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款从 回家 到 再搬家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2018年以来居民存款与资产管理产品之间流动的趋势,指出近年来居民存款利率下降引发资金从传统存款向理财、货基等多元化资管产品迁移,尽管存款占比仍高达70%,但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及保险信托等受到资金青睐,居民风险偏好提高较缓慢,预期未来存款降息速度快于银行间市场,资管产品占比将持续提升 [page::0]。

速读内容


居民存款与资产管理产品流动趋势 [page::0]


  • 2014-2015年居民存款大量流入资管产品,表现为存款搬家现象。

- 2018年后居民财富配置逆转,资金大规模回流存款端。
  • 2023年开始存款利率频繁下调,资金再次流向理财和货币基金等资管产品,但存款占比仍维持约70%。

- 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为主要替代配置工具。
  • 保险行业和信托市场近年呈现增长和回暖趋势。


存款迁移的驱动因素与未来趋势 [page::0]

  • 存款利率持续下降,银行间短端利率降幅较小,造成利率结构扭曲。

- 多数居民仍偏好保本产品,风险偏好提升缓慢。
  • 预期存款降息速度将继续快于银行间市场,居民资金将持续向多元化资产管理产品迁移。

- 风险提示:政策节奏复杂,存在不确定性。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存款从 回家 到 再搬家》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存款从 回家 到 再搬家》

- 报告作者:应镓娴、梁中华 (分析师编号分别为 S0880525040060、S0880525040019)
  • 发布机构: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 发布日期:2025年6月20日(文本中显示6月22日为发布时间)
  • 研究主题:宏观经济视角下的居民存款及资管产品资金流动演变趋势分析,重点在于居民财富配置的变迁及其驱动力。


报告聚焦于2014年以来居民财富流向的变化,尤其是居民存款与资管产品(如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等)之间资金流动的周期性“搬家”现象。核心观点是:
  • 2014-2015年阶段,居民积极将存款搬向高收益的资管产品。

- 自2018年起,金融去杠杆和房地产调整背景下,居民资金又“回家”存入银行存款。
  • 至2023年以来,随着存款利率的快速下调,存款吸引力降低,居民资金再次向理财、货基等资管产品流动,实现“再搬家”。

- 这种搬家背后反映了居民对收益和安全的平衡需求,以及不同金融产品收益率差异形成的套利空间。

报告揭示整个居民财富配置结构的动态变化,预测未来居民财富向多元化资管产品迁移的趋势仍将持续,但保本需求依旧强烈,风险偏好改善有限[page::0]。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资本搬家现象回顾


  • 关键论点:2014-2015年资管产品兴起,居民存款大规模流向资管,称为“存款搬家”;2018年后由于宏观环境变化,资金又重新流向传统存款端,形成“资金回家”的趋势。

- 逻辑与依据:当时资管产品收益率较高,居民寻求更好的回报而转向产品;金融去杠杆和房地产调整加剧风险偏好变化,使居民资金转回保本阻力较强的存款。
  • 意义:这揭示居民配置资产的非线性波动,是受宏观政策和市场环境双重影响的动态过程。


2.2 2023年起“再搬家”趋势形成


  • 关键论点:2023年存款利率快速下调,但同业市场利率降幅较小产生利率错配,居民资金从存款重新流向理财、货币基金等资管产品。

- 数据支撑:2023年居民金融交易中投资资管产品占比重新回升,但“存款类”占比依旧高达约70%。这说明虽然存在资金向非存款类资产流动,但居民依然重视保本。
  • 推理:存款收益降低使得低风险的理财、货基具备更强的吸引力,存款与理财产品之间的收益差逐渐缩小甚至倒挂,推动资产重配置。


2.3 多元化资管产品受益明显


  • 产品受益顺序:首当其冲的是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以固定收益为主),其次是货币基金,其次是债券型基金随债市行情好转而吸引更多资金。保险行业和信托市场也显示出近期加速增长和回暖的态势。

- 逻辑:居民在追求本金安全的前提下,并希望提高收益率,因此债券型与理财产品成为理想的资金容纳品种。保险和信托行业的表现则反映了资产配置多样化需求的进一步深化。

2.4 未来趋势与风险提示


  • 预计未来存款利率下调速度依旧快于银行间市场利率下调,居民财富向货币基金及类货币资管产品迁移的趋势会持续。

- 报告提醒政策节奏可能存在不确定和复杂性,政策变化可能对资金流动产生意外影响。

---

3. 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页码内未提供具体图表,但文字中涉及到以下隐含的数据趋势:
  • 居民存款与资管产品占比变化趋势

典型图表应当展示2014至2025年不同时间点居民存款余额及资管产品的份额比例,其中2018年可见居民“资金回流”存款,2023年又出现向资管产品重新“搬家”的反弹态势。占比数据中存款占比约70%,说明居民配置仍以存款为主,但向多元化配置的趋势明显。
  • 利率变化趋势图

银行存款利率持续快速下行,而银行间短端资金利率和同业存单利率下调较慢,形成明显利率错配。此类图表展示利率曲线的分化及变化趋势,有助读者理解资金流向变化的驱动力。

图表的支持作用在于增强对居民资产重配置阶段性的直观理解,验证“存款搬家”和“回家”现象的时间节奏和程度,同时对货币政策、利率变化与居民行为之间的关系做出量化说明。如能附加数据源和计算方式,则更有助于评估结论的稳健性。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属于宏观资金流向分析,未涉及具体企业估值或金融资产估值。重点在于宏观资金流动趋势和资产配置结构,不涉及DCF、PE等传统估值模型的应用。

---

5. 风险因素评估



明确指出的主要风险为“政策变化的节奏复杂性超预期”:
  • 政策变化可能打破当前居民资金流动的平衡,影响存款利率乃至金融产品收益率的预期和实际表现。

- 由于居民风险偏好改变缓慢,政策力度或节奏的突变将直接影响居民资产配置,尤其是资金是否继续由存款搬往资管产品。
  • 报告未详细列出其他风险,但隐含金融市场利率变动、宏观经济环境波动等是潜在变数。


对于风险的缓解策略没有详述,但显然需要密切关注央行政策、利率调整及金融监管动作。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偏见可能性:报告明确强调居民风险偏好改善慢,且保本需求强烈,呈现较为保守的居民投资心理面貌。是否过于强调保本需求,抑制对未来风险偏好潜在改善的预期,可能影响对资管产品增长速度的判断。
  • 假设与细节:关于利率“扭曲”,报告假定存款利率和银行间资金利率走势的差异是居民资金重新流向资管产品的主要驱动力,但并未进一步量化这种利差对居民投资行为的弹性响应强弱。
  • 数据局限性:缺少具体的金融交易量数据和定期资产配置调查数据支持论断,导致部分观点更多基于趋势判断而非严谨的统计分析。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围绕居民存款及资管产品的历年资金流动态势展开,清晰揭示了2014年以来存款与资管之间的周期性“搬家”现象——伴随宏观金融环境和利率变化,居民资金配置表现出阶段性回流存款与再流向资管产品的交替格局。2023年开始,因存款利率快速下行且短端市场利率调整滞后,居民资金再次逐步从存款迁徙至低风险理财、货币基金及债券型基金,保险及信托等稳健产品也表现活跃。

居民强烈的保本需求决定了从存款到资管产品的资金流动节奏相对缓慢,资金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求平衡。本报告充分利用金融市场利率的结构性差异解释资金流向变化,强调未来居民资产配置多元化趋势明显,但提醒政策节奏复杂性带来的潜在不确定风险。

虽然未提供具体的估值分析,本报告通过宏观视野和资金流动数据,深入解读了居民财富配置的动态逻辑,展现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结构性演变。对于理解居民资产管理行为、监管政策影响以及金融市场资金供需关系,具有较高参考价值[page::0]。

---

整体而言,本报告提供了系统的宏观资金流动分析框架,数据支持合理,逻辑清晰,是关注居民资产配置变化的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