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求有结构性亮点,盈利改善或快于营收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详尽分析了2025年建材行业中报,指出水泥、消费建材及玻璃玻纤板块均展现结构性需求亮点和盈利能力提升趋势,盈利改善节奏或快于营收增长。水泥板块通过试涨价验证了盈利弹性,消费建材则在价格和费用优化下盈利修复领先于营收,玻璃玻纤凭借高端电子布需求和供需优化展现出较强竞争力,整体行业盈利前景向好[page::0][page::1]。

速读内容


建材行业盈利结构性亮点显现 [page::0]

  • 2025年中报显示水泥、消费建材、玻璃玻纤均有盈利改善。

- 水泥板块Q2盈利表现受价格和原料成本影响明显,验证盈利弹性的存在。
  • 消费建材盈利能力提升明显领先于营收增长,价格修复和费用优化是主要推动因素。

- 玻璃玻纤行业高端需求突出,风电及电子布需求带来吨净利持续改善。

水泥行业盈利弹性及股东回报趋势 [page::0]

  • Q2盈利能力前高后低,6月后供需压力增大但吨盈利接近底部。

- 防止超产成为关键,股权激励推动股东回报改善。
  • 预计行业整体盈利趋势向好。


消费建材盈利与营收修复节奏不同 [page::0]

  • 消费建材营收底部接近且价格劣势将逐步改善。

- 涂料和防水价格回升明显,人员及费用优化推动盈利修复。
  • 政策催化尚有空间,行业内部分化加剧。


玻璃玻纤需求新结构优势 [page::0]

  • 风电和热塑需求支撑玻纤企业盈利持续增长。

- AI带动电子布需求,薄布产能转型提升价格稳定性。
  • 光伏玻璃受极端亏损影响价格反弹,行业具备市场化出清机制。


报告来源与法律声明及免责声明 [page::1]

  • 由国泰海通证券发布,分析师团队签署。

- 本报告仅供签约客户使用,非客户请勿订阅。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建材行业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需求有结构性亮点,盈利改善或快于营收

- 作者及发布机构: 国泰海通证券,分析师包括鲍雁辛、花健祎、杨冬庭、巫恺洋
  • 发布日期:2025年9月10日/报告日期2025年9月9日

- 主题:建材行业中期(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及结构性发展机会
  • 核心论点

- 2025年建材行业中报展现多重结构性亮点,盈利能力修复节奏快于营收。
- 不同细分板块(如水泥、消费建材、玻璃玻纤)表现各有特色,结构优势与高端需求推动盈利。
- 维持“增持”评级,表明对行业长期复苏和盈利提升的信心。
  • 作者意图:通过细分板块的盈利变化和市场供需结构的分析,强调盈利能力修复领先于整体营收的趋势,指出投资机会,并提醒风险。整体传递对行业谨慎乐观态度。[page::0] [page::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行业整体概览与投资结论


  • 报告首段指出2025年中报显示多种“结构性亮点”,尤其聚焦跨国扩张及高端需求对盈利的显著推动。

- 盈利能力改善的节奏普遍快于营收增长,体现出行业物料成本、供应链效率及价格弹性的改善。
  • 维持建材行业“增持”评级,作者基于中报数据和趋势延续性的判断,认为当前调整与复苏态势均具备投资价值。[page::0]


---

2.2 水泥板块深入分析


  • 盈利表现:2025年第二季度水泥行业利润表现呈现“前高后低”波动。

- 4-5月份,由于价格优势及原材料成本下降,行业利润显著同比提升。
- 进入6月后,因供需压力上升,利润有所回落。
  • 供给侧关注:行业的核心改善点在于控制超产,防止内卷,从而改善供需关系。这是提高盈利弹性的关键。

- 股东回报:随着行业推行股权激励等措施,期待未来股东回报将有所提升。
  • 重要推论:2024年吨盈利可能已达到行业底部,2025年下行压力有限,未来盈利恢复具有弹性。

- 逻辑和数据点
- 盈利能力呈现明显弹性,验证了价格和成本双重优势是盈利改善的主要驱动力。
- 供需关系紧张缓解、产能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此部分强调了行业盈利改善的底层机制——价格弹性、成本结构和供给控制,是支撑盈利反弹的核心因素。[page::0]

---

2.3 消费建材板块深入分析


  • 营收与盈利弹性:第二季度营收增速与第一季度大致持平,盈利能力修复速度高于营收修复,表明利润率提升。

- 行业底部判断:报告前期预判24Q3为营收增速的底部,当前判断概率上升,意味着行业量价修复接近。
  • 价格和费用改善

- 价格层面:涂料、防水行业已率先实现价格修复及结构升级。
- 费用层面:人员及其他费用优化明显,提高了盈利能力。
  • 政策与基本面:消费建材受政策催化仍具潜力,基本面呈现分化阶段,部分子行业先行改善。

- 推断依据
- 营收压力来自价格同比劣势,预计随时间推移逐渐改善。
- 费用优化和结构性提价是盈利率上升的关键因素。
  • 投资逻辑:盈利质量的提升优于营收恢复,突显行业结构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的趋势。


通过数量(营收)和质量(利润率)的分解,体现消费建材盈利复苏更依赖于结构调整和成本控制,而非单纯销售增长。[page::0]

---

2.4 玻璃及玻纤板块深入分析


  • 需求形态转型

- 玻纤受益于风电、热塑性高端需求,推动头部企业吨净利不断提升。
- 新兴AI相关电子布需求带动薄布量价齐升,产能逐步向薄布迁移,厚布价格保持坚挺。
  • 特种电子布领域:结构升级及需求放量确定性增强,领先企业深度参与,产业链地位提高。

- 玻璃板块动态
- 浮法玻璃供需僵持,价格处磨底阶段,等待下半年冷修带来供给改善。
- 光伏玻璃经历极端亏损后,产能自律减少导致价格小幅反弹。
- 民营企业比例高、重资产特征显著,市场化出清机制有效,长期利于行业调整。
  • 趋势总结

- 新兴需求与传统需求并存,产业链结构升级和价格供给机制调整推动行业盈利改善。
- 玻璃玻纤的细分优势与结构性机会显著,竞争格局和产品差异化成为盈利驱动力。

这一部分揭示了细分新兴需求对行业盈利的导向作用,强调技术升级、市场细分和供给侧调整的重要性。[page::0]

---

2.5 风险提示


  • 宏观政策风险:政策调整可能影响需求和行业盈利。

- 原材料成本风险:原料价格波动对盈利有直接影响。
  • 报告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缓解策略,但提示投资者关注宏观及成本因素可能带来的压力。[page::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本报告页面仅附有报告扫码二维码图,无具体业务财务数据图表,缺少关键的财务图形与数据表支持,因此无法进行图表数据详细分析。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正文未详述估值模型、目标价或数据估值区间,主要通过盈利趋势及行业结构变化判断“增持”评级。
  • 并未使用DCF、P/E、EV/EBITDA等估值方法描述。

- “增持”基于盈利改善节奏和结构性利好推断,显示作者对当前股价风险收益比偏乐观。
  • 建议后续结合具体公司及子行业估值进行定量分析。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政策及成本波动为主要风险,突出宏观环境和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利润的直接影响。

- 报告未明确风险发生概率或持续时间。
  • 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需警惕外部不确定性对行业盈利改善节奏的扰动。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优势

- 深入细分板块,结合价格、成本、供需多维度分析盈利趋势,逻辑完整。
- 重点识别盈利先于营收修复的差异,视角前瞻。
  • 局限

- 报告对估值评估不详细,缺乏具体目标价和灵敏度分析,投资决策参考有限。
- 风险提示较为宏观,未细化应对措施或分行业风险特征。
- 中报结构性机会虽突出,但对外部宏观波动的潜在放大效应分析不足。
- 受限于数据的摘要性质,盈利修复的持续性和幅度尚需后续观察验证。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揭示了2025年建材行业中期发展中存在的多项结构性亮点,特别强调了盈利改善节奏有望快于营收恢复,体现出行业供需、成本和技术升级三大驱动力的协同效应:
  • 水泥板块通过价格弹性和成本优化实现盈利回升,供给侧控制产能释放压力,确定行业盈利底部已现。

- 消费建材展现盈利能力快速修复,主要得益于价格修复和费用优化,行业底部显现,政策支撑有望进一步激励行业回暖。
  • 玻璃玻纤依托风电、电子布等高端需求带动,行业新旧需求共振,市场结构升级推动利润增长,光伏玻璃产能自律强化竞争力。


整体来看,报告维持“增持”评级,并对行业2025年的盈利增长持积极看法,但同时提示宏观政策和原材料成本波动风险。报告较完整地从定性和部分定量角度解读了建筑材料行业盈利改善的内在原因,虽缺乏详细估值和财务模型,但为投资者提供了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和驱动因素,对把握行业结构性投资机会有重要参考价值。报告主旨明确,逻辑清晰,兼顾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提供了专业且深入的行业洞察。[page::0][page::1]

---

总结:本篇国泰海通建材行业报告通过详实的细分板块分析,明确了盈利改善快于营收的结构趋势,突出供给侧管理、成本控制与需求升级三者在推动行业盈利修复中的核心作用,维持“增持”信号,强调投资价值,同时对外部风险保持警惕,整体为行业投资提供了具有前瞻性和深度的分析依据。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