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个股甄选策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十四五规划及当前地缘政治背景,分析我国国防军工行业的稳定增长趋势和产业基本盘,通过对比全球航空军工市值与估值,指出我国军工行业成长空间巨大。结合宏观因子如镍进口量和美国国防支出,揭示下游需求有望上修。最终精选三支具备成长性、高Beta且符合“市值下沉”风格的中小盘军工个股,具有较高投资潜力与政策支持,为投资者提供军工板块配置建议[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
速读内容
国防军工行业基本面稳健,国防预算持续增长[page::0]

- 十四五规划提出科技自立自强和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
- 国防支出预算稳定增长,国防预算占GDP比重有上升趋势
- 经济基本面向好,政策支持显著,行业景气度上行
全球航空军工巨头市值与估值对比[page::1]

- 欧美航空军工巨头市值普遍较大,估值较低(市盈率约20倍、市销率约2倍)
- 我国航空军工市值偏小,估值较高(部分超过100倍)
- 长期来看,我国航空军工市值有望提升5倍至20倍
- 行业景气度高,短期内具备较强抗震动能力
军工行业估值与盈利情况[page::2]

- 申万一级国防军工盈利处在历史高位,股息率高于历史均值
- 行业估值处于历史较低位置,性价比较高
- 相关性较大的宏观因子包括镍进口量及美国国防支出
镍进口量及美国国防支出对军工板块需求的前瞻性指标作用[page::3]


- 镍进口量占我国原料供给重要比例,进口回升预示产业链需求改善
- 美国国防支出持续上升,带动全球军工景气回暖
- 两者均验证短期内行业超额净值有上行动力
军工个股精选:聚焦中小盘高成长龙头企业[page::4]
| 公司简称 | 总市值(亿元) | P/E(TTM) | P/S(TTM) | 每股收益 (TTM) | 是否为中证 1000成分股 | 是否为专精特新 |
|---------|----------------|----------|----------|-----------------|------------------------|----------------|
| 海特高新 | 79.7 | 10.7 | 9.1 | 0.99 | 是 | 是 |
| 新兴装备 | 34.6 | 136.3 | 11.5 | 0.22 | 否 | 是 |
| 广联航空 | 61.2 | 107.2 | 18.7 | 0.27 | 是 | 是 |
- 海特高新为国内最大航空维修企业,盈利能力强,估值合理
- 广联航空与新兴装备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受原材料涨价影响估值偏高
- 三者均具备高成长性和高Beta,适应市场“市值下沉”趋势
- 政策与资金面支持中小盘及“专精特新”企业,利好上述标的[page::4]
深度阅读
军工个股甄选策略报告详尽分析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军工个股甄选策略
- 发布日期:2022年8月4日
- 分析师:陈果(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策略官)
- 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聚焦中国国防军工行业,结合宏观政策、国际形势与量化模型,甄选军工细分领域成长性较强且估值合理的优质个股。
核心论点与目标:
报告基于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科技自立自强”与“国家安全体系建设”政策背景,结合当前地缘政治冲突及大国博弈加剧,判断国防军工行业将保持高景气度和成长性。利用量化模型与分析师一致预期数据,精选了三支市值相对较小但成长潜力明显的军工股,符合“市值下沉”市场风格。整体观点偏积极,认同军工行业在当前宏观及政策叠加条件下具备较强的上行空间,行业评级态度为看好。风险提示主要为“突发事件超预期”,反映了该行业环境的不确定性。[page::0]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行业背景与宏观视角
- 关键论点:
十四五规划已发布近两年,强调“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明确提出“强化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并制定2027年建军百年目标。当前全球地缘冲突频发,大国博弈加剧,推动安全体系建设节奏加快。经济方面,三四季度宏观经济向好预期增强,疫情改善带动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政治局会议释放积极信号,营造良好经济基本面。
- 支撑逻辑与数据:
结合政策导向与经济复苏,叠加军工行业历史周期及安全需求刚性,报告指出军工行业发展如日方升。以图表1展示我国国防支出预算从2008年至2022年持续增长,从4000亿到超14000亿元,年均递增趋势明显。国防预算占GDP比例保持在1.1%-1.4%区间,尽管波动较小,但整体稳步提升,展现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作者认为这一趋势会持续,军工行业市场规模与利润空间有增长空间。[page::0]
2.2 国际军工市值与估值对比分析
- 关键论点:
全球航空军工巨头市值与估值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欧美巨头市值庞大且估值偏低,中国军工市值相对较小但估值普遍偏高。长期看,若中国军工股票估值与欧美企业逐渐趋同,潜在市值提升空间达5-20倍。短期内,行业景气度高,具防御属性,适合震荡市中持有。
- 具体数据与图表解析:
图表2统计了全球主要航空军工公司市值与市盈率(P/E)对比,美国雷神技术市值近9300亿元,P/E约20倍,波音、空客等市值皆超5000亿元,估值均低于30倍。而中国龙头中航机电市值仅462亿元,估值约34倍,航发动力虽仅1335亿市值,但市盈率高达109倍。光启技术更是高达134倍。此对比显示中国企业尚处于成长早期,“高估值”体现市场对其成长潜力的认可。
- 逻辑推断:
鉴于中国军工行业与欧美成熟企业生命周期不同,报告认为高估值反映信心而非泡沫,行业基本面向好,与国际同行相比潜力巨大。股息率与盈利能力也支持稳固的业绩基础,短期估值也处于历史低位,具备投资吸引力。[page::1]
2.3 行业盈利与估值历史表现
- 盈利能力:
图表3显示申万一级国防军工行业自2014年以来盈利处于历史高位,每股收益(EPS)和股息率均超过均值及1倍标准差,表明行业盈利能力强劲且稳定。
- 估值水平:
当前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销率(PS)均位于历史均值附近或偏低位置,图中通过数据缩放处理使不同指标易于对比。市盈率约为均值减1个标准差附近,意味着整体估值偏低,具备吸引力。
- 市场信号:
结合中报预喜率数据,军工行业位列前10,显示业绩预期良好,基本面足够稳健支持中短期走势。[page::2]
2.4 宏观因子与军工超额收益相关性
- 核心发现:
通过对约100个宏观因子与申万一级军工指数超额收益的相关性分析,镍进口量与美国国防支出与军工行业超额净值相关系数分别达0.47和0.62,显著较高。
- 深层逻辑:
镍作为重要战略金属,在军工航空航天领域关键零部件制造中不可或缺,中国镍资源依赖进口,进口量可视为军工需求前瞻指标。美国作为中国主要战略对手,其国防支出增加预示全球军费升级,间接带动中国军工订单和资金流入。
- 图表解读:
图4显示2014年至2022年期间美国国防支出阶梯式上升态势,军工行业超额净值随之波动上扬,趋势匹配较好。图5则体现镍进口量近期有回升迹象,叠加镍价格变化,与军工超额收益走势呈正相关,表明原材料市场的供需动态对军工成长存在推动作用。
- 结论:
宏观及产业链双因子支撑行业景气度,短期需求或将向好。[page::3]
2.5 个股甄选与基本面分析
- 个股选择:
基于量化筛选“成长”强、高Beta特征,结合分析师一致预期,三支代表性股票为:海特高新、广联航空、新兴装备。这些均为中小盘军工行业细分龙头,契合市场风格“市值下沉”。
- 公司业务与竞争优势:
- 海特高新:行业领先的飞机机载设备维修企业,是唯一以航空维修为主的上市公司,覆盖设备齐全,客户面广,以维修为核心主业。盈利能力突出,每股收益0.99远高于行业均值0.26。
- 广联航空:专注航空工业产品设计及制造,产品覆盖军民航空及无人机,客户涵盖中航工业、商飞及多家军工央企,显示深厚产业链地位。
- 新兴装备:专注机载装置、信息管理系统、军用自主计算机等高端装备,具备原创设计与专利技术优势,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项目。
- 估值分析及市场风格:
- 海特高新市盈率仅10.7倍,性价比较高,受益于盈利水平高及中证1000成分股身份。
- 新兴装备与广联航空估值较高(P/E均超100倍),原因在于其处于产业链中下游,面对原材料涨价压力,但市净率与市销率处于历史中位数附近,有相对估值合理性。
- 三家公司均为中证1000成分股,俞广联航空为“专精特新”企业,享受政策支持,随着股指期货及ETF产品推动中小盘资金流入,预计受益于市场风格切换。
- 相关数据:
图表6提供具体数值,如海特高新市值79.7亿,广联航空61.2亿,新兴装备34.6亿;三者市盈率、市销率及盈利数值量化展示清晰,验证前述定性分析。[page::4]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 :我国国防支出预算概览
- 内容描述:展示2008年至2022年国防支出总预算(单位:亿元,左轴)和国防预算占GDP比重(右轴,%)的趋势。
- 趋势说明:军费逐年上升,从约4000亿增长至接近15000亿,增幅明显。占GDP比例稳定在1.1%-1.4%之间,呈现小幅波动但无大幅下降,说明军费增速略高于GDP增长,显示国防投入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持续加强。
- 联系文本:图表数据直接支持报告中“四海五年计划”政策背景下国防支出稳中有增,保障产业扩容的论断。
---
图表2 :全球主要航空军工成分股市值估值概览
- 内容描述:条形图显示全球航空军工巨头市值(亿人民币,左轴)和对应市盈率P/E(右轴)。
- 关键解读:欧美军工企业体量大市值高,估值20倍左右,典型稳健成熟市场企业。相比之下中国军工企业规模较小但估值普遍较高,尤其是部分新兴与细分企业估值超过100倍。表现了成长预期与市场信心,对比体现了中国军工未来成长潜力。
- 潜在局限:不同国家军工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周期、产业链位置不同,单纯估值对比需谨慎,需结合市场环境背景解读。
---
图表3 :国防军工估值和盈利情况概览
- 呈现内容:5个指标的历史均值区间(均值±1标准差),以及2014年以来均值和当前数值(包括PE、PB、PS、EPS、股息率),部分指标数据经过缩放便于对比。
- 趋势解读:PE指标当前显著低于历史均值,PB和PS接近均值水平,每股收益和股息率均处于较优位置,显示行业盈利强劲但估值偏低,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 支撑逻辑:文本中用图表佐证军工行业盈利处于历史高水平,估值仍处合理区间,支持报告对军工行业投资价值的自信。
---
图表4 和 图表5 :宏观因子与军工超额净值走势对比
- 图4:美国国防支出呈阶梯上升,军工行业超额净值整体走势与之趋同,体现美国军费提升对全球军工需求的引导作用及其对中国军工行业信心的带动效应。
- 图5:镍进口量与军工超额净值呈正相关,且镍价格虽波动但总趋势向好,镍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其进口量可视为产业链需求的前瞻指标,显示军工产业链增长有实质的物料需求支撑。
---
图表6 :标的基本情况介绍
- 数据概括:展示三家公司总市值、P/E、P/S、每股收益(TTM)、估值分位数及是否为中证1000成分股和是否属于“专精特新”名单。
- 解读:
海特高新市值最大、每股收益明显高于其他两家,P/E数值合理并处于较低分位;广联航空与新兴装备盈利较低,估值偏高,显示市场对其成长预期更为积极;均为政策重点关注的中小盘股,具备资金流入预期。
---
4. 估值分析
报告并未具体列明估值模型细节,如DCF或具体同行比较法,但从图表及文字可总结:
- 估值指标:主要采用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销率(P/S)进行历史分位比对,结合盈利能力(EPS)及股息率评价行业整体估值安全边际与性价比。
- 估值假设:模型隐含假设军工行业景气持续,政策支持有效,宏观及原材料需求稳定。对个股的高估值理解为对成长的估值溢价。
- 敏感度:行业估值较低,个股发展存在原材料价格、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等风险,影响未来估值修复节奏和收益表现。
整体来看,估值分析基于相对指标和历史分布,结合基本面验证合理性,强调行业低估与个股成长潜力。
---
5. 风险因素评估
- 主要风险提示:突发事件超预期。指外部地缘政治、国际冲突、政策调整及突发宏观经济事件可能对军工行业及股市带来不可测风险。
- 潜在影响:突发风险可能导致订单缩减、资金紧张、成本波动甚至供应链中断,影响企业盈利和股价表现。
- 风险管控:报告未详细提出具体缓解措施,但暗示通过分散投资于多支成长股以及关注政策导向与基本面的跟踪管理作为风险对冲手段。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潜在偏差:报告整体推崇军工行业及其代表性个股成长,强调高景气及政策支持,但对个别标的估值偏高的因素解释较宽泛,未充分讨论产业链下游利润受原材料涨价影响的风险敞口。
- 估值逻辑的合理性:尽管行业低估值为正面信号,当前多只个股市盈率(如新兴装备136倍)属于极高水平,潜藏高风险,需综合考虑盈利的持续性和行业波动性。
- 数据局限:跨国估值对比未按汇率、不同会计准则调整,可能影响数据准确性。部分宏观指标的相关性虽高,但因果关系需要谨慎解读。
- 报告内在一致性:整体论调积极且逻辑连贯,政策支持与宏观环境分析基本吻合,个股推荐与行业视角对应合理。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基于十四五战略规划的政策红利、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大国博弈以及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期望,系统论证了我国国防军工行业未来的高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国防预算持续增长且占GDP比重稳步提升,彰显军工行业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国际对比显示我国军工企业规模虽小但估值较高,代表市场对成长的认可。
历史盈利和估值数据反映行业基本面稳健、盈利能力优异,而估值水平处于合理偏低位置,具备中长期投资吸引力。宏观因子分析中,美国国防开支和镍进口量作为军工超额收益的重要前瞻性指标,进一步巩固了市场需求的正面预期。
三支精选个股海特高新、广联航空、新兴装备,代表军工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符合当前“市值下沉”、政策支持和资金流动趋势,具备较强成长潜力与较好的投资性价比。
整体来看,报告给予军工行业“强于大市”的行业评级,并对三只重点个股给予积极关注。唯一的主要风险为突发事件及宏观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超预期负面影响。
本报告内容结合详实的图表及数据支撑,实现对行业景气度、估值状态、宏观因素及个股价值的多维度透彻剖析,展现了较为全面、系统且务实的投资研究视角,为军工板块投资者提供了深入且富有洞察力的参考依据。
---
引用信息溯源:[page::0, page::1, page::2, page::3, page::4, pag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