020年公募基金年报数据,深入揭示了主动权益基金对次新股的持仓情形。整体显示:
  • 次新股在基金中虽占比小(约2.35%),但有大量基金持有及机构深度参与,特别是在灵活配置型基金中次新股持仓比例更高。

- 基金持有的次新股数量庞大,既含2020年12月以后的次新股,也包括此前上市的次新股。其中明显存在机构重点集中配置的龙头个股,这些股票的基金持仓占比显著,机构覆盖基金数达数百至上千只基金,基金公司数达数十家以上,体现市场对其的认可与信赖。
  • 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非打新长期持有、持仓比例高且走势独立的次新股,这类股票潜在具备相对稳健的成长属性和投资价值,兼具行情弹性和资金关注度。

- 从基金持仓结构的细分看,不同类型基金对次新股的关注度差异明显,凸显投资风格和策略的多样性。
  • 报告虽无具体买卖评级及估值建议,但为投资者提供了系统、详实的资金流向数据支持,辅助挖掘基金背后的行业与个股热点。


综上,该报告为理解次新股市场中机构资金布局提供了清晰的地图,特别是在市场复调,核心资产承压的背景下,次新股可能成为资本关注的重点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与投资价值。[page::0-13]

---

# 注:所有引用页码标注均基于原报告页码索引,方便后续文本溯源和查证。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