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银国际量化模型观点:港股近期趋稳,市场情绪逐步释放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3年以来港股资金持续流出但各板块表现分化,上游能源和新经济板块受资金青睐,地产与消费持续流出。资金面避险情绪显著释放,偏好低波动、盈利稳定、估值低和大市值标的,带动市场波动率降至低位,整体市场趋稳。板块资金轮动发生分化,可选消费资金回暖,必选消费和地产依旧承压,通信服务资金流出但波动下降,未来可能反弹。基于量化资金流与风格因子分析,提示后续板块布局机会与风险 [page::0][page::1][page::3][page::4][page::5]

速读内容


港股2023年资金流动态势及板块分化趋势 [page::1][page::2]


  • 2023年资金面整体偏弱,净流入为-1.2%,远低于历史中位数3.6%。

- 上游板块(能源、原材料)及新经济板块(IT、通信服务)资金实现净流入。
  • 地产和消费板块资金持续流出,尤其是地产资金流出幅度最大。



避险情绪释放与资金面风格偏好分析 [page::3]


  • 资金对股价波动的规避达到历史高位,避险资金规模远超历史水平。

- 资金偏好盈利质量高、估值低(价值股)及大市值标的,规避成长股和小市值股。




市场波动率降低及板块资金轮动表现 [page::4][page::5]


  • 港股季度滚动波动率降至近期低位,显示市场风险偏好回暖。

- 可选消费资金最近转为流入,资金面明显好转。
  • 必选消费资金持续流出,尚未形成回流趋势。

- 金融和房地产板块波动维持,资金流动不积极,市场情绪尚未完全释放。
  • IT板块波动最高,资金流入波动不确定,建议保持谨慎。

- 通信服务板块资金短期流出但波动下降,可能指向低位反弹机会。







量化模型视角下的板块资金风格变动及操作建议 [page::0][page::4]

  • 量化资金流动模型提示港股市场处于资金避险情绪释放阶段。

- 板块配置建议强调可选消费资金复苏优先于必选消费,金融和地产板块仍承压。
  • IT波动性高,风险较大宜谨慎;通信服务板块或具备均值回归反弹潜力。

- 投资者需关注宏观政策和突发事件对资金面和波动率的影响风险。

深度阅读

浦银国际量化模型观点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浦银国际量化模型观点:港股近期趋稳,市场情绪逐步释放

- 作者:张引,PhD,策略助理分析师
  • 发布机构: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3年7月19日
  • 报告主题:香港股市的资金流、市场情绪演变及板块资金轮动策略分析

- 核心论点
报告基于量化模型对2023年以来港股市场的资金流和市场情绪进行分析,认为港股经历显著资金流出后,近期资金对避险因子的偏好达到峰值且市场波动率降至低位,市场情绪正在逐步释放。基于此,报告建议从低波动和资金面轮动角度进行板块布局,特别关注消费板块中的可选消费板块及通信服务板块的资金流动趋势。
  • 评级与目标价:报告未明示个股评级和目标价,更多是宏观资金流和策略视角的量化分析。


作者核心传达的信息是:尽管2023年港股资金流出较大,整体资金面承压,但资金面结构存在显著分化,避险情绪达到历史高点后逐步释放,市场趋势趋稳。投资者应关注资金流动与波动率变化,结合板块特征进行操作布局。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上半年港股资金流入转流出,各板块资金面分化


  • 关键论断

2023年,港股市场面临流动性紧缩、需求疲软与地缘风险等多重宏观压力,整体资金流由前期净流入转为净流出,且当前相对净流入为-1.2%,显著低于历史中位数3.6%。资金流明显分化:

- 上游板块(能源、原材料):保持资金净流入,因商品价格震荡但未明显下跌,再加较高股息吸引资金。
- 新经济板块(IT、通信服务):资金流入延续,凸显市场热点地位。
- 地产与消费板块:资金大幅流出。地产在2022年底曾受政策预期推动回流,2023年全线流出,消费因复苏不及预期及高Beta特征资金流出较快。
  • 支撑逻辑与证据

资金流模型定量测算显示,当前资金流出明显,配合宏观事件回顾(如2022年能源危机疫情等事件导致大幅回撤),2023年港股流动性欠佳;分板块资金流变化可反映行业景气梯度和市场风险偏好变化。
  • 重要数据点


- 图表1展示历史资金流入流出轨迹,2023年资金流显著下行,处于历史低位附近。
- 图表2明确各板块过去一年与2023年资金流对比,显示能源与通讯服务板块资金流明显改善,而地产和消费板块流出加剧。
- 图表3与图表4分别细化能源和地产资金净流入/流出情况,能源累计资金流入保持上升而地产持续流出。[page::1,2]

2.2 资金面风格偏好测算:避险情绪释放,近期趋稳


  • 关键论断

资金偏好从风险资产向避险资产切换明显,特别规避波动率高的股票,资金偏爱盈利稳定、估值低、市值大的标的,符合典型避险风格。
  • 推理依据

- 波动率测算(图表5)显示资金追逐波动下降至极低历史水平,反映资金避险情绪攀升。
- 盈利质量指标(图表6)支持资金更偏好盈利稳定的公司。
- 估值因子分析(图表7)表明资金重回价值股但价值股仍存在资金流入空间。
- 市值偏好(图表8)体现避险资金对大市值股票偏爱,小市值股票遭规避。

资金对避险因子拥挤程度很高,结合波动率降至低位,预示市场情绪趋向释放和转折。
  • 数据解读


- 图表5中,资金对波动的规避达到-8%以上,处于极端避险区间。
- 图表6中,资金偏好稳定盈利股票明显高于偏好波动性盈利股票。
- 图表7资金偏好价值股指标持续上升,尚未达到饱和空间。
- 图表8显示资金向大市值流出的强烈趋势。[page::3]

2.3 市场整体波动率及板块资金轮动分析


  • 市场趋稳表现

- 港股整体季度滚动波动率(图表9)自2022年大幅攀升后,2023年7月降至20%以下的低位,表明市场风险事件冲击后的冷却和情绪释放。
  • 板块轮动分析与策略建议


- 消费板块
- 可选消费板块波动率下降且资金流入趋势形成(图表10),显示资金情绪修复,投资机会上升。
- 必选消费板块虽然波动率也降至低位(图表11),但资金流入动量尚未形成,资金仍旧偏出。

- 金融与房地产
- 金融板块资金呈零点震荡,波动率未随着市场趋稳而明显下降(图表12),显示情绪仍然承压,不适合积极配置。
- 房地产板块波动率维持高位并伴随大幅资金流出(图表13),市场情绪有未释放风险,短期仍偏谨慎。

- IT与通信服务
- IT板块仍为波动最高板块,虽然波动有所降(图表14),但高波动风险提示需保持谨慎。
- 通信服务板块资金最近三周流出,但板块波动显著下降(图表15),结合大市值成分股惯性,低波动流出可能是资金仓位调整,后续或有资金回流。
  • 策略结论

报告建议基于低波动和资金流动寻找板块机会,当前看好可选消费复苏和通信服务潜在反弹机会,避免短期内仍处高波动和资金持续流出的板块如地产和金融。[page::4,5]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上半年港股资金流入转流出趋势


  • 说明:展示1997年至2023年的港股资金相对净流入率,历史重要事件对应资金流波动明显。

- 趋势解读:2023年资金流转为-1.2%,处于近期底部,与2007-2009年金融危机、2015年A股调整等历史低点相仿,反映资金情绪极度谨慎,[page::1]

图表2:各板块资金流入流出分化


  • 说明:对比过去一年与2023年初至今各板块资金净流入百分比。

- 趋势:能源和通讯服务资金流入明显改善,地产与必选消费持续大幅流出,表明资金结构分化与投资风险偏好变化强烈。[page::2]

图表3与4:能源与地产板块资金累积流入流出


  • 解读:能源板块2022-23年资金净流入稳步增加,地产板块2023年持续资金流出且累积流出放大,释放出板块基本面和政策预期分化信号。[page::2]


图表5到8:资金风格偏好分析


  • 资金避险指标(图5)显示资金规避波动达到极端历史水平;

- 盈利质量指标(图6)对应资金偏好稳定盈利股票,体现资金偏好质量稳定性;
  • 估值因子测算(图7)资金偏好价值股但空间尚存,意味着价值风格仍有配置窗口;

- 市值偏好指标(图8)反映资金强烈青睐大市值公司,避免小盘股,符合避险资金流动逻辑。[page::3]

图表9:港股整体波动率走势


  • 观察:2021年起波动率曾攀升至40%以上,2023年7月已回落至20%附近,显示市场风险情绪逐渐缓释,波动率降低为市场趋稳信号。[page::4]


图表10至15:各板块资金流动与波动率变化轨迹


  • 可选消费(图10)从高波动、资金净流出转到低波动、资金流入;

- 必选消费(图11)虽波动率降低但资金仍持续流出,动量弱;
  • 金融(图12)资金中性,波动率未显著改善,市场情绪依然堆积;

- 房地产(图13)仍处于高波动、高资金流出区,风险依旧;
  • IT(图14)波动率最高但有所回落,资金净流入在波动率下降中增强,需谨慎跟进;

- 通信服务(图15)资金近期流出但波动率明显下降,估值及大市值特性有助于后续资金回流。[page::5]

---

四、估值分析



报告主要基于资金流及量化因子测算进行市场观测,未呈现具体个股估值模型。尽管图表7展示了估值因子偏好分析,显示资金更加偏好价值股,暗示价值板块估值吸引力依然存在,但未涉及具体贴现模型或多重估值体系。因此估值分析侧重于资金偏好对应的风格层面,而非单个公司估值。[page::3]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政策与宏观不确定性:流动性紧缩、地缘冲突、需求疲软等宏观风险因素持续,对市场整体资金流和情绪构成压力。

-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提醒若出现政策波动或突发事件,市场波动率将跳涨,风险释放加剧。
  • 板块风险差异:房地产板块目前受制于数据步弱和政策宽松周期未显现,资金持续流出,风险仍存。金融板块波动和资金面未见改善,情绪依旧堆积,对整体市场构成隐患。

- 报告未显著提出具体缓解方案,但透过逐步释放避险资金和资金轮动逻辑提示市场未来调整和情绪释放机制。[page::0,4]

---

六、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基于量化模型和历史资金流数据进行研判,优点是数据驱动严谨,但缺乏对突发政策变动、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深度解读。

- 消费板块虽资金流出趋势弱化,可选消费资金复苏,但考虑到消费复苏未达预期,实际需求回暖过程可能比资金动量更缓慢,有深层不确定性。
  • IT板块波动依然较高,资金流动激烈,无明显明确买入信号,投资建议仍以谨慎为主。

- 报告强调市场情绪“或已逐步释放”,表述较为谨慎,未完全否定后续风险,体现分析较为中性。
  • 地产和金融板块“堆积未释放的市场情绪”提示市场非均衡调整仍在继续,投资者应关注潜在波动风险。


以上表明报告持稳健、中性偏偏谨慎态度,风险偏好释放需时间验证。[page::0-5]

---

七、结论性综合



浦银国际的本份量化模型报告通过细致的资金流和情绪测算,立体描绘了2023年以来港股市场资金面与情绪演变轨迹。综合全文:
  • 2023年港股经历了剧烈资金流出和避险情绪高涨,整体资金面远低于历史中位数,投融资环境承压明显。

- 不同板块资金流状况分化显著:能源与新经济板块资金流入持续,消费和地产板块资金流出严重,反映行业基本面和政策预期分化。
  • 资金面风格特征显示避险情绪达到极端高点,资金偏好低波动、盈利稳定、低估值和大市值股,市场整体波动率也降低至近两年低点,表明市场风险偏好正逐渐恢复。

- 板块角度看,消费细分板块出现资金流入分化,可选消费资金复苏成型,必选消费仍流出;通信服务波动率下降且大市值属性有望成为反弹先导;金融与地产板块资金流动与波动率依旧不理想,风险偏好释放程度不足。
  • 报告在交易策略层面建议围绕低波动、资金面轮动布局,重视可选消费和通信服务的资金面利好,谨慎对待波动未降或资金流出板块。

- 风险提示方面,政策与宏观不确定性以及突发事件仍可能推动波动率跳升,市场情绪释放并非线性过程,短期仍需警惕回调风险。

总的来看,浦银国际通过多维度量化资金流与风格指标,揭示了港股当前处于情绪释放早期,市场波动率低位为未来潜在反弹铺垫基础,投资者应在低波动板块寻找资金流入的新机会,尤其可选消费、通信服务板块较具吸引力,同时对地产和金融板块保持相对谨慎姿态,防范未释放的系统性风险。整体态度中性偏积极,反映当前港股市场进入新的估值和资金轮动阶段。[page::0-5]

---

附:主要图表引用



- 图表2:各板块资金流动分化
- 图表5-8:资金避险风格偏好,(images/dd3fdf8438270fee04fd66fab2703093f784d61ad816c3b3cc9333cf81adc3b2.jpg?page=3),(images/2239ca27c87332f4feb014d481452049af183abcd25ee674cb6e53c3d89d7434.jpg?page=3),(images/6f65d611b94d78f92aca2a56cf2310188d0bcf6b26f31576ab4e5f57b524ddf9.jpg?page=3)
- 图表10-15:各板块资金流与波动,(images/0b7c8092ec9e7c529e4aa32241af2aabe85ee8ec0117caaef4a525ae3b191d9b.jpg?page=5),(images/07726379fba9ff3604d98721a501accb197647778fe27865443e93caf3326f1f.jpg?page=5),(images/5670035dfa2a967ff457d8d3962c4afb51f95dda4ed99fe8549f44cd143c5598.jpg?page=5),(images/aa3e30c48e00bca2b0d3ba2c24071321f77f0dc7befcf4d0ba33f77cbb26f20c.jpg?page=5),(images/99b34acf1402683c01cae88e8e030c788a81454b82e3abe8acf90e5ed00ae217.jpg?page=5)

---

以上内容根据浦银国际证券2023年7月19日《浦银国际量化模型观点:港股近期趋稳,市场情绪逐步释放》原文深度解读汇总而成。[page::0-7]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