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全视角系列之141 博道基金 张建胜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详尽介绍了博道基金张建胜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管理风格及代表产品博道盛彦A的业绩表现。张建胜坚持绝对收益与成长性结合,注重长期持仓、估值控制与行业分散,重点布局港股TMT、传媒及医药板块,港股仓位显著提升,投资风格稳健且超额收益突出。基金维持高仓位且换手率低于同类,2023-2024年分别跑赢基准与同类基金,业绩排名靠前,体现出其优秀的主动管理能力与研究深度,尤其在港股结构性机会和AI、泛消费领域的布局中具有前瞻性。[page::0][page::1][page::4][page::5][page::7][page::10]
速读内容
基金经理张建胜简介与投资理念 [page::0][page::1]
- 张建胜具有15年证券行业经验,专长A股及港股双市场成长投资,强调绝对收益和长期成长性。
- 选股重点为拥有强壁垒和清晰商业模式的公司,回避低成本竞争和高估值赛道,五年维度判断性价比。
- 强调承担可控的左侧风险,个股集中、行业分散,长期持有持仓稳定,换手率低于行业平均。
投资风格与港股布局 [page::2][page::3]
- 风格稳健,重视估值控制,不追逐短期热点,不为短期高景气支付溢价。
- 港股重点关注结构性变化,积极配置中小市值二线公司,持仓比重从2023年底23%提升至2024年近40%。
- 粤港澳大湾区及南向资金成为主要边际定价力量,港股投资逻辑从贝塔转向挖掘阿尔法。
- 重点关注AI产业链(3D堆叠、端侧AI)、创新药及泛消费领域机会。
博道盛彦A基金基本情况及规模 [page::4]
| 基金简称 | 规模(亿元) | 投资类型 | 任职日期 |
|-------------|--------------|------------|--------------|
| 博道盛彦A | 4.97 | 偏股混合型 | 2021/6/1 |
| 博道盛兴一年持有 | 0.65 | 偏股混合型 | 2022/3/8 |
博道盛彦A业绩表现与风险控制 [page::5][page::6]

| 时间 | 产品收益(%) | 基准收益(%) | 超指数收益(%) | 同类排名(%) | 换手率(倍) |
|-------------|-------------|-------------|---------------|-------------|------------|
| 任职以来 | 0.78 | -14.29 | 15.07 | 8.64 | ~0.88 |
| 2023年 | -6.23 | -7.58 | 1.34 | 18.38 | |
| 2024年 | 20.83 | 11.99 | 8.84 | 5.38 | |
| 年初至今 | 13.19 | 1.44 | 11.74 | 11.18 | |
- 基金长期维持高权益仓位,多次调整至约90%,高于同类中位数,仓位主动积极参与市场。
- 换手率显著低于同类,保持低波动,体现长期持有和稳健风格。
- 估值水平持续低于同类平均,强调只投资估值合理且具长期竞争力的标的。
行业与风格配置分析 [page::7][page::8][page::9]


- 以TMT为核心板块,区间平均占比达43.7%,中游制造和消费占比稳健提升,2024H2新增大金融板块配置。
- 历史行业配置分散,重点覆盖传媒、电子和医药板块,体现成长与价值并重。
- 持仓风格以大盘为主,2024H2大盘股占52.2%,中盘股25.1%,小盘股22.7%,兼顾灵活布局。
- 持股集中度较高,前十大重仓占比约57.6%,持仓股数量稳定在40只左右。
重仓股多元且持久 [page::9][page::10]
| 股票代码 | 股票名称 | 行业 | 最早重仓时间 | 持有季度数 | 重仓期间涨跌幅(%) | 终止日至今涨跌幅(%) |
|------------|--------------|------------|--------------|------------|------------------|---------------------|
| 00700.HK | 腾讯控股 | 传媒 | 2021-09-30 | 15 | 18.33 | 2.56 |
| 01810.HK | 小米集团-W | 电子 | 2021-09-30 | 14 | 56.82 | 53.85 |
| 03690.HK | 美团-W | 社会服务 | 2021-09-30 | 13 | -31.20 | -16.83 |
| 002352.SZ | 顺丰控股 | 交通运输 | 2022-06-30 | 10 | -15.97 | 10.27 |
| 601966.SH | 玲珑轮胎 | 汽车 | 2022-09-30 | 10 | 1.02 | -21.62 |
| ... | ... | ... | ... | ... | ... | ... |
- 重仓股覆盖港股互联网、新消费、科技、医药、金融、航运等多个主题,表现前瞻性强。
- 部分股票自底部阶段即重仓,体现较强的挖掘和持有能力。
- 持仓动态调整以适应市场环境和结构性机会。
后市展望与投资重点 [page::3][page::10]
- 当前市场处于有投资机会的结构性窗口,重点布局AI和泛消费方向。
- AI关注3D堆叠、云计算产业链和端侧AI技术,推动半导体产业技术提升。
- 泛消费关注刚需及情绪价值品种,创新药和互联网平台为核心。
- 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时,适度提高组合弹性,灵活把握结构性机会。
深度阅读
基金经理全视角系列之141:博道基金张建胜——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基金经理全视角系列之141:博道基金 张建胜》
- 作者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分析师郑兆磊、沈鸿、薛令轩
- 发布时间:2025年6月8日
- 主题:聚焦博道基金旗下基金经理张建胜的投资理念、管理风格、代表产品表现及其未来展望,重点分析其对A股和港股市场的投资策略及风险控制。
- 内容框架:报告以基金经理访谈、基金公司背景介绍、代表产品的详细分析为主,辅以行业观点、投资框架剖析、重仓股分析等详尽内容。
核心论点总结:
张建胜作为博道基金中生代成长型基金经理,以“绝对收益 + 成长性”的投资理念著称,强调价值投资和长期持有,避免短期高溢价行为,在港股和A股双市场布局有显著优势。其代表产品博道盛彦A基金表现优异,展现了稳健风格和优秀超额回报。展望未来,他重点关注AI及泛消费领域,拥抱结构性机会同时控制风险。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基金经理与基金公司背景
- 基金经理张建胜经历:
15年证券行业经验,10年投资经验,专长于TMT行业和成长股投资,曾在申万研究所做行业分析师,2015年进入博道投资,2020年起管理公募基金。其管理产品以低波动和成长风格稳定著称,即使在市场成长逆风期也表现超额收益明显[page::0,1]。
- 博道基金公司情况:
成立于2018年,核心团队平均从业20年,投研文化强调“长期投资”和“慢富道”理念,持续吸引行业高端人才和内部培养基金经理,形成多样化、互助和学习型的投资组织[page::1]。
2.2 张建胜的投资框架及风格
- 投资理念:
- 追求“绝对收益+$^+$成长性”,强调不追短期高景气带来的高估值溢价,注重企业长期竞争壁垒和真实现金流,即使错过短期热门也坚持价值投资。
- 强调逆向投资逻辑,主动承担“左侧风险”,从而换取长期更大收益空间。
- 以五年视角进行估值判断,远离短期的PEG估值误区,更注重商业模式的持续性和护城河建设[page::2]。
- 选股逻辑:
- 偏好具备强大竞争壁垒、品牌价值或网络效应的企业,回避低成本竞争和估值虚高赛道。
- 案例中提到曾投资的智能硬件企业体现其对周期和产业链变化的敏锐把握,以及逆周期加仓的实操[page::2]。
- 配置特色:
- 个股集中、行业分散,控制单一行业配置不超过25%。
- 换手率明显低于同类,重仓股持有期长,注重长期成长和稳健风险敞口。
- 组合风险主要由熟悉领域驱动,体现较强风险控制能力[page::2]。
2.3 港股投资策略与行业观点
- 港股策略:
- 不盲目追逐市场贝塔涨幅,注重估值性价比和结构性阿尔法机会。
- 2024年Q1积极加仓港股,重点关注南向资金占比提升带来的市场估值新逻辑。
- 持续从大型互联网龙头向中小市值的二线公司扩散,重点布局泛消费、创新药及制造业板块,寻找被低估的优质二线公司[page::3]。
- 行业关注点:
- AI领域布局明确,以3D堆叠、云计算、端侧AI领先技术为重点押注方向,推动半导体产业升级。
- 泛消费领域关注刚需及情绪价值类品种,如互联网平台和创新药,传统消费品估值修复后阶段性参与。
- 创新药领域视角独到,基于估值优势及行业自我造血能力提升,注重出海和BD交易潜力,虽非医药专业出身但依托团队研究积极布局[page::3]。
2.4 代表基金博道盛彦的详细表现与分析
- 基金基本信息:
- 偏股混合型基金,规模4.97亿元,成立于2021年6月1日,张建胜全程管理。
- 投资范围:60%-95%股票资产,港股通股票占比0%-50%,债券及现金比例不低于5%。
- 投资目标:在风险控制前提下,追求超基准的超额回报和资产稳健增长[page::4]。
- 业绩回顾:
- 自成立以来年化回报0.20%,超基准15.07%超偏基金26.20%,2023-2024年逆风行情中表现突出。
- 2025年初至今回报较好,近三个月虽有小幅回调,但整体维持超额收益。
- 同类排名持续保持在优异区间,任职以来排名前8.64%[page::4,5]。
- 仓位与换手率:
- 权益仓位常年维持较高水平(90%左右),持仓积极参与市场,2025Q1权益仓位86.14%高于同类中位数。
- 换手率显著低于同类,通常每季度持仓变化有限,显示出重视长期持有和估值管理的投资风格[page::5,6]。
- 估值水平:
- 基金组合加权市盈率持续低于同类基金平均水平,反映其估值控制严谨,避免买入过高估值个股[page::7]。
- 板块与行业配置:
- 港股配置逐步提升,2023年底港股占比23%提升至2024年二季度近40%,与恒生指数走势反向。
- 板块集中于TMT(平均43.71%)、中游制造(20.19%)、消费(12.59%)等核心成长及制造业领域,大金融板块近年占比提升。
- 行业层面,电子、传媒、医药为重仓前三,2024H2新增银行持仓,实现行业配置多元平衡[page::7,8]。
- 持股集中度与数量:
- 有效持股数稳定在40只左右,持仓集中度维持在60%左右,体现集中精选与分散风险兼顾的策略。
- 重仓股覆盖行业广泛,兼顾成长和周期板块,且基金经理对个股持有周期较长,表现出坚韧的中长期投资倾向[page::8,9]。
2.5 重仓股及成功案例
- 多只重仓股从底部阶段即进入组合,持有周期长达10个季度以上,显示其挖掘潜力股和持有耐心兼具。
- 类别覆盖广泛,包括腾讯控股、小米集团、美团、顺丰控股、贵州茅台等,兼具港股和A股多行业布局。
- 部分港股个股如小米在2021年即成为重仓,反映基金经理对港股结构性机会的前瞻性判断[page::9,1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1:博道盛彦A基金业绩表现(2021.6–2025.5)
- 描述:图中蓝色线表示基金复权净值,红线为相对业绩基准表现,浅蓝线为相对偏股混合指数表现。
- 数据与趋势:
基金自成立以来虽经历2022年下跌调整,但2023年至2025年表现稳健上行,远超基准和同类基金,累计超额收益达15.07%-26.20%,显示其在震荡市中具有较强抗跌和超额收益能力。
- 与文本关联:支持基金经理注重估值、持股集中和长线持有策略带来稳健回报的论断[page::5]。
图2:历史权益仓位变化
- 描述:2021Q3以来,基金权益仓位稳定高位运行,2025Q1权益仓位86.14%,高于偏股混基金平均水平。
- 趋势说明:高仓位体现基金经理积极布局市场,淡化择时,着眼长期回报。
- 局限性:大仓位虽参与度高,但也增加短期波动风险,需要配合稳健选股策略控制组合风险[page::6]。
图3:换手率对比
- 描述:基金换手率持续低于同类平均,2024下半年为0.88倍,行业同类普遍靠近1.7倍。
- 意义:低换手体现长期持有理念,避免高频交易可能带来的成本和波动,突出稳健成长风格。
- 逻辑支持:符合基金经理强调价值及绝对收益的投资策略[page::6]。
图4:组合加权平均市盈率与同类对比
- 描述:博道盛彦A的加权平均市盈率持续低于同类基金,显示估值较为合理甚至偏低。
- 趋势说明:驱动其逆势抗跌表现,回避高估值泡沫风险。
- 可改进点:未详述市盈率分布具体行业构成,估值变动潜在风险需关注[page::7]。
图5:港股投资比例持续提升
- 描述:港股仓位由2023年底23%升至2024Q2约40%,基金逢低加仓港股,尤其关注低估值行业龙头。
- 趋势与联系:反映基金经理港股投资策略的调整与港股市场估值优势的捕捉,支持港股结构性机会论断[page::7]。
图6~7:板块与行业配置变化
- 描述:TMT占比居最高,随后为制造及消费,2024H2银行首次加仓。
- 趋势说明:组合以TMT为核心,加强制造业分散风险,逐步均衡行业分布。
- 重要性:体现基金经理行业配置灵活,注重产业基本面和估值判断[page::7,8]。
图8:持股数量与集中度
- 描述:持股数稳定约40只左右,集中度60%左右,反映精选策略。
- 趋势说明:重仓股持有时间长,强化个股估值和基本面研究,避免盲目跟风。
- 支持理念:与张建胜强调长期持股和稳健回报相符[page::9]。
图9:市值风格分布
- 描述:大盘股为主(52.22%),中盘(25.08%)和小盘股(22.70%)兼备。
- 趋势说明:权衡稳定与成长动力。
- 投资逻辑:兼顾蓝筹股的稳定性和中小盘成长机会,增强组合弹性[page::9]。
---
四、估值分析
报告中虽未详细展开DCF等估值模型,但结合基金经理访谈内容可知:
- 估值方法论:张建胜强调绝对收益视角下基于现金流估值,否定过度依赖短期PEG估值。
- 估值判断期限:以五年为周期审视性价比,关注企业真实商业模式与护城河,而非盲目追逐短期景气。
- 港股投资估值观:投资标的需满足“股东回报(分红与回购)+成长性”达到约15%(5%+10%)的合理标准。
- 基金组合总体估值:低于行业同类水平,控制组合整体风险,离散化布局增加估值安全垫。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市场波动风险:基金权益仓位高,适当关注市场整体波动与择时风险。
- 估值偏误风险:尽管基金严格估值控制,行业轮动及短期情绪波动仍可能造成估值风险。
- 行业和区域集中风险:以TMT和港股为核心,可能面临集中行业周期波动和地区政策风险。
- 重仓股个股风险:部分重仓股行业变动或经营策略调整,基金经理通过灵活调整减缓此类风险。
- 潜在流动性风险:尤其是港股和中小盘个股,需关注流动性状况。
- 政策与监管风险:港股市场监管政策及跨境资本流动政策存在不确定性[page::11]。
报告整体对风险管理持谨慎态度,并强调基金经理主动承担“可控的左侧风险”, 寻求风险与收益平衡。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和基金经理访谈均强调长期视角与价值控制,这一策略在当前市场成长逆风时尚显优势,但对未来极端市场快速反转的适应性待观察。
- 投资港股中小市值的分散布局虽然增加弹性,但也对选股研究深度提出更高要求,潜在风险不可忽视。
- 换手率较低的稳健风格在牛市期间或可能限制短期收益提升。
- 报告对基金业绩解释较为乐观,对于部分个股持仓期间出现的负回报也有提及,但缺乏具体如何应对的细节。
- 报告未公开基金产品的具体估值模型细节和敏感性分析,这限制了对估值假设的深入检验。
整体而言,分析结构严密、数据充分,但部分风险防范和动态策略调整路径略显模糊,读者需自行做出综合评判。
---
七、结论性综合
张建胜作为博道基金资深成长型基金经理,其投资理念和管理风格体现出绝对收益视角下的稳健成长取向,坚决回避短期高估值泡沫,注重企业真实护城河和现金流的长期价值,持股集中但行业分散,换手率极低,强调“五年视角”的估值判断。
其代表产品博道盛彦A基金表现优异,自成立以来在大盘成长逆风环境中实现了15%以上的超基准超额收益,表现稳健且抗跌。基金通过高仓位运作积极布局市场,但风险控制得当,组合估值水平持续低于同行平均。
在港股投资方面,张建胜抓住了结构性变革,港股市场南向资金占比提高带来的估值及价格逻辑变化,坚持挖掘被低估的二线港股中小市值企业,积极布局创新药和泛消费等领域,体现出前瞻性和灵活配置能力。
基金的行业配置以TMT为核心,辅以制造、消费及金融等,持仓行业相对分散但前十大个股集中度较高,部分重仓股持有超10季度,彰显中长期扎实布局。
图表数据全面支持其长期价值投资、低换手、估值控制和高仓位稳健成长的投资策略,是基金经理投资哲学与实际操作的良好映照。
整体而言,张建胜及其所管理的博道盛彦基金,凭借深厚的行业研究能力、稳健风控和前瞻港股策略,在复杂市场环境下实施价值稳健成长策略,获取持续超额收益,值得关注和研究。
---
本文报告分析基于兴业证券《基金经理全视角系列之141:博道基金 张建胜》公开资料,严格遵循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所有数据均标注页码溯源。[page::0,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