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外部扰动加剧,等待政策信号 宏观经济周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宏观经济周报分析全球及国内经济环境,指出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小幅上调但面临多重风险,美国、欧洲及中国经济表现各具特点,重点关注政策信号及地缘政治风险对经济的影响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全球宏观经济展望 [page::0]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调高至3.0%。

- 但公共债务高企、地缘冲突、货币政策两难及人工智能热潮降温等风险显著。
  • 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停摆,联储考虑降息并停止缩表以缓解流动性压力。

- 欧洲政治环境依旧动荡,欧央行维持现货币政策立场,尚未结束降息周期。

国内经济及政策环境 [page::1]

  • 贸易摩擦背景下出口韧性显现,进口增速改善但需观察财政政策实施。

- 核心CPI同比降幅收窄,服务价格有修复动力,PPI降幅收窄主要受基数因素。
  • 企业和居民贷款需求稳中有升,流动性充裕,资本市场活跃推动存款增长。

- 前瞻重点为二十届四中全会、中美谈判及三季度经济数据。

高频经济数据观察与风险提示 [page::1]

  • 房地产成交仍处底部,农产品价格震荡上涨。

- 钢铁水泥价格回落,焦煤焦炭及有色金属价格持续上涨。
  • 地缘政治风险、经济及政策波动为主要潜在风险。

深度阅读

【宏观】外部扰动加剧,等待政策信号 — 宏观经济周报 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宏观】外部扰动加剧,等待政策信号 宏观经济周报》

- 作者/机构:渤海证券研究所 宏观团队
  • 时间:2025年10月20日发布,广东天津

- 分析对象: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 核心主题:在全球经济外围扰动加剧背景下,关注政策走向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评估当前国内外经济运行的基本面表现及风险,强调流动性和政策信号等待的必要性。


此报告主要立足于全球经济与国内宏观经济的动态变化,试图对未来经济走势作出理性判断。报告传递的核心信息是,全球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韧性(IMF上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3.0%),但地缘冲突、政策不确定性等外部扰动风险明显增强。国内在出口、通胀及流动性方面表现出一定弹性,但经济底部成色尚不明朗,投资者需关注政策信号的释放。[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外围环境分析


  • 关键信息

- IMF最新全球经济展望上调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至3.0%,基于关税影响低于预期、财政刺激和技术升级等动力。
- 但仍面临公共债务高企、地缘冲突、央行政策两难(尤其美联储)、AI热潮降温等风险。
- 美国政治僵局导致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三周,医保开支分歧明显。
- 美联储褐皮书反映美国经济增长平淡,消费微幅下滑,企业就业趋紧,价格因关税因素持续上扬。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出降息预期及暂停缩表的信号,以应对银行间流动性压力。
  • 分析

报告指出,全球经济整体风险虽有所缓和(反映在IMF调高预期),但美国内部政治分歧和财政僵局对经济增长构成拖累,特别是政府停摆和医保财政不确定性,可能削弱消费和投资信心。美联储货币政策呈现矛盾信号,既担忧就业市场放缓,却同时考虑降息以刺激经济,这种政策不确定性反映全球央行面临的“政策两难”,对市场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的影响尤为重要。[page::0]

2.2 欧洲动态与政策环境


  • 法国政治动荡未改变欧央行货币政策立场,拉加德表态货币政策处于“合适位置”,暗示短期内难以降息。

- 总理更替后财政方案仍待推出,表现出欧元区财政政策缺乏创新空间,货币政策仍将维持一个相对紧缩的基调。

这一节强调了欧元区面临的结构性政治风险和财政政策执行难度,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持续增加全球资本市场波动性。[page::1]

2.3 国内宏观经济概况


  • 贸易与进出口

- 受贸易摩擦影响,出口增速依然表现出韧性。
- 进口同样有所回升,但未来可持续性需关注后续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 通胀状况

- 核心CPI同比降幅略收窄,受到金价及“以旧换新”产品价格上涨推动。
- 预计未来服务价格将成为通胀修复的重点。
- PPI同比降幅收窄,主要因基数效应和国内“反内卷”政策的刺激。
- 仍需关注生活资料价格增长乏力的现象。
  • 金融数据与流动性

- 政府债务融资对社会融资增速贡献放缓,显示政府融资需求趋稳。
- 企业和居民贷款需求环比企稳,但整体需求仍显不足。
- 居民和企业存款活跃,M1同比增速提升,表明流动性环境依然充裕。
  • 宏观变量

- 企业盈利边际改善为资本市场提供支撑。
- 关注国内政策走向,包括二十届四中全会、中美关系谈判及三季度经济数据。

以此分析,报告认为国内经济仍处于调整与恢复阶段,关键在于宏观政策能否有效激活实体经济需求,尤其是消费和投资端。流动性充裕是当前优势,但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诸如贷款需求不足及通胀结构分化。[page::1]

2.4 高频数据与产业链表现


  • 下游:房地产成交维持底部,农产品价格逐步上升。

- 中游:钢铁、水泥价格回落,显示部分建筑材料需求不足。
  • 上游:焦煤焦炭价格回弹,黄金与有色持续上涨,反映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复杂,原油价格走低暗示国际能源市场仍存在下行压力。


产业链不同环节价格表现分化,反映宏观经济的复杂状态及外部需求影响。[page::1]

2.5 风险提示


  • 地缘政治风险

- 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及政策变化风险

报告对潜在风险进行了全面提示,强调经济与政策的多重不确定性可能对后续经济走势带来冲击,提醒投资者警惕风险管理。[page::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示描述(首页图像)


  • 首页图像为现代都市夜景与经济大数据光效叠加,图中文字“君临渤海 诚挚相伴”,并带有“独立诚信 细研深究 宏/观”标语。

- 视觉上体现渤海证券宏观研究立足科技与大数据视角,表达了严谨独立研究的品牌理念。

该图作为封面视觉强化报告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没有涉及具体数据内容,但象征着研究报告依托雄厚的城市经济支撑及科技赋能。[page::0]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宏观经济周报性质,未涉及个股估值、行业估值或具体财务模型,主要展现宏观指标和政策环境分析。因此无估值模型或估值结果提供。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提出以下风险:
  • 地缘政治风险:包括国际冲突可能扰乱经济和贸易环境,加剧全球不确定性。

- 经济与政策变化风险:宏观经济数据表现不及预期,政策调整节奏不明或幅度超预期,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加剧。

报告未具体量化风险发生概率,但强调持续关注政策信号,暗示政策灵活性是缓释风险的关键。[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政策信号依赖性强:整体报告较多强调“等待政策信号”及“关注政策”字眼,显示宏观分析较为谨慎甚至观望,体现当前经济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同时也透露出政策成为影响经济走向的决定性因素。

- 展望中性偏谨慎:虽然IMF调高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但报告对外部政治稳定性和美国政策风险的描述较为严峻,因而整体措辞保持谨慎。
  • 数据细节不足:报告对部分数据如贷款需求、出口增速等未给出明确增速数据或同比百分比,影响具体判断力度。

- 风险描述笼统:风险提示部分虽全面,但未针对每项风险提出具体缓解措施或概率评估,略显表面化。

综合来看,报告立意稳健,避免过度乐观,但对宏观经济短期波动提示不足深入风险场景,政策依赖明显是主要矛盾点。[page::0,1]

---

七、结论性综合



渤海证券宏观周报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中显示出复杂图景:外围环境虽有韧性表现(IMF上调全球GDP增速至3.0%),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财政僵局及央行政策困境加剧风险,特别是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和美联储政策转向带来的不确定性。欧洲政治和财政困境进一步强化了全球经济的结构性风险。

国内方面,出口和进口保持一定韧性,核心通胀由金价与“以旧换新”带动略有回升,PPI和企业盈利边际改善有助于支撑流动性,其中贷款和融资需求呈现企稳态势,但总体依然偏弱,流动性环境宽裕但结构仍显分化。下游房地产依旧疲软,而上游大宗商品市场表现分化,整体经济仍处于等待政策信号释放关键节点。

图表视觉体现了渤海证券坚持独立、深入的研究理念,强化了报告的权威性和系统性。风险方面,地缘政治与政策变动风险是影响未来经济走势的重大变量,投资者应重点关注政策导向和国际环境变化。该报告不涉及微观估值和模型,更多从宏观层面对整体经济状况与展望进行理性掌握。

综上,报告立足当前宏观复杂局势,给出稳健中性评述,建议关注政策走向以判断未来经济效应,体现出“谨慎乐观,等待政策落实”的宏观态度。[page::0,1]

---

以上即为对《【宏观】外部扰动加剧,等待政策信号 宏观经济周报》的全面详尽分析,涵盖元数据、各章节内容、图表说明、风险点、批判性视角及结论性整合,确保对报告核心内容与细节实现深刻把握。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