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西听荐第86期 | 非银:稳定币:数字经济的金融基础设施——历史演进、应用领域及核心标的全解析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全面解析稳定币市场格局,指出法币抵押型稳定币主导市场,USDT与USDC形成双寡头垄断。结合宏观政策、美元流动性和加密资产发展趋势,明确稳定币作为数字经济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地位,并预测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1.17万亿美元。报告还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和监管红利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重点推荐稳定币产业链相关核心港股标的,为投资者把握数字货币时代机遇提供参考。[page::0][page::1]

速读内容


稳定币市场格局及规模 [page::0][page::1]

  • 法币抵押型稳定币规模为2442.8亿美元,占市场91%,加密币抵押型规模251.4亿美元,占9%。

- USDT(1645.45亿美元)和USDC(649.68亿美元)合计占比94%,形成双寡头垄断。
  • 预计2030年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将达到1.17万亿美元,主要需求来自跨境支付、RWA和消费支付领域。


稳定币与宏观政策联动分析 [page::1]

  • 2023-2024年比特币涨幅显著,推动加密资产和稳定币需求增长。

- 美国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和州级立法推动数字资产纳入战略储备和养老金投资,释放政策利好。
  • 稳定币挂钩美元扩展美元使用场景,有利缓解美债流动性压力。


中国香港数字人民币及稳定币发展 [page::1]

  • 数字人民币助力人民币国际化,香港稳定币沙盒推进离岸试验。

- 结合RWA产品促进链上生态繁荣,带动产业链发展。

投资建议及核心标的 [page::1]

  • 看好稳定币产业链受全球货币体系变革和监管红利驱动。

- 推荐入通港股标的:众安在线、连连数字、国泰君安国际、中国光大控股。
  • 推荐未入通港股标的:OSL集团、华兴资本控股、耀才证券金融、胜利证券、第一上海、百仕达。


风险提示 [page::1]

  • 香港稳定币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 各国监管政策风险与加密资产价格波动风险。
  • 稳定币发行端及储备银行风险可能导致稳定币储备危机。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解析——《华西听荐第86期 | 非银:稳定币:数字经济的金融基础设施——历史演进、应用领域及核心标的全解析》



---

1. 元数据与概览 (引言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华西听荐第86期 | 非银:稳定币:数字经济的金融基础设施——历史演进、应用领域及核心标的全解析》

- 发布机构:华西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5年8月18日07:27(北京)

- 作者
- 罗惠洲(华西非银金融行业组长)
- 吕秀华(华西金融行业分析师)
  • 主题:稳定币作为数字经济金融基础设施的角色,从历史演进、应用领域及核心投资标的进行了全方位解析,重点聚焦稳定币市场格局、未来发展趋势及政策环境。

- 核心论点
- 稳定币市场目前由法币抵押型稳定币主导,USDT与USDC构成“双寡头”垄断格局。
- 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经济的重要桥梁,未来需求将持续大幅增长。
- 美国政策与监管环境正逐步利好加密及稳定币生态,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香港稳定币政策配合传统资产数字化(RWA)推动行业发展。
- 预计2030年全球稳定币需求将达到1.17万亿美元。
  • 评级与投资建议:看好稳定币产业链,尤其受益于全球货币体系变革与监管红利的核心标的。

- 风险提示:包括中国香港政策落地风险、全球监管政策不确定性、加密资产的价格波动风险、稳定币储备资产及发行端信任风险等。[page::0,1]

---

2. 逐节深度解读 (结构化章节解析)



2.1 稳定币市场格局与历史演进



关键论点总结
  • 2025年8月,稳定币市场总规模达到超过2700亿美元,法币抵押型稳定币规模约2443亿美元,占比91%,而加密币抵押型稳定币约251亿美元,占比9%。其他类型稳定币规模微乎其微,约9.5亿美元。

- 法币抵押型稳定币中,USDT占1645.45亿美元,USDC占649.68亿美元,合计占比94%,持续形成市场双寡头垄断。
  • 稳定币与加密货币呈共生发展关系,2023-2024年比特币显著上涨(分别157%及120%),这得益于机构参与和政策支持。美国多项重大政策推动加密市场成熟(如将比特币纳入战略储备,允许养老金投资加密资产等)。

- 法币抵押型稳定币的基础是扩展美元使用场景,稳定币的规模扩大受到监管改善、机构认可和数字经济需求驱动。

推理依据及逻辑
  • 法币抵押模式因其稳定性及监管相对明确,获得主导地位。

- 加密市场价格上涨刺激稳定币交易和应用需求。
  • 美国政府政策特别是财政和养老政策的演变,刺激资本流入加密及稳定币领域,形成政策红利。

- 监管环境的趋好提升投资者信心,带动稳定币技术与规模成长。

数据与定量分析

| 类型 | 规模(亿美元) | 市场占比 |
|-----------------|-----------------|---------|
| 法币抵押型 | 2442.8 | 91% |
| 加密币抵押型 | 251.4 | 9% |
| 其他稳定币(少数派) | 9.5 | 0% |
| 法币抵押型细分(USDT、USDC、其他) | USDT 1645.45;USDC 649.68;其他 147.78 | USDT+USDC共94% |

重要预测
  • 2030年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将达1.17万亿美元。

- 细分需求来源:
- 加密市场的“法币”需求:3814亿美元
- 跨境支付需求:5998亿美元
- 真实世界资产(RWA)市场需求:1720亿美元
- 消费支付需求:166亿美元
  • 以上加总即形成未来市场庞大需求基础。


概念解析
  • 法币抵押型稳定币:指由法定货币资产全额担保支持的稳定币,如USDT(以美元储备支撑)。

- 加密币抵押型稳定币:以其他加密货币资产作为储备支持的稳定币。
  • RWA(Real World Asset):指数字资产链上真实经济资产的映射,如房地产、债券等传统资产数字化。

- 跨境支付:利用稳定币在国际贸易和跨境资金流通中,提升效率与降低成本的新兴场景。

---

2.2 投资建议与驱动因素



核心论点
  • 产业链投资展望积极,三重驱动因素支撑稳定币行业长期发展:

1. 美国政策推动:为缓解国债流动性问题,美国推广稳定币与加密资产投资,尤其养老基金入场,促进资产流通与加密市场成熟。
2. 人民币国际化及香港政策尝试:香港稳定币沙盒项目通过离岸合规试验打破资本管制及美元体系制约,助力人民币数字资产跨境流通与应用。
3. 全球监管红利:通过对稳定币业务的合规规范,扩大接受范围和使用场景,为市场扩容创造条件。
  • 建议关注港股入通标的:众安在线、连连数字、国泰君安国际、中国光大控股等;未入通标的包括OSL集团、华兴资本控股、耀才证券金融等。


逻辑基础
  • 稳定币本质是传统货币价值的数字化延伸,参与到开拓数字经济生态和提升支付效率中。

- 美国当前国债流动性压力凸显,需扩大美元流通新路径,政策支持使稳定币和加密资产成为重要解决方案。
  • 监管的明确和合规是稳定币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国际化人民币政策设计与RWA资产数字化互为促进。


---

2.3 风险因素



报告详细提示以下关键风险:
  • 政策风险:中国香港稳定币政策不达预期,可能影响人民币数字资产国际化进展。

- 监管风险:全球各国对于稳定币和加密资产的监管政策存在差异和不确定性,法规成熟需时间。
  • 市场风险:加密资产价格波动性大,可能直接影响稳定币市场信心与需求。

- 发行端风险:存疑的储备资产信用事件可能引发信任危机,引发稳定币兑付风险。
  • 储备银行风险:储备资产银行自身的风险状况可能波及稳定币资金安全。


报告虽列出风险,但未详列明确的缓解策略,强调投资者“审慎投资”、“关注监管动向”是主要方向。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重要图表:稳定币市场规模与结构(图示见页5)


  • 描述:展示截至2025年8月稳定币整体市场规模分布和细分类型占比情况。

- 解读
- 法币抵押型稳定币市值占绝对主导地位(91%),其中USDT和USDC合计约占94%,显示市场高度集中双寡头局面。
- 加密币抵押型占9%,其他如算法型等几乎边缘化。
- 从绝对数值看,法币抵押型规模远远超过其他类型,表明市场对稳定的需求强烈。
  • 与文本的关系

- 图表直观反映了文本关于稳定币市场格局的论述,巩固了市场结构分布的定量证据。
  • 潜在局限

- 该图展示的是静态时点数据,未展示历史演进趋势,未来发展需结合时间序列分析。
- 稳定币背后资产的流动性、真是储备的透明度等尚未在图中体现。

稳定币市场结构示意

---

4. 估值分析



报告中未出现具体的公司估值模型或目标股价,但提供了评级标准与行业评级说明:
  • 公司评级:基于发布日后6个月内公司股价相对上证指数的表现,分为“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卖出”。

- 行业评级:基于同一周期内行业指数相对上证指数表现分为“推荐”“中性”“回避”。

虽无具体估值定价,投资建议被明确指向稳定币产业链相关标的,表示对板块整体看好。

---

5. 风险因素评估(详见上文2.3)


  • 该报告高度重视政策环境风险,强调中国香港稳定币政策落地和全球监管动态是行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不确定因素。

- 加密资产市场的高波动性带来市场层面风险。
  • 重要的是,稳定币的储备资产安全性是核心风险点,任何储备信任危机都可能引发价格锚定失败,风险涉及整个市场稳定性。

- 这些风险均与基础设施及制度安排密切相关,强调稳健合规尤为重要。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较为乐观地指出政策红利和市场扩容预期,但未充分披露加密市场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和稳定币价值锚定失败的极端情况。

- 统计数据侧重于规模和政策利好,缺乏对技术风险、市场接受度变化和用户行为模式的深入分析。
  • 估值和投资建议未涉及具体标的财务情况,缺乏对入通或未入通港股标的的核心竞争力和风险差异的评估。

- 对于法律监管的复杂性也多为概述,未体现不同司法管辖区具体监管框架的细化及其对业务的潜在影响。
  • 图表数据是静态快照,缺少长期趋势及多维度交叉数据支持,限制对未来动态的预判能力。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阐述了稳定币作为数字经济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地位,详细分析了当前市场结构、历史背景、政策推动以及未来规模预测,得出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1.17万亿美元的预期。通过对美国重磅政策、人民币国际化尝试及全球监管趋势的解读,报告立足于政策红利视角,肯定稳定币产业链的长远成长潜力,推荐投资者关注相关港股标的组合。

法币抵押型稳定币中的USDT与USDC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反映出市场对稳定性与流动性的高要求;加密币抵押型及其它形态则主要发挥去中心化和资本效率等特色功能。跨界融合的RWA资产数字化促进稳定币在传统金融资产链上的引入,形成多元化应用场景。

风险识别方面,报告谨慎提示政策落实、监管环境、市场波动和储备安全等多重挑战,建议关注系统规范进展以掌握投资时机。

综上,报告通过丰富的数据支撑和政策分析,明确传递对稳定币产业链长线看好的战略判断,为投资者提供了结构性布局依据。未来随着全球数字货币生态逐步清晰及技术与市场演进,稳定币行业有望成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page::0,1,5]

---

溯源标识说明

所有结论和数据均源自报告原文,引用页码以[page::页码]形式标明,确保内容溯源准确。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