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effect of minimum wages on employment in the presence of productivity fluctuations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论文构建一个包含生产率波动、不完全市场、定向搜索及在职搜索的宏观模型,定量分析最低工资对高低生产率工人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约束性最低工资显著提升了高低生产率工人的失业率,并推动财富积累增加,为传统最低工资负面就业效应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扩展 [page::0][page::1][page::16][page::19][page::21]。

速读内容


研究背景及模型构建 [page::0][page::1]


  • 传统观点认为最低工资对就业有负面影响,但最新实证研究结果存在分歧,且多聚焦低技能劳动力。

- 本文通过整合Aiyagari型生产率波动、不完全市场、定向搜索和在职搜索,建立完善的宏观经济模型,涵盖高低生产率工人。
  • 模型标的区分为低生产率和高生产率工人,考虑财富状况对搜索行为的影响,包含劳动市场细分及职位紧张度动态。


关键模型设定及求解方法 [page::2][page::6][page::8]


  • 采用两状态马尔可夫链描述劳动生产率,参数采用日本2023年劳动力市场数据标定。

- 成员状态由就业状态、生产率、工资和资产组成,劳动市场分为不同紧张度的子市场。
  • 求解方法迭代计算价值函数、岗位紧张度、最优消费储蓄及搜索策略,最终获得稳态分布。


基准模型结果及动态行为分析 [page::9][page::10][page::11][page::12][page::13]


  • 低生产率工人失业率1.396%,高生产率工人失业率1.178%,职位流动率0.406%。

- 随着财富增加,工人倾向申请更高工资职位,且高生产率组中该行为更为显著。
  • 储蓄表现为对初始财富递减,是风险规避和消费平滑机制体现。

- 消费随财富和生产率提升而增加,稳态收入和财富分布均表现出右偏态。





绑定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 [page::16][page::19]


  • 面板分析比较基准模型、非约束最低工资模型和约束最低工资模型,非约束最低工资影响甚微。

- 约束最低工资使低生产率工人失业率从1.396%激增至28.521%,高生产率工人失业率由1.178%升至1.600%。
  • 职位流动率显著下降,财富分布右移,反映因失业风险加大而增强的储蓄动机。


| 指标 | 基准模型 | 非约束最低工资 | 约束最低工资 |
|----------------|--------------|--------------|--------------|
| 低生产率失业率 | 1.396% | 1.396% | 28.521% |
| 高生产率失业率 | 1.178% | 1.178% | 1.600% |
| 职位流动率 | 0.406% | 0.406% | 0.230% |




机理与政策启示 [page::19][page::20]


  • 生产率波动导致最低工资对高生产率工人的负面效应通过低生产率工人传递。

- 约束最低工资增加失业风险,促进工人储蓄,财富积累相应上升。
  • 储蓄政策差异图显示,绑定最低工资模型下,弱势群体储蓄明显增加。




结论 [page::21]


  • 约束最低工资导致失业率明显增加,影响不仅限于低生产率工人,同时传导至高生产率工人。

- 模型结合多重现实因素,丰富最低工资对劳动市场影响的理论框架。
  • 后续可扩展生产率状态数量及重新考虑失业保险机制以提高模型现实相关性。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深度分析报告


报告标题


The effect of minimum wages on employment in the presence of productivity fluctuations

元数据与概览

  • 作者:Asahi Sato

- 发布日期:2025年8月12日
  • 研究主题: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尤其是在劳动者生产率波动存在情况下的影响机制

- 主要议题:最低工资政策对不同生产率水平工人的就业影响;宏观模型构建与分析
  • JEL分类:E21(消费)、E24(劳动市场)、J60(最低工资/工资管制)

- 核心结论:与传统观点相符,具有约束力的最低工资将提高低生产率和高生产率工人的失业率。模型考虑了生产率波动、非完全市场、定向搜索和在职搜索机制,这是对现有文献的新贡献。

---

报告章节深度解读



1. 引言


本节回顾最低工资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传统研究大多认为最低工资对就业带来负面影响(Neumark & Nizalova, 2007等),但部分最新研究显示结果更为复杂,有时对就业也可能产生正面影响(Cengiz et al., 2019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拟将最低工资从7.25美元提升至15美元,且该工资水平超过约40%非大学学历、10%大学学历工人的当前工资,表明高生产率工人也将直接受到最低工资政策影响。现有研究往往聚焦于低学历或低技能劳动者,鲜有针对高生产率劳动者的研究,故本文旨在填补这一空白。其创新点在于聚焦于高生产率劳动力,考察最低工资对其就业影响,从而拓展了最低工资研究的适用范围。[page::0,1]

2. 模型设置


该模型基于Chaumont和Shi(2022)框架,并引入了Aiyagari(1994)类型的生产率波动,将劳动者生产率分为低(\(l^l=0.7016\))和高(\(l^h=1.4254\))两档,通过2状态马尔可夫链描述生产率转移(高保持概率95.5%左右)。模型假设工人风险规避,工资在职位和生产率状态下由市场决定,职位存在搜索摩擦(定向搜索机制),存在在职搜索和外部搜索,且职位会有断裂风险。工人的资产可以负债(最多至-5限额),模型允许储蓄。整个经济处于无限期离散时间环境下。关键参数通过日本2023年劳动力市场数据进行校准,如失业率约2.6%,月利率约0.327%等。模型采用分块递归均衡的迭代算法计算。核心均衡条件包括工人和公司的价值函数、搜索策略、职位紧张度及总体状态转移等(Definition 1)。[page::1,2,6,7,8]
  • 关键设定说明

- 定向搜索假设意味着工人知道职位工资后才申请,提高模型现实性。
- 生产率波动引入后,低生产率工人在未来可变为高生产率工人,反之亦然,增加就业状态复杂度。
- 职位紧张度\(\theta\)代表职位空缺与申请人数比,影响匹配概率\(p(\theta)\)和填补率\(q(\theta)\)。
- 储蓄和消费决策嵌入动态规划,体现工人跨期福利最大化。
- 公司招聘成本通过自由进入决定职位空缺数,确保无超额利润。

3. 量化分析与结果



3.1 校准与求解

  • 核心参数详见表1,如折现因子\(\beta=0.996\)、借贷上限-5、分离率0.633%、搜索机会概率\(\lambdae=0.0346\)、招聘成本k=0.77等。

- 生产率波动遵循AR(1)过程,以Rouwenhorst方法离散化为2态马尔科夫链。
  • 采用141个财富网格点,20个工资网格点。

- 动态规划迭代求解价值函数,市场紧张度自洽,最终统计稳态分布。

3.2 基线模型指标(无最低工资)

  • 低生产率工人失业率1.396%,高生产率工人1.178%,高生产率工人失业率低于低生产率工人,符合直觉。

- 月度跳槽率约0.406%。
  • 资产和消费决策表现为财富的递增函数,且高生产率工人整体消费和目标工资均更高。


3.3 搜索行为与政策函数

  • 图1显示:搜索目标工资随财富增加显著提升,高生产率工人目标工资明显高于低生产率工人。

- 市场紧张度随工资等级提升而下降,反映高薪职位匹配难度较高。
  • 图2保存决策揭示失业高生产率工人存钱较少,预期收入较高;富裕工人降低储蓄倾向。

- 图3消费函数单调递增,表现出消费平滑特征。

3.4 稳态分布及市场价值

  • 图4表明工资分布右偏,财富分布存在长尾。

- 图5公司职位价值随财富提升及生产率升高增加,但随工资增加递减,显示高工资职位因成本高,价值递减。
  • 图6市场紧张度与职位价值一致,随财富增加而增加,说明财富影响岗位稳定性。[page::7,8,9,10,11,12,13,14,15]


3.5 最低工资实验

  • 采用非约束性最低工资(\(\underline{w} = 0.1\))和约束性最低工资(\(\underline{w} = 0.7\))两种情境。

- 表3结果显示非约束工资对经济指标影响极小,约束性最低工资对低生产率工人失业率影响甚大,提升至28.5%,高生产率工人失业率也由1.178%提高至1.6%。
  • 跳槽率下降至0.23%,劳动力流动变缓。

- 图7与图8对比稳态分布,约束工资导致财富整体上移,且高薪职位人数增加,但失业人数也大幅上升。
  • 这是因为约束性最低工资削减或消灭低生产率工人工资较低的职位,制造出失业冲击,同时波及高生产率工人,因生产率波动导致两类群体动态转换,从而间接传导影响。

- 图9显示最低工资存在激励工人储蓄更多以抵御失业风险,保存政策低于基线模型,财富积累明显。[page::16,17,18,19,20]

4. 结论

  • 结合生产率波动和不完全市场的框架,本文实证检验了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多层次影响。

- 约束性最低工资不仅显著提高低生产率工人失业率,同时由于劳动者生产率动态波动,高生产率工人失业率也显著上升,扩展了传统认为最低工资主要影响低生产率者的认识。
  • 约束性最低工资时代,劳动者增加储蓄以应对就业不稳定,改变财富分布特征。

- 未来研究可考虑多状态马尔科夫链更复杂的生产率波动和引入基于过往岗位工资的失业保险机制,更贴合现实经济。[page::21]

---

图表深度解读



图1:Optimal search policy

  • 内容:展示不同财富水平下低生产率和高生产率工人的目标工资搜索策略。

- 趋势:财富提升,搜索目标工资快速升至平台期,且高生产率工人目标工资明显高于低生产率工人。
  • 作者结论:反映确定搜索(工人知工资后再申请)机制下财富和生产率对改善搜索策略的影响。

-

图2:Optimal saving policy

  • 内容:显示不同生产率、就业状态下,财富变动的储蓄策略(未来财富减去当前财富)。

- 趋势:失业高生产率工人倾向于较低储蓄,高生产率雇员储蓄行为与低生产率差异不大。底部财富水平储蓄较多。
  • 解读:贫困者更需储蓄保障未来消费,生产率动态影响消费平滑政策。

-

图3:Optimal consumption policy

  • 内容:不同组别工人的消费随财富增加而上升。

- 趋势:高生产率工人消费显著高于低生产率,无论就业与否。工资越高,消费越高。
  • 说明:呈现消费随财富和收入变化的合理内生关系。

-

图4:Stationary distribution

  • 收入:大多数工人收入集中在高端,低端有较大失业率(零收入)。

- 财富:呈现右偏长尾,个别工人财富累积显著。
  • 说明:模型重现了现实中的收入和财富分布的典型不均衡特征。

-


图5:Firm value

  • 趋势:高生产率工人的职位价值 > 低生产率。随工资增加,公司职位价值降低。职位价值随工人财富增加。

- 经济含义:高工资导致高用人成本,职位价值下降。财富对职位概念上提升职位持续性和价值。

-

-

图6:市场紧张度

  • 观察:高生产率对应更高市场紧张度。随着工资升高,紧张度降低。财富增多,市场紧张度提高。

- 解释:职工财富高,职位更稳定,市场更有活力(紧张度高)。职工工资越高,找到新职位越难(紧张度低)。

-

-

图7-8:最低工资引入后的稳态分布对比

  • 非约束情形(图7):实质无变化,润色说明最低工资不起约束作用。

- 约束情形(图8):失业率显著升高,财富分布右移,职位工资不均增加,分布左端升高(失业增多)。

-

-

图9:储蓄策略差异

  • 内容:基线模型储蓄策略减去约束最低工资模型,结果均为负,代表约束最低工资使得工人整体储蓄显著提升。

- 说明:工人为了应对因失业率上升产生的风险提升,采用更强的风险规避行为。

-


---

估值方法说明


本文非传统金融估值报告,无聚焦公司估值,但模型中隐含的价值函数\(V
{\varepsilon}\), \(J\)实质上是对工人最优福利和公司职位净收益的贴现值的动态规划求解,基于未来预期收益折现。这部分体现了计量经济学中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的价值函数求解,而非单纯市场估值。

---

风险因素评估

  • 模型前提假设完备且较强,特别是劳动市场结构和资产市场条件限定。实际环境中市场失灵或政策复杂性可能导致模型推广受限。

- 生产率仅设为2状态马尔可夫过程,实际生产率连续变动更复杂,可能影响结果稳健性。
  • 非引入失业保险基于前薪水的领取,可能低估社会保障对最低工资效果的缓冲作用。

- 模型忽略宏观经济波动及资本市场反馈作用,短期冲击与长期影响间可能存差异。
  • 结果对政策参数敏感,如最低工资水平、职位发布成本等参数变动或致结论波动。


---

批判性视角及细微差别

  • 报告严格遵循文献,模型与前沿研究方法接轨,展示系统严谨性,但对部分参数设定及简化假设缺少深入敏感性分析,限制了政策适用广度。

- 对高生产率工人失业率的间接影响解释中,隐含了生产率状态转换频率的高度依赖,实证验证必要。
  • 过滤不同类型最低工资(如全面适用型和分行业分地区执行)差异尚未体现。

- 由于定向搜索和在职搜索机制相对复杂,模型求解过程及算法收敛性说明不足,细节披露不充分。
  • 结论在保持中立严谨的同时,略显确认了传统“最低工资提高就业成本,增加失业”的观点,可能低估了最低工资提高劳动参与的潜在积极效应。[page::9,19]


---

结论性综合



本文通过构建结合生产率波动、资产储蓄决策、定向搜索与在职搜索的宏观经济模型,深度剖析了约束性最低工资对不同生产率劳动者的就业影响。基线模型成功复现日本2023年劳动力市场的多个关键指标和行为特征,如失业率、跳槽率和财富分布。核心发现包括:
  • 约束性最低工资显著提升低生产率劳动者的失业率(由约1.4%升至28.5%),同时对高生产率劳动者失业率也有溢出效应(由1.18%升至1.6%);而非约束性最低工资对就业市场无显著冲击。

- 富裕劳动者寻找更高工资的职位,但职位匹配概率随工资水平升高而下降,体现市场供需紧张情况。
  • 最低工资约束增加了工人的风险,使其储蓄倾向明显增强,导致财富分布出现右移和长尾,呈现出经济中的财富积累强化。

- 生产率的动态波动是最低工资影响高生产率工人失业率的关键传导渠道,经济体内存在较强的交叉效应。
  • 模型与图表(如图1-9)详尽展现了劳动者行为策略、职位价值和市场紧张度的非线性关系,且这些数值特征支撑核心结论,确保了论点的坚实基础。


综上,报告为理解最低工资政策对不同类型劳动者就业的微观机制和宏观效应提供了创新的理论与计量工具,尤其在劳动生产率波动的背景下揭示了最低工资对高生产率工人就业的潜在负面影响。该研究对政策制定者评估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多维影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参考文献中涉及的关键理论框架

  • Aiyagari (1994) 异质资产储蓄与无保险风险模型。

- Chaumont和Shi (2022)关于财富积累与在职搜索动态的模型。
  • 定向搜索模型(Shi, 2009),劳动者知道职位工资后进行申请的现实假设。

- 最低工资影响的最近实证研究:Cengiz et al. (2019), Dustmann et al. (2022), Engbom and Moser (2022)。

---

(全文引用页码附注:本文所有核心结论均源自该报告第0-21页内容,配图详见报告中各页顺序引用)[page::0−21]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