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晨报】6.23丨宏观:收入结构延续优化,广义支出边际回落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涵盖宏观财政数据及多行业中期策略,指出财政收支结构持续优化,支出扩张力度有所回落,港股表现优于全球主要市场,科创债和可转债仍有结构性机会;各行业如纺服、传媒互联网、食品饮料与公用环保均提出具体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ESG策略近期有所回撤,整体评级提升公司多于下降,反映市场情绪和政策动态的持续影响[page::0][page::3][page::5][page::7][page::8]

速读内容


1. 2025年1-5月宏观财政数据及解读 [page::0][page::1]

  • 财政一、二本账合计收入增速-1.3%,支出增速6.6%,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广义财政支出与收入增速差边际回落但仍居高位。

- 税收收入结构改善,5月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保持增速上行,企业所得税降幅收窄,土地收入小幅回落,主要受房地产市场走弱影响。
  • 基建支出回落,新增专项债发行放缓拖累二本账支出增速,国债发行前置支撑政府支出保持力度。


2. 港股2025年中期投资展望 [page::1][page::2]


  • 港股主要指数年初至今涨超17%,迎来明显估值修复,医疗保健、材料、信息技术表现强劲,流动性持续改善。

- 预期下半年港股盈利虽受有效需求不足影响但仍将增长,政策支持与海外降息预期利好港股估值提升。
  • 建议重点关注科技板块、消费行业(尤其医药和可选消费)以及高股息标的以获取稳定回报。


3. 固收市场2025年展望与策略 [page::2][page::3][page::4]


  • 利率债经历先涨后跌的走势,整体债市表现震荡,信用利差有所收窄,可转债市场受政策及科技板块带动表现优于股票。

- 下半年预计降准降息空间打开,财政发债节奏加快但冲击有限,债券市场震荡中仍有机会,建议防守型策略布局哑铃型久期组合。
  • 关注供给结构变化和资金需求,信用债供给收缩,需求稳健利差仍有收窄空间,可转债受益于配置需求和估值改善。


4. 纺织服饰行业策略:泛户外运动及新消费推动增长 [page::4]

  • 新消费与政策支持推动服务消费复苏,运动赛事、现制茶饮等赛道景气度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 AI等科技创新推动消费新业态变革,建议关注AI商业化应用及低空飞行器与文旅的结合。

5. 传媒互联网行业:港股重估加速,AI驱动创新 [page::5]

  • 行业指数年内上涨超11%,AI技术(以DeepSeek为代表)成为国产AI生态核心,推动行业估值提升。

- 投资重点为央国企稳健业务,港股传媒互联网和AI赋能垂直行业。

6. 食品饮料行业:新品类与新渠道带动结构性机会 [page::6]


| 赛道 | 收入增长(%) | 利润增长(%) | 行业指数表现(%) |
|--------|------------|-------------|--------------|
| 食品饮料大盘 | +0.7 | +3.1 | -3.5 |
| 新消费方向(休闲零食、功能饮料等) | 增长快 | 增长快 | 优异 |
  • 新消费新品类快速增长,折扣零售渠道兴起带来供应链成长。

- 传统食品饮料复苏缓慢,但低估值高股息品种具备补涨潜力,渠道改革仍在推进中。

7. 公用环保行业:火电盈利有提升,新能预期明朗 [page::7]


  • 2025H1水电火电表现较好,绿电核电受制于资源及电价压力。

- 下半年关注煤价大幅下降带来的火电成本改善,水电股息率提升及核电长期成长,新能源装机规模稳定增长,结构分化明显。

8. ESG策略情况及表现 [page::7][page::8]

  • 6月中旬ESG评分提升公司多于下降,评分提升组合平均涨跌幅略优于下降组合。

- ESG筛选策略沪深300周表现略弱于基准,信息比率和夏普比率较为稳定。
  • ESG舆情整合策略表现波动较大,风险提示市场情绪变化及历史规律转变。

深度阅读

【银河晨报】6.23丨宏观:收入结构延续优化,广义支出边际回落 —详尽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银河晨报】6.23丨宏观:收入结构延续优化,广义支出边际回落

- 发布机构: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23日 07:45 北京

- 作者及分析师团队: 张迪(宏观首席分析师)、吕雷(宏观分析师)、杨超(策略首席分析师)、刘雅坤(固收首席分析师)、周欣洋(固收分析师)、郝帅(纺织服饰行业分析师)、岳铮(传媒互联网行业分析师)、刘光意、刘来珍、何伟(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陶贻功、梁悠南(公用环保行业分析师)、马宗明、肖志敏(ESG分析师)等。
  • 报告主题:宏观经济财政数据解读及多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涵盖宏观财政、策略、固收、纺服、传媒互联网、食饮、公用环保以及ESG策略。


核心信息传达



报告通过宏观视角切入,分析2025年前5个月财政收入与支出数据,指出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且支出增速边际回落的趋势,这对经济保持一定支撑作用。同时,通过多行业策略板块展开详细投资分析,提出具体行业的投资机会与风险提示,体现了在当前复杂国内外环境下的多维度策略应对立场和展望。[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宏观财政分析



核心论点


  • 财政收支情况:2025年1-5月,一、二本账合计收入同比下降1.3%,支出增速持稳于6.6%,较前值7.2%略有回落,尽管财政收入整体偏弱,但支出保持较强力度。

- 收入结构优化:税收收入改善,非税收入增速回落;土地收入小幅回落,反映房地产市场压力。
  • 支出结构调整:基建支出趋缓拖累整体支出增速,教育及社保支出保持稳定增长;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放缓,影响二本账支出增速。


逻辑与证据


  • 政府债券发行提前布局,保障财政支出力度。

- 税收方面,增值税和个税保持正增长,企业所得税降幅收窄,反映工业生产韧性及企业盈利承压。
  •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下滑,与房地产市场低迷和政策推动城市更新改革相呼应。


关键数据点


  • 财政收入增速同比 $-1.3\%$ ,支出同比增速 $6.6\%$ 。

- 1-5月增值税收入累计增速 $2.4\%$ ,当月同比 $6.1\%$ 。
  • 个人所得税累计增速 $8.2\%$ ,当月同比 $12.3\%$ 。

- 地方土地收入累计增速 $-11.9\%$ 。
  • 一本账支出累计增速 $4.2\%$ ,二本账支出增速 $16\%$ 。


预测与推断


  • 税收结构优化有助于支撑财政收入基础,但土地收入表现拖累整体收入回暖。

- 新增专项债发行放缓可能影响二本账财政支出的持续增长。
  • 房地产市场政策支持(如城市更新行动、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望提振土地收入和相关投资。


---

2.2 策略视角:港股中期展望



核心观点


  • 自2025年初以来,港股三大指数名列全球主要权益指数涨幅前列,医疗保健、材料等行业表现最为亮眼。

- 估值方面,港股处于历史中上分位,但绝对估值仍较低,配置价值显著。
  • 盈利预计保持增长,港股通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回购活跃,IPO规模大幅攀升。


重要数字


  • 恒生指数年初至今累计涨幅 $19.11\%$ 。

- 港股盈利增长预测:恒生指数EPS同比预期增 $3.74\%$ ,恒生科技指数增 $27.94\%$ 。
  • 港股通资金净流入约6800亿港元。

- 2025年1-5月新增上市28家,募资金额大增 $707\%$ 。

投资展望


  • 技术板块及消费类(医药、可选消费)强劲成长性,受政策及估值双重支撑。

- 高股息标的提供市场不确定性下的稳健收益。
  • 估值吸引力和内外流动性有望驱动港股市场震荡上行。


---

2.3 固收市场策略



复盘


  • 债市经历了先熊后牛走势,收益率震荡,信用债及可转债表现优于纯债。

- 政策预期推动资金面宽松,但仍受外部不确定因素影响。
  • 转债市场受科技、政策、关税三因素推动震荡走牛,表现较股票及纯债优异。


下半年展望


  • 经济增长韧性与挑战并存,出口虽回落,但消费和投资稳步恢复。

- 货币政策展望:降准降息有空间,创新货币工具有望推出配合供给侧改革。
  • 财政政策预期加速政府债发行,Q3为发债高峰,关注超长期国债溢出效应。

- 机构配置需求分化,银行、保险、理财、农商行等主力资金行为存在不同策略。

策略建议


  • 利率债保持防守策略,关注震荡中操作机会。

- 信用债关注供给结构变化及需求支撑,利差有压缩空间。
  • 可转债需求韧性和供给紧张带来估值和收益增厚机会,结构性投资价值明显。


---

2.4 纺织服饰行业策略


  • 基本面保持稳健,服务消费和新消费标的领跑。

- 政策支持推动消费回暖,旅游和文娱复苏带动相关消费增长。
  • 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外溢催生新增长点,关注AI赋能商业化进展及低空飞行器与文旅结合。

- 投资重点:服务新消费赛道(如现制茶饮、体育赛事)及科技驱动的新兴领域。

---

2.5 传媒互联网行业策略


  • 2025年上半年,AI相关技术推动行业指数波动上升。

- 受中美关税及政策环境影响,股价调整后在新消费及游戏等板块回暖。
  • 资本流入港股传媒互联网板块,推动估值向全球高水平靠近。

- 投资建议聚焦央国企基石,重点布局港股传媒互联网与AI赋能垂直行业。

---

2.6 食品饮料行业策略


  • 2025上半年需求复苏缓慢,传统消费受压,新消费带动结构性增长。

- 新消费新品类(休闲零食、功能饮料、养生水)与渠道变革(折扣零售等)带来增长动力。
  • 传统白酒行业持续渠道改革,景气度低迷但具备长期价值,品牌强者渐行渐稳。

- 投资聚焦新品类和新渠道结合带来的机会,同时关注估值低、现金流优良的传统细分市场。

---

2.7 公用环保行业策略


  • 2025上半年表现分化:火电、水电实现正增长,新能源及核电相对承压。

- 煤炭价格下降对火电盈利构成支撑,水电受益低利率环境及财务费用压降表现良好。
  • 核电短期受电价及税收因素影响但长周期稳健,新能源装机继续增长,结构更趋理性。

- 投资重点关注成本优势与区位优势,预期新能源存量项目收益明朗,关注新政策对行业的推动。

---

2.8 ESG策略周报


  • 截至6月13日,多数A股公司ESG评分上升(2025家),下降的公司有847家,评分不变2537家。

- 银行、钢铁行业ESG评分提升比例较高,机械设备、基础化工、建筑材料、食饮评分上升较少。
  • ESG筛选策略略微跑输沪深300,舆情整合策略表现逊色,整体夏普比率和信息比率体现出风险与回报的权衡。

- 提示关注市场情绪波动与历史规律改变风险。

---

3. 图表深度解读



宏观财政数据图(图片位于page=0)


  • 展示2025年1-5月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速趋势。

- 视觉数据确认了支出保持高位扩张,收入增速小幅负增长的总体态势。
  • 图表与文本紧密呼应,增强对广义财政收支差变化的理解。


港股涨幅及资金流动数据图(page=2)


  • 图展示了恒生指数及港股行业涨幅排行榜,资金流入主要集中在消费、金融、信息技术。

- 数据揭示国际中介机构资金流出压力,对比港股通资金流入构成市场资金结构分化。
  • 强调市场成长催化背景下流动性格局复杂。


固收债券收益率和信用利差走势图(page=3)


  • 反映2025年债市先扬后抑、信用利差震荡收窄的动态。

- 图表具体说明了利率和信用债的差异性表现,支持后文风险收益策略建议。

食品饮料行业结构性分化示意图(page=6)


  • 表示传统品与新消费品类的销量和利润增速差异。

- 图示强调折扣零售、创新软饮的明显成长优势,佐证投资策略主张。

公用环保行业子板块表现对比图(page=7)


  • 不同子行业涨跌幅对比,火电及水电表现优于核电和新能源。

- 结合煤炭价格、装机增量等因素解释板块异动,结合文本详述行业投资逻辑。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多行业策略虽未系统披露完整估值模型,但核心版块均涉及估值判断:
  • 港股整体估值分位于2019年以来72%,恒生指数PE为10.6倍,表明估值处于历史中上水平,存在中长期配置价值。

- 传媒互联网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具备上涨潜力。
  • 固收板块中短期利率债胜率高但赔率不足,信用债利差存在收窄机会。

- 食品饮料传统板块估值较低且具高股息,可能迎来补涨。
  • 公用环保板块低利率环境提升水电股息吸引力,火电盈利改进提升估值底气。


---

5. 风险因素评估


  • 宏观风险: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政策落实不到位,房地产市场下行风险显著。

- 外部风险:国际地缘政治变动,海外降息节奏不及预期,对外贸出口及资金流动构成影响。
  • 行业特定风险:消费需求下滑、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中美贸易摩擦、审查风险、信用评级下调等。

- 市场风险:市场情绪波动和数据推演规律改变可能导致策略失效。
  • 资金面与政策风险:财政发行节奏超预期,货币政策变化迟缓或激进导致市场震荡。


报告对风险提示全面且具体,明确识别多重可能扰动因素,并提示投资者关注内外部环境演变带来的挑战。[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看多港股市场估值和盈利,但对经济内外环境不确定性保持警惕,体现审慎乐观。

- 部分政策效果依赖后续落实,如房地产相关政策能否真正止跌回稳,存在不确定性。
  • 财政收入持续负增长及土地财政显著下滑构成潜在隐忧,提示未来对财政支撑的持续依赖或面临挑战。

- 固收策略提及“赌”美联储降息窗口开启,存在外部事件时间节点不确定风险。
  • ESG策略表现平平,显示实际增量风险揭示能力仍有限,需关注方法论升级与市场环境配合。

- 多行业策略虽详尽,但多以估计和趋势判断为主,缺乏更细化盈利模型与敏感性测试结果,存在预测偏差风险。

---

7. 结论性综合



本篇晨报整体呈现2025年上半年宏观财政政策、港股市场表现及主要行业投资策略的多维度分析。财政数据显示,收入结构优化但整体收入负增长,支出保持扩张,体现政府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支撑意图,特别是在政府债券发行前置的背景下,财政资金供给强劲但边际效应有所回落。

港股作为市场焦点,估值中位且盈利有望增进,科技及消费板块被重点推介,受政策与资金流动双重支持,未来可望继续跑赢大市。固收市场在政策驱动与外部扰动双重作用下震荡反复,建议防守为主,精细把握久期和利差机会。纺服、传媒互联网、新消费食品饮料、公用环保七大板块被分解为关注政策与结构性变化驱动的重点,结合AI赋能、新质生产力、渠道变革、能源价格波动等行业特定因素,提出清晰且差异化的投资路径。

图表数据深刻揭示了财政收支节奏、港股资金结构、债券收益率及行业业绩表现的微妙变动,为整体策略提供坚实数据支撑。风险提示全面,涵盖宏观、行业及市场层面的潜在扰动因素,体现报告对不确定性的警醒。

最终,报告呈现出在全球及国内复杂经济环境中,维持结构性优化背景下,拥抱政策红利及估值修复机会的多元资产配置策略。评级体系明确,建议读者根据市场进展灵活调整持仓,以中长期视角兼顾成长与稳健收益。

---

总结:

这份银河晨报不仅详细梳理了财政数据与宏观经济内在联系,还穿插细致行业策略与资产配置建议。作者团队通过系统分析财政收支、港股行情、固收市场、产业趋势及ESG表现,提供了全景式投资视野,既把握好的政策窗口,也警惕潜在风险。视觉图表增强论证的直观性和权威性。整体内容具备高度专业性和实际指导价值,适合投资者进行深入研判和决策参考。[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

---

如需获取相关图表原始文件,请索取对应页码的图片。
示例: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