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化分析报告 择时雷达六面图:技术面有所恢复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国盛金工量化择时雷达六面图,综合宏观流动性、经济数据、估值、资金面、技术面及情绪面指标,得出当前权益市场整体维持看多观点,综合择时得分为2.83。技术面指标有所恢复,资金面及情绪面表现积极,估值处于底部区域,流动性和经济指标大多呈现利好信号,但经济景气度指数仍处下行。风险提示模型可能因市场环境变化失效。[page::0][page::3][page::21]

速读内容


择时雷达六面图综合评分及六大维度观点概览 [page::3]


  • 当前综合择时打分2.83,整体维持看多。

- 六大维度表现:流动性、经济面、估值面、资金面、技术面、情绪面均以看多为主,技术面均线距离略微看空。

流动性指标分析 [page::4][page::5][page::6]


| 指标 | 当前观点 | 图片地址 |
|------------|-----------------------|------------------------------------------------------------------|
| DR007偏离度 | 当前不发出信号 | |
| SHIBOR 1W | 货币环境宽松,未来半年看多 | |
| M1同比 | 近期下行,发出看空信号 | |
| M1同比-PPI | 仍处上行趋势,维持看多信号 | |
| M2同比-GDP | 流动性超发,维持看多信号 | |
| 信贷脉冲 | 2月信贷高增速发出看多信号 | |

经济面及通胀指标 [page::7][page::8][page::9]

  • PMI短期下行发出看空信号,但9月新披露数据有上行迹象。

- 发电量同比上行,库存周期处于被动去库存阶段,均发出看多信号。
  • 景气度指数震荡偏空。

- CPI同比保持低位,9月处于历史10%以下,发出看多信号。
  • PPI同比上升但无显著信号。







估值面关键指标表现 [page::10][page::11][page::12]

  • 中证800 PE中位数19.64,位于底部区域,估值性价比高。

- 股息率2.85%,位于底部区域。
  • PB为1.30倍,处于历史低位。

- 股权风险溢价处于1.42标准差,提示估值合理偏低。
  • DCF模型估值合理偏高,当前PE略低于DCF估值。

- AIAE指标靠近底部区域15%,资金配置股票比例仍偏低。







资金面表现 [page::13]

  • 个人账户新增开户数平稳,无明显信号。

- 融资融券余额进入上升趋势,资金面看多。



技术面多个指标信号解读 [page::14][page::15][page::16][page::17]

  • 均线排列无显著多头信号,均线距离发出看空信号。

- 布林带指标、RSI指示近期发出看多信号,持续1个半月。
  • 新高新低占比指标发出看多信号,显示市场短期底部信号。

- 成交额与波动率时钟指示市场整体风险较小,观点看多。








情绪面整体表现及细分指标 [page::18][page::19][page::20][page::21]

  • 长期情绪指标如成交热度、行业分歧度及偏股基金仓位均处于中低位置,发出轻度看多信号。

- 东方财富NLP个人投资者情绪指标低位无显著信号。
  • 期权认购认沽成交比率和SKEW指标处于有利区间,期权VIX低位未发信号,整体偏向看多。








深度阅读

国盛证券研究所《量化分析报告——择时雷达六面图:技术面有所恢复》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量化分析报告——择时雷达六面图:技术面有所恢复

- 发布机构:国盛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报告中未显示具体发布日期,相关研究时间集中在2023年10月中下旬

- 分析师团队
- 刘富兵(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30007)
- 林志朋(编号:S0680518100004)
- 缪铃凯(编号:S0680521120003)
- 沈芷琦(编号:S0680521120005)
- 梁思涵(编号:S0680522070006)
- 杨晔(编号:S0680523070002)
  • 报告主题:基于六大维度(宏观流动性、宏观经济、市场估值、资金流向、技术指标、情绪指标)的量化择时综合分析,研判中国A股市场未来走势。
  • 核心观点:综合当前超过三十个指标,得出市场综合择时评分约2.83分([-5,5]区间),整体仍维持看多观点。尽管技术面尚无明显多头排列,但布林带、RSI等技术指标已发出积极信号,情绪指标亦显示买入意愿回暖。流动性、经济面、估值面、资金面均维持较为积极的判断。
  • 风险提示:报告明确指出,测算结论基于历史数据与统计模型,若未来市场环境明显变化,模型存在失效风险。


总体而言,报告由资深团队联合编制,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系统、数据驱动的市场择时参考,强调多维度指标的综合研判,不盲目依赖单一信号。[page::0,3]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摘要与择时雷达六面图概览


  • 报告采用“择时雷达六面图”框架,覆盖6大核心视角:

- 宏观流动性:货币及信用紧缩度
- 宏观经济:经济活动及通胀数据
- 市场估值:PE、PB、股息率及DCF等估值指标
- 资金流向:个人及杠杆资金行为
- 技术指标:均线、布林带、RSI等趋势判断
- 情绪指标:市场成交热度、基金仓位、期权情绪等
  • 各指标综合计分,当前整体得分2.83,体现市场偏多。
  • 六个维度分数见图表1(蜘蛛图),显示流动性、估值、资金面、情绪面均维持高分,技术面虽有看空信号,但整体加权后仍支持看多。
  • 各指标间的综合应用体现多因子择时的优势,也强调无单一指标主导市场判断,体现模型稳健性。[page::3]


2.2 流动性分析


  • 货币指标

- DR007偏离度长期处于非宽松区间,当前无信号(图表2)。
- SHIBOR 1W近期维持较低水平,处于宽松信号(图表3),暗示银行间短期资金成本较低,对股市利好。
  • 信用指标

- M1同比9月回落发出短期看空信号,购买力减弱(图表4)。
- M1同比减去PPI同比虽短期下行,但长期趋势仍升,体现实体流动性充裕(图表5)。
- M2同比增长高于名义GDP增速,流动性超发,利好市场(图表6)。
- 社融环比数据显示2月达到6.12%,发出半年看多信号,9月有所回落至1.76%(图表7)。

整体流动性维持宽松偏多,尤其货币市场利率指标支持未来半年权益市场续涨,信用面短期有所抑制,但长期信贷脉冲依然向好。[page::4-6]

2.3 经济面分析


  • 经济活跃度

- PMI指标9月呈下行趋势,短期发出看空信号,提示制造业景气或有下滑风险(图表8)。
- 发电量同比开始上升,经济活动趋于回暖,发出看多信号(图表9)。
  • 库存周期

- 处于被动去库存阶段,历史上该阶段市场表现偏好,维持看多(图表10)。
  • 景气度指数

- A股景气度处于震荡,较上周无明显变化,偏空信号依旧存在(图表11)。
  • 通胀指标

- CPI处于历史低位(10%分位以下),有货币放松预期,支持市场(图表12)。
- PPI虽有所回升但维持中性,不发显著信号(图表13)。

经济面整体呈现复杂信号,发电量和库存周期支撑较多,PMI及景气度指标提示谨慎,中低通胀有利于货币政策宽松,综合判断偏多。[page::7-9]

2.4 估值面分析


  • 中证800成分股PE中位数为19.64倍,位于历史底部区域(20倍以下),估值吸引(图表14)。

- 股息率维持在2.85%,处于低位强支撑区(2.5%附近),显现较好的现金回报率(图表15)。
  • PB为1.30倍,位于底部区域1.4倍以下(图表16)。

- 股权风险溢价约1.42倍标准差,较高估值优势明显(图表17)。
  • DCF绝对估值模型显示PE估值12.8倍,略低于模型合理估值区间,提示当前市场存在一定低估(图表18)。

- AIAE资金配置率(股票市值占资产比例)15.5%,接近底部区域,资金配置意愿偏低,有提升空间(图表19)。

估值面明确体现底部区域吸引力,结合DCF模型结果,整体估值仍有一定安全边际,支持市场反弹。[page::10-12]

2.5 资金面分析


  • 个人投资者

- 新增开户数平稳,无明显信号,显示市场参与者未激增(图表20)。
  • 杠杆资金

- 融资融券余额进入上升通道,杠杆资金积极流入市场,看多信号明显(图表21)。

资金面由杠杆资金的积极介入主导,增强市场资金面稳定性,个人开户数暂未带来反转信号。[page::13]

2.6 技术面分析


  • 均线排列多头被破坏(图表22),无明确做多信号。

- 均线距离指标处于-5.4%,明显走弱,技术层面偏向看空(图表23)。
  • 但布林带指标10月23-24日出现典型多头信号,显示短线反弹有技术基础(图表24)。

- RSI快线25日在20以下反转上扬,发出看多信号,短期市场技术面有所恢复(图表25)。
  • 新低占比超过10%,经验证此为短期底部信号,支持后续上涨(图表26-27)。

- 成交量与波动率时钟显示波动率和成交额均处下行区间,暗示风险降低(图表28)。

虽均线排列弱化,其他技术指标如布林带、RSI及新低占比发出明确近期看多信号,技术面呈现“弱中有强”的混合信号。[page::14-17]

2.7 情绪面分析


  • 长期情绪

- 成交热度较低,情绪偏冷,预示市场有反弹潜力(图表29)。
- 行业分歧度下降,市场趋于一致,有望触底反弹(图表30)。
- 偏股基金仓位处于中低水平,情绪未过热,仍有配置空间(图表31)。
  • 短期情绪

- 东方财富NLP情绪指数保持中低,短期无明显极端情绪(图表32)。
- 期权认购认沽成交比率下降,表明投机情绪有所降温,轻度看多(图表33)。
- 期权VIX低位波动,无明显恐慌信号(图表34)。
- 50ETF期权SKEW指数接近下界,市场预期尾部风险下降,偏多信号(图表35)。

情绪面整体温和偏多,未见明显过热迹象,市场情绪改善有利于短期行情稳定。[page::18-21]

2.8 风险提示


  • 报告强调上述所有结论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模型,未来市场若出现重大结构性变化,模型预测及信号可能失效,投资者需警惕模型局限性风险。[page::21]


---

三、图表深度解读示范



图表1:择时六面图综合打分


  • 图为“蜘蛛网”雷达图,蓝线表示当前各维度得分,绿线为上期得分,橙线为中性状态(0分)参考线。

- 流动性、估值和情绪面得分均高于3,显示多头信号强烈。
  • 技术面得分约2,稍逊于其它维度,但总体仍在乐观区间。

- 资金面得分弱于估值和情绪,但较前期有所回升。
  • 该图视觉突出市场多维度综合看多的研判逻辑和信心基础。[page::3]


---

四、估值分析


  • 报告采用多维度估值指标:

- 市盈率PE:中证800中位数PE约19.64,处于历史20倍底部区域,显示估值吸引力。
- 市净率PB:1.30倍,低于1.4倍的历史底部区间,体现安全边际。
- 股息率:2.85%贴近底部2.5%,现金回报较高。
- 股权风险溢价:通过PE和10年国债收益率换算,当前约1.42倍历史标准差,表明下行风险较小,性价比高。
- DCF模型采用二阶段贴现现金流法,参考ROE和分红率,估算PE合理范围,当前估值12.8略低于合理区间。
- 资金配置率AIAE亦提示市场配置股票的比例偏低,有反弹空间。

结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多重逻辑得出估值面强烈支持市场回调期间的买入机会。[page::10-12]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市场依赖的模型均基于历史统计特征和过往规律,报告提及未来若出现宏观政策调整、经济突变、国际环境恶化等均可能导致量化指标失效。

- 技术面信号不统一,部分指标仍偏空,短期波动存在。
  • 信用面部分M1同比走弱,需关注流动性收紧风险。

- 投资者需关注流动性、经济基本面变化及情绪极端波动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风险提示及模型局限的明确,体现了报告的专业审慎精神。[page::0,2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技术面信号混合:均线排列不支持多头,但布林带、RSI、新低占比等指标向好,存在信号冲突。此点提醒投资者技术指标不能孤立解读。

- 经济数据差异:PMI下行与发电量上行趋势不一,经济景气度指数震荡,显示部分宏观指标存在滞后或信号互相矛盾,模型综合处理后给予中性偏多判断,但需持续跟踪。
  • 资金面个人投资者参与不足:新增开户数无明显增加,说明散户热情尚未完全释放,缺乏市场广泛参与支持。

- 估值底部锁定但短期价格表现受技术面制约,短线回调或加大。

这些细微观点揭示市场当前盘整修复的复杂性,提示投资者需警惕波动及持续跟踪信号变化。[page::4,7,14]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基于超过30个指标的“择时雷达六面图”,全面考察宏观流动性、经济基本面、估值水平、资金流向、技术面和市场情绪六大方面,对A股市场未来走势给予积极偏多的判断。
  • 流动性依然宽松,短期利率较低,M2增速保持超出名义GDP,信贷脉冲对市场构成支撑。

- 经济面呈现分歧,发电量和库存周期走强但PMI与景气度指数承压,通胀水平较低,有货币政策宽松空间。
  • 估值面处于底部区域,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及股权风险溢价均支持买入,DCF估值确认市场估值合理甚至偏低。

- 资金面杠杆资金活跃,个人投资者参与度平稳,资金态度整体积极。
  • 技术面信号混合,但近期呈现明显反弹迹象,布林带、RSI和新低占比强烈支持短期行情反弹。

- 情绪指标稳健偏多,成交热度与分歧度回落,基金仓位和期权情绪温和,显示市场情绪结构安全。

报告综合得分2.83分,维持看多立场,提示近期股市有望延续反弹趋势,但提醒投资者关注模型预测局限及未来宏观环境可能的变动风险。

综上,报告提供了科学严谨的量化择时视角,呈现系统性、动态平衡的市场观察,为投资者把握阶段性的市场机会与风险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page::0-21]

---

# 以上为国盛证券《量化分析报告》核心内容及数据解读,希望对投资者理解当前中国股市形势及择时操作提供有价值参考。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