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款流向非银为何减速——9月金融数据点评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9月金融数据显示,非银存款增速大幅放缓,主要因高基数效应及股市震荡影响,同时社融和信贷均呈现同比少增趋势,居民贷款结构变化及政府融资基数拖累明显,预示债市压力阶段性缓解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9月非银存款增速骤降解析 [page::0][page::1]


  • 非银存款大幅少增19,700亿元,主要因2024年同期基数高及2025年股市震荡导致资金流动性变化。

- 季末银行理财资金回表对数据有一定影响,9月理财规模下降1,520亿。
  • 年内非银负债搬家减速,债市压力有望阶段性缓释。


9月社融与信贷数据趋势 [page::0][page::1]


| 指标 | 2025年9月数据(亿元) | 同比变动(亿元) | 说明 |
|-----------------|---------------------|----------------|--------------------------|
| 新增社融总额 | 35,338 | 少增2,297 | 政府融资高基数拖累明显 |
| 人民币贷款新增 | 12,900 | 少增3,000 | 居民中长期贷款转为多增 |
| 企业短期贷款增量 | — | 多增2,500 | 企业短贷表现优于中长贷 |
| 票据融资同比 | — | 少增4,712 | 票据冲量动力不足 |
| 非银存款 | — | 少增19,700 | 显著放缓 |
  • 居民贷款中短贷同比少增1,279亿,中长贷多增200亿,体现楼市成交微升但整体有限。

- 企业贷款短贷多增、长贷少增,票据融资无冲量效应。[page::1]

货币供应与居民存款特点 [page::1]

  • M1增速回升至7.2%,环比提高1.2个百分点,居民存款持续向活期迁移。

- M2维持8.4%同比增速,较前期略有回落。
  • M2-M1剪刀差缩小,表明居民货币形态结构调整明显。[page::1]


风险提示与宏观背景 [page::1]

  • 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预期变化及数据统计偏差可能影响后续判断。

- 高基数效应和权益市场波动是当前非银存款放缓的核心因素。[page::1]

深度阅读

报告详尽分析报告


国泰海通 · 晨报1017|固收——存款流向非银为何减速——9月金融数据点评



---

1. 元数据与概览(引言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存款流向非银为何减速——9月金融数据点评

- 作者:唐元懋(固定收益领域负责人),助理杜润琛
  • 发布机构: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6日20:22(上海)
  • 主题与领域:宏观金融数据及其对固定收益市场的影响,聚焦非银行存款流向变化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

- 核心论点:2025年9月非银(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增速大幅放缓主要由2024年同期高基数效应及当前股市整体震荡导致,季末银行理财资金回表亦影响存款指标。信贷投放整体表现依然偏弱,尤其政府融资受高基数拖累,信贷增量不显著。负债搬迁节奏放缓有助于阶段性缓解债市压力。
  • 主要信息传达:透过宏观金融数据解读当前非银存款状况及其对债市的潜在影响,以及信贷投放结构的变化,为固定收益投资策略提供数据依据和前瞻判断。


---

2. 逐节深度解读(逐章精读与剖析)



2.1 固定收益视角下的非银存款变动分析


  • 章节概要:报告开头重点关注2025年9月非银存款的大幅少增现象。非银存款增速减缓与2024年9月的权益行情爆发形成对比;2024年同期因股市走强,非银存款逆季节性增加;而2025年9月股市震荡,存款增速放缓。季末银行理财资金回表,也导致9月非银理财规模减少1,520亿元,造成部分“少增”数据。

- 推理依据:通过对权益市场行情与非银存款增速的对比,结合金融机构表内外资产负债管理行为,合理解释资金流向变化逻辑。
  • 关键数据点

- 2024年9月的非银存款基数较高,权益行情推动存款逆季节增长;
- 2025年9月股市震荡,非银存款同比少增19,700亿;
- 9月银行理财资金单月回表减少1,520亿(普益标准口径)。
  • 核心结论:资金负债搬家节奏可能放缓,缓解对债券市场的阶段性压力。


2.2 社融及信贷数据分析


  • 章节概要:9月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出现少增,增量信息有限。政府融资因高基数延续拖累,信贷继续表现弱势,尤其企业中长期贷款依然承压。

- 细节解释
- 9月社会融资新增35,338亿,同比少增2,297亿,市场预期为32,686亿,显示实际增量略高于预期;
- 社融内贷款同比少增3,662亿,企业债券与股票融资则保持多增态势,分别多增2,031亿和372亿;政府债券同比少增3,471亿,表外三项贷款合计多增1,869亿;
- 信贷结构:居民中长期贷款小幅转为多增,短期贷款仍少增,显示居民贷款结构表现有所分化。企业贷款中,短期贷款多增2,500亿,中长期贷款少增500亿。票据融资同比少增4,712亿。
  • 数据意义

- 政府发债受高基数效应显著影响,导致融资规模同比下降;
- 企业资本市场融资上扬,部分缓冲信贷弱势;
- 居民贷款的中长期贷款回暖与房地产市场轻微回暖相关,但增加幅度有限,居民短期贷款增长受限。
  • 结论推断:信贷投放弱势格局未改,后续房地产政策是否继续放松对居民中长期贷款有关键影响。


2.3 货币供应量(M1、M2)增长动态


  • 内容总结

- 9月M1同比增速为7.2%,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显示流动性有所回升;
- 9月M2同比增速8.4%,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说明广义货币增长保持稳定但略有回落;
- M2减去M1的剪刀差缩小至1.2%,表示活期存款较定期存款增长较快,反映居民存款结构持续活期化;
- 社融与M2剪刀差扩大至0.3%,提示信贷增量低于货币供应速度,流动性环境整体尚算宽松。
  • 逻辑解析:M1增速提升多反映短期融资与活期存款活跃度上升,可能带动短期流动性宽松,但M2回落暗示整体货币供应趋缓,居民偏好活期存款的变化说明了资金流动性的微调。


2.4 风险提示


  • 基本面变化、政策未达预期、数据统计存在遗漏或偏差等均可能影响报告结论的适用性。


---

3. 图表深度解读



本报告主要以文本数据为主,附带少量配图(如晨光景象及国泰海通公众号二维码),无详尽数据图表。以下为对报告所提金融数据的必要数字解读:
  • 9月非银存款同比少增19,700亿元:体现资本市场震荡及资金回流银行体系的压力。

- 9月社融新增35,338亿,同比少增2,297亿:数字表明融资环境较上年同期有所收紧,尤其是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少增3,471亿,体现财政政策节奏调整。
  • 居民及企业贷款分化:居民短贷同比少增1,279亿,中长贷多增200亿,企业短贷多增2,500亿,中长贷少增500亿。信贷结构显示企业对短期资金需求强烈,居民购房信贷或因政策推动有所恢复。


这些数据相互印证,说明固定收益市场压力与宏观信用环境变化紧密相关。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宏观金融数据点评,未涉及具体企业估值模型或证券估值分析,故无估值方法论细节。但报告指出非银存款与权益市场波动的相互影响及信贷结构变化,可为固定收益资产定价与风险评估提供宏观基础。

---

5. 风险因素评估


  • 基本面突变:经济基本面出现急剧波动,可能导致信贷和市场资金流向快速变化,影响非银存款走势及债券市场价格。

- 政策执行不及预期:财政货币政策若未能有效刺激或调控市场,可能延缓信贷市场改善或加剧流动性风险。
  • 数据口径及统计偏差:官方金融统计可能存在滞后或遗漏,投资者对此需保持警惕。


以上风险均为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常见变量,报告未详细列出具体缓释对策。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该报告在分析2025年9月非银存款少增时,强调了2024年同期股市爆发高基数影响,但对2025年9月持股资金具体变动路径阐述相对有限,未深入剖析具体非银资金配置逻辑。

- 报告对银行理财资金回表的影响给予确认,但未详细拆解不同理财产品对非银存款的贡献和时间序列特性,存在一定宏观概括可能掩盖细节。
  • 对居民贷款结构变化判断较为谨慎,承认政策对消费贷的支撑有限,但对房地产市场未来影响及事件驱动仍显保守。

- 社融和信贷投放的数据评述较为全面,但票据融资大幅少增未展开深度讨论,票据市场短期波动对企业融资的潜在影响未完全阐明。
  • 稍缺乏对非银存款少增后续影响债市具体传导机制的量化描述,如对债券收益率、市场信用溢价的直接影响点评较少。


总体而言,报告侧重宏观政策与数据解读,未过度推论,保持了相对客观中性的分析框架。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通过系统梳理2025年9月的金融数据,聚焦非银存款同比大幅少增,深入揭示了背后疫情后权益市场波动、高基数效应以及银行理财资金回表的多重影响。与此同时,9月社融和信贷投放延续弱势,政府融资受高基数拖累明显,企业信贷结构表现分化,短期融资需求旺盛但中长期融资承压。货币供应端M1增速回升反映流动性微妙改善,但M2增长回落显示货币环境总体趋稳。居民存款活期化趋势持续,资金更倾向于灵活流动。

这些综合数据说明当前固定收益市场面临的资金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受结构性因素制约,负债端“搬家”节奏减缓,有助于缓冲债市的阶段性风险冲击。虽然风险提示中提及政策不确定性和统计误差可能带来波动,但整体报告认为当前宏观信用环境虽有挑战,尚未出现系统性风险信号。

对投资者而言,本报告提供了详细的宏观数据视角,有助于理解债券市场资金流向和信用环境变化,为固定收益资产配置决策提供实证依据和风险警示。

---

参考文献溯源


  • 存款流向非银为何减速——9月金融数据点评,国泰海通证券,唐元懋,2025年10月16日,页码0-1[page::0,1]

- 相关数据图示与二维码见页2[page::2]

---

综上所述,报告细致解构了9月金融数据背后的驱动逻辑,通过对比同期对照和微观金融行为变化,提出了阶段性债券市场压力或将缓解的观点,有助于投资者把握固定收益市场当前环境与未来趋势。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