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的战争从未停止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梳理了2018年全球ETF费率战加剧的市场现状,低费率ETF获得资金持续流入,核心ETF和风格箱ETF迎来显著增长。报告通过费率裁减及资金流向数据图表,展示了高费率ETF被抛弃和Smart Beta策略同样受到费率战冲击。同时,报告还访谈了Cambria及Invesco的ETF发行策略,讨论了小型基金公司如何通过差异化策略和内容营销在激烈竞争中谋生,强调规模优势及创新ETF产品的重要性 [page::0][page::1][page::5][page::8]
速读内容
2018年ETF费率战加剧,低费率ETF获得大量资金流入 [page::0][page::1]

- 2018年共283只美国ETF裁减管理费,部分幅度显著,推动市场整体费率下降。
- 投资者趋向低费率产品,典型案例中非美发达市场ETF低费率产品获得显著资金净流入,而高费率ETF(如iShares MSCI EAFE)遭大量资金赎回。
- 低费率ETF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另类ETF、权益类ETF等板块均呈现相似趋势。
不同类型ETF的规模加权费率呈下降趋势,Smart Beta策略亦难逃费率战 [page::1][page::2][page::3]
| ETF类型 | 2018年获得正向资金流入ETF费率 | 2017年获得正向资金流入ETF费率 | 2018年资金流出ETF费率 | 2017年资金流出ETF费率 |
|----------|-----------------------------|-----------------------------|--------------------|--------------------|
| Equity | 0.16% | 0.17% | 0.23% | 0.24% |
| Fixed Income | 0.17% | 0.15% | 0.17% | 0.24% |
| Commodities | 0.37% | 0.47% | 0.489% | 0.47% |
| Alternatives | 0.79% | 0.86% | 0.86% | 0.92% |
| Strategic (Smart Beta) | 0.21% | 0.29% | 0.28% | 0.27% |
- Smart Beta基金虽吸引部分资金,但费率也在逐步降低,主动ETF同样处于费率下降趋势。
- 费率战促使市场更青睐简单低费率产品。
核心ETF和风格箱ETF成为资金流入主力,战术型ETF资金流出较多 [page::3][page::4]
| ETF名称 | 资产配置用途 | 2018资金流入(亿美元) | 费率 |
|--------------------------|------------|-----------------|-----------|
| IShares Core MSCI EAFE | Core | 20.8 | 0.08% |
| IShares Core S&P 500 | Core | 18.5 | 0.04% |
| Vanguard S&P 600 | Core | 13.9 | 0.04% |
| IShares 1-3 Year Treasury| Style Box | 9.3 | 0.15% |
| Vanguard Value ETF | Style Box | 8.5 | 0.05% |
- 投资者偏好宽基、核心指数ETF,减少对战术性、高费率ETF的持有。
- 资金流出前十大ETF中约半数为战术型ETF,反映资金分配趋于安全与核心资产。
主动型股票ETF兼顾回撤控制的期权策略ETF案例——Cambria CCOR ETF [page::5][page::6]
- CCOR基金主要投资于高质量价值股,兼具期权策略通过卖出看涨期权增强收益、买入看跌期权降低下行风险。
- 该ETF费率高于普通ETF(1.05%),但较对冲基金和主动共同基金更具竞争力。
- Cambria注重发行市场缺失或具有自身优势的产品,强调费率与策略价值的平衡。
小型基金公司如何通过内容营销和专注差异化策略生存 [page::6][page::7][page::8]
- Cambria采取内容营销建立品牌,累计发布大量博客、白皮书、著作,以吸引机构客户和投资者关注。
- 秉持投资者可参与理念,将自身资产投入产品,提高客户信任度。
- 市场竞争激烈,但中小基金公司可通过差异化定位和优质内容找到生存之道。
Invesco基于并购驱动及Smart Beta深耕拓展ETF市场份额 [page::8][page::9][page::10]

| 基金代码 | 基金名称 | 费率 | 资产规模(亿美元) |
|---------|--------------------------------|--------|----------------|
| QQQ | Invesco QQQ Trust | 0.20% | 580.9 |
| RSP | Invesco S&P 500 Equal Weight ETF | 0.20% | 128.2 |
| SPLV | Invesco S&P 500 Low Volatility ETF | 0.25% | 77.6 |
| BKLN | Invesco Senior Loan ETF | 0.65% | 54.0 |
- Invesco通过多次战略并购扩大地域覆盖和产品线深度,尤其聚焦Smart Beta领域。
- Smart Beta产品占Invesco ETF业务的核心,同时在固定收益领域引入多因子策略。
- Invesco面对费率战压力,持续优化费率与产品结构,强化与大型资管三巨头竞争的能力。
ETF行业未来展望与主要风险提示 [page::4][page::10]
- 费率战将持续推动ETF竞争,产品简化与低费率成为市场新标准。
- 规模效应决定资产管理成败,小型ETF面临退市压力,高质量差异化策略成突破口。
- 国际市场扩展存在地域和分销壁垒,需同时重视产品规模与布局策略。
深度阅读
报告标题:ETF的战争从未停止
作者及发布机构:吴先兴,天风证券研究所
发布日期:2019年2月20日
主题:ETF市场的竞争态势、发行趋势、资金流向以及行业内主要参与者的发展战略与成功经验分享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本报告由天风证券吴先兴团队整合并分析了2018年以来ETF市场的费率战争、资金流动趋势及发行策略。报告借助多篇ETF.com的访谈和报道,聚焦ETF行业的低费率竞争、资金在低费率核心ETF与策略型ETF之间的流动,以及小型发行人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文章还深入剖析了Invesco的扩张战略,透视行业巨头如何通过收购和产品创新保持地位。
核心论点强调,ETF市场正进入低费率竞争白热化阶段,资本持续倾斜至低费率核心产品,费率成为驱动资金流入的重要因素。同时,复杂策略的ETF也面临降费压力,小型发行人通过创新及内容营销寻求差异化发展。整体来看,简单、低费率主导市场趋势,零费率ETF成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创新。报告未涉及具体评级,但对于ETF发行及运营策略有较强指导意义。[page::0-10]
---
二、章节详解与分析
2.1 ETF市场现状与费率战 (章节1)
关键内容总结:
- 2018年全球ETF及ETP总数超过8200只,总规模达到4.79万亿美元。市场规模及产品数量继续增长,但退市压力加剧。美国有89只ETF退市,强调小众及高费率产品竞争力下降。
- ETF市场费率战持续,“零费率”ETF成为热点,富达推出四只零费率基金,JP Morgan筹备零费率ETF。
- 投资者明显偏好低费率产品,主动和高费率产品逐渐被市场淘汰。
逻辑与数据支撑:
- 费率下降图表(图1)显示283只基金对费率进行调整,多数小幅下降,部分显著削减(最大超过120个基点下降),说明行业整体降费态势。此图体现出竞争压力和费率战激烈程度。[page::0-1]
- 资金流动论据通过非美发达市场ETF的资金变化具体展现,低费率ETF流入达346.8亿美元,而费率较高的iShares MSCI EAFE (0.31%)却流出106.3亿美元。(图2)
- 多个资产类别(权益类、另类、固定收益等)中获得资金流入的ETF均有明显费率下降,且流出者费率较高。2018年权益类ETF的资金流入产品费率平均降至0.16%,流出产品费率仍较高0.23%。[page::1-2]
概念解释:
- 基点(BP):1基点=0.01%,费率如0.31%即31BP。
- 费率战是指发行人不断降低管理费用以吸引资金,典型于指数ETF以追求成本优势。
- ETF退市说明市场对低效或小规模产品的淘汰。
2.2 不同ETF类型的费率竞争与资金流动(章节1续)
通过多个数据表格总结:
- 表格显示不同ETF类别的“获得资金流入”(Gainers)与“遭遇资金流出”(Losers)的费率比较。所有类别费率均呈下降趋势,且流入ETF的费率明显低于流出ETF。
- Smart Beta(战略型)ETF及主动管理ETF费率也在下调,但主动ETF费率依旧较高(约0.85%)。
- 投资者更倾向于核心ETF和风格箱ETF,战术ETF(Tactical ETF)资金流出较多。十大资金流入ETF中绝大多数为核心产品,反之十大流出产品中一半为战术ETF。[page::2-4]
趋势分析
- 投资者在费率压力之外,更关注ETF的组合属性和策略定位,核心型ETF结合低费率成为主要流入产品。
- 费率不是全部,更复杂的战略型ETF仍有其生存空间,但需不断降低费率以保持竞争力。
2.3 小型基金公司如何成功发行ETF(章节2-3)
以Cambria为案例,详细访谈其创始人Meb Faber:
- Cambria专注于发行市场空白区域的创新基金,实现差异化竞争,如利用期权进行风险缓冲的CCOR ETF,费率虽高(1.05%),但对应策略预期回报及下行保护。
- Faber强调费率的确定没有统一公式,基于策略潜在阿尔法、市场需求及投资者意愿。
- 新基金发行成本相对较低,但资金募集是关键阻碍,多数ETF资产规模不足1亿美元,盈利困难。
- 小型发行人更依赖内容营销和品牌建设,例如持续发布博客、白皮书、播客等。
- Cambria虽小,但旗下管理资产几亿美元,规模效应不及巨头,但依然可以做成有竞争力的精品业务。
- 不建议盲目大量发行ETF,提倡“选择性”推出有实际需求和质量保证的基金。[page::5-8]
关键启示
- 小型基金公司必须专注产品差异化及长期内容营销以获取投资者认可。
- ETF市场虽开放,但竞争激烈,规模和品牌是核心竞争要素。
- 主动管理ETF费率普遍较高,投资者认可度有限,需严格权衡策略的价值主张与费用。
2.4 巨头Invesco的战略扩张(章节4)
- Invesco通过连续收购PowerShares、德意志银行商品业务、Source、Guggenheim和Oppenheimer基金,快速提升ETF管理规模,跃升为美国第四大ETF供应商。
- Invesco战略聚焦smart beta因子ETF,已拥有261款smart beta产品,利用产品广度与深度服务客户。
- Smart beta市场占比约12%,资金流入占比高于整体市场,显示增长潜力。
- Invesco面临北美市场之外的扩张难题,欧洲市场机构主导、分散,亚洲市场品牌建设更难。
- 收购整合推动公司内部跨部门合作,推动ETF与资产配置解决方案的融合。
- 主要产品细节(图8)显示Invesco资产排名前十基金的费率和规模,代表其产品类型和市场地位。
- 着眼于持续创新和客户解决方案,避开直接费率战压力,利用差异化竞争坚持发展。[page::8-1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2018年ETF费率裁减统计
图示为2018年美国283只裁减费率的ETF按照基点(basis points)的下降幅度频次分布。图中大部分落在10-30基点的小幅调整,峰值至120基点左右表明极个别ETF大量降费。整体显示费率战以微调为主,部分产品则大幅激进降费推动行业竞争。支持文中“绝大多数ETF进行小幅降费”的结论。[page::1]
图2:2018年非美发达市场板块前四大ETF市场份额和费率比较
表格列出四只ETF的年初市场份额、2018全年资金流入/出情况及费用率。低费率的VEA、SCHF和IEFA获得巨额资金流入,市场份额增长明显,而高费率的EFA遭遇大量资金流出,市场份额缩减。数据直观体现费率对资金流动的核心影响力及投资者偏好低费产品的态势。[page::1]
图3:不同类型ETF的分年度规模加权费率(2017 vs 2018)
表格分别对获得资金流入(Gainers)和资金流出(Losers)的ETF在七类资产类别的加权平均费率进行对比。所有类别流入ETF费率均低于流出ETF,且对比2017年,2018年费率均有所降低,印证市场整体降费趋势及“低费率吸引资金,高费率遭弃”的定律。[page::2]
表格:Smart beta及主动型ETF费率变化
此表细分权益策略ETF的基本、战略与主动类费率,显示smart beta(战略)ETF费率从0.29%降至0.21%,主动ETF费率也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被动ETF。显示投资者费率敏感度提升,但复杂产品仍能维持较高费率。[page::3]
前十大资金流入/流出ETF列表及费率
两组表格清晰表明资金主要流入低费率核心和风格箱ETF,流出主要来自战术型ETF及高费率产品。结合整体费率与资金流向证实报告对费率战的概括,有助分析产品定位与费率对流动性的影响。[page::3-4]
图8:Invesco前十大规模基金
列示Invesco旗下具有代表性的10只ETF,展示产品费率在0.20%-0.89%区间,资产管理规模均在数十亿美元以上。其中著名的QQQ基金拥有580亿美元,体现Invesco在ETF领域成熟的产品线与广泛的市场覆盖能力。[page::9]
---
四、估值与市场策略分析
报告重点非传统估值,而是更关注费率定价策略和资金流向对发行人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的影响:
- 费率战导致行业费率持续压缩,ETF发行人通过规模效应实现边际盈利,强调发行人需提升资产管理规模以获得利润。
- 小型基金公司采用差异化策略、主动费率定价和内容营销方式争取市场份额,凸显内容与策略创新对吸引资金的重要性。
- 巨头Invesco通过并购整合完善smart beta阵容,保持与三巨头竞争的差异化优势,避开简化的成本竞争,提高对客户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 Smart beta等策略类ETF在费率压力下仍保持一定费率水平,表现了费率与产品复杂度之间的收益平衡。
---
五、风险因素及潜在挑战
- 费率继续压缩的风险:持续费率下降可能导致部分发行人盈利压力大增,尤其是管理资产不足的中小发行人面临退市压力。
- 产品同质化严重:大量基金发行相似策略产品,市场容量有限,导致大量ETF难以达到盈利门槛,存量竞争加剧。
- 市场分布地域风险:Invesco等国际发行人面临海外拓展难度,尤其是欧洲亚洲市场体量小、分散且分销渠道不成熟。
- 投资者行为风险:核心ETF热潮虽然明显,但后续市场波动或策略变动可能使战术型或智能贝塔ETF需求波动,影响发行人收入结构。
- 监管与创新风险:新型ETF如零费率基金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监管、市场接受度及盈利模式的不确定性。
市场规模扩张与费率压缩构成发行人持续盈利的两大矛盾,需平衡产品创新与成本控制。[page::0-10]
---
六、批判性视角
- 报告充分强调费率战的重要性,但对费率极端压缩后对整个行业可持续性的系统风险未深入探讨。资管行业利润的持续压缩可能引导更多产品集中度提升和行业整合。
- 小型发行人如Cambria的访谈展示了其独特优势与局限,然而报告中未对大量无法盈利的数百ETF进行更具批判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 对于smart beta和主动ETF的分析略带乐观,忽视其费率逐年压缩带来的市场份额不稳定风险。
- 对于Invesco的成长路径强调并购和产品丰富度,但未来高竞争状态下的盈利挑战及国际扩展障碍讲解不够详尽。
- 报告整体数据来自2017-2018年,行业动态迅速,2019及以后历年发展走向仍需持续关注,避免静态分析偏差。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全面阐释了ETF行业2018年费率战及资金流动的核心趋势,明确指出:
- 低费率、核心ETF成为市场资金主要流向,费率高的主动或战术ETF持续失宠, 市场份额向大型、低费率产品集聚。
- 零费率ETF即将出现,标志着行业进入价格竞争极限的“战争终点”,未来ETF市场的竞争将更依赖产品差异化和规模效益。
- 小型ETF发行人通过内容营销和创新策略寻求生存,但市场饱和的现实限制其规模化发展,行业整合不可避免。
- Invesco通过收购整合,专注smart beta及客户解决方案,在传统三巨头之外占据重要市场位置,其发展路径体现了规模和产品多样化对竞争力的关键作用。
- 对投资者而言,除了费率,ETF产品的组合属性、策略合理性及风险控制能力也日益重要。
- 以上都说明ETF市场既是被动指数化的战场,也是策略创新和管理能力的竞技场,未来竞争更趋复杂多维。
整体上,报告为理解ETF市场竞争、产品定位及发行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深刻洞察,辅助投资者与发行人明晰市场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行业参考价值。[page::0-10]
---
以上分析基于报告全文内容与附图表,系统梳理ETF行业的动态变化、竞争格局与发行机制,详实且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