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证券宏观策略周报(8.18-8.22):沪指突破前高,A股上行空间或打开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了8月中旬A股市场行情,指出沪指突破2024年10月高点打开上涨空间,两市成交额稳步放量,市场处于“量价齐升”的震荡上行态势。重点关注AI产业链、机器人产业链、大金融板块及“反内卷”相关行业,短期市场结构性机会较多,投资者应注重题材和个股轮动节奏,同时警惕宏观下行风险及海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该报告结合多项经济指标和资金面数据,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市场展望与行业跟踪分析[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6][page::7]
速读内容
市场总体走势与资金面分析 [page::0][page::1][page::2]
- 上证指数突破2024年10月8日高点,打开大盘上行动能,两市日均成交额放大至2万亿元以上,呈现量价齐升的震荡上行趋势。
- 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仍未突破前高,显示市场存在一定短期压力,中报披露期可能引发市场分化。
- 资金面保持宽裕,两融余额持续增长,融资买入额占比保持稳定,市场投资情绪逐步改善。
宏观经济数据及政策环境 [page::1][page::2]
- 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维持高位,但边际有所放缓,消费品零售增长延续恢复态势。
- 投资增速放缓,受到“反内卷”政策影响,民间投资萎缩明显。
- 社会融资存量同比回升,政府债券发力明显,信贷需求暂未见明显改善。
- 新发布的个人消费及服务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望提振需求端信贷。
- 中美暂缓加征关税,短期贸易环境改善,降低市场风险偏好压力。
行业表现与市场结构 [page::3][page::4]
- 通信、电子、非银金融板块涨幅居前,配置上建议关注科技、金融、婴童以及“反内卷”相关板块。
- 主要股指均实现不同幅度上涨,创业板50与创业板指涨幅显著,呈现中小盘强势。
- 申万行业中通信、电子、非银金融表现领先,纺织服装、煤炭、钢铁等“反内卷”相关行业有望迎来反弹。

市场估值与资金流向 [page::5][page::6]
- 万得全A指数市盈率、市净率维持相对合理区间,估值尚未过高。
- 两融余额显示融资活跃度提升,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 新成立基金份额波动较大,但整体偏股基金规模稳中有升。
-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数据回暖,融资买入额及占比体现市场信心有所恢复。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0][page::7]
- 推荐重点关注:AI及机器人产业链、大金融领域、婴童相关消费板块、“反内卷”相关周期材料行业。
- 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欧美银行风险、海外市场波动及中美关系不确定性。
- 建议维持较高权益仓位,关注指数震荡趋势和资金变化,顺势参与市场结构性机会。
深度阅读
财信证券宏观策略周报(8.18-8.22):沪指突破前高,A股上行空间或打开 — 详尽解读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引言与报告框架)
报告标题: 财信证券宏观策略周报(2025年8月18日至8月22日)
发布机构: 财信证券研发中心,财信证券研究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8日
分析师: 叶彬(执业编号:S0530523080001)
主题: 本报告聚焦中国A股市场的宏观及策略动向,重点分析近期沪指突破前高后的市场走势、投资热点板块、资本流动、宏观及全球经济影响因素,给出量价关系、结构性机会与风险提示。
报告核心观点摘要:
- 上证指数突破2024年10月8日盘中高点,开启更大上涨空间。
- 两市成交额明显放大,维持“量价齐升”的震荡上行态势。
- 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尚未突破同一高点,显示市场尚有压力,需要关注结构性机会。
- 投资重点锁定AI、机器人、券商及大金融、婴童概念及“反内卷”等方向。
- 风险提示涵盖宏观经济下行、欧美银行风险、海外波动与中美关系紧张。
总的来说,报告表现出对短期市场震荡偏强、结构性机会增多的乐观态度,同时对关键风险保持高度警惕。[page::0]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投资要点与策略观点
- 大势研判:
沪指在突破2024年10月8日高点后,市场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为行情提供了坚实的成交量支撑,形成了“量价齐升”的良性格局;但其它两大指数未能同步突破,表明大盘整体仍承压;中报披露引发分化,需抓住题材板块的轮动节奏。
- 经济基本面分析:
- 工业生产稳定,略有边际放缓。 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3%,高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表现健康;但7月单月环比放缓1.1个百分点,主要受极端天气、内卷竞争等因素影响。
- 消费表现温和恢复。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3.7%,较上月回落;但政策扶持和财富效应有望推动下半年超预期复苏。
- 投资端减速。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仅1.6%,行业“反内卷”政策影响显著,民间投资负增长1.5%。
- 社融增速回升,政府债券发力明显。 7月社融余额同比9%,政府债券余额增长21.9%,但信贷发放有拐点,依赖财政发力。
- 政策助力: 近期出台的贷款贴息政策覆盖消费贷款及服务业贷款,有助于缓减银行息差压力、刺激信贷需求,促进消费和服务业复苏。
- 国际环境影响:
- 美国PPI环比大幅上涨0.9%,同比3.3%,显示产业链上游通胀压力加剧,或延缓美联储降息进程,增加海外不确定性。
- 美俄领导人会晤虽未达成协议,但推进解决俄乌冲突的框架形成,有助于缓和地缘政治风险,利好全球资金情绪。
- 总结策略观点:
报告预计A股保持震荡上行态势,投资者应主动把握结构性和主题机会,建议重点关注科技(AI+机器人)、大金融、婴童消费及“反内卷”钢铁煤炭光伏等领域。[page::1][page::2]
2.2 A股行情回顾
- 指数表现:
- 上周沪指上涨1.70%,收3696.77点,深证成指涨4.55%,创业板指大涨8.58%。
- 行业方面,通信、电子、非银金融领涨。
- 中小盘股表现优于大盘,上证50仅涨1.57%,中证500涨3.88%。
- 美元兑人民币基本稳定,部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中,黄金、原油略有下跌,有色价格相对坚挺。
- 市场成交活跃度显著上升,沪深均突破2万亿日均规模,成交活跃反映资金积极进场,市场景气度提升。
- 全球市场多呈现稳步上涨,日经、欧洲各指均有不同程度涨幅,地缘政治缓和及经济数据好转对全球市场情绪带来积极影响。[page::3][page::4]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主要股指涨跌幅(表1)
- 表1列出包括创业板50、创业板指、深证成指、中证各指数及上证指数等主要指数的周涨跌幅、月涨跌幅和年涨跌幅。
- 创业板50周涨幅9.90%,明显领先市场,大盘股和中小盘股均表现良好。
- 上证指数周涨1.7%、年涨10.29%,较创业板跌幅明显较缓,反映大盘仍处于震荡上行通道。
意义: 创业板及中小盘股领涨,表明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恢复,成长性股票短期活跃度较大,体现了市场结构变化趋势。[page::3]
3.2 申万行业涨跌幅(图1)
- 图表显示通信、电子、非银金融板块贡献最大涨幅,涨幅接近8%。
- 传统行业如钢铁、煤炭、农林牧渔表现疲软,纺织服装及银行板块出现负涨跌幅。
解读: 投资热情聚焦科技及新金融板块,传统周期板块短期承压,结构上分化明显,符合报告投资建议重科技、大金融和“反内卷”相关行业的判断。[page::4]
3.3 行业高频及大宗商品数据(图2-9)
- 水泥价格指数(图2)显示2019年以来水泥价格总体震荡下行,近期维持低位反弹,反映基建及地产投资放缓,水泥需求有限。
- 挖掘机产量同比(图3)呈现波动,近期小幅正增长,显示工程机械订单有一定支撑,部分基建活跃。
- 工业机器人和工业锅炉产量同比(图4):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速明显高于工业锅炉,说明自动化及智能制造领域扩张较快。
-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图5)维持相对高位,说明全球大宗货运及贸易保持活跃。
- 焦煤、焦炭期货价格(图6)整体处于阶段性下行走势,但近期筑底企稳,显示供需边际改善。
- 煤炭库存(图7)止跌回落,库存维持中性水平,未有明显供应紧张暗示。
- 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图8)铝、锌、铅价格表现稳健,阴极铜价格维持较高水平,反映工业需求支撑。
- 电子产品销量增速(图9)智能手机和移动通信手持机产量同比变化趋于平稳,反映终端消费电子需求改善。
总结: 行业高频数据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总体稳健,智能制造及所伴随的产业链景气度较高,同时大宗商品供需结构微调,相关周期股具备反弹基础。[page::4][page::5]
3.4 市场估值水平(图10-11)
- 市盈率(图10):万得全A指数滚动市盈率处于20-40倍之间波动,当前水平中性偏中高,排除金融及石油化工后市盈率更高,体现成长板块估值溢价。
- 市净率(图11):整体市净率约2倍,排除金融石油后稍高,说明市场整体估值合理,估值水平为后续震荡偏强提供支撑。
意义: 当前A股估值尚有配置价值,但不宜过度乐观,体现了市场对未来盈利增长的预期保持谨慎乐观。[page::5]
3.5 资金面跟踪(图12-16)
- 两融余额变化(图12):融资余额稳步上升,达到历史相对高位,反映资金对股市的参与度及风险偏好提升。
-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图13)震荡上行,表明基金管理人对权益资产积极持仓。
- 新基金成立份额(图14):近期新成立基金数量及规模指标呈现较为平稳,略有回暖迹象。
-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图15)呈现跌后企稳态势,但融资增长仍较弱,表明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热情不高。
- 融资买入额及占比(图16)持续保持稳定增长,融资买入占比保持10%左右,显示杠杆资金持续活跃。
结论: 资金面整体宽松,融资活跃度增强,是推动当前量价齐升行情的重要动力,资金额度的持续增长预期支持市场继续探索高点。[page::6]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未详细披露具体的估值测算模型和目标价,但通过走势与估值指标分析:
- 估值参照主要是万得全A指数及其剔除金融、石油化工后的区间估值水平,通过市盈率(PE)及市净率(PB)指标判断市场合理估值区间。
- 估值指标处于历史中位附近,支持当前股价震荡上行。
- 资金面和结构性机会,并结合宏观经济的温和修复,构成维持估值水平及估值修复的逻辑基础。
因此,估值水平处于合理区间,结构性机会成为投资增厚盈利的关键,而非整体估值大幅扩张。[page::5]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指出四大风险:
-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国内外经济增长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尤其投资端减速和海外贸易变化可能影响经济韧性。
- 欧美银行风险: 银行业体系潜在风险可能引发市场流动性及信心扰动,影响全球市场避险情绪。
- 海外市场波动风险: 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政策、通胀压力不断、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可能造成外部风险传导。
- 中美关系恶化风险: 贸易政策、科技限制等摩擦加剧将直接影响资本市场及相关产业链稳定。
报告对这些风险进行了高度关注,但未给出具体的缓解方案,提醒投资者应保持警惕。[page::0][page::7]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立场偏积极,短期内强调量价齐升、结构性机会,潜在风险的提示较为明确,但对宏观下行和资金面可能反转的预期未做详细量化分析,存在一定乐观假设。
- 关于投资建议中强调轮动节奏及结构性机会,符合市场当前迹象,但伴随中报披露期,未来分化加剧风险可能提升,需警惕局部板块调整风险。
- 国际因素分析较全面但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节奏的预测更多基于假设且具较大不确定性,需持续关注相关数据变化。
- 估值分析中未见更细化模型或目标估值区间,缺乏回撤风险敏感性分析,仍需关注市场流动性和情绪变化对估值的影响。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围绕沪指突破2024年高点这一市场关键节点,结合宏观经济基本面、行业高频数据、资金面动态及国际环境变化,做出了系统且全面的市场研判:
- 通过详细数据可见,上证指数的突破伴随的成交量放大说明资金面活跃,整体市场呈现“量价齐升”态势,短期仍有上行空间。
- 结构性机会突出,推荐科技(AI产业链、机器人)、大金融(券商、金融科技)、婴童消费及“反内卷”相关板块,反映了政策和产业趋势的共振。
- 行业高频数据显示,智能制造、机器人产量稳定增长,大宗商品价格相对企稳,有利于相关周期股的表现。
- 市场估值保持在合理区间,资金面融资活跃,支持权益类资产配置,但投资者应警惕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及外部风险。
- 风险提示覆盖国内外多种不确定因素,尤其宏观下行压力和国际贸易关系的波动,提醒投资者保持审慎。
总体而言,报告展现了对A股震荡偏强、结构性机会突出、资金面持续活跃的乐观判断,建议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市场机会,重点关注科技和金融等增长主线板块,密切监测资金面及外部环境的变化。
---
(报告中所有引用数据、观点和图表均来自财信证券宏观策略周报,页码详见各段落结尾标注)[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