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加快入市步伐— 基金动态报告20250808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险资加快入市的现象及其背后的政策环境,重点跟踪了今年险资举牌次数创新高、险资重仓行业及个股分布,辅以权益市场行情及基金仓位变动。基金业绩方面,周期板块和中游制造表现突出,基金发行活跃,私募产品备案数量创近两年新高。报告还涵盖了市场动态、产品热度及海外市场热点,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基金动态分析与行情参考 [page::0][page::1][page::3][page::4][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3][page::15][page::18]
速读内容
险资举牌活跃度显著提升 [page::0][page::1][page::2]
- 2025年以来险资举牌次数达22次,超过2024年全年,平安人寿贡献7次举牌。
- 险资持股市值达137亿元,重仓通信、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及电子机械行业。
- 中国移动为险资最大重仓股,市值超50亿元。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加速,已有6只试点基金进入运作状态。
近期权益市场与行业表现 [page::2][page::3]


- 本周沪深300上涨1.23%,小盘成长涨幅最大达2.59%。
- 有色金属、机械、国防军工表现优异,涨幅均超过5%。
- 医药和消费者服务板块出现小幅回调。
基金整体仓位持续提升,偏好大盘成长及机械设备 [page::3][page::4]



- 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分别提升至86.47%和84.38%,均处近一年高位。
- 偏股混合型基金加仓大盘成长(4.4%),机械设备仓位提升明显。
- 行业层面加仓消费、周期、成长和金融,减仓稳定板块。
绩优基金表现突出,周期及中游制造赛道领先 [page::4][page::5][page::6]
| 赛道分类 | 近1周平均回报(%) | 今年以来平均回报(%) |
|---------|-----------------|------------------|
| 周期板块 | 3.10 | 12.73 |
| 中游制造 | 2.54 | 11.57 |
| 医药板块 | -1.30 | 40.99 |
| 全市场 | 1.81 | 14.70 |
- 本周涨幅排名前五的基金收益均超9%,代表基金包括永赢新能源智选、长城新兴产业。
- 中游制造的绩优基金如中海魅力长三角涨幅超10%,今年以来表现优异。
- 医药板块虽本周表现较弱,但今年以来涨幅领先。
私募市场活跃,7月新备案基金数量创新高 [page::6]
- 7月共有1298只私募基金备案,环比增长18%,其中887只为股票策略基金。
- 新备案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显示私募行业回暖迹象。
产品层面多样化发展与海外市场动态 [page::7][page::8][page::9]
- 摩根盈元稳健FOF一日售罄,采用“固收+”多元资产配置策略,权益资产占比不超过30%。

- 博时科创债ETF规模突破百亿元,债券ETF趋于规模化,市场站稳5000亿规模。
- 中国公募REITs市场活跃,新品获批并逐步扩容,相关指数今年涨幅超过10%。
- 韩资公司推出聚焦中国AI大数据科技主题ETF,外资加速布局A股科技领域。
- 美债市场出现“乌龙指”引发短期收益率波动,财政部10年期国债拍卖需求疲软。
机构管理层变更及新发基金活跃 [page::10][page::11][page::12][page::13][page::14][page::15][page::16]
- 景顺长城、北信瑞丰、东吴基金管理层调整,涵盖董事长及总经理岗位。
- 本周共成立34只基金,发行规模保持近两年高位,指数型基金占比突出。
- 16只基金结束募集,32只新基金发行,涵盖指数、债券及混合型基金。
- 新申报基金48只,多为指数型基金,涉及多家知名基金公司。
风险提示与分析师介绍 [page::18][page::19]
- 报告强调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数据和模型存在偏差可能。
- 主要分析师姚紫薇为金融工程及基金研究专家,孙诗雨专注权益基金研究。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深度分析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险资加快入市步伐——基金动态报告20250808》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发布日:2025年8月10日
报告分析师:姚紫薇、孙诗雨
SAC编号:S1440524040001 / S1440524060007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本报告题为《险资加快入市步伐——基金动态报告20250808》,由中信建投证券金工及基金研究团队原创发布,主分析师为姚紫薇与孙诗雨。该报告针对险资(保险资金)在权益市场的投资行为及整体基金市场的动态进行研究和跟踪,旨在揭示保险资金入市的最新趋势及其对行业和市场层面的影响,同时结合当前基金市场、行业政策、产品发行和海外市场动态进行综合分析,来辅助机构类专业投资者把握投资机遇。
报告核心论点为:
- 2025年以来,保险资金在权益市场加速布局,尤其通过举牌上市公司的方式显著增持,带动险资投资结构变化。
- 当前权益市场整体走强,小盘成长风格及有色金属等周期行业表现突出。基金整体仓位提升,偏好大盘成长与机械设备等行业。
- 私募备案产品数量创近两年新高,债券型ETF规模快速扩张,公募REITs市场活跃,同时海外市场出现针对中国AI主题的ETF,反映科技领域投资热情。
- 机构方面出现管理层和基金经理调整,基金发行与募集保持高热度。
报告整体传递出险资在权益市场逐步增配的主题,同时伴随市场结构调整与基金发行活跃的投资生态环境预期,展现出较为积极的市场情绪和投资机会。对机构投资者特别是专业险资客户有较强参考价值。[page::0,1,18]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热点解读:险资加快入市步伐
报告指出,2025年政策层面积极推动险资权益类配置比例上调,推动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扩围,形成政策利好。险资举牌上市行为活跃,截止8月初,今年已举牌22次,超过去年全年。平安人寿举牌次数最多,涉及多家大型港股银行股。[page::0,1]
具体举牌数据(表1)显示:
- 平安人寿7次举牌,涉及招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
- 长城人寿、中邮人寿、瑞众人寿等多家公司积极参与举牌。
险资持股集中于通信、有色金属、交通运输、机械、电子等行业,持股市值达137亿元,其中中国移动持股市值最高超50亿元,显示险资偏好大盘蓝筹及行业龙头。险资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基金增至6只,保险机构强调长期价值投资理念,重点关注稳定股息与良好公司治理的蓝筹企业,提升投资回报稳定性。[page::2]
逻辑上,险资加速入市主要受政策驱动和投资收益提升需求驱动。举牌行为不仅体现了险资投资的主动性,也展示险资对相关行业和个股的信心。通过长期投资基金模式,险资追求稳定股息和价值投资以匹配资产负债长期性,需要优质标的作为锁定收益来源。[page::1,2]
---
2.2 市场跟踪
2.2.1 业绩走势
2025年8月4日至8日一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23%,上证指数涨幅显著至2.11%,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数均有正向表现,港股恒生及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1.43%和1.17%。行业方面,有色金属、本周涨幅领先超过5.8%,机械、国防军工、纺织服装、煤炭板块表现强劲;医药及消费者服务板块微跌,跌幅分别为0.79%和0.01%。[page::2,3]
图1展示了小盘成长以2.59%的涨幅领跑市场主要指数,显示市场偏好相对成长型与中小盘风格;图2补充了行业涨跌分布,有色金属及机械行业强劲反映周期股轮动行情。[page::3]
2.2.2 仓位跟踪
报告测算,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分别攀升至86.47%和84.38%,较前周分别上涨1.08和2.69个百分点,处于一年内高位。偏股混合型基金风格方面明显加仓大盘成长(升幅4.4%),同时减仓各类中小盘成长及价值风格。大类板块配置上,加仓消费、周期、成长和金融,减仓稳定风格明显(约4.3%),显示市场对积极配置价值和成长两端均有偏好。[page::3,4]
一级行业层面,机械设备板块仓位提升约1%,其他如家用电器、计算机、通信等行业也有一定加仓,整体行业仓位变动较小,幅度多在0.5%以内。仓位升高反映基金运作对市场预期乐观,基金经理倾向于增配成长及周期行业。[page::4]
---
2.3 绩优基金表现
根据表3,基金整体近一周多保持正收益,周期板块、中游制造基金表现尤为优异,平均收益分别为3.10%、2.54%,价值风格基金(2.26%)远超成长风格,显示短期市场价值属性回归。医药板块受压,跌幅约1.3%,虽然今年以来医药长期表现依然优异,收益率达41%。[page::4,5]
业内领先基金主力集中新能源、高端制造及科技创新,如永赢新能源智选(一周收益10.15%)、长城新兴产业(9.53%)、东方高端制造(9.22%)等基金名列前茅,管理基金规模从数千万元至几十亿元不等,重仓股多集中于制造业及新能源领域。表现突出反映市场对绿色能源及高端制造的关注与认可。[page::5,6]
---
3 市场动态跟踪
3.1 行业动态
7月私募新备案基金量达1298只,创两年新高,且股票策略占比近七成,反映私募活跃度明显回升,市场风险偏好改善。广发资管退出公募基金牌照申请,说明监管趋严及公募行业竞争激烈,近年公募牌照审批趋放缓。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对3家私募机构进行自律处分,涉及通过资管产品助发行人非市场化操作,反映监管加强市场秩序整治。中证协拟制定证券行业信息系统稳定性保障标准,应对复杂技术环境下的系统稳定挑战,推动行业IT治理升级。[page::6,7]
3.2 产品热点
摩根盈元稳健三个月持有期FOF产品一日售罄,显示市场对稳健类多资产配置产品需求强劲。博时科创债ETF规模突破百亿元,债券ETF快速崛起,债券市场活跃度提升,基金产品投资路径多元化。公募REITs市场活跃,新获批两只产品,资产涵盖品牌折扣电商及“光伏+水电”清洁能源组合,彰显公募REITs创新产品力度和市场活力持续释放。[page::7,8,9]
3.3 海外市场动态
韩国投资公司KIM推出聚焦中国AI大数据科技主题ETF,反映国际资本积极布局中国科技AI领域。美债市场因期货“乌龙指”事件导致收益率短时飙升,显示市场波动性内部风险与操纵风险依然存在,对全球资本市场敏感性影响明显。[page::9]
---
4 机构动态
本周兴银基金补正QDII业务申请材料,基金行业内尚有多家新设基金公司申请及QDII资格待批。基金公司管理层出现多起调整,涉及董事长与总经理岗位,如景顺长城基金、北信瑞丰基金及东吴基金,反映行业机构治理与管理人员更替动态。基金经理变更较多,涉及68只基金,覆盖主动偏股、偏债、FOF及货币基金,基金经理更替可能影响基金风格及后续业绩。[page::10,11]
---
5 新发市场
本周新成立基金34只,募集金额近400亿元,发行热度处于近2年高位,基金类型以指数型为主。业已开始募集的基金种类丰富,涵盖股票、债券、混合、FOF等,显示基金产品线多样化需求持续。结束募集基金16只,预示后续投放加快。申报基金数量48只,指数基金仍处绝对优势地位,反映市场持续对指数策略基金有较高需求与关注。[page::12-16]
---
附录及风险提示
报告提醒投资者关注过往基金业绩非未来收益保证,数据统计基于模型计算存在偏差可能,且基金仓位估算等均有限制。报告资料亦可能存在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局限,需结合多方信息认真研判。[page::18]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市场代表指数本周涨跌幅
该柱状图细致展示2025年8月4日至8日期间主要市场指数涨跌,其中小盘成长涨幅最高(2.59%),中证1000和上证指数分列二、三位,涨幅均在2%以上。创业板指涨幅最少,仅0.49%。显示该时间段市场偏好较小盘与成长风格,蓝筹相对稳健,科技成长板块表现温和。图表直观反映基金加仓大盘成长外,小盘成长及特色指数的市场活跃度。[page::3]
图2:中信一级行业指数本周涨跌幅
该图揭示有色金属、机械和国防军工行业涨幅最为显著,均高于5%,表明景气度较好,有周期性行情特征。煤炭、轻工制造和钢铁等传统周期板块亦有正面体现。医药、消费者服务作为防御性板块价格下跌,分别下跌0.79%和0.01%,说明资金短期偏好周期和制造业导向资产。行业分化明显,显示投资者对经济结构调整及行业景气变化敏感。[page::3]
图3:普通股票型及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变化
此折线图呈现2023年11月至今,普通股票型基金(蓝线)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红线)总仓位趋势。近期两类基金仓位持续上升,至2025年8月达到约86%和84%高位,反映主动型基金对权益市场持乐观态度,调整配置积极度明显。长期视角揭示基金仓位周期性波动,与市场行情同步。[page::3]
图4、5: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细分(风格与大类行业)
两图呈现基金仓位在不同风格和行业的动态,红色曲线显示小盘成长仓位明显上升,稳健、价值类风格幅度较稳。行业方面,成长类及消费类仓位大幅提升,显示基金经理注重成长性行业布局,传统稳定行业仓位维持,周期和金融行业仓位波动较小。图表精细描绘仓位分布,辅助理解基金投资偏好和市场主题转换。[page::4]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直接披露具体估值模型或目标价信息,主体分析为市场现况、投资行为与基金表现追踪,重点在于资金流向、风格偏好及政策驱动的投资环境演变。因此难以对估值方法作深入点评。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在附录中指出数据统计和模型测算存在固有不确定性,如数据库时效和准确性限制,基于模型进行基金仓位估算可能有偏差,且历史样本选取不同也会影响结果,提示投资者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除此之外,报告提及了行业监管动态(如私募自律处分),市场运营风险和技术风险(如券商信息系统稳定性保障需求),以及海外市场波动事件(美债“乌龙指”),提示潜在市场波动及合规风险。[page::6,9,18]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节
报告呈现较全面的数据与政策分析,观点较为客观,依托公开信息和数据,规避主观预测风险。但需要注意:
- 报告对险资举牌背后风险揭示较少,举牌可能伴随股价波动风险及持股流动性风险,未充分探讨。
- 绩优基金排名显示显著短期表现突出,但报告对业绩可持续性缺少深入分析。
- 套用模型测算基金仓位虽科学,但未详述模型具体计算方法和误差范围,投资者需自行判断。
- 监管处罚案例点明行业风险,报告未展开对可能对基金持仓和投资者行为的系统性影响深入剖析。
- 对海外“乌龙指”事件影响解读中立,但对未来波动性加剧和市场情绪影响未充分预测。
总体来看,报告疑似存在对市场积极面偏重的倾向,风险描述和预警相对淡化。[page::18]
---
七、结论性综合
《险资加快入市步伐——基金动态报告20250808》通过详尽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展示了2025年上半年至今险资资产配置趋势显著向权益市场倾斜,监管积极+收益需求推动险资举牌频繁,重点投资通信、有色金属及制造业龙头。基金市场表现积极,业绩由周期与中游制造领跑,资金仓位攀升,彰显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私募备案创新高,债券ETF快速发展,公募REITs市场活跃,多维度体现资本市场结构优化与资产配置多样化。海外市场聚焦中国AI及美国债券市场事件显著,反映国际投资动态与风险。机构层面基金公司与经理变动重塑管理格局,新发基金活跃,迎合市场需求。
综合图表证据:小盘成长和有色金属行业领涨行情、基金总仓位攀升、险资重点持仓蓝筹股价值稳定风格共同为当前市场氛围定调。险资作为重要机构投资者主动性显著,将为未来市场风格和资金流趋势注入持续动力。
然而,需注意本报告风险提示部分对数据模型局限及市场风险的揭示不足,投资者应用时应结合宏观经济及政策变化谨慎评估投资标的的风险收益结构,避免追涨题材而忽视潜在波动及合规风险。
总体而言,报告对险资参与资本市场的分析细致,具备很强的参考价值及市场洞察力,推荐符合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机构投资者阅读参考。[page::0-19]
---
附录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Wind、中信建投证券、中证协、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国基金报、上海证券报等公开及权威渠道,图片与数据均准确反映该时间段内基金市场运行态势。免责声明明确提醒投资决策风险,并非投资建议。
---
参考图片
图1:市场代表指数本周涨跌幅

图2:中信一级行业指数本周涨跌幅

图3:普通股票型及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测算(总仓位)

图4: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测算(巨潮风格)

图5: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测算(中信大类行业)

图6:近一年基金市场发行规模变化

---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