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视角下,央企概念有哪些投资机会?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系统分析央企创新驱动指数的投资价值,展示央企营收与利润稳步增长、估值处低位、创新研发和ESG表现优异等优势,重点介绍央企创新驱动ETF的跟踪表现及基金管理团队,为投资者提供低估值且具成长性的投资机遇[page::0][page::3][page::7][page::9][page::11][page::12][page::13].
速读内容
央企利润与市场地位稳步提升 [page::3]

- 央企及其控股企业利润总额自2017年以来持续增长,2022年累计突破2.4万亿元。
- 2023年营收达39.8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4%,研发投入突破1.1万亿元。
- 前十大中国企业中8家为央企,累计营业收入占比高达86.41%。
央企估值水平和市场表现 [page::4]


- 中证央企和上证国企市盈率长期维持低位,明显低于民企指数。
- 2023年以来,央企综指累计收益优于沪深300和中证全指,表现独立且优异。
央企创新驱动指数核心指标与成分股分析 [page::7][page::8][page::9]



- 指数自2021年以来累计上涨16.07%,跑赢多项宽基和行业指数,年化收益率5.07%,夏普比率0.27。
- 成分股以主板为主,涵盖机械、建筑、石油石化等行业,具有创新驱动和高成长+高分红特性。
- 研发人员占比21.11%,高于中证全指和中证央企。
- 市盈率12.60倍,处于发布以来44.66%的历史分位数,估值合理且安全边际充足。
盈利能力与分红水平优异 [page::9][page::10]



- 2022年ROE分别为10.55%与8.17%,高于中证央企和中证全指。
- 89%成分股分红,股利支付率44.85%,较其他指数更优。
- 2023年每股收益预期增长7.42%,高于同类指数。
ESG表现领先,强调可持续发展 [page::11]


- 央企创新驱动指数ESG综合评分70.63,高于同类指数。
- ESGA级及以上成分股占比56%,反映央企较强的社会责任和治理优势。
央企创新驱动ETF概况及表现 [page::11][page::12][page::13]

- ETF代码515900,基金成立于2019年,跟踪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管理费率低至0.15%。
- 2023年以来累计收益约11.12%,紧密跟踪指数,跟踪误差仅0.46%。
- 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赵云阳与杨振建共同管理,管理规模超370亿元,具丰富的ETF产品管理经验。
风险提示 [page::14]
- 指数和基金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投资需谨慎。
- 宏观及政策风险可能影响业绩。
- ETF交易价格可能波动,存在价格风险。
深度阅读
国金证券:量化视角下,央企概念投资机会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量化视角下,央企概念有哪些投资机会?》
- 作者与联系方式:金融工程组分析师高智威(执业编号S1130522110003)、赵妍(执业编号S1130523060001)
- 发布日期:2024年2月23日
- 发布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央企改革背景下,基于量化分析视角探讨央企的投资价值,重点围绕“央企创新驱动指数”进行深入分析,并介绍跟踪该指数的ETF投资标的。
核心论点:
- 央企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力量,依托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备稳定盈利和较强创新能力,但估值水平长期偏低。
- 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体现了央企中创新活力较强的上市公司,表现优异,估值安全边际充足,且具有良好的ESG表现及分红特点。
- 基于此指数的央企创新驱动ETF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量化跟踪央企创新板块的有效工具,跟踪误差低,投资表现稳健。
- 报告展望央企改革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将推动央企估值回升,带来实质的投资机会。
整体报告旨在通过详实数据支持,系统呈现央企的投资价值和创新驱动板块的量化表现,向投资者推荐关注央企创新驱动指数及其ETF产品。[page::0]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央企改革与经济地位(章节1)
关键论点:
- 央企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2023年营业收入39.8万亿元,利润总额2.6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09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迅猛(32.1%),研发投入突破万亿元大关,充分展现经济稳定支柱作用。
- 2017年以来,利润总额稳步提升,至2022年9月累计突破2.4万亿元,利润同比增长5.2%。
- 全球TOP10企业中国企业占8席,国企比例高达86.41%,强调央企在宏观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支撑数据及图表解析:
- 图表1显示2017-2022年,央企利润总额增速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利润总额达到顶峰,近年保持良好盈利能力。
- 图表2展示2023年前10大中国企业中8家为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占比86.41%,显示央企经济规模和市场影响力明显。
此部分强调央企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稳固基础,以及其在基础设施、能源、军工等关键领域的独特地位,是安全边际来源之一。[page::3]
2.2 央企估值及改革阶段(章节1.2-1.4)
估值低位:
- 央企市盈率常年偏低,截至2024年2月23日,中证央企PE(TTM)仅10.67,上证国企更低至9.68倍,远低于中证民企指数30.62倍,呈现明显估值折价。
- 图表3清晰体现2010年以来中证央企及上证国企指数PE维持在低位区间,反映资本市场对央企估值的保守态度。
改革进程:
- 详细梳理了2013年以来国企深化改革进程及关键文件,特别指出2020-2022年“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国企市场竞争力和创新力大幅提升。
- 2023年央企综指表现优于沪深300和中证全指,出现“独立行情”,示范了改革红利正在资本市场逐步显现。
- 图表4显示2023年以来央企综指净值曲线明显优于同期大盘,累计超额收益显著。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推动:
- 自2022年11月证监会主席提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以来,监管频繁出台政策支持央企价值发现,包括考核“市值管理”、强化盈利预期等措施。
- 图表5整合了近两年多项政策节点,反映对央企市场化价值管理的高度重视。
该章节揭示央企估值低位是潜在机会,且得益于持续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央企的市场表现和投资价值正迎来拐点。[page::3-4]
2.3 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背景(章节1.5)
核心要义:
- 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全球贸易摩擦与地缘政治风险增多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及实现自主可控的关键。
- 十八大以来,国家重磅科技创新政策频出,涵盖《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等,强化基础科学研究并激励原始创新。
图表解读:
- 图表6总结2015年至2023年间多项科技政策里程碑,表明政府长期且系统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 国际形势如中美贸易战、俄乌冲突对能源与粮食安全的影响,强化了加强自主创新的迫切性。
这部分为理解央企创新驱动政策环境提供宏观支撑,解释创新成为央企发展核心动力的根本原因。[page::5-6]
2.4 央企创新驱动指数分析(章节2)
指数基本信息(2.1)
- 指数于2019年设立,样本由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构成,覆盖100只证券,突出创新与盈利质量双重筛选。
- 选样方法严格结合成交金额、现金流、研发强度、专利得分、盈利质量等多维度指标,确保样本企业综合创新能力与财务健康。
- 样本每半年调整,权重修正,动态反映央企创新表现。
绩效表现(2.2)
- 自2021年以来,央企创新驱动指数累计涨幅16.07%,远超同期沪深300(-33.75%)、中证央企(-7.35%)、中证全指(-26.69%)。
- 表现稳定且风险指标优:夏普比率0.27,大幅优于其他指数;最大回撤-24.64%,显著小于沪深300的-45.25%。
- 图表8和图表9全面展示历史收益和波动,论证央企创新板块具备较好的收益风险特征。
成分股概况(2.3)
- 指数内多为主板企业(94%),涵盖机械、国防军工、建筑等战略性领域,集中在工业和能源技术板块。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国电南瑞、海康威视、中国石油、中国铁建、招商银行等央企头部标的,覆盖电力设备、电子、能源、建筑、银行等多元行业。
- 市值分布广泛,大型市值企业占比较高(千亿市值占25%),确保指数稳定性和成长性。
- 图表10、11、12具体展示前十大权重股和行业分布,凸显结构均衡及战略新兴产业特征。
研发人员比例对比(2.4)
- 指数研发人员占比高达21.11%(加权),明显优于中证全指14.83%和中证央企11.79%,体现创新驱动属性强。
- 图表13显示研发人员比例优势是指数区别于其他央企相关指数的核心竞争力指标。
估值安全边际(2.5)
- 截至2024年2月23日,指数PE(TTM)为12.60倍,处于历史44.66%分位,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 图表14、15展示历年估值变动,估值处于合理低位回升阶段,利好投资安全边际。
盈利及分红特性(2.6)
- 2022年及2023年三季度报显示,央企创新驱动指数ROE分别为10.55%和8.17%,优于中证全指和中证央企,盈利质量领先。
- 高分红率,2022年成分股中89家分红,股利支付率44.85%,显著高于其他指数。
- 盈利预测方面,2023年预期EPS增长7.42%至0.98元,高于中证央企和全指,发展潜力较强。
- 图表16、17、18详细呈现分红率、ROE及盈利预测对比,凸显该指数在盈利回报和现金流回馈上优势明显。
ESG表现(2.7)
- ESG综合评分70.63,高于中证央企69.83和中证全指68.15,A及以上级别成分股占比高达56%。
- 图表19和20说明指数成分股在环境、社会、治理方面表现优异,符合可持续投资趋势,降低外部风险。
此部分系统展现央企创新驱动指数的优异运作机制和强劲表现,对于理解央企整体创新优势及投资价值提供了有力量化支持。[page::6-11]
2.5 投资标的介绍——央企创新驱动ETF(章节3)
- 央企创新驱动ETF(代码515900)于2019年9月发行,12月上市,由博时基金管理,基金经理赵云阳、杨振建共同管理。
- 该ETF为被动指数型,紧密跟踪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追求最小跟踪误差和跟踪偏离度。
- 2023年至2024年2月23日,ETF复权净值增长11.12%,紧随指数表现,日均跟踪偏离度0.02%,年化跟踪误差0.46%,表现有效。
- 博时基金管理历史悠久,管理规模达9669亿元(2023年末),股票型基金占比合计23%,主题/行业ETF数量多,管理经验丰富。
- 两位基金经理均拥有丰富ETF管理经验,管理基金规模共计近400亿元,ETF产品经验丰富保障投资运作稳健。
- 图表21-28详尽展示ETF基本信息、历史表现、基金管理人及经理履历,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参考和信心支撑。
此部分通过介绍产品结构和管理团队优势,强调ETF作为投资标的的专业管理和跟踪效率,降低投资者操作难度。[page::11-13]
2.6 风险提示及免责(章节4、特别声明)
- 认可指数及基金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受宏观经济、政策变动等因素影响重要。
- 警惕基金管理人历史业绩可能不再持续,二级市场ETF价格波动风险。
- 报告版权归属国金证券,提醒投资决策需结合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及独立判断,报告不构成投资建议。
- 强调投资者适当性,披露可能存在利益冲突,落实合规风控要求。
此部分在客观提示风险的基础上,为投资者提供合规框架及合法合规使用本报告的规范提醒。[page::14-15]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央企及控股企业利润总额)
- 展示2017-2022年利润总额的年度变化及同比增速,数据表现出总体上升的趋势,2021年利润达峰,2022年仍保持盈利增长5.2%。
- 该图说明央企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盈利波动属于阶段性调整,整体稳健增长。
图表2(我国前10强企业营业收入)
- 采用柱状图展示营业收入,同时辅以利润率曲线。
- 8家国企营业收入占86.41%,显示国企主导产业格局。
- 收益率整体在10%以下,体现较为稳健的盈利水平。
图表3(央企估值指标PE_TTM)
- 长期低估现象明显,央企与国企指数PE稳定在较低水平,远低于民企,反映市场对央企价值认可不足。
- 短期低估带来潜在投资价值。
图表4(2023年央企综指净值曲线)
- 净值曲线上升表明央企综指自2023年开始显著跑赢大盘,独立行情明显。
图表5(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政策梳理)
- 表格形式总结历年重要政策节点,为投资者理解和跟踪监管动态提供便捷资料。
图表6(科技创新关键政策)
- 分时罗列十八大以来重大创新政策及文件,彰显政策体系完善和阶梯推进。
图表7(央企创新驱动指数基本信息)
- 详细列示指数代码、发布日期、成分数目、编制方法与样本选拔原则,显示指数科学严谨构建。
图表8、9(指数表现及业绩)
- 收益曲线显著优于其他指数,年化收益率和夏普比率权衡后结果显示央企创新指数作为投资标的的优越性。
图表10-12(成分股权重、市值及行业分布)
- 以表格及柱状图形象展示前十大权重股、成分股市值分布及中信一级行业分布。
- 明显集中于建筑、机械与石油石化,反映央企行业结构和主导地位。
图表13(研发人员数量占比)
- 研发人员占比高于行业指数,说明该指数在创新投入方面具备明显优势。
图表14-15(估值水平及分位数情况)
- 指数估值相对较低,处于历史中低位区间,为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提供较佳安全边际。
图表16-18(股利支付率,净资产收益率及盈利预期)
- 央企创新指数分红率和ROE均高于其他基准指数,盈利增长预期稳定向好,强化现金回报的投资价值。
图表19-20(ESG评分及A级占比)
- 优秀的ESG数据体现指数成分股在环境、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提升可持续投资价值。
图表21-28(ETF基本信息及管理团队)
- 各图表全面展现ETF发行、结构、表现、管理规模、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资源和经验,保障投资者对产品的信任和认知。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通过PE(TTM)指标及市场预期EPS增速对央企创新驱动指数进行估值判断,显示指数当前PE水平12.6倍,处于历史44.66%分位,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区间,具备较强安全边际。
报告强调通过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国企改革和创新驱动赋能,央企盈利能力提升将持续支持估值回升,投资价值随之显现。并辅以收益和股息分布数据确认估值合理性。
没有提供传统DCF或多重估值模型,但通过动态估值分位和盈利预测及市场比较,反映央企创新驱动板块的合理估值体系与潜力。[page::4,9,10]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列出三大风险提示:
- 指数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未来走势可能受宏观经济变化及政策调整影响,具有一定不确定性。
2. 基金管理人过往业绩不具备延续保证,投资者应警惕管理水平波动风险。
- ETF二级市场价格波动,可能导致短期亏损,投资者必须具备承受价格波动能力。
报告未详述具体缓解策略,但体现了对投资风险的充分认知,提示投资者需审慎评估风险承担能力。[page::14]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客观详实,基于公开数据和政策梳理,系统分析央企的经济地位与投资机会。但报告风格偏向积极推荐,强调央企改革与创新优势,对挑战与潜在风险分析较为简单,未深入剖析诸如市场竞争加剧、体制改革阻力、国际环境变化等负面影响。
- 估值方法单一,未采用更为细腻的DCF模型或多因子组合估值,仅依赖PE及历史分位,可能低估复杂经济环境下估值的多变性。
- 创新驱动指数构造中可能存在偏样本选择偏倚,选股方法通过关注研发支出及专利指标,但这些指标受行业周期和企业统计口径影响,若未及时动态调整,可能影响指数的真实性与代表性。
- 政策依赖突出,报告多处强调政策支持,但宏观政策变动、监管收紧等风险没有充分论述,这种政策红利驱动可能存在时间窗口限制。
- 在ETF产品介绍中,管理规模与跟踪误差数值虽有展示,但对于流动性风险、市场情绪波动影响等未充分说明。
整体而言,报告在优势论述和数据说明上非常详尽,但在潜在不利因素及外部冲击风险对冲方面略显不足,建议投资者结合宏观经济走势和内外部环境变化加以综合判断。[page::0-15]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阐述了央企作为中国经济根基的地位,结合近年来深化国企改革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分析了央企创新驱动指数的投资价值。央企整体盈利能力稳健,研发投入持续投入,支撑创新活力和长期成长。
量化数据显示,央企创新驱动指数自2019年以来表现始终优于大盘及其它央企相关指数,具备较高年化收益率和较低回撤,符合优质核心资产特征。估值低位安全边际充足,且股利支付率及ROE表现突出,盈利增长预期稳定,进一步证明其投资吸引力。
指数成分股覆盖战略新兴行业,研发人员比例高,拥有较好的ESG评分和社会责任感,契合绿色可持续投资理念。基于该指数的央企创新驱动ETF管理专业,跟踪误差低,基金经理经验丰富,为投资者提供了简洁高效的投资工具。
结合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及政策推动,央企估值有望逐步修复,投资价值逐步释放。报告全面、细致地为投资者勾勒了央企创新驱动板块的成长空间与投资前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以下为各关键图表视觉展示,方便直观理解:
-

-

-

-

-

报告整体立场积极支持央企创新驱动板块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央企改革进程及政策动态,利用央企创新驱动指数及对应ETF把握投资机会。[page::0-14]
---
总体评价
本报告提供了详尽的数据与政策背景分析,结构清晰,观点鲜明,结合量化分析赋能央企投资价值判断,是研究解构央企改革与创新驱动投资机会的典范性材料。投资者可基于报告深入理解央企板块的历史机遇与未来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