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产配置日报:有变化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了2025年8月27日的国内外市场情况,聚焦股债市场波动与资金流动,指出股市短期调整属“健康”调整,债市收益率调整空间有限,政策风险和宏观避险情绪对市场影响显著,预计资金可能重新加仓长期债券,反内卷及科技主题具备持续上行动能 [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2025年8月27日市场总体回顾与资金面分析 [page::0][page::1]


  • 股市高位震荡调整,上证指数跌1.76%,资金面出现净回笼,央行逆回购规模维持3000-4000亿元区间。

- 债券收益率震荡,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围绕1.75%、2.00%关键点位,短期突破能力有限。
  • 交易盘赎回压力明显,机构理财在赎回混合和纯债基金,基金产品开始博弈10年以上超长债修复机会。

- 市场避险情绪抬升,股市、债市波动同步出现避险反应,短期风险释放为主。

资金流及市场情绪影响分析 [page::1][page::2]


| 指标 | 数值 | 说明 |
|-------------|---------------|-----------------------------------------|
| 万得全A指数 | 跌1.74% | 成交额3.20万亿元,较昨日放量4880亿元 |
| 沪300ETF IV | 回落3.51% | 隐含波动率下降幅度有限,调整视为“健康” |
| 南向资金净流入 | 153.71亿元港元 | 主要流入阿里巴巴、美团,资金在博弈反弹 |
  • “反内卷”主题品种遭遇全面回调,能源与建材相关行业跌幅显著,期货价格转为贴水,反映市场预期修正。

- 融资余额下降提示杠杆资金退出,小微盘领跌市场,需关注ETF资金流向验证市场底层逻辑。
  • 企业盈利确认、政策稳市及科技股动能依然存在,支撑市场中长期回稳。


投资策略与市场展望 [page::2]

  • 当前调整属于短期波动,政策面未发生根本转变,主线逻辑仍支撑行情持续。

- 债券市场可能迎来加仓阶段,尤其是中长期国债有望吸引资金配置。
  • 需关注货币政策、流动性及财政政策可能的超预期调整风险。

- 建议关注科技及“反内卷”板块的后续表现,结合资金流向,动态调整资产配置。

深度阅读

华西宏观《资产配置日报:有变化》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资产配置日报:有变化》

- 作者:刘郁、瑞鸿、思源
  •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 发布机构:华西证券研究所(华西研究)
  • 报告主题:宏观资产配置及市场行情复盘,重点分析近期国内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及商品市场的走势、资金流向与宏观政策预期变化

- 核心观点
- 近期市场尤其是股债两市出现阶段性调整,表现为股市高位震荡转跌,债券收益率调整空间有限。
- 资金面方面,央行净回笼资金,意在均匀投放以缓冲跨月到期压力,短期内流动性并无明显恶化风险。
- 市场的本轮调整属于“健康”调整,未冲击三大底层逻辑:政策稳市、科技驱动和反内卷叙事。
- 商品市场情绪转弱,围绕“反内卷”主题相关品种全面调整,反映政策预期逐渐理性化及产业链利润再分配矛盾。
- 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货币和财政政策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以及流动性面临不确定性。

整体而言,报告在复盘市场近期波动的同时,强调坚定中长期投资逻辑,提示需关注资金流及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机会。[page::0,1,2]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市场复盘与思考


  • 要点摘要

- 8月27日,股市出现高位震荡后回调,上证指数尾盘跌幅扩大至1.76%,保持3800点关口。
- 债券市场表现分化,主力短期利率债价格小幅走强,但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反而略有上升,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升至1.77%和1.99%。
- 资金面方面,央行进行了3799亿元逆回购续作,但因跨月资金到期共6160亿元,导致短期流动性净回笼2361亿元,连续两日累计净回笼超4000亿。
- 市场资金利率呈现稳中微升,银行间资金价格保持低位,非银行资金利率略有上行,反映流动性短期边际收紧。
  • 逻辑分析

- 临近跨月资金到期导致边际流动性紧缩,是利率债收益率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
- 央行续做逆回购意图通过分步投放资金,均匀缓冲跨月压力,避免流动性剧烈波动。
- 板块资金流动出现分化,尤其机构资金在股市调整期承担买入主力角色。
  • 关键数据说明

- 资金市场6160亿元到期与3799亿元逆回购续作形成净回笼2361亿元,体现央行主动调控节奏。
- DR001银行间隔夜利率持稳1.31%,DR007小幅上行2bps,资金成本整体稳中有升,非银资金利率略升反映风格分化。

这些资金面和收益率变化提示目前债市较为抵抗下跌,但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上升空间有限。[page::0,1]

---

2. 市场主动资金与基金动向


  • 关键观点

- 27日纯债基金净申购转为负值(-3.0),说明市场赎回压力出现,尤其是财务公司撤出纯债基金。
- 混合型基金净申购也由正转负,反映风险资产调仓节奏加快。
- 银行自营机构赎回中长期债基步调放缓,显示配置盘仍有一定偏多情绪。
- 部分基金交易开始关注10年期以上超长国债的价差修复机会。
  • 推理基础

- 基金赎回往往优先抛售债券,短期会加剧现券抛压。
- 不同机构资金行为分化,部分机构因谨慎退出债市,另有机构寻机买入受挫后资产。
  • 潜在影响

- 资金赎回压力短期抑制债券涨势,但若配置盘信心回升,可能重新推动久期加仓。
- 资金态度反映对权益及债市的不确定性均存戒心,债市作为避险资产作用显现。

总体显示市场资金流动密切影响资产价格,机构资金行为值得持续跟踪。[page::1]

---

3. 权益市场短期调整特征与内在逻辑


  • 总结观点

- 8月27日权益市场出现放量下跌,万得全A指数跌1.74%,成交放量至3.2万亿元,创4月8日以来最大跌幅。
- 隐含波动率指标(沪300ETF IV)上行,显示短期投机情绪升温,调整风险积累。
- 调整过程被定义为“健康调整”,与2014-2015年和2020-2021年牛市见顶前的逻辑松动有所不同。
- 当前市场三条底层逻辑未被证伪:
1. 政策稳市力度仍然明显;
2. 科技进步带来的投资主线依旧存在;
3. 反内卷主题的企业盈利修复和预期发酵仍具支撑。
- 具体板块表现方面,AI及通信行业表现逆势走强。
  • 逻辑支撑

- 政策预期与资金净流入情况相互印证,短期调整未打破长期逻辑。
- 投资者对股市短期反弹缺乏信心,但对中长期科技潜力认可。
- 港股市场同步走弱,南向资金流入给出政策与资金博弈的迹象。

该节通过宏观及微观视角分析短期股市波动的原因和影响,强调理性看待波动。[page::1,2]

---

4. 商品市场调整与产业链利润结构


  • 核心信息

- 商品市场“反内卷”板块全线回调,多晶硅、焦煤等龙头品种跌幅最大,表现与股市同步向弱。
- 产业链利润重新分配矛盾加剧;焦炭提价虽启动,但下游钢厂抵制意愿强烈,体现涨价传导受阻。
- 数据显示,焦化企业盈利已修复转正,但钢厂端利润显著下滑44.63%。
- 风险偏好下降导致“股商双杀”格局,资金避险情绪明显。
- 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由升水转为贴水,表明市场预期已发生逆转。
  • 推理说明

- 政策预期逐步理性化,市场逐渐放弃“行政拉涨”预期,支持供需和成本基础的价格重估。
- 产业链上下游利润分配摩擦加剧抑制价格传导机制。
- 宏观风险偏好下降带来跨市场避险需求。

这一段层层剖析商品价格回调背后多重因素,说明短期行情波动加剧及后续价格修正趋势。[page::2]

---

5. 风险因素提示


  • 风险总结

- 货币政策有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影响。
- 流动性状况存在波动可能,尤其如果流动性投放减少将冲击市场估值及资金面。
- 财政政策力度变化不可忽视,经济增速若放缓或带来财政收紧压力。
  • 风险影响

- 货币、财政政策的突变将直接冲击资本市场估值及资金流向。
- 流动性骤紧有可能激发市场恐慌,放大调整幅度。

该部分提醒投资者警惕外部不确定因素对市场可能造成的冲击,强调密切关注政策动态。[page::2]

---

三、图表与数据解读



图表 1:资金到期与逆回购规模对比图(第0页图片)


  • 描述:展现了8月26日至27日资金市场央行逆回购续作规模与到期量的对比,反映流动性净投放或回笼情况。

- 解读:27日到期金额大于续作量导致净回笼金额2361亿元,短期内流动性趋紧。
  • 文本关联:说明短期债市资金面边际收紧,对利率债收益率形成向上压力。

- 数据来源及局限:央行公开数据,易于核查,短期波动且后续将通过均匀投放平滑跨月资金需求。



图表 2:市场与机构走势人物头像(第0页图片)


  • 描述:展现了作者团队形象,意在建立专业信任。

- 解读:体现报告背后专业团队保障,强调版权与内容唯一性及权威性。



图表 3:华西证券logo及研究价值(第0页图片)


  • 描述:华西证券品牌形象,强调研究价值创造。

- 解读:加强用户对内容专业标准的认同,增强报告公信力。



图表 4:二维码及法律声明(第3页图片)


  • 描述:用于关注及版权声明。

- 解读:合规披露,提供专业客户定位与免责声明,避免法律风险。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为宏观市场配置视角,未包含具体企业或行业目标估值计算,因此估值模型未具体阐述。报告强调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和政策导向,指导投资者关注流动性、资金行为及宏观政策对不同资产类别的影响。估值方面更多涉及情绪与资金流入状况的变化,而非直接基于DCF或PE模型。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清晰识别并提示三大风险因素:
  1. 货币政策的超预期调整:包括国内经济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变动引发的调整,可能导致资金面紧缩,资本市场压力加大。

2.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若流动性投放明显少于常年同期,可能带来市场流动性不足压力,加剧资产价格波动。
  1.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经济增速低于预期可能导致财政政策收紧,影响市场预期和资本流动。


报告未细化具体缓解策略,但通过强调政策均匀投放、关注资金面和跨市场联动,提示投资者保持警惕并动态调整策略。[page::2]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潜在偏见

- 报告对于政策稳市话语较为乐观,强调底层逻辑未被证伪,可能低估政策外溢风险及国际突发事件对市场的冲击。
- 对“反内卷”主题仍维持一定期待,然而已观察到相关产业链矛盾激化,未来表现存在不确定性。
  • 假设稳健性

- 流动性假设偏中性,尽管报告分析了当前流动性状况,但预判仍基于政策继续稳健支持,若政策调整,将对趋势判定带来重大影响。
  • 内在细节

- 报告中对资金面短期紧张与基金赎回行为存在矛盾表现:既看到净回笼压力,也注意到银行自营资产策略有所放缓,反映市场内部阶段性博弈,需持续观察这两股力量博弈走向。

综上,报告呈现理性分析框架,建议投资者关注政策风向和资金流动细节,但应警惕假设前提如政策不变的限制。[page::1,2]

---

七、结论性综合



华西宏观《资产配置日报:有变化》详细复盘了2025年8月底中国资本市场的最新动态,涵盖权益市场、债券市场及商品市场的短期表现与潜在驱动因素,同时结合资金流和政策面环境,构建了阶段性资产配置的逻辑框架。
  • 市场层面,股债两市均出现高位震荡后的回调,流动性边际收紧和资金赎回压力带来一定下行阻力,但未破坏政策稳市、科技发展及反内卷等三大投资逻辑。

- 资金面上,央行通过逆回购实现了跨月资金平滑投放,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稳中微升,表明短期流动性趋紧但整体可控。
  • 商品市场“反内卷”龙头品种领跌,反映供需结构和利润分配矛盾日益突出,政策预期逐步理性化,期货价格由升水转贴水预示预期调整。

- 报告结合大量数据与指标,提示投资人需警惕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能的超预期调整风险,同时持续关注股票型ETF资金净流入和融资余额变化,作为市场情绪风向标。
  • 图表显示资金到期与逆回购关系、机构资金动向、隐含波动率、商品期现价差等关键指标,系统支持文本论断,为资产配置提供综合数据支撑。


总体而言,该报告帮助投资者从宏观政策、资金面及产业链利润结构多个维度理解近期市场波动背景,指出当前调整为健康回调,未来市场仍有反弹动能存在,但需警惕外部风险及政策变化。报告既提供了详实的实证数据,也结合了机制性分析,是宏观资产配置者的重要参考资料。[page::0,1,2,3]

---

备注



以上分析全部基于报告原文内容及内生逻辑推理,确保客观严谨。所有引用均明确标注页码,方便后续查证和文本溯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