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否极泰来 (十五) 一动不如一静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当前A股市场,包括上证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近期走势,指出上证指数在3000点附近存在MACD周线死叉临界风险,但恒生科技先行调整后进入横盘,或示范A股止跌信号。报告还统计了2024年6月涨幅及突破信号个股,揭示平台突破模式在趋势捕捉中的有效性,为投资者提供策略参考 [page::1][page::3][page::6][page::7]。

速读内容


市场状况与指数走势观测 [page::3][page::4][page::5]


  • 公募重仓50指数、本周跌0.97%,非50指数跌1.73%,非公募重仓指数跌1.77%。

- 上证指数沿5日线下行整整一个月,现处于3000点上下且MACD周线面临死叉风险。
  • 上证50、沪深300均呈现震荡下行态势,技术图形上均有类似转弱信号。

- 恒生科技指数调整提前A股两日,跌幅更显著,自6月初以来进入横盘震荡。

2024年6月涨幅及平台突破个股统计 [page::6]


| 属性 | 名称 | 突破日 | 突破次日至最高涨幅 | 最高涨幅(%) | 起涨时自由流通市值(亿) | 起涨时成交额(千万) |
|------|------|---------|-------------------|-------------|----------------------|------------------|
| PCB | 逸豪新材 | 20240603 | 174% | 103% | 6.21 | 7.89 |
| 半导体 | 错威特 | 20240617 | 155% | 49% | 4.04 | 3.65 |
| 消费电子 | 杰美特 | 20240613 | 139% | 49% | 7.62 | 4.06 |
| 半导体 | 东晶电子 | 20240618 | 134% | 28% | 6.50 | 4.41 |
| 车路云 | 华铭智能 | 20240619 | 133% | 10% | 9.08 | 9.96 |
  • 平台突破信号触发的个股多为底部放量形态,显现强趋势特征。

- 概念涵盖PCB、半导体、消费电子、车路云等热点行业,显示科技板块活跃。
  • 突破个股市值及成交额分布多样,体现多等级资金参与。


2024年6月价格信号突破后最大收益个股表现 [page::6]


| 个股简称 | 实破至今收益(%) | 突破至今最大收益(%) | 突破日流通市值(亿) | 当日成交额(亿) | 一级行业 | 二级行业 |
|----------|-----------------|---------------------|---------------------|-----------------|----------|----------|
| 逸豪新材 | 62.81 | 102.76 | 8.28 | 0.79 | 电子 | 零部件及元器件 |
| 协和电子 | 29.00 | 77.17 | 20.78 | 0.78 | 电子 | 零部件及元器件 |
| 杰美特 | 15.12 | 49.25 | 15.38 | 1.63 | 电子 | 零部件及元器件 |
| 错威特 | 35.55 | 49.00 | 6.05 | 3.27 | 电子 | 半导体 |
| 崇德科技 | 21.69 | 37.81 | 10.25 | 2.74 | 机械设备 | 通用机械 |
  • 涉及电子零部件及半导体行业个股表现突出。

- 突破日成交额及流通市值体现资金介入规模,交易活跃。
  • 该类价格信号突破个股的收益集中且具有代表性。


市场观点总结 [page::7]

  • 观察到上证指数处于5日均线下行,并临近3000点关键支撑位,MACD指标周线面临死叉机会。

- 恒生科技指数的提前调整与更大幅度下跌,随后进入横盘,有望为A股止跌提供参照。
  • 结论倾向于认为上证指数有望在3000点得到支撑并化解周线死叉风险。

- 平台突破及底部放量形态个股为主要趋势捕捉标的,体现了策略在当前市场环境的有效性。

深度阅读

证券研究报告《一动不如一静》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 一动不如一静
系列编号: 否极泰来(十五)
发布机构: 长江证券研究所
报告日期: 2024年6月22日
分析师: 冷旭晟、覃川桃
报告类型: 金融工程点评报告

主题内容:
本报告聚焦于中国股市特别是上证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的近期走势和投资机会,分析当前指标状态及市场热点,从技术指标和资金动向入手评估市场阶段性风险及潜在反弹的可能性。报告还侧重于通过平台突破信号来捕捉短期内涨幅明显的个股,解析当前市场热点行业与个股选择的逻辑。

核心论点与观点:
· 上证指数已围绕5日均线做下行调整达一月,现临近3000点关键位,MACD周线处于死叉边缘,技术面需警惕调整风险。
· 恒生科技指数调整先于A股约两个交易日,且跌幅更大,目前进入横盘震荡,示范效应显示A股或在3000附近守稳。
· 市场热点主要集中于底部放量和平台突破形态的个股,显示投资者对趋势股捕捉模式的偏好。
· 平台突破信号仍是较为有效的捕捉趋势股工具,尤其在底部放量模式成功率较低的背景下。
· 报告整体持审慎偏乐观点,建议关注技术关键位变化和热点个股趋势。page::1] [page::7]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市场状况


  • 关键论点:

公募基金持仓中,公募重仓上证50指数个股跌幅相对较小(0.97%),非50和非公募重仓股跌幅明显更大,分别为1.73%和1.77%。
上证指数环绕5日均线呈现缓慢下行态势,已持续近一个月,当前上证指数在3000点附近处于技术性关键点,MACD指标周线图显示死叉临界,显示下行风险正在累积。
  • 逻辑与假设解释:

指数按照5日线逐步下移,说明短期市场跌势较为稳定且持续,难以立即回暖。同时,MACD作为趋势性指标出现死叉临界,意味着动能减弱,短期继续下跌概率增大。
公募基金重仓50指数个股相对抗跌,表明市场资金偏好稳健大盘蓝筹股票,避险意愿升高。
  • 数据说明:

从图表1可见,公募重仓50指数走势明显优于非50和非公募重仓股,折算成收益,公募重仓50股接近3100附近基准水平(表现稍微回升),而非公募持仓指数明显低于0.8。
日线和周线的K线及均线图(图2、图3)反映连续下跌趋势和技术指标逼近转折点状态。
  • 关键图表解读:

- 图1表明公募持仓中50指数维持上升态势,而非公募重仓股大幅下跌,表明机构资金防御性加强。
- 图2、图3分别展示上证指数日线与周线走势,均可见技术指标指数趋弱的迹象,且MACD柱状图缩小并临近负值。

总体看,市场处于短期震荡调整阶段,技术指标提示风险但尚未完全确认下跌趋势,存在企稳可能[page::3,4].

2.2 恒生科技走势


  • 论点与结论: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先于A股两个交易日,跌幅更大,且自6月初以来进入横盘震荡状态。提示A股后期或出现相似调整结束信号,存在相对企稳反转的可能。
  • 图6解读:

恒生科技指数日线显示走势震荡,量能逐步萎缩,技术指标MACD呈现死叉但进场多头仍占主导,整体态势为技术性调整后蓄力。
  • 分析师判断依据:

恒生科技作为科技板块指标,走势早于A股大盘,且目的性示范效应明显。此阶段的横盘稳定暗示市场承接力度增强,可能迎来反弹。根据这一观测,分析师倾向于认为上证指数于3000点附近也可实现类似企稳[page::5].

2.3 市场热点与个股选择


  • 核心观点:

报告基于2024年6月1日至21日的区间数据分析,统计了区间内涨幅较大的个股,特别强调了“平台突破模型”捕捉到的部分个股。其中特别指出多数涨幅榜排行榜前20个股属于底部放量形态,且平台突破信号能同步捕捉部分强势上涨股票。
  • 表1详细解析:

涨幅榜前20名个股如逸豪新材(涨幅最高达174%)、错威特等,多数为电子、半导体、车路云等高成长行业,显示投资热点集中。
起涨时成交额均较高,显示资金流入真实且活跃,市值涵盖从小市值至中等偏大市值不等。
  • 表2主要内容:

包含价格信号突破后获得最大收益的20个个股,确认平台突破模型的有效性。指标如当日成交额、流通市值、收益率均详细列出,显示突破后个股波动明显但多数表现抢眼。
  • 逻辑与假设:

底部放量形态贵州放量并伴随突破平台,表明机构资金介入,短期量价配合良好,有望持续上涨。由于通道加速模式持续时间较长,平台突破成为更适合捕获新趋势的技术手段。
  • 行业集中度分析:

高比例集中于电子(零部件及元器件)、半导体和车路云行业,显示科技、智能制造、汽车电子为主要风口[page::6].

2.4 总结



报告再度强调了上证指数目前围绕5日均线横盘调整、靠近3000点关键位的技术态势,技术指标MACD的周线临界死叉风险。恒生科技较早进入调整并进入阶段性横盘,作为示范效应,暗示A股当前区域有望企稳。
投资建议侧重捕捉底部放量和平台突破形态个股,重点关注科技和相关高成长行业的短期机会。[page::7]

2.5 风险提示



报告明示本报告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未来走势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投资者需谨慎参考。强调模型和技术指标不保证结果,市场变化可能导致不同结局。[page::8]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公募持仓分类下三类指数走势图(2024年初至2024年6月21日)



描述:图表展示了公募基金重仓50指数(红线)、公募重仓非50指数(灰线)及非公募重仓等权指数(橘线)的累计行情表现。

解读:
  • 红线(公募重仓50)自年初至今稳步攀升至1.01水平,表现较优。

- 灰线(公募重仓非50)表现相对弱势,稍低于0.95。
  • 橙线(非公募重仓等权)表现最弱,跌至0.76。


此趋势表明资金更倾向蓝筹,风险偏好减弱,市场避险心理浓厚。

链接文本论点:展现机构资金对偏大盘蓝筹股的防御姿态,验证市场风格偏稳健的判断。

溯源![


---

图2&图3:上证指数日线与周线走势



描述:日线与周线K线图分别描绘指数近期价格和技术指标变化。其中MACD指标在下方辅助判定趋势强弱。

解读:
  • 日线显示指数持续缓慢下行,收盘价逐步接近3000点,5日线接连跌破。

- 周线显示指数从年初高点3731一路下跌后尝试反弹,但动能不足,MACD柱收缩,死叉临界。

文本联系:支撑报告结论,即当前技术指标风险明显、短线调整压力大。

溯源!
溯源!

---

图4:上证50日线走势



描述:反映上证50指数短期价格变化,其中各均线指标显示阶段性支撑压力。

解读:
  • 指数在2400一线获得一定支撑,但仍处下行压力中。

- MACD指标偏负,动能趋弱。

支持市场资金偏好大盘股但短期调整仍在继续的观点。

溯源!

---

图5:沪深300日线走势



描述:沪深300指数日线K线,反映大盘整体价格动向。

解读:
  • 指数位于3500点附近,呈现反复震荡下跌态势。

- MACD负柱持续,指示下行动能延续。

说明大盘整体承压,短期反弹空间有限。

溯源!

---

图6:恒生科技日线走势



描述:该图反映恒生科技指数从较高点至当前下跌及进入盘整的走势。

解读:
  • 下跌开始时间领先A股2个交易日,跌幅更深,随后进入稳定盘整阶段。

- 技术指标显示弱势调整后企稳迹象。

结合文本表明科技板块调整走在前面,具有一定示范效应,暗示A股或将趋稳。

溯源!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提供明确的估值模型或目标价,主要基于技术分析及价格突破信号来判断市场及个股走势。已有的技术指标(如MACD死叉)和价格行为成为主要的投资判断依据,未涉及DCF、市盈率等估值方法。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中简明指出:
  • 本报告的推论基于历史数据测算,未来市场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技术指标的滞后性可能导致判断误差。
  • 投资热点个股集中度高,行业轮动或政策变化导致风险。

- 特别提示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

未披露具体缓解策略,主要强调历史数据的参考局限性和市场不确定风险,投资者应审慎。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在结构上以技术指标解读为主,较少结合宏观经济或企业基本面分析,可能低估了非技术面冲击风险。

- 依赖平台突破模型捕捉趋势股,虽然具有操作性,但模型的短期信号准确率未详述,存在信号噪声干扰风险。
  • 恒生科技指数作示范效应的类比具备逻辑性,但对两地市场结构差异影响考虑不足。

- 技术指标如MACD死叉虽提示风险,但并非必然导致下跌,可能产生误判,建议结合多指标综合分析。
  • 报告总体保持审慎态度,但对部分热点股的强势表述略显乐观,应留意当前行情潜在调整周期。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详尽的技术指标与价格行为分析,展现了当前中国股市技术面临临界调整态势,尤其是上证指数围绕5日均线下行调整并处于3000点关口及MACD周期死叉边界的状态。恒生科技指数先行进入调整并逐步企稳,暗示A股可能跟随出现反转。资金层面,大型公募基金更青睐蓝筹股,体现市场避险情绪。

市场热点中特别强调平台突破模型抓取的个股,这些多集中在电子、半导体及车路云等高科技行业,体现趋势股捕捉的偏好和潜力,提示投资者关注底部放量后的趋势启动机会。

图表分析清晰支持技术指标的判断,反映当下市场的调整压力与阶段性稳固的可能。尽管历史指标暗示风险,但借鉴恒生科技指数的示范效应,报告对A股3000点附近稳定持审慎偏乐观态度。风险提示强调数据历史性局限,提醒投资者需合理配置,结合多重信息和风险偏好进行投资决策。

总体而言,报告传递的信息是:当前市场正处于技术调整与趋势转换的重要时点,短线操作宜谨慎,同时关注技术信号发出的潜在反弹机会,特别是在趋势启动的平台突破个股中寻找投资亮点。[page::1,3,4,5,6,7,8]

---

备注



以上分析完全基于报告原文内容,并结合所有图表和数据进行深入剖析,力求做到内容详尽、精准、完整,帮助投资者和研究人员全面理解报告核心观点及其依据。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