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s of returns on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GH4169 superalloy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回收合金(returns)比例对GH4169高温合金成分、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回收比例对主要元素含量和主要析出相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升了氧化物($\mathrm{Al}_2\mathrm{O}_3$)夹杂物含量,导致氧含量大幅增加。回收比例50-60%时,$\mathrm{Al}_2\mathrm{O}_3$夹杂物的体积分数和尺寸以及莱氏相体积分数达到最大,合金屈服强度也达到峰值。高回收比例合金的压缩强度和屈服强度提升显著,其中100%回收合金在室温下表现最优压缩强度1153.45 MPa,80%回收合金在1150℃高温下表现最佳。回收合金存在机械性能波动加剧的趋势,尤其是在室温条件下波动范围较大。本研究为高温合金回收利用及性能优化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
速读内容
回收合金比例对元素成分影响分析 [page::1][page::2]
| 回收比例(%) | Cr | Ni | Mo | Al | Ti | Fe | Nb | 其他元素 |
|-------------|-------|-------|-------|--------|-------|--------|-------|----------|
| 0 | 19.28 | 53.96 | 2.75 | 0.45 | 0.75 | 16.28 | 4.74 | 1.79 |
| 20 | 19.96 | 52.93 | 2.85 | 0.49 | 0.65 | 17.55 | 3.60 | 1.96 |
| 40 | 18.53 | 52.46 | 2.87 | 0.49 | 0.87 | 16.06 | 5.17 | 1.05 |
| 60 | 20.28 | 53.24 | 3.00 | 0.56 | 0.62 | 17.84 | 3.38 | 1.07 |
| 80 | 19.39 | 53.60 | 2.92 | 0.59 | 0.89 | 16.62 | 5.00 | 0.99 |
| 100 | 19.67 | 53.08 | 3.02 | 0.57 | 0.84 | 17.02 | 4.53 | 1.28 |
| 标准范围 | 17-21 | 50-55 | 2.8-3.3 | 0.3-0.7 | 0.75-1.15 | 11.2-24.4 | 4.75-5.5 | - |
- 回收比例变化对主要元素含量影响不大,Nb和Ti元素局部偏析影响测量值波动。
- 镍、铬、铁主要富集于γ相,Nb、Mo、Ti偏析于莱氏相,Al元素不显著分相。
- 随回收比例增加,合金中氧和氮含量显著提升,氧提升幅度最大,最高氧含量出现在60%回收比例合金中。


显微结构及夹杂物变化 [page::3][page::4]
- XRD分析表明回收比例变化不影响主要相(γ,γ',γ'',莱氏相)种类。
- $\mathrm{Al}2\mathrm{O}3$氧化物夹杂和莱氏相体积分数及夹杂尺寸随回收比例变化,均于60%时达到峰值。
- 回收合金中少量TiN氮化物,随回收比例无明显增加趋势。
- 莱氏相主要分布在晶界和晶间,抑制位错滑移,提高合金屈服强度。




力学性能变化及机理探讨 [page::5][page::6]


- 回收比例对合金在室温及1150℃时弹塑性变形过程无明显影响。
- 回收合金提高压缩强度与屈服强度,其中100%回收合金室温最高压缩强度为1153.45 MPa,80%回收合金1150℃最高压缩强度为69.3 MPa。
- 60%回收合金在室温和高温下均表现出最大屈服强度,分别为516.65 MPa和62.17 MPa。
- 屈服强度提升与莱氏相体积分数最大密切相关,莱氏相强化晶界,阻碍位错运动,符合Hall-Petch机制。
- 回收合金室温力学性能波动加剧,强度稳定性下降。
深度阅读
极其详尽和全面的分析报告
关于《Effects of returns on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GH4169 superalloy》研究报告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Effects of returns on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GH4169 superalloy》
- 作者与机构:Yong-liang Pu, Sheng-zhong Kou, Zhi-dong Zhang, Tian-wen Dong, Xiao-fan Guo, Hong-xia Qu,隶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循环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教育部有色金属合金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 发表时间及来源:2017年,第4期,文章代码1672-6421(2017)04-244-07。
- 研究主题:探究废料(称为“returns”)比例对GH4169镍基高温合金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核心研究内容及结论摘要:作者通过多种returns比例(20%至100%)的GH4169合金制备样本,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及热机械模拟器测试,研究其微观结构与机械性能。主要结论为,returns掺杂不会显著改变主要合金元素成分与基本析出相,但会导致氧化物(尤其是$\mathrm{Al}2\mathrm{O}3$)夹杂物含量增加,进而提高合金中的氧含量。高returns比例下合金的抗压强度和屈服强度提升,而60% returns合金具有最大体积分数和尺寸的$\mathrm{Al}2\mathrm{O}3$及Laves相,对应其屈服强度达到峰值。returns的掺入增加了室温下力学性能的波动性[page::0,1,5,6]。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引言与文献回顾
本部分首先介绍了GH4169超级合金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要应用背景,指出实际生产中仅30%的合金产品为原生(virgin alloy),其余大量为“returns”(返料或废料)。returns的回收利用对节约贵金属资源至关重要。接着综述了已有相关研究对其他镍基铸造合金(如K465、K640S、K4002、K44、K414等)掺入returns的影响,普遍发现returns提高氧氮含量导致夹杂物增加、粗大树枝晶、热疲劳缺陷增多,且力学性能(如断裂韧性、蠕变寿命)明显降低[page::0]。但针对广泛应用的GH4169合金,returns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本文展开此项研究。
2.2 实验程序
- 材料制备:配备不同returns比例(20%~100%)的GH4169合金,在冷坩埚感应炉中重熔,真空吸铸成直径6mm杆材样品。
- 力学测试:在室温使用WD-100D万能试验机和1150℃下使用Gleeble-3500热机械模拟器进行压缩性能测试,变形速率0.54 mm/min,1150℃下样品升温速率5℃/s,加热保持60s,至应变0.73后终止测试并水淬。
- 微观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析出相;SEM观察组织,利用Image-Pro Plus 6.0测量$\mathrm{Al}2\mathrm{O}3$夹杂物及Laves相面积并换算体积分数及尺寸。化学成分通过EDS及LECO ONH836分析氧氮含量。
- 图1示意了EDS测量的统计区域分布。
- $\mathrm{Al}2\mathrm{O}3$夹杂物直径由面积计算公式$D=2\sqrt{S/{\pi}}$获得。
该节详细记录了实验材料制备与测量标准,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可复现性[page::1]。
2.3 returns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 表1数据显示,加入不同returns比例后,合金中主要元素(Cr、Ni、Mo、Al、Ti、Fe、Nb)含量均维持在GH4169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表明returns掺杂不显著改变主元素整体组成。唯一例外为20%和60% returns样品中Nb和Ti含量略有浮动,这是因为Nb、Ti易在枝晶间隙形成Laves相而导致局部偏析。
- 图2(元素在γ相与Laves相的分布)显示Ni、Cr、Fe主要富集于γ基体相,Nb、Mo、Ti主要富集于Laves相,Al在两相中无明显偏析。returns比例变化没有显著改变这些元素的分布趋势,证明基本相组成稳定。
总体看,returns主要显著提升有害的氧氮元素含量,而不影响主要合金元素的平均组成。
2.4 returns对微观结构的影响
- SEM背散射电子图(图5、6)观察到典型γ基体及间质Laves相,及尺寸明显的$\mathrm{Al}2\mathrm{O}3$球形夹杂,后者随returns增加体积分数与尺寸均增加,60% returns处达到最大(图7、图8)。TiN氮化物未显著出现。
- 60% returns比例样品中Laves相体积分数最高(超10%),$\mathrm{Al}2\mathrm{O}3$夹杂物数量及尺寸也最大,指示返回料促进了夹杂物及Laves相的聚集,这是返回料引入氧氮杂质和局部组元偏析导致的典型效应[page::2,3,4]。
2.5 returns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抗压强度与屈服强度(图10)则表现出明显的returns依赖性:
- 100% returns合金室温下抗压强度最高,达到1153.45MPa;
- 80% returns合金在1150℃下抗压强度达69.3MPa最高;
- 60% returns合金的屈服强度在室温和1150℃分别达到最大516.65MPa和62.17MPa。
- 返回料使得室温力学性质的波动范围显著增加(屈服强度波动48.01MPa,抗压强度波动55.27MPa),且高温下波动较小,体现returns影响了合金性能的稳定性。
- 屈服强度提升被归因于Laves相的强化作用。根据Hall-Petch关系,Laves相作为析出相和晶界阻碍位错运动,提升了材料屈服强度。因为returns未影响析出相γ''浓度和组成,内部抗位错应力σᵢ变化不大,强化主要来自晶界阻碍作用增强[page::4,5]。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1:组成统计区示意图(第1页)
- 展示用于EDS分析的样品截面采样区布置,便于理解后续化学成分测定的位置代表性。
表1:不同returns比例的GH4169化学成分(第1页)
- 详细列出Cr、Ni、Mo、Al、Ti、Fe、Nb元素质量百分比,比较不同returns合金与GH4169标称成分范围。
- 结果显示主元素合金均在或接近标准区间,返回料不会对全局元素组成造成破坏,显示一定稳定性。
图2:γ相与Laves相主要元素含量变化(第2页)
- Ni、Cr、Fe主要富集γ基体,Nb、Mo、Ti富集Laves相,Al含量变化幅度小。
- Returns比例变化未对该分布造成影响。此图支持returns不影响基本相结构的论断。

图3:不同returns含量下的氧氮元素含量变化(第2页)
- 氧含量随returns增加大幅提高,最大增加603.57%;氮元素增加较为缓和,最大约24.55%。
- 波动范围氧元素较氮元素更大,表明氧位杂质更敏感于返回料。

图4:XRD图谱各returns比例样品析出相(第3页)
- 认证了Fe,Ni固溶体(γ相)、Ni₃(Al,Ti)(γ'相)、Ni₃Nb(γ''相)和Ni₂Nb(Laves相)存在;随着returns增加,峰强变化不大。
- 支撑返回料不引入新相,结构保持一致。

图5、6:SEM背散射图及$\mathrm{Al}2\mathrm{O}3$与Laves相示意(第3-4页)
- 黑色球形为$\mathrm{Al}2\mathrm{O}3$夹杂,白色区域为Laves相。
- 60% returns时Laves相体积分数最高,夹杂物尺寸和数量也达到峰值。
- 这些夹杂与析出强化相的变化密切相关,影响力学性能。


图7:Laves相体积分数(第4页)
- 60% returns样品Laves相体积分数约10.4%,明显高于其他比例。

图8:$\mathrm{Al}2\mathrm{O}3$夹杂体积分数和平均尺寸(第4页)
- 夹杂体积分数和平均尺寸均在60% returns达到最大(约0.45%体积分数,平均尺寸1.28μm)。
- 返回料促进夹杂物聚集和长大。

图9:应力-应变曲线(第5页)
- 室温下,各returns合金应力-应变曲线近似,弹塑性变形过程一致。
- 1150℃下除40% returns合金出现断裂,其他样品体现明显的屈服、软化、硬化过程,说明提前回收料并不改变整体变形机理。

图10:力量学性能变化(第5页)
- Returns比例增加提升合金抗压强度和屈服强度。
- 60% returns样品屈服强度最高,100% returns抗压强度最高。
- 室温下屈服强度和抗压强度波动幅度明显大于高温,显示returns影响性能一致性。

---
4. 估值分析
此报告为材料科学领域的实验型研究,无估值、财务预测等内容,故此部分不适用。
---
5. 风险因素评估
文中未直接列出风险因素,但可从研究内容推断几处潜在影响因素:
- 性能不稳定性增大:returns提高了室温力学性能的波动范围,意味着实际材料加工成品性能可能不稳定,带来产品一致性风险。
- 返回料的杂质控制难度:高比例returns需要严格控制氧氮含量,生产工艺复杂度增加。
以上风险对材料性能及使用寿命均有潜在负面影响,需结合工艺优化与质量控制进行管理。报告未详细讨论具体风险缓释策略。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中虽明确returns不改变主要元素平均组分和析出相,但局部成分漂移(Nb、Ti)导致性能变化,这一点可能未充分强调其对微观组织均一性和机械性能长期影响的复杂性。
- 报告采用的显微结构及力学测试侧重于压缩性能,未涉及拉伸、疲劳、蠕变等工况,可能限制对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评价。
- 氧氮含量大幅增加显示returns的夹杂物控制难度,本文虽指出其对性能波动影响,但未提供深层机理解析或改进建议。
- 虽提及Laves相强化作用符合Hall-Petch关系,但未对其他强化因素及夹杂物潜在的脆性影响进行平衡讨论。
- 报告指出60% returns合金性能最佳,但性能波动较大,提示存在收益与风险的权衡,未深入讨论工业应用中这一矛盾问题。
总体而言,分析全面但对复杂工况及杂质风险的探讨略显不足。
---
7. 结论性综合
该研究系统阐明了镍基超级合金GH4169中掺加不同比例返回料(returns)对其化学组成、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Returns掺入不显著改变合金主元素成分稳定性和析出相类型(包括γ、γ'、γ''与Laves相),保证了基础材料结构的保持。
- Returns大幅提升氧和氮含量,重点引入丰富的$\mathrm{Al}2\mathrm{O}_3$氧化物夹杂物,且夹杂物的体积分数和尺寸随returns比例增大而增大,在60% returns时达到峰值。
- 同时,returns促进Nb、Ti元素在枝晶间隙聚集,促进Laves相形成,Laves相体积分数在60% returns时达到最高,大幅影响合金微观强化行为。
- 力学性能实验证明,returns未根本改变弹塑性变形机理,但提升压缩强度和屈服强度,其中100% returns合金室温抗压强度最高,80% returns合金高温强度最高,60% returns合金屈服强度峰值响应其微结构强化机制。
- Returns增加室温下力学性能波动性,降低了性能稳定性,提示需要控制杂质和夹杂物以维持产品一致性。
整体评估,合理比例的返回料掺加可提升GH4169合金强度,体现其在资源回收和成本效益上的潜力,但需警惕夹杂物指标及性能稳定性风险。研究对于推动超合金的循环利用及性能优化提供了重要实验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持。
---
主要引用
[page::0,1,2,3,4,5,6]
---
如需进一步具体章节或图表的扩展分析,请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