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晨报】6.17丨宏观:政策效果充分释放,经济表现好于预期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梳理了2025年5月宏观经济表现,指出政策有效推动经济多项指标超预期。消费成为增长亮点,工业生产韧性突出,投资结构稳定但地产依旧承压。港股非银指数受政策利好具备估值修复空间,科技产业成为A股结构性机会重点,北交所交易活跃度提升,银行信贷需求仍有待修复。同时,中东地缘风险加剧带动原油及煤炭价格回升,推动能源相关行业关注。整体来看,宏观政策托底、结构性投资机会增多,需关注多重风险因素。[page::0][page::1][page::2][page::4][page::5][page::6][page::7]

速读内容


5月宏观经济回顾与解读 [page::0][page::1]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服务生产指数增长6.2%,5月当月GDP增速约5.6%。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商品消费快于服务消费,家电、通讯器材和金银珠宝等领域增长显著。
  • 制造业投资边际放缓至8.5%,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制造业投资仍维持较高增长。

- 基建投资小幅回落至5.6%,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支撑下半年增速。
  • 房地产投资持续承压,同比下降10.7%,销售和价格均面临压力。

- 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至5.0%,本地户籍失业率改善明显,但外来人口失业率上升。

港股通非银ETF投资机会分析 [page::2]


  • 非银指数覆盖保险、证券、多元金融板块,成分股34只,市净率0.99倍历史低估,市值分布均衡。

- 2024年后政策持续支持非银行金融,保险权益资产配置提升,证券行业业务结构性回暖,盈利预期向好。
  • 指数自2014年以来累计收益率19.40%,基本持平港股通50指数,远超恒生指数3.13%。

- 估值及股息优势明显,具备较大修复潜力,推荐关注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ETF(513750.OF)。

A股震荡蓄力与结构性分化行情展望 [page::4]

  • 6月A股市场在宏观政策支持和经济韧性带动下,指数小幅上涨,板块轮动加速。

- 科技成长领域受政策与产业升级驱动,AI算力、半导体、机器人等长期热点明显。
  • 投资策略建议聚焦业绩优良的科技价值股,配置景气成长板块,同时控制整体风险。


北交所市场活跃度提升与投资策略 [page::4][page::5]


  • 北证50指数周跌3.11%,市场成交额回升至1,365.85亿元,换手率39.65%,显著高于其他板块。

- 市盈率维持高位,电子、计算机及家用电器板块估值最高。
  • 北交所债券交易相关费用继续免除至2026年底,政策支持市场活跃。

- 推荐关注成长性强、研发投入大的新质生产力企业,及有产能释放和并购重组潜力的公司。

银行业金融数据点评及趋势 [page::5][page::6]


  • 5月新增社融2.29万亿元,同比多增2248亿元,政府债券是主要拉动,信贷需求偏弱。

- 居民中长期贷款回暖,受降息和房地产市场边际改善影响。
  • 企业信贷受化债影响需求疲软,短期贷款增长明显。

- M1和M2剪刀差收窄,资金活化度提升,利率和息差有望企稳。

能源市场:煤炭与原油供需及价格展望 [page::6][page::7]


  • 中东局势升级引发油价大涨,6月中旬布伦特原油上涨逾12%至78美元/桶。

- 迎峰度夏需求支撑煤炭价格企稳,港口库存持续下降,供应短期受安全生产月影响或收缩。
  • 地缘风险对霍尔木兹海峡及伊朗石油出口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全球油价飙升并触发供应链冲击。

- OPEC及美国页岩油增产是潜在供给补充,但油价短期波动加剧,需关注后续政策和地缘动态。[page::7]

深度阅读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报告详尽分析 —— 《银河晨报》2025年6月17日精选摘要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银河晨报】6.17丨宏观:政策效果充分释放,经济表现好于预期》

-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 发布时间:2025年6月17日 07:45 北京时间

- 作者/分析师团队:张迪(宏观首席分析师)、吕雷、赵红蕾等,此外包括杨超(策略首席分析师)、章俊(首席经济学家)、陶贻功(环保公用行业首席分析师)、翟启迪(石化化工分析师)等
  • 主题:宏观经济形势评估及多行业投资策略分析,聚焦政策效果、宏观数据解读、金融市场策略、重点行业动态(包括银行、煤炭、化工、北交所)、以及AI技术与国际地缘政治风险

- 核心论点
- 5月宏观经济表现超预期,政策效果充分释放,消费强劲恢复,工业及投资保持韧性,但房地产仍承压
- 金融市场受政策托底作用明显,港股通非银板块具备配置价值,AI技术与数字经济加速布局
- 煤炭和化工行业受国际原油价格及地缘政治影响显著
- 风险因素包括国内经济下行、政策执行、外部经济环境及地缘政治等多重不确定性
  • 评级及投资建议

- 具体行业及标的评级分为“推荐”、“中性”、“回避”,设定基准指数对比标准,建议关注科技成长股、国央企优质标的及非银金融ETF等
- 预计市场将呈现震荡蓄力、结构性分化走势,政策和基本面为主要驱动力[page::0, page::1, page::2, page::3, page::4, page::5, page::6, page::7, page::8, page::9]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宏观经济分析(张迪团队)


  • 主要观点

- 5月GDP生产法估算增速稳定于5.6%,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服务业增长6.2%,表明供给端表现稳健
- 消费端强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达24年新高。以旧换新政策叠加618大促拉动家电、通讯器材等耐用品销售爆发式增长
- 投资增长虽回落但结构较为稳定,制造业投资高达8.5%,基建投资5.6%,但房地产投资仍大幅萎缩10.7%,市场销售及价格承压明显
  • 推理依据及假设

- 供给端韧性来自于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服务业恢复,新政策和补贴拉动消费,同时对外贸易摩擦对制造业投资构成抑制
- 基建投资受政策性金融工具影响有限,预期下半年政策发力支持基建
- 房地产下行压力主要由于政策调控谨慎,存量项目减少,新开工速度恢复缓慢
  • 关键数据点

- GDP增速5.6%,工业增加值5.8%,社零6.4%,制造业投资8.5%,基建5.6%,地产投资-10.7%
- 失业率环比降低至5.0%,本地户籍就业改善显著[page::0, page::1]

2.2 消费与制造业动态


  • 消费

- 社会消费零售额表现超预期,商品消费强于服务消费,耐用品如家电、通讯器材等增速显著
- “悦己情绪”消费如体育娱乐、金银珠宝等增长快速,体现居民多元化消费升级趋势
  • 制造业投资

- 增速边际放缓至8.5%,主要由于高基数效应及外需趋弱;设备工器具投资达17.3%,装备制造和消费制造维持高景气
- 企业观望情绪提升,设备更新政策延续性存在不确定性,但整体制造业仍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驱动力
  • 基建

- 增速小降至5.6%,水利投资连续4个月回落,但中央主导力度较大,地方基建存潜力
- 政策性金融工具或驱动科技创新及消费基础设施建设
  • 房地产

- 投资继续下降,约-11.98%,新开工及竣工面积均收缩;销售及价格下滑压力较大
- 期待政策支持以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定市场情绪和投资[page::1]

2.3 工业及就业形势


  • 工业增加值

- 5月增速略降至5.8%,仍优于去年同期,外需放缓致出口减速,企业利润面临压力,内需政策仍需加码
  • 就业

- 城镇调查失业率从5.1%降至5.0%,本地户籍失业率改善,而外来人口失业率稍增,反映产业和地区间差异
- 月度企业招工指数和中小企业劳动需求均回暖,表明市场对内生动力逐渐恢复的信心[page::1]

2.4 策略与投资观点


  • 港股通非银ETF投资价值

- 指数自2014年发布以来累计收益接近19.4%,基本与港股通50持平,显著强于恒生指数
- 成分股覆盖保险、证券、多元金融等非银板块,政策支持加持估值修复潜力,低市净率(0.99倍)带来超额收益机会
- 未来盈利预测亮眼,2025至2027年每股收益呈上升趋势,股息率相对较高
- 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ETF为对应主题唯一ETF产品,流动性充足,值得关注
  • 结构性机会

- A股震荡蓄力,板块分化显著。政策和宏观基本面为核心驱动力,重点配置科技成长板块如AI算力、半导体及机器人等
- 投资者需关注中报业绩波动及外部不确定性风险,如美联储利率变化
  • 北交所动态

- 交投活跃,换手率高于科创板创业板,市盈率维持高位,电子及计算机行业市盈率最高
- 政策继续暂免债券交易相关费用,降低市场成本利好活跃度
- 投资建议聚焦成长潜力公司、政策支持产业链协同扩张及国央企稳健经营[page::2, page::3, page::4, page::5]

2.5 行业专题分析


  • 银行业

- 5月社融增速平稳,新增社融2.29万亿,同比增长超2200亿,主要由政府债发行推动
- 贷款结构表明企业信贷仍疲软,居民中长期贷款回暖,贷款市场需求结构分化明显
- 存贷款的非对称降息政策优势逐渐显现,银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估值修复可期
  • 煤炭行业

- 中东地缘局势紧张推动国际油价大涨,叠加国内夏季用电旺季,煤炭需求面临支撑
- 港口煤炭库存处于高位但快速去库,6月安全生产月将使供应收缩,煤价企稳回升有望
  • 化工行业

- 中东地区局势升级,关注伊朗石油出口及霍尔木兹海峡的运输风险
- 若伊朗油出口受阻,油价短期或大幅上升,影响全球能源供应链及化工成本
- OPEC和美国页岩油的增产能力是平衡油市的重要保障,但存在难以精准预测的风险
  • 数字经济与AI

- 英伟达加大欧洲人工智能布局,助推算力提升和生态系统建设,符合欧洲“技术追赶、规则先行”特征
- 中国聚焦数据要素市场创新,设立综合试验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 美国Meta战略转向数据标注企业Scale AI,强化AI训练数据质量,推动通用人工智能发展
- AI Agent技术潜力巨大,但仍面临模型不确定性、数据孤岛和标准化缺失等技术风险[page::3, page::5, page::6, page::7]

---

3. 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中图表杂糅页眉部分及部分页面隐含着以下重要信息:
  • 5月宏观数据摘要图(GDP、工业增加值、社零增速趋势等)对应章节数据说明,较为直观地呈现经济指标同比及环比变化,强化了经济表现好于预期的主要结论。

- 港股通非银指数表现折线及成份股市值分布饼图,说明非银行金融主题的价值潜力及低估程度。
  • 北交所市盈率对比及换手率柱状图,反映市场活跃度与估值水平差异,支持活跃交易环境的论述。

- 煤炭和化工版块涉及的国际油价变动、港口库存数据折线图和全球石油运输路线图示,明确展示中东局势升级对市场的直接冲击和供应链风险。
  • AI技术相关展示英伟达新增工厂及欧洲数字经济布局示意图,辅助说明新技术推动产业变革。


以上图表都深刻揭示了文本中经济数据、市场表现、行业风险等多维度信息的细节内容,强化了报告的洞察力和可信度。遗憾的是,报告未直接附带详细财务预测表和估值模型表,限制了较为精细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

4. 估值分析


  • 港股通非银指数估值

- 采用市净率(PB)作为关键估值指标,当前市净率为0.99倍,处于历史66.46%分位,显示折价明显
- 盈利预测采用滚动每股收益(EPS)法,2025-2027年EPS分别为5.09、5.64和6.44元,反映稳健增长预期
- 补充通过分红收益率(3.18%)体现红利吸引力,结合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价值判断
  • 其他行业及资产估值

- 结合宏观数据与行业景气度进行相对估值评估
- 北交所及A股科技成长板块估值侧重以市盈率(PE)指标,明示电子、计算机行业PE显著高于其他板块,显示高成长预期与风险偏好
- 煤炭与化工受能源价格波动影响,短期价值需考量地缘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表现出的估值弹性较大
  • 估值敏感性

- 关注美联储政策变化、外需波动和地缘政治风险对估值的影响
- 疫情政策或宏观经济扰动因素的正式落地对企业盈利和市场估值具有不确定外溢效应
- 报告未发布详细DCF模型,但以市场估价结合行业数据进行合理区间预测,是报告估值部分的核心方法[page::2, page::4, page::5, page::7]

---

5. 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综合评估宏观及微观层面多项风险因素:
  • 宏观经济风险

- 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包括政策落实不及预期,企业盈利能力减弱,市场信心恢复缓慢
- 外部环境风险,如海外经济衰退、贸易摩擦加剧、地缘政治突发事件
  • 政策风险

- 对政策理解不到位,金融监管政策以及稳增长政策效果出现偏差
- 地方基建投资发力不足,房地产调控政策力度调整方向不明
  • 行业特殊风险

- 能源行业受中东地区冲突影响,原油供应链断裂风险
- 技术领域AI发展不确定性,包括技术迭代、隐私安全和行业标准缺失
- 资本市场情绪不稳定,市场波动导致流动性风险
  • 风险缓解措施

- 政策层面加大稳资金、促消费力度,强化监管指导
- 行业内部推动结构性改革及产业链优化
- 金融市场多策略配置建议,如ETF等指数产品分散风险[page::1, page::2, page::3, page::5, page::6, page::7]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总体逻辑严谨,数据详实,但部分假设基于政策持续有效和地缘政治局势未进一步恶化,存在政策执行力度波动和突发事件风险未量化影响的问题。

- 制造业和投资边际放缓判断有一定乐观色彩,尤其外需形势仍存不确定,在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企业复苏可能比预期更慢。
  • 房地产方面强调政策支持的期待感,尚未对可能的长期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做充分量化分析。

- AI及数字经济板块展望热情明显,潜在技术及市场风险的复杂性在报告中强调不足,尤其对安全和监管风险的反映较为简略。
  • 估值分析未深入披露模型输入参数限制了独立复核与风险敏感度的判断。

- 报告中部分数据如市盈率明显高企行业需谨慎解读高估值带来的潜在泡沫风险[page::1, page::3, page::4, page::7]

---

7. 结论性综合



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6月17日晨报全景描绘了当前宏观经济、资本市场及重点行业的复合态势。数据明确显示:
  • 宏观经济保持稳健复苏态势:供需两端表现均好于预期,特别是消费驱动力强劲,制造业和基建仍有增长,但房地产深陷调整压力,经济韧性显著。

- 政策效果逐步释放,市场信心回暖:特别是在金融、科技和消费领域,政府债和结构性金融工具支撑市场流动性和投资需求。
  • 资本市场呈现结构性机会:港股通非银ETF表现突出,估值低位潜藏修复空间,A股聚焦科技成长,北交所活跃度提升吸引力增强。

- 产业链及大类资产风险仍未消除:国际油价、地缘政治、外需不确定性和技术升级风险需持续关注。
  • 投资建议强调分散配置与结构性机会兼顾:推荐关注政策支持明确、业绩稳健的行业与企业,关注科技成长红利并控制整体风险。


图表和数据的配合强化了论断,展示了经济指标的稳定增长趋势、资本市场估值合理性及能源地缘风险的动态格局。整体报告立足国内外大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政策和市场双重作用下的投资机会与挑战,对投资者理性配置资产具有高度参考价值[page::0, page::1, page::2, page::3, page::4, page::5, page::6, page::7, page::8].

---

附:报告内重要表格/图表索引示意(示例)


  • 5月宏观经济主要数据图表(GDP、工业增加值、消费、投资同比增速趋势)

- 港股通非银指数历史收益率与市值结构分析图
  • 北交所各行业换手率与市盈率分布柱状图

- 国际原油价格及霍尔木兹海峡石油运输示意图
  • AI技术进展及全球数字经济布局示意图


详尽图表数据请见报告原文对应页码及图片路径。

---

本报告经由多位资深分析师联袂撰写,数据充分,信息前瞻,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系统、深入的市场洞察和策略建议。阅读本详尽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宏观政策传导逻辑、行业趋势与潜在风险,助力科学投资决策。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