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电新曾韬】公司深度丨星源材质 (300568):拥抱固态浪潮,积极开拓新曲线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深度分析星源材质的隔膜国产化龙头地位及全球化战略布局,强调公司在固态电池隔膜和固态电解质膜领域创新技术和市场拓展,收购日本半导体龙头资产以布局芯片产业链,战略卡位具身智能电子皮肤领域,预计公司未来产能扩张及新业务带来显著增长动力,外贸订单充裕且海外盈利率领先,面对行业竞争和技术变化风险依然具备韧性和成长潜力 [page::0][page::1][page::4][page::8][page::11][page::22][page::26]

速读内容


星源材质隔膜业务龙头地位稳固,持续强化全球产能布局 [page::1][page::11]


  • 公司成立20年,具备干法、湿法、涂覆全流程技术,2024年隔膜市占率达17.6%,连续5年国内第二。

- 全球布局产能,旗下瑞典一期工厂和东盟基地2024-2025年陆续投产,预计2027年总产能达160亿平方米。
  • 2024年海外订单充裕,签下三星、大众、亿纬锂能等大单,海外毛利率达49.38%,显著高于国内26.5%。

- 2024年隔膜业务处于行业周期底部,价格承压但公司执行力强,经营韧性优异,预计下半年业绩回升。

抢抓固态电池产业趋势,推出刚性骨架隔膜,战略合作深化固态电解质膜布局 [page::4][page::8][page::9]


  • 政策强力支持,国内多家车企推进全固态及半固态电池量产,市场规模高增长,2034年预计达177亿美元。

- 公司联合中科深蓝汇泽开发刚性骨架隔膜,解决陶瓷电解质“硬脆”问题,提升结构稳定性,推动产业降本和价值量提升。
  • 固态电解质主流路线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公司通过新源邦和瑞固新材布局氧化物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补齐核心材料链条。


收购日本Ferrotec拓展半导体材料业务,抢占AI时代芯片产业新机遇 [page::16][page::18][page::19]


  • 收购Ferrotec股份,获得石英、陶瓷、硅部件等多元产品线,覆盖半导体制造关键设备领域。

- Ferrotec为日本及全球半导体材料龙头,业务遍布全球多基地,2024年营收同比+28%,毛利率约30%。
  • 半导体领域国产替代快速推进,AI、新基建驱动芯片需求大幅增长,2034年AI及集成电路市场规模预计分别达3.7万亿及2.5万亿美元。


电子皮肤布局抢占具身智能核心,合资杭州慧感推动柔性感知技术产业化 [page::21][page::24][page::25]


  • 电子皮肤是灵巧手感知力的核心,赋予机器人柔性触觉,推动工业及特种机器人产业化关键突破。

- 公司投资拥有多代柔性机器人皮肤研发实力的杭州慧感,获得优先供应权,强化柔性触觉传感器产业链布局。
  • 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预计2029年达53亿美元,具身智能、医疗、可穿戴等多领域应用广泛。

- 电子皮肤市场有望随人形机器人规模放大至千万辆,市场空间可达千亿级规模。

公司风险提示 [page::0][page::26]

  • 行业竞争加剧及隔膜价格持续下行的压力。

-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变化可能导致隔膜需求减少。
  • 新增半导体及电子皮肤领域业绩贡献不及预期。

- 全球贸易环境及关税政策风险可能影响海外扩展。

深度阅读

【银河电新曾韬】星源材质(300568)深度分析报告详解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银河电新曾韬】星源材质(300568):拥抱固态浪潮,积极开拓新曲线

- 作者:曾韬、段尚昌
  •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 发布日期:2025年7月25日
  • 研究主题:聚焦锂电池隔膜领域龙头企业星源材质,探讨其在固态电池、半导体领域及电子皮肤等新兴领域的战略布局与成长潜力。


核心观点总结



报告将星源材质定位为全球领先的锂电隔膜供应商,强调其20余年隔膜行业深耕经验与技术领先优势,特别是干法与湿法制备技术的全流程能力,并透视其全球化产能扩张(东南亚、欧洲、北美),未来总产能预期突破160亿平方米。

紧跟产业趋势,公司积极拥抱固态电池浪潮,推出创新刚性骨架隔膜和多款固态隔膜产品,与行业头部企业中科深蓝汇泽及瑞固新材联合布局固态电解质膜。公司同样预见AI时代机遇,收购日本Ferrotec,着眼半导体制造设备与材料领域。并前瞻布局具身智能,战略入股杭州慧感,锁定电子皮肤技术,开启智能硬件新赛道。

总体投资建议积极,报告指出公司所处隔膜传统主业进入周期底阶段,但海外产能拉动盈利空间与持续增长确定,叠加固态电池及新兴应用的战略发展,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风险提示涵盖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行、固态电池技术路径调整、新业务落地不及预期及国际贸易壁垒等[page::0,26]。

---

二、逐章节深度解读



1. 传统隔膜龙头,多元布局未来



关键论点及信息


公司成立于2003年,作为国内隔膜国产化先驱,已建设从干法、湿法到涂覆的全流程锂电隔膜生产体系。2024年公司隔膜出货39.9亿平方米,市占率17.6%,连续5年位列国内第二。管理团队背景强大,经验丰富,带领公司技术与市场不断突破。公司积极股权激励彰显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推理依据


报告列举公司成长时间线,如2008年建成第一条单向拉伸干法生产线,2012年产能达9000万平方米,2015年第三代干法隔膜投产等,展示了厚实的技术积累和产能扩张基础。此外,通过股权激励数据体现公司对核心技术人才的重视和战略执行力。

关键数据点

  • 2024年隔膜出货:39.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8%

- 市占率达17.6%
  • 股权激励2020-2024年累计授予限制性股票约2306万股


图表解读

  • 图1展示公司20多年隔膜发展历程,体现公司连续技术升级的轨迹。

- 图2展示干法与湿法隔膜出货量的快速增长,反映了产能与市场双驱动。
  • 图3、图4细分了干湿法隔膜市场格局,星源材质在干法市场占比位居第二,湿法市场具备强劲竞争力于第二梯队[page::1,2,3]。


---

2. 拥抱固态电池浪潮,积极求变破局



关键论点


固态电池作为锂电技术未来趋势受到政策强力支持,行业多家龙头企业正加速推动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产品落地。星源材质通过技术创新与合作,积极布局刚性骨架隔膜产品及多款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推动新产品产业化,锁定长期增长空间。

推理依据

  • 政府政策支持明确,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强调固态电池研发。

- 产业动态显示车企陆续启动固态电池量产计划。
  • 固态电池较液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优势,市场空间预期强劲。


关键数据

  • 固态电池市场2034年预计达177亿美元,保持31.1%复合增长率。

- 不同类型(液态、半固态、全固态)电池对比表显示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超500Wh/kg。
  • 公司与中科深蓝汇泽合作,2025年Q3实现1GWh固态电池试生产。


图表解读

  • 图6对比液态与固态电池结构关键差异,突出固态电池无电解液的技术革新。

- 图8展望了3代固态电池产量时间节点与性能目标,显示行业技术路线清晰。
  • 图9预估固态电池全球市场规模,支撑行业长周期高速增长逻辑。

- 图10分析固态电池三条固态电解质技术路径(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与企业投入。星源材质缘于自身优势,聚焦氧化物与聚合物电解质,并与瑞固新材协同开发硫化物路线。

创新刚性骨架隔膜解析

  • 产品解决无机陶瓷硬脆特性,通过“刚柔并济”和“原位固化”工艺实现柔性与高稳定性并存。

- 固态电解质膜大孔径基膜设计,支持成本下降及工业化卷绕等工艺,提升产业落地速度。

合作伙伴介绍

  • 中科深蓝汇泽拥有18年固态电池研发经验,产线2025年Q3启动试产,冲击行业领先地位。

- 瑞固新材6月点火投产,双方战略合作进一步完善固态电池材料供应链。

综上,公司基于技术积累与协同资源,有望快速抢占固态电解质膜市场份额、成为行业领先者[page::4,5,6,7,8,9,10,11].

---

3. 全球化战略推进与市场竞争力



关键论点


星源材质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毛利率远高于国内,入围多个海外大型客户订单,产能拓展至欧洲瑞典、东南亚马来西亚及北美,2027年产能规划160亿平方米。

推理与数据

  • 瑞典一期产能已投产7亿平湿法、4.2亿平涂覆隔膜。

- 马来西亚产能20亿平方米,预计2025年中投产。
  • 2024年海外出货订单包括三星、德国大众等行业巨头。

- 2024年毛利率对比:国内26.5%,海外49.38%,海外市场具有明显盈利优势。

图表解读

  • 图16全球布局清晰标注海外重要产能基地与研发机构位置。

- 图17显示2018-2024年国内外营收增长趋势,海外收入保持稳定贡献。
  • 图18-24多项财务指标分析显示,公司隔膜环节短期经历周期压力,整体仍保持正增长。

- 图19产能利用率持续回升,图20隔膜价格微调体现行业调控压力下的价格波动。

整体来看,海外产能释放、国际大客户订单稳固是公司未来业绩成长的中坚力量[page::11,12,13,14,15,16].

---

4. 迎接AI时代,收购日本半导体龙头Ferrotec



关键论点


AI时代数据中心建设带动芯片需求爆发,半导体国产化势在必行。公司战略收购日本Ferrotec,深化半导体设备及材料领域合作,借助Ferrotec全球制造布局与技术优势,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推理依据

  • AI及集成电路市场2034年复合增长率分别19.2%和13.1%。

- 国内14/28nm芯片设备国产率已超50%/80%,但7nm以下仍待突破。
  • Ferrotec拥有多项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全球领先地位,具备广泛产品线和稳定盈利能力。


关键数据分析

  • 2024年Ferrotec营业收入1351.57亿日元,同比增长28%。

- 毛利率稳定30%左右,估值约64亿元人民币,PE仅8倍,兼具价值与成长空间。

图表解读

  • 图25-27展示AI和集成电路市场爆发性增长趋势。

- 图28-31详细揭示Ferrotec销售、利润、资产负债、现金流和盈利情况,体现其稳健财务基础和成长能力。
  • 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制程的石英、陶瓷、硅部件及清洗等核心环节,覆盖芯片制造全流程[page::16,17,18,19,20].


---

5. 前瞻布局具身智能,卡位电子皮肤领域



关键论点


电子皮肤是实现具身智能灵巧手触觉感知的基石,将助推机器人等智能终端在工业、特种、高危领域的快速产业化。星源材质投资入股杭州慧感,掌握柔性感知核心技术,推动电子皮肤产业化。

推理依据

  • 具身智能商业化难点在于灵巧手核心功能,包括触觉感知。

- 电子皮肤作为仿生柔性电子系统,实现多模态感知,超越人类皮肤性能。
  • 电子皮肤市场细分空间广,柔性触觉传感器2029年市场规模预计53.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近18%。

- 根据人形机器人产量推演,电子皮肤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以上。

关键数据与图表

  • 图32-34逻辑阐述灵巧手、电子皮肤的重要性与工作机理。

- 表9介绍柔性机器人感知解决方案,核心均依赖电子皮肤相关传感器技术。
  • 图35-36展示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增长与应用结构。

- 投资杭州慧感获得技术授权和优先供货权,结合公司涂覆工艺优势,推动产业链整合。

技术团队介绍

  • 杨赓教授团队专注于多代机器人电子皮肤研发,成果覆盖从柔性传感到变刚度皮肤及集成机器人平台。

- 杭州慧感愿景是打造全身感知电子皮肤,满足未来具身智能多场景需求[page::20,21,22,23,24,25,26].

---

6.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 投资建议

星源材质作为全球隔膜龙头,具备完整工艺链及领先产能布局,境外市场及战略客户订单支撑业绩稳定提升。固态电解质膜、半导体及电子皮肤业务布局齐头并进,形成多元增长曲线,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 风险提示

1. 行业内竞争加剧导致隔膜价格下行影响盈利;
2.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调整,若不采用固态隔膜可能导致需求萎缩;
3. 半导体及电子皮肤新业务发展若不达预期,存在投资亏损风险;
4.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带来的关税壁垒风险[page::0,26].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图1(公司隔膜历史发展):清晰展示2003年至今,星源材质从成立、打造单向拉伸干法生产线,到产能提升与新一代技术推陈出新的历程,彰显技术积累和产业实力[page::2].

- 图2(干法与湿法出货量):显示2019-2024年出货量持续攀升,湿法和干法双轨并进,年增长率虽有所不同,但均维持正向动力,凸显公司产能扩展和市场需求旺盛[page::2].
  • 图3、4(市场格局饼图):显示公司在干法隔膜市场具备第二大份额位置,湿法隔膜市场列于先进梯队,说明公司在各隔膜主流工艺中均具竞争力[page::3].

- 图6(固态与液态电池结构对比):重点对比目前主流液态锂离子电池与未来全固态电池的结构变革,突显了固态电解质取代液态电解液及隔膜技术的革命性,及其对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提升意义[page::6].
  • 图8(全球固态电池产业路线路径):预估固态电池关键性能的分阶段提升,第一代以石墨负极为主,第三代突破复合锂负极,显示行业向更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攀升[page::7].

- 图9(市场规模预测):2034年固态电池市场将增长至超17亿美元,CAGR达31.1%,为相关产业链创造巨大的商业机会[page::7].
  • 图10(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及企业分布):划分硫化物、氧化物及聚合物三大技术路线,展示各大企业策略布局和时间线,凸显行业技术多样性和选型多元化[page::8].

- 图11-14(刚性骨架隔膜及工艺演示):展示该创新膜材料物理形态、构成及原位热聚合固化工艺,说明产品兼具刚性支撑与柔性传输的技术突破[page::9-10].
  • 图15(中科深蓝发展历程):阐述研发历史与技术成果积累,突出其固态电池产业化先行者的市场地位[page::11].

- 图16(全球布局地图):标明公司在中国、日本、欧洲、东盟等地各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体现布局全球供应链的战略意图[page::12].
  • 图17-24(营收、毛利、产能利用率等财务数据):综合反映公司近年来跨境收入增长趋势,隔膜业务进入周期低谷后亟待海外产能发挥效益,短期利润受强烈行业竞争影响,但核心优势和发展势头未破[page::12-16].

- 图25-27(AI与芯片市场规模预测):描述AI和集成电路产业的爆发式需求,有力支撑公司半导体领域投资合理性[page::17].
  • 图28-31(Ferrotec财务指标):数据显示Ferrotec稳定且增长强劲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体系,为并购后贡献业绩奠定基础[page::18-20].

- 图32-34(电子皮肤技术及应用):系统梳理电子皮肤仿生结构、核心功能及面向行业的应用,强化其在智能交互及具身智能中不可替代的地位[page::21-22].
  • 图35-36(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空间与结构):表明该细分市场正快速成长,且消费电子占据重要份额,具备技术广泛应用价值[page::23].

- 图37-38(柔性机器人皮肤技术及集成开发):介绍柔性电子皮肤的研发先进性和集成生态,为公司与杭州慧感的合作提供技术参考[page::24-26].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披露详细估值模型和目标价格,但综合财务表现、市场地位及行业预测可推测:
  • 估值方法:可能涵盖市盈率比较(基于行业及竞品PE)、市场份额增长预期以及战略投资带来的附加值评估。

- 估值驱动因素:包含隔膜主营业务收入与毛利率提升,海外产能释放,固态隔膜及电解质产品市场空间爆发,半导体业务成长(依托Ferrotec资产),电子皮肤新兴赛道机会。
  • 敏感性分析:如固态电池产业化速度、半导体国产化进程、隔膜价格走势及国际贸易局势等均对估值产生重要影响。


总体报告呈积极推荐级别,长期成长性与短期调整并存[page::0,26,28].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行业竞争风险:隔膜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行压力避免不了,可能侵蚀利润空间

- 技术路径风险:固态电池若不采用隔膜产品或技术路线突变,将导致公司相关产品需求下滑。
  • 新增业务执行风险:半导体与电子皮肤领域为公司新拓展领域,若扩张不及预期或产业发展缓慢则影响业绩。

- 贸易形势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可能导致出口受限,影响国际市场拓展和供应链稳定。

报告对上述风险均有提示但未给出详细缓解措施,需关注企业管理层应对策略及行业政策走向[page::0,26].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公司的国际扩产和新业务布局具战略前瞻,但当前隔膜行业整体周期压力明显,价格战与产能过剩短期内难以逆转,利润波动较大,需警惕过于乐观的增速预期。

- 固态电池产业链技术路线尚非完全成熟,未来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节奏仍存不确定性,存在业务路径调整风险。
  • Ferrotec并购战略短期贡献有限且估值偏低,需评估后续整合效益释放力度。

- 电子皮肤为前沿领域,技术与市场尚处初期,量产规模和实际商业化路径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报告整体逻辑清晰、数据丰富,但有关新业务财务预测较少,有待进一步披露细节[page::8,26].


---

七、结论性综合



作为国内锂电隔膜国产化先行者,星源材质具备超过20年的技术积累和行内领先的完整工艺链,产能规模持续提升,2024年隔膜出货量近40亿平方米、市占率居行业第二。海外市场扩张与高毛利订单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公司顺应固态电池产业浪潮,通过合作中科深蓝和瑞固新材布局刚性骨架固态隔膜和固态电解质材料,拓宽产品线并争夺高端市场份额。AI驱动下,半导体产业快速扩张,公司积极收购日本Ferrotec,整合全球半导体设备与材料资源,实现全产业链优势互补。此外,公司战略布局具身智能的电子皮肤领域,结合涂覆工艺与核心技术持股,面向未来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广阔应用前景。

短期隔膜行业受产能过剩与价格战影响,利润周期性波动明显,但公司凭借技术和市场优势,同行业中展现出良好韧性。中长期来看,固态电池、半导体国产化以及电子皮肤将构成公司多元化增长新曲线。该报告综合利用多维图表和政策数据支撑论证,逻辑严密,给出积极投资建议,前瞻性强。

此外,投资者应关注行业竞争态势、固态技术路线变化以及国际贸易局势等风险,动态跟踪企业战略执行和业务落地进程。

综上,星源材质作为隔膜及新材料领域技术领先且战略前瞻的企业,具备良好的市场定位和成长潜力,值得重点关注及深度投资研究[page::0-27].

---

参考图片举例


  • 公司隔膜发展历程图:


  • 固态电池结构对比图:


  • 全球固态电池研产业化路线:


  • 刚性骨架隔膜产品照片:


  • 全球布局图:


  • Ferrotec营收利润趋势图:


  • 灵巧手与电子皮肤技术逻辑图:



---

此分析报告基于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7月25日星源材质深度研究报告内容严格拆解而成,所有结论均来自原始资料,引用标注详尽,确保信息透明与溯源明确。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