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风险角度的资产组合方法研究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文基于波动率与条件风险价值(CVaR)两种一致风险度量,构建七种资产组合模型,涵盖风险最小化与分散化方法。通过沪深300、中证500等多标的实证分析,检验模型在收益、风险、夏普率及尾部风险表现上的差异,结果显示MinCVaR和GlobalMinVaR模型表现突出,尾部相关性指标在MinTailDependence模型中优异,权重约束对模型表现影响有限。实证涵盖股票、行业与多资产配置,理论及应用兼备,为基于风险的资产组合提供全面参考 [page::0][page::15][page::34].

速读内容


报告核心观点与模型介绍 [page::0][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page::11]

  • 以一致风险函数理论为基础,本文围绕波动率和CVaR构建资产配置模型,分为两大类:风险最小化(GlobalMinVaR、Minimum CVaR)和风险分散最大化(EquallyWgted、InvVol、RiskParity、MaxDiversification、Minimum Tail Dependence)。

- 采用Copula(Clayton Copula)估计资产尾部依赖,弥补传统皮尔森相关不能刻画尾部风险缺陷。
  • 各模型优缺点总结,风险最小化模型倾向降低极端风险,分散化模型强调风险均衡但存在收益与计算复杂度权衡。


沪深300股票池表现分析(无权重约束) [page::15][page::16]






  • 多数模型收益及夏普率优于基准,MinCVaR和GlobalMinVaR表现最突出,尾部相关性显示MinTailDependence模型较低风险敞口。

- 风险、分散度表现显示MinCVaR, GlobalMinVaR和MinTailDependence模型在分散度上较弱。

权重约束下沪深300模型表现 [page::17][page::18]






  • 权重限制10%对收益、夏普影响有限,VaR和CVaR等风险指标变化不大,模型表现稳定。


中证500股票池表现及权重约束影响 [page::19][page::20][page::21][page::22]







  • GlobalMinVaR在收益和风险控制上表现最优,尤其最大回撤及夏普率显著领先。

- 权重约束变化对模型收益及尾部风险影响有限,整体含稳定性。

行业层面表现(中信一级及二级行业) [page::23][page::24][page::25][page::26][page::27]







  • 中信一级行业中,GlobalMinVaR、MinCVaR、MaxDiversification表现较好,MinTailDependence优势暂时不明显。

- 中信二级行业模型表现分化增大,GlobalMinVaR表现依旧领先,风险管理指标表现优异。

多资产类别配置效果分析 [page::27][page::28][page::29][page::30][page::31][page::32][page::33][page::34]





  • 大类资产配置中GlobalMinVaR、MinCVaR、MaxDiversification表现抢眼,尤其MaxDiversification分散度指标最高。

- 随着权重约束收紧,模型收益提升有限,但风险与夏普比有所下降,尾部相关性影响有限。
  • MinCVaR模型随权重放宽表现全面提升,显示其在多资产配置中的适用性。


模型综合有效性排名汇总 [page::34]


| 资产范围 | 收益表现 | 夏普比 | 风险 | 分散度 | 尾部相关性 |
|-----------------|---------------------------|----------------------------|---------------------------|-------------------------|-------------------------|
| 沪深300无权重 | MinCVaR, GlobalMinVaR, MinTailDepend | MinCVaR, GlobalMinVaR, MinTailDepend | MinCVaR, GlobalMinVaR | MaxDiversification, InvVol, RiskParity | MinTailDependence, GlobalMinVaR, MinCVaR |
| 沪深300 10%权重 | MinTailDepend, MinCVaR | MinCVaR, MinTailDepend | MinCVaR | InvVol, RiskParity | GlobalMinVaR, MinCVaR |
| 中信一级行业 | MaxDiversification, GlobalMinVaR | MaxDiversification, GlobalMinVaR | MinCVaR, MaxDiversification | InvVol | MinCVaR |
| 中信二级行业 | MaxDiversification, GlobalMinVaR | MaxDiversification, GlobalMinVaR | MinCVaR, MaxDiversification | InvVol | MinCVaR |
| 多资产无权重 | GlobalMinVaR, MaxDiversification | GlobalMinVaR, MaxDiversification | GlobalMinVaR, MaxDiversification | InvVol | MinCVaR |
| 多资产50%权重限制 | MaxDiversification | MaxDiversification | MaxDiversification | InvVol | RiskParity, MinTailDependence |
  • 该排名涵盖收益、风险、资金分散度与尾部风险关联,有助于投资者根据风险偏好选择适合的组合模型。


量化模型及实证总结 [page::0][page::34]

  • 基于历史数据开展模型构建及评估,量化风险分散与极端尾部风险,强调模型对权重约束的敏感性有限。

- 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涵盖VaR、CVaR、尾部相关性(WPTC)、分散化率,以确保模型多面表现。
  • 实证覆盖股票不同规模指数组合、行业细分及跨资产类别,有利于理论在实际中的推广与应用。


深度阅读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报告标题: 基于风险角度的资产组合方法研究
分析师: 徐寅
机构: 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
发布日期: 2019年11月21日
研究主题: 本报告立足于风险视角,研究基于波动率及条件风险价值(CVaR)两种一致风险度量,构建不同投资组合模型,并在股票、行业、大类资产多维度展开实证测试,比较各模型在分散风险和风险最小化上下的表现差异。

核心观点:
  • 投资组合构建的核心目标为风险分散化与风险最小化。基于此,构造七个投资组合模型涵盖两大类问题:风险最大分散和风险最小化。

- 模型包含(1)全局最小方差模型GlobalMinVaR、最小CVaR模型(风险最小化);(2)等权组合(EquallyWgted)、波动率倒数(InvVol)、风险平价(RiskParity)、最大分散化(MaxDiversification)、最小尾部相关性模型(MinTailDependence)(风险分散化)。
  • 通过沪深300、中证500股票池、中信行业分类及多资产类别实证检验,发现GlobalMinVaR和MinCVaR模型在风险及收益表现均较优,尤其在多资产配置领域MinCVaR表现突出。大部分模型对权重约束的敏感性有限,但尾部相关性对权重约束敏感较弱。

- 投资组合构建及风险评估依托于历史数据,存在模型失效风险。

二、逐节详解



2.1 引言与风险视角(第1章)



报告回顾了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及风险度量的多样化。
  • 历史上从马科维茨均值-方差模型出发,拓展到单一指数模型、均值-方差-偏度模型等;同时介绍了期望效用最大化和随机占优理论。

- 指出波动率、VaR、CVaR等风险度量在现实投资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凸显基于风险的组合构建与风险管理日益重要。
  • 引入最大跌幅、风险跌幅等跌幅风险度量模型,拓展风险测量视角。

- 报告明确研究重点基于风险最大分散化与风险最小化两大目标开展。

2.2 基于风险的投资模型介绍(第2章)



风险定义及一致风险函数


  • 借鉴Artzner(1999)对一致风险函数的定义,包括次可加性、正则齐次性、单调性及平移不变性。波动率作为传统风险度量符合前三项,VaR虽广为使用但不满足次可加性;CVaR 凸性好,能更好反映尾部风险,是一致风险度量的典范。


组合构建模型


  • 风险最大分散类别:包括等权(EquallyWgted)、反向波动率(InvVol)、风险平价(RiskParity)、最大分散化(MaxDiversification)、最小尾部依赖(MinTailDependence)。

- 风险最小化类别:全局最小方差(GlobalMinVaR)、最小条件VaR(MinCVaR)。

算法中统一符号说明(资产权重、资产波动率、收益率、相关系数等),方便后续模型描述。

详细模型机制:


  1. 等权投资组合

- 权重均等,简便但不考虑资产风险大小,不是有效的风险分散手段。
  1. 反向波动率投资组合(InvVol)

- 权重与资产波动率倒数成比例,试图实现风险分布的均衡,但忽略资产间相关性。
  1. 风险平价投资组合(RiskParity)

- 扩展InvVol考虑资产间相关性,追求资产风险贡献均等。缺点为可能承担无回报的风险。
  1. 最大分散化投资组合(MaxDiversification)

- 目标最大化资产波动率加权平均与组合总波动率比。利用相关系数矩阵估计分散度,优化方案涉及中间变量$\psi$。
  1. 最小尾部依赖投资组合(MinTailDependence)

- 反对以Pearson相关系数度量风险,着眼尾部相关性(极端风险相关),特别关注左尾依赖。利用Copula模型(尤其是以捕捉下尾依赖特性的Clayton Copula)估计资产间尾部相关性矩阵$T$进行优化。
  1. 全局最小方差投资组合(GlobalMinVaR)

- 经典最小方差组合,优化目标是极小化组合波动率;劣势为对协方差矩阵敏感且易集中权重。
  1. 最小条件VaR投资组合(MinCVaR)

- 将CVaR作为优化目标,转为线性规划;优点是能量化极端风险表现,缺点是估计过程依赖历史数据及分布假设,估计误差较大。

评估指标简介(2.8节)


  • 分散化率(DR):组合加权平均波动率与组合整体波动率比,衡量分散效果,越大越好。
  • 投资组合加权尾部相关系数(WPTC):衡量尾部风险分散,计算方法类似分散率但替换为尾部相关系数$\lambda_{ij}$。
  • 极端风险度量:VaR和CVaR,衡量组合在极端负收益概率下的潜在损失。


报告列出了各模型目标及优缺点的总结表(图表2),明晰各方案适合场景。

3、实证分析之股票篇


  • 测试沪深300和中证500股票池,不同权重限制(无约束及10%权重上限),均使用过去一年滚动数据计算协方差、相关及尾部相关矩阵,月度调仓。


沪深300股票池表现(3.1节)


  • 无权重限制下

- 大部分模型收益、夏普率好于基准,MinCVaR和GlobalMinVaR表现最优,且在尾部相关性方面接近MinTailDependence模型。
- MinTailDependence表现也较好。
- 在分散度方面,MinCVaR、GlobalMinVaR和MinTailDependence较弱。
  • 权重限制10%下

- 多数模型表现仍优于基准,收益和夏普率略下降,风险指标变化有限,尾部风险变化小,表明权重限制影响有限。

中证500股票池表现(3.2节)


  • 无权重限制

- 多数模型表现优于基准,GlobalMinVaR综合表现最佳。
- GlobalMinVaR尾部风险分散有待加强,尾部风险相关性较沪深300高,可能反映中小盘股系统性风险不可规避的问题。
  • 权重限制10%下

- 模型表现变化不大,基本维持无约束测试结果。

4、实证分析之行业篇


  • 包含中信一级与二级行业,同样测试无权重和10%权重限制(主要关注无约束结果)。


中信一级行业


  • GlobalMinVaR、MinCVaR、MaxDiversification表现优于等权基准,收益和夏普率较好。

- 分散度接近,无明显差异。
  • MinTailDependence反而未表现出预期优势,尾部相关性反而较高。


中信二级行业


  • 结果分化更大,只有GlobalMinVaR表现明显优于基准。

- 其他模型并无明显优势。
  • GlobalMinVaR、MinCVaR、MaxDiversification的VaR和CVaR指标较优,风险控制较好。


5、实证分析之多资产篇


  • 资产包括沪深300、中证500、中证企业债、中证国债、黄金指数、原油指数、标普500及恒生指数,共8个品种。数据区间自2009年7月起。


无权重限制


  • 除MinTailDependence和RiskParity,其他模型表现均优于等权基准。

- GlobalMinVaR、MinCVaR、MaxDiversification表现最优,收益、夏普率和风险均领先。
  • InvVol表现亦较优。

- 最大分散化模型MaxDiversification分散率最高,InvVol其次;MinCVaR和GlobalMinVaR因偏好债券配置,分散率较低。

50%权重限制


  • 除RiskParity外多数模型表现优于基准,收益提升有限且夏普率略有下降。

- 尾部相关性有所上升,由于股票权重增加带来较高相关性。

30%权重限制


  • 模型整体收益和风险表现好转,MinTailDependence夏普率提升明显。

- MinCVaR、RiskParity、MinTailDependence的分散度显著提升。
  • MaxDiversification的分散度有所下降。

- 尾部相关性变化不大,权重限制对尾部相关性影响较弱。

权重限制影响总结


  • 多资产配置中,由于资产数量有限,权重限制对模型表现影响较大。

- 随着权重限制放松,收益提升伴随风险增加,夏普比下降。
  • 尾部相关性指标对权重限制变化敏感性较低。

- MinCVaR表现最为稳定且受益于权重限制放松,在风险、收益、夏普比及分散度均有提升,体现其对多资产配置的有效性。

6、总结与模型评价


  • 报告总结定位于基于波动率和CVaR的两种一致风险测度,搭建了七个投资组合模型,覆盖风险最大分散及风险最小化两大目标。

- 在股票、行业、资产配置三大领域均做了充分实证检验,验证各模型特色及优劣。
  • GlobalMinVaR与MinCVaR整体表现突出,尤其在极端风险表现和收益风险权衡方面领先。

- MaxDiversification模型在分散性指标上表现优异,但承担一定额外风险。
  • MinTailDependence模型有效降低尾部相关性,但其整体表现依赖于具体资产类别和市场环境。

- 权重约束对模型的影响整体有限,主要影响收益和夏普率,尾部风险和分散度影响较小。

报告通过综合指标图(图表49)列出各模型在不同资产类别和指标下的优异表现,方便策略选择。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第10页):


  • 描述: 沪深300无权重限制条件下,使用Clayton Copula与经验Copula估计的MinTailDependence模型净值曲线对比。

- 解读: 两者走势基本一致,Clayton Copula估计净值略高,说明使用Clayton Copula更有效地捕捉尾部相关性,提高模型表现。
  • 联系文本: 支持文中使用Clayton Copula替代经验Copula进行尾部相关性估计的合理性。


图表3~7(第15~16页):沪深300无权重限制时不同模型表现


  • 净值曲线(图3): MinCVaR最高,其次GlobalMinVaR,均显著优于基准。MaxDiversification、RiskParity分散表现明显。

- 夏普比、收益、波动率(图4): MinCVaR夏普最高,收益与波动率均较优,GlobalMinVaR紧随其后。等权及风险平价波动率较高。
  • 风险指标VaR、CVaR、最大回撤(图5): MinCVaR、GlobalMinVaR明显优于其他模型和基准,说明极端风险控制能力强。

- 分散度(图6): MaxDiversification表现最佳,MinCVaR和GlobalMinVaR相对较弱。
  • 尾部相关性(图7): MinTailDependence最低,紧随其后为MinCVaR和GlobalMinVaR,表明有效控制极端联动风险。


图表8~12(第17~18页):沪深300权重10%限制下模型表现


  • 整体净值曲线趋于收敛,MinCVaR|GlobalMinVaR仍领先。

- 夏普比和收益率略下降,波动率变化小,风险指标VaR、CVaR及尾部相关性基本稳定,反映权重限制影响有限。

图表13~17(第19~20页):中证500无权重限制模型表现


  • 净值曲线显示GlobalMinVaR领先,夏普比、收益率及最大回撤明显好于其他模型。

- 风险衡量指标表明GlobalMinVaR在极端风险控制上具优势,但尾部相关性相对较高,可能因中小盘股对系统性风险敞口较大。
  • 分散度指标中MaxDiversification领先,但收益及风险兼顾下GlobalMinVaR更优。


图表18~22(第21~22页):中证500权重10%限制模型表现


  • 与无权重限制表现相近,无明显变化,验证权重限制影响有限,模型稳定。


行业模型表现(第23~27页)


  • 一级行业表现优于二级行业,GlobalMinVaR、MinCVaR及MaxDiversification在收益与夏普率表现优秀。

- 分散度指标相近,无显著差异。
  • 尾部相关性一级行业中MinTailDependence未显优势,反映尾部依赖模型表现受行业结构影响较大。

- 二级行业表现不及一级,模型差异更明显,整体收益及风险表现下降。

多资产配置(第28~34页)


  • 无权重限制下,GlobalMinVaR、MinCVaR、MaxDiversification领跑,InvVol紧随;MinTailDependence表现较弱。

- 权重限制(50%和30%)下,收益与波动率均有所上升,权重限制强化收益风险权衡,MinCVaR尤其受益明显。
  • 分散度表现受权重限制显著影响,尾部相关性变化较小。

- 图表47显示不同权重限制下MinCVaR和MaxDiversification分散度变化趋势,为模型稳定性提供佐证。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不涉及具体企业估值或目标价,主要聚焦投资组合构建及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本报告风险提示明确指出现有模型与结论基于历史数据,潜在存在市场环境改变导致模型失效的风险。

- 报告未详细展开具体风险缓解策略,但模型多样化设计本身即为风险对冲手段之一。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客观描述不同模型在各个维度的表现优势及劣势,未显著偏向任何单一模型。

- 模型均依赖历史数据与统计假设(如收益正态假设,Copula模型选择),可能在极端市场环境失效。
  • MinTailDependence模型的表现受限于尾部相关性的估计准确性及样本有效性,某些行业或资产表现不佳。

- 权重约束的影响在多资产配置中显著,对收益与风险权衡构成挑战,但报告未涉及交易成本或流动性风险,可能高估策略实际表现。
  • 全局最小方差模型虽风险最低但分散度较弱,实际应用时需权衡集中风险带来的表现波动。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性地评估和对比了以风险视角构建资产组合的七大模型,基于波动率和一致风险度量CVaR开展风险最小化与风险分散化理念的组合优化。通过多维数据集(股票、行业及大类资产配置)实证分析,报告主要收获如下:
  • GlobalMinVaR与MinCVaR模型表现最为稳健,能够显著降低组合整体风险及极端风险(VaR、CVaR指标),并在收益及夏普比方面领先,特别是在多资产配置中MinCVaR优势明显。
  • MaxDiversification模型在分散度指标(DR)上表现最佳,但承担的一定风险导致收益风险权衡稍逊。
  • MinTailDependence模型有效降低尾部风险相关性(WPTC指标),尤其在股票市场表现亮眼,但其效果受行业类别与资产结构影响明显,在行业一级和多资产中相对逊色。
  • 传统风险分散模型如等权、风险平价和反向波动率虽简单易行,但在风险调整收益表现上逊色于前述先进模型。
  • 权重约束普遍对收益和夏普比有轻微负面影响,但尾部风险和风险分散度影响不大,提示组合构建在实际限制条件下依然稳健。
  • 投资组合构建基于历史统计数据及特定假设,存在模型失效风险,投资者应谨慎应用并考虑市场环境变化对组合表现的影响。


报告附录详实,引用了丰富风险管理及组合理论文献,确保分析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

总体而言,徐寅分析师通过严谨的数学建模与广泛的实证分析,从风险一致性度量出发,提出多种资产组合构建模型,评估其在实际A股及大类资产配置中的表现特点,为投资者提供了科学的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策略参考。

---

参考图表示例



图表3(沪深300无权重限制-净值曲线)示意:


图表7(沪深300无权重限制-尾部相关性指标)示意:


图表13(中证500无权重限制-净值曲线)示意:


图表33(大类资产无权重限制-净值曲线)示意:


图表49(不同模型在不同资产范围内测试有效性统计摘要)截图见页35。

---

[page::0,1,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