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向资金偏好看 ETF 互联互通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通过分析首批北向合格ETF名单及北向资金的行业偏好,揭示了北向资金在消费、医药、生物、电力设备、非银金融等行业的重仓态势及流入流出的动态变化,阐述了互联互通政策下ETF市场的机遇和北向资金观点表达的提升空间,结合热点“热门个股”与ETF重仓行业匹配度,展望未来北向资金对境内ETF市场的持续影响力 [page::0][page::5][page::6][page::8][page::12][page::13][page::16][page::17][page::18][page::19]
速读内容
北向合格ETF涵盖行业与主题分布 [page::5][page::6]

- 首批北向合格ETF共83只,其中宽基ETF25只(规模约2990亿元),行业主题ETF55只(规模约3566亿元)。
- 行业主题ETF占规模比超过50%,代表金融地产、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板块为核心。
- 主要重仓行业分别为非银金融(约20%投资市值)、电力设备(14.38%)、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电子及银行。
北向资金近期行业偏好及资金流动趋势 [page::8][page::9][page::10]

- 电力设备、食品饮料、银行、医药生物等行业持股比例高,电力设备保持长时间净流入。
- 近1个月资金流入以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医药生物为主,回撤阶段如2021年初、2022年初食品饮料资金流出明显。
- 北向资金对先进制造板块观点较为平稳,消费及医药板块观点受市场行情影响大。
| 主要流入 | 近1个月 | 近6个月 | 近1年 |
|----------|----------------------------|----------------|----------|
| 行业 | 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非银金融、银行 | 电力设备、银行 | 电力设备 |
| 主要流出 | 钢铁、家用电器、电子 | 钢铁、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 | 钢铁、社服、房地产 |
ETF标的行业集中度与北向资金匹配度 [page::12][page::13]

- ETF标的一般集中在前两大重仓行业,单一行业占比高达约55%。
- 63只ETF的第一大重仓行业属于北向资金偏好的六大行业(非银金融、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电子、银行)。
- 近期获得北向资金净流入的热点行业对应的ETF持仓集中,如食品饮料相关ETF持仓在95%以上。
北向资金“热门个股”分析及在ETF中的持仓情况 [page::14][page::15][page::16][page::17]

- 2022年5月中旬以来,北向资金关注的20只“热门个股”主要集中于电力设备、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等行业。
- 多只“热门个股”如贵州茅台、宁德时代、招商银行交易活跃,且在多数合格ETF的前十大重仓股中频繁出现。
- 65只合格ETF包含热门个股,宽基ETF与热门个股匹配度较高,电池ETF热门股仓位最高达50%。
互联互通ETF对北向资金观点表达的支持及香港ETF市场补充 [page::17][page::18][page::19]

- 互联互通标的体现国内ETF行业分布,行业主题ETF比例高,工具化属性强。
- 与香港市场相比,国内行业主题ETF对香港ETF主题产品构成有效补充。
- 上证50、沪深300等宽基指数被纳入互联互通,符合外资对A股的配置习惯,推动长期配置资金流入。
- 当前ETF互联互通成交占比较低,类似沪港通初期情况,未来有望逐步扩大影响力。
深度阅读
从北向资金偏好看ETF互联互通 —— 深度分析报告解读
---
一、元数据与概览(引言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从北向资金偏好看 ETF 互联互通》
- 作者及联系方式:沈思逸、邓虎,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联系邮箱分别为 shensy@swsresearch.com、denghu@swsresearch.com
- 发布日期:2022年7月7日
- 发布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分析首批北向资金合格ETF名单的行业分布、资金流动偏好及互联互通机制对ETF市场的影响,重点揭示北向资金对国内ETF行业主题的关注热点及其变化。
核心论点:
- 首批北向合格ETF标的共83只,行业主题ETF规模占比超过50%,显示北向资金对行业主题产品关注较高,这与境外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 北向资金行业偏好主要集中于金融地产、科技创新、先进制造领域,具体重仓行业为非银金融、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电子和银行。
- 电力设备板块持续获得北向资金净流入,消费和医药板块观点波动较大。
- 互联互通ETF标的有助于北向资金更好地表达行业观点,同时补充香港市场行业主题产品稀缺的问题。
- 北向资金交易起步阶段成交额相对较低,但历史经验显示其参与度将逐步提升。
风险提示明确指出,研究基于公开数据且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指数及基金产品存在波动风险;此报告仅为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推荐。
[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ETF标的纳入互联互通政策及背景介绍
- 2022年6月28日,中港监管层联合推出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政策,于7月4日正式实施,允许香港及海外投资者买卖合资格的A股上市ETF。
- 合格ETF需满足严格条件:过去6个月日均资产规模≥15亿元,成分股以沪深股通标的股票为主,上市满6个月,标的指数发布满一年等,每半年调整一次。
- 港交所发布首批北向合资格ETF名单共83只,其中上交所上市50只,深交所33只。管理公司多达20家,广发基金和华夏基金旗下ETF数量最多(分别12只、10只),华夏基金资产规模最大(1381亿元)。
[page::4,5]
2.2 北向合格ETF产品分布及行业集中
- 按指数类型划分,宽基ETF共25只,合计规模2990亿元;行业主题ETF55只,规模3566亿元,行业主题占比达到52%,显著高于境外市场。
- 图表1(图5页)显示华夏基金、广发基金等头部基金额度规模和产品数量领先。
- 图2和图3(均位于5页)饼图明确数量和规模均以行业主题ETF为主导。
- 表1详列北向合格ETF在金融地产(9只,规模939亿)、先进制造(12只,711亿)、科技创新(11只,700亿)、消费(7只,399亿)、医药(6只,365亿)及周期(3只,174亿)六大板块的布局。金融地产以证券公司ETF为主力,先进制造以光伏产业及军工ETF领衔。
- 重仓行业统计显示,非银金融与电力设备投资市值最高,占比20.04%和14.38%;其次为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电子、银行六大行业,彼此覆盖广泛但存在明显分化。
- 说明北向资金重仓行业具有广泛而明显的分类特征,并且ETF产品具备高度的行业集中度。
[page::5,6]
2.3 北向合格宽基ETF覆盖指数范围
- 宽基指数ETF共25只,主要为沪深300(10只)、中证500(6只)、创业板指(4只)等主流指数。
- 规模上沪深300领跑,华夏上证50ETF为最大单只产品。
- 覆盖大小盘均衡但对主流大盘指数侧重高,有利于匹配外资偏好。
- 图5(7页)展示基金数量与规模的条形趋势,映射上述结论。
[page::7]
2.4 北向资金行业持仓与流入流出趋势分析
- 北向资金历时一年分析显示,持股偏好行业稳定,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医药生物、银行、家用电器、电子及非银金融备受青睐。电力设备整体现持续增持,家用电器仓位相对较低。
- 图6和图7(8页)表达了不同时间点行业持股市值占比稳定,顶级行业市值占比维持较高。
- 近1个月、6个月及1年北向资金净流入显示电力设备持续获得净流入,消费、医药等行业则在市场波动中表现差异化,消费品流出阶段明显。钢铁板块则长期净流出。
- 表2及图8-10(9-10页)详细对比不同时间范围资金流动,揭示短期与中长期偏好异同。
- 2020年经济复苏期,北向资金偏好非银金融和电子行业,消费类资金曾有显著流出(图11);2021年及2022年初回撤阶段流入银行和电力设备,消费和食品饮料资金显著流出(图12、13)。这一轮复盘表明北向资金行业偏好具备灵活季节性和宏观环境应对特征。
- 综上,北向资金持股行业偏好稳定,但对部分行业(如消费、医药)观点敏感,先进制造(如电力和机械设备)观点相对平稳。
[page::7-13]
2.5 ETF标的覆盖北向关注热点行业
- ETF前五大重仓行业集中度高,前两大行业集中占比平均均超过60%(见图14,12页)。
- 北向资金偏好行业涵盖非银金融、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电子、银行,所有ETF最少覆盖其一,63只ETF第一重仓行业即为该六大行业之一。
- 行业主题ETF持仓集中度最高,尤其是证券和医药行业ETF(表3,12-13页)。
- 统计5月中旬以来北向资金资金净流入显著的行业(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对应高仓位ETF,如华夏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ETF、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等;而超额流入行业(基础化工、房地产、汽车)对应的ETF仓位也被列举(表4,12-13页)。
- 说明ETF在行业观点表达和资金流入匹配度上具备良好适配性和工具化价值。
[page::12-13]
3. 互联互通标的中的“热门个股”分析
- 近期月度北向资金显著加速流入(5/17-6/17累计930亿净流入),重点买卖额集中于市值千亿级行业龙头股。
- 前十大活跃个股涵盖电力设备(宁德时代、隆基绿能、通威股份)、食品饮料(贵州茅台、五粮液、伊利股份)、汽车(比亚迪)、非银金融(东方财富)、银行(招商银行)、商贸零售(中国中免)等领域。
- 表5(14页)详列个股买卖金额、净买入及总市值数据,显示宁德时代成交额最高但净买入净流出较大。
- 历年活跃个股均以食品饮料、银行、医药生物类龙头常驻榜单,2022年电力设备权重明显上升(表6,14-15页)。
- 动态统计年初至今的活跃买卖个股累计成交,前20只“热门个股”年累计成交额超300亿元(图15,16页),突出宁德时代和贵州茅台。
- 65只ETF的十大重仓股中含有热门个股,且宽基ETF(尤其沪深300相关ETF)重仓热股最多,但其热门股仓位占比低于行业主题ETF,体现宽基指数的分散特征(图16,17页)。
- 此现象表明ETF作为工具在行业龙头热门股集中持仓方面对北向资金观点表达有较大帮助。
[page::13-17]
4. 互联互通标的对北向资金观点表达的促进作用
- 北向资金长期持股侧重集中,但其行业观点会随市场周期调整,消费医药观点波动明显,新能源低碳主题增持显著。互联互通ETF标的以较高的行业主题占比及集中重仓行业特征,为北向资金提供了更有效的观点表达渠道。
- 香港市场行业主题ETF占比不足20%,且多数为2020年以后成立,规模有限(图17、18,17页)。新能源、新能源车相关ETF增长明显,与北向资金两年内偏好契合。
- 互联互通加强了国内行业主题产品在香港的曝光,填补香港ETF市场主题产品不足,推动跨境资金更便捷表达行业观点。
- 宽基ETFs覆盖上证50、沪深300、深证100等,重仓股与北向资金高度重合,符合全球投资习惯,利于引导更多长期配置资金流入境内ETF市场。
- 7月初ETF互联互通交易额虽低,占比不足1%,但历史沪港通启动时北向资金交易额也经历了相似起步过程(图19,19页)。随着投资者教育推广和跨境ETF宣传,预期未来该渠道规模和成交将大幅提升。
[page::17-19]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图1(第5页):北向合格ETF按基金管理公司划分条形图显示华夏基金和广发基金ETF数量与规模领先,左轴为基金数、右轴为亿人民币规模。
- 图2、图3(5页):不同主题ETF占比饼图显示行业主题ETF数量占66%,规模占52%,宽基ETF数量占30%,规模占44%。
- 表1(6页):行业主题ETF按板块分类,金融地产规模最大近939亿,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分布均衡,消费、医药、周期板块规模不及前三。
- 图4(6页):北向合格ETF重仓行业投资市值柱状图,非银金融和电力设备占比最高,行业分化明显。
- 图5(7页):宽基ETF覆盖指数,沪深300ETF集聚最多规模和数量,中证500和创业板较次。
- 图6和图7(8页):不同日期行业持股市值占比趋势图和饼图,显示电力设备和食品饮料占比稳健维持最高,家用电器持股相对较少。
- 图8-10(9-10页):北向资金近1个月、6个月和1年净流入的行业柱状图,电力设备持续净流入,钢铁板块持续流出。
- 图11-13(10-11页):不同市场阶段北向资金行业净流入情况对比图,反映市场环境影响资金流向差异。
- 图14(12页):ETF持仓高度集中于前两大行业,均值及中位数分别约55%和56%。
- 表3(12-13页):前2大重仓行业为北向资金偏好行业的ETF清单,绝大多数为行业主题ETF,持股集中度极高。
- 表4(13页):近期北向资金净流入及超额流入行业与对应ETF对应关系,突出食品饮料、电力设备等。
- 图15(16页):年初至今的活跃个股买卖总额及市值对比折柱图,宁德时代、贵州茅台成交额显著领先。
- 图16(17页):部分ETF前十大重仓股中热门股的仓位及热门股数量评分,宽基ETF热门股持仓占比偏低,行业主题ETF集中度更高。
- 图17、图18(17页):香港ETF总规模及股票ETF分类饼图,显示行业主题ETF占比偏低。
- 图19(19页):北向资金成交额占沪深两市总成交额比例趋势图,展现沪港通启动以来逐步上升态势。
图表与正文紧密呼应,有效辅助作者论点,是理解报告不可分割的信息载体。
[page::5-19]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是市场结构、资金流向与产品结构研究,未涵盖具体公司或证券的估值模型分析,也未给出目标价或投资评级。分析侧重于ETF产品分类、资金偏好、行业趋势与政策影响,故未提供现金流贴现(DCF)、市盈率(P/E)或可比公司估值等传统估值方法内容。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指数基金表现受指数波动影响,市场波动和风格切换将影响收益,投资存在固有风险。
- 历史业绩不能完全代表未来表现。
- 研究基于公开数据,可能受样本限制、数据滞后等因素约束,存在一定偏差。
- ETF纳入互联互通尚处起步阶段,交易活跃度较低,流动性和资金参与度风险存在。
- 外部宏观环境、监管政策、市场情绪变化亦可能导致ETF基金产品表现与预期的偏离。
- 报告未涉及基金产品推荐,投资者需谨慎判断并兼顾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报告明确声明非投资建议及责任豁免,强调投资风险提醒。
[page::0,19]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详细数据支持丰富,逻辑链严密,但对北向资金未来流量及市场影响的量化预测较少,依赖历史沪港通经验做类比,未来政策与市场反应存在不确定性。
- 行业主题ETF占比高的论断基于当前名单和规模,未来调整和新增标的可能导致结构变化,需持续关注。
- 报告倾向强调北向资金积极作用及ETF互联互通潜力,少论及可能的市场结构冲击如国内投资者行为变化、资金流出风险等。
- 某些图表表示行业仓位与资金流动态相关,但并未深度探讨北向资金流动与市场行情、估值水平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较为静态。
- ETF内部热门股仓位差异反映指数设计及策略迥异,提示投资者需理解ETF区分特征,避免简单复制ETF仓位即视作行业观点。
- 虽揭示资金流动行业偏好,但未涵盖宏观经济环境、政策面变化及国际金融因素综合影响分析。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围绕“北向资金偏好”视角,系统剖析了首批纳入ETF互联互通名单产品的行业分布、资金流动及对境内外ETF市场的影响。主要发现如下:
- 产品结构与行业偏好:北向合格ETF中行业主题产品占比超过50%,较境外市场更强调行业细分,尤其集中在非银金融、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电子和银行六大行业,反映北向资金针对核心行业的稳定偏好。
- 资金流动趋势:北向资金对行业的关注呈现阶段性波动,电力设备持续获净流入,消费和医药板块流入波动较大,显示其对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敏感,周期性资金流出主要集中钢铁等周期行业。复盘多个市场阶段,资金流向与政策、经济环境高度匹配。
- ETF投资工具功能及热点个股:ETF持仓高度行业集中,北向资金重仓行业高度重合,近期香港ETF市场行业主题产品不足,互联互通拓展了北向资金表达行业观点的渠道。活跃“热门个股”通常市值大且为行业龙头,ETF暴露出与北向资金交易活跃度密切相关的个股布局,增强资金配置效率。
- 市场影响与前景:互联互通机制为境外资金参与A股ETF提供便捷通道,促进ETF产品国际化布局。尽管启动初期成交占比低,但历史沪港通发展表明未来有望快速提升。行业主题ETF的增加将有效补充香港市场的产品结构缺口,有助引导外资长期配置。
- 风险提示:产品表现受市场波动影响大,ETF成交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投资者需理性评估。
综上,报告通过丰富的图表数据和精准的行业、市值分析,确立了ETF互联互通在当前跨境资金配置中的重要地位及发展潜力,强调北向资金作为国际投资者在A股行业观点表达的关键角色。该分析对于理解跨境ETF发展趋势、外资行业偏好及港股市场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page::0-19]
---
总结
本报告以详实数据驱动,深度解析北向资金与ETF互联互通的关联,突出行业主题ETF的战略地位和北向资金的多层次行业偏好;以严谨的实证分析支持论断,结合历史数据与最新市场动态,预判ETF互联互通市场未来成长空间。报告兼具理论深度与实际应用价值,是ETF产品设计、跨境资本流动及行业配置研究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