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金 联合解读政治局会议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围绕2025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全面解读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及其对财政、货币、地产、科技硬件、银行、外汇、大宗商品等多领域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政策“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目标,强调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释放财政及货币政策工具并创新金融工具以支持科技创新和扩大消费。会议特别提出推进城中村及危旧房改造,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并提出了应对外部贸易摩擦措施,全方位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风险管控。结合政策措施,报告指出资本市场及相关行业或将受益,房地产等行业政策落实、外需波动等为主要风险点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

速读内容


会议宏观政策定调积极,强调“四稳”(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page::0]

  • 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稳就业稳经济政策工具箱不断完善。

- 财政政策重点加快政府债券发行,推动专项债融资及二季度财政支出,鼓励增量储备政策预案。
  • 货币政策强调适度宽松,适时降准降息,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具体进展及工具创新[page::1][page::4][page::5]


  • 2025年一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进度显著快于去年同期,财政支出继续受政府债支撑。

- 新设“科技板”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及相关金融机构融资。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下降,有望下调再贷款利率刺激银行投放;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范围扩大。


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稳增长政策力度加码,外贸压力增大[page::2][page::3]

  • 政策侧重于通过内需拉动应对外部冲击,推动消费、科技创新及供应链安全。

- 资本市场处于历史低估值水平,风险溢价高,稳市场资金入场,行业结构上建议关注科技成长、国产替代及内需相关板块。
  • 政策强调“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强化对困难企业融资支持及贸易摩擦应对。


房地产行业政策聚焦城中村改造与高品质住房供给[page::6][page::7]


| 关键点 | 详情 |
|-----------------------|--------------------------------------------------|
| 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 大力推进货币化安置,新增改造规模超100万套 |
| 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 | 优化收储对象及用途赋予地方政府更大自主权 |
| 房价销量走势 | 2025一季度销量高于2024年三季度,价格跌幅收窄 |
| 投资机会 | 关注核心城市政策执行、稳健地产龙头标的及政策再发力节点 |
  • 政策支持城市更新行动,有助于消费建材需求和产业链恢复。

- 房地产基本面和政策落地为中期稳定奠定基础,短期调整风险仍存。

科技硬件与家电行业受到政策支持与挑战[page::7][page::8]

  • 政策提倡推动人工智能+制造、国产算力、消费电子及服务消费扩大。

- 家电行业国补政策加码,品类扩大和机制完善,有助内销持续增长;面对外贸压力,供应链优势明显。

有色金属和原材料面对外部冲击与政策刺激的双重影响[page::8]

  • 有色金属供应链风险加剧,需求端通过政策对冲,美国对等关税提升去美元化趋势。

- 黄金价格受避险需求和货币宽松影响持续牛市;铜铝等基本金属供应紧张带来配置价值。

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及企业盈利风险分析[page::9][page::10]

  • 不同地区关税压力不一,欧洲、日本、东南亚受关税冲击,市场政策反应灵活。

- 产业链完整性与本土化比例决定美国关税影响程度,科技、制造、消费板块受影响程度不同。
  • 关税对企业利润冲击多在5-15%区间,需关注政策走向及企业全球布局调整。


深度阅读

中金联合解读政治局会议深度分析报告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 《中金 联合解读政治局会议》

- 作者及机构: 由中金公司研究部多位分析员联合撰写,包括张文朗、李瑾、李雪、李刘阳(CFA)、林英奇、李昊、杨茂达、温晗静、汤亚玮、齐丁、郭朝辉及杨鑫(CFA)等,具备丰富的金融研究经验。
  •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6日早7:39

- 主题范围: 重点解读202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涵盖宏观经济政策、财政与货币政策、房地产、金融、科技、家电、有色金属、大宗商品、国际视角等多个领域,分析对经济和金融市场可能的影响。
  • 核心论点与结论: 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和“着力四稳”(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在全球经济压力加大、美国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推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金融政策创新加码,为稳增长和防风险提供政策保障,全方位应对国内外不确定性。[page::0] [page::1] [page::2]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宏观政策篇



关键论点:
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保持“四稳”目标,积极应对外部冲击,尤其是美国加税带来的压力。财政政策将继续发挥空间,且未来可能推出增量预案。货币政策确定保持适度宽松,货币工具创新不断,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消费扩张和稳定外贸。房地产市场政策继续巩固稳定,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发挥作用。科技创新政策得到强化,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新质生产力领域持续发力。

支撑依据:
  • 会议提出要“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体现内需为本,提升经济韧性。

- 财政政策方面,前期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快,特别是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有望增发发展,同时保持兼顾风险防范。
  • 货币政策方面,从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角度发力,“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降低风险溢价改善流动性。

- 消费和民生政策,特别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降低融资成本,同时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
  • 房地产政策立足于“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城中村改造”,提供政策性收储支持,推动高品质住房供给。

- 科技创新继续通过“债券市场科技板”、“人工智能+行动”等精准扶持新兴产业。

关键数据点:
  • 今年1季度国债净融资和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均超过去年同期(25.6% vs. 8.6%;25.8% vs. 18.0%),显示财政支持步伐加快。

- 2024年实物工作量增长明显,设备工器具购置额同比+19%,为工业金属需求提供支撑。

概念解释:
  • 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指在特殊经济形势下通过财政和货币等政策手段超出常规操作的调节手段,目标稳定经济运行。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央行针对特定领域或行业设计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2 策略及资本市场展望



核心观点:
政治局会议确认经济复苏基础仍需巩固,面对外部冲击加大,要强化底线思维。政策加码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推进,促进内需与科技创新。资本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风险溢价高企,具备一定吸引力。

投资重点:
  • 龙头内需相关板块因政策支持有相对优势。

- 科技成长及国产替代具备中期空间。
  • 新型红利板块如电信、泛消费龙头较受关注。


市场环境分析:
  • 外部关税和贸易摩擦带来不确定性,内需支撑政策成为政策主线。

- 资本市场受益于政策维稳和上市公司增持回购支持。
  • 沪深300的风险溢价达6.5%,处于高位,表明市场对风险较为警惕但也可能存在配置机会。


2.3 固定收益与外汇



固收观点:
  • 货币政策可能加快放松,降准降息窗口打开,利率中枢有下移趋势。

- 一季度基于财政政策影响,债券供应增加,二季度或趋缓,营造交易窗口。
  • 下半年增量财政或推出,债市关注政策节奏。


外汇分析:
  • 关税影响下,人民币汇率压力减轻,基本保持稳定。

- 政策强调积极宏观措施与多边主义维护,稳定外贸与外汇市场预期。

2.4 行业深度解读


  • 大宗商品

工业金属需求受外部冲击有所压力,但基建及设备更新支持形成托底。铜需求增速或被压制约1个百分点,钢材出口敞口占钢材终端需求1.7%。油气对美依赖低,油气消费增速趋缓。农产品进口结构调整稳定,豆粕价格区间波动。
  • 银行

推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政策性金融工具,重点支持消费、养老和科技创新。预计降准降息将同步推进,流动性环境相对宽裕,信用风险可控。注重支持受贸易冲击企业的融资需求。
  • 地产

政策继续强调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推动高品质住房供应。短期房价环比跌幅放缓但销售面临波动,市场需关注政策落地节奏。供需平衡关注政府收储政策调整及核心城市房价走势。短期板块或阶段性调整,但中长期仍看稳。
  • 建筑建材

地方政府化债政策加强,拖欠账款问题缓解有望提升行业现金流。专债加快发行支持基建,实物工作量回暖,需求存在弹性。
  • 科技硬件

扩大消费与科技创新作为重点领域,包括人工智能行动及科技板债券。国产算力、消费电子、半导体等受益。
  • 家电

国家补贴政策力度加大并品类扩围,有利于内销回暖。外销受贸易摩擦干扰但产能布局优势明显。
  • 有色金属

贸易摩擦带来需求扰动但政策对冲力度加大,供应链地缘风险突出。黄金持续受益于全球降息预期和去美元化驱动看好基本金属配置价值。

2.5 国际组视角


  • 区域影响

美国对欧盟、日本、东南亚等经济体的对等关税存在变数,短期经济增速或受一定压力。
  • 行业影响

尽管盈利影响多处于5%-15%,部分行业的成本压力和下游需求波动尚难估量。
  • 消费品及制造

品牌溢价、供应链本地化程度是关键缓冲,部分对美出口依赖大的企业面临较大压力。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正文虽未呈现直接图表,但通过数字和分项数据分析,为图表分析提供间接基础:
  • 财政支出节奏数据: 今年1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进度25.6%,专项债25.8%,明显高于去年同期8.6%和18%,反映财政政策积极发力。此数据可视为财政支持强度与节奏的计量基础。
  • 基建及设备更新需求: 设备工器具购置额+19%,水泥产量同比+2.5%,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带动相关品类需求稳定回升。
  • 房地产销售数据: 一、二手房总销量年化14.7亿平方米,高出上一季度1.3亿平,价格跌幅从1.6%降至0.3%,反映市场边际企稳信号。
  • 沪深300风险溢价: 6.5%,为历史高位,表示投资者对股票市场当前风险的高评估,同时体现潜在价值洼地。


这些数据呈现了财政、基建、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的动态,支持政策有效性的逻辑推演。

四、估值分析



报告中虽未深入展开具体估值模型,但对资本市场估值和风险溢价水平进行了定性及定量描述:
  • 风险溢价分析: 沪深300指数风险溢价(指投资者因风险而要求的超额回报率)达6.5%,处于历史高位,有利于诱导长线资金配置。
  • 政策对估值影响: 积极财政和货币政策预期,科技创新和消费类板块受到政策加码,形成溢价提升预期,尤其是科技成长与国产替代领域。
  • 债券市场预期: 预计随着货币政策放松,利率下行趋势明显,债券估值相对改善,投资价值提升,二季度视为交易窗口。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详尽列明若干风险:
  • 国际贸易摩擦不确定性: 美国关税政策执行力度和范围不明,全球多边主义面临挑战。贸易摩擦或持续冲击出口企业盈利和产业链安全。[page::9]
  • 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落地的不确定性: 包括财政政策增量的出炉时间、力度、货币政策节奏、房地产政策执行进度等。[page::4][page::6]
  • 金融市场风险: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调整进展、信贷需求持续疲软、企业现金流紧张等。
  • 行业特定风险:

- 房地产市场房价下滑和销售波动风险,房企信用恶化。
- 科技创新领域技术进展及应用落地不及预期。
- 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加剧。
- 家电、消费板块需求复苏迟缓。
  • 金融风险防控挑战: 地方政府债务、企业账款拖欠等问题尚需有效解决。
  • 地缘政治和供应链风险: 供应链碎片化和资源供给紧张持续存在,尤以有色金属为代表。


报告部分对风险未详述概率,但明确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充分备足预案”,体现政策层面对风险重视并准备应对措施。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会议多处强调“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与“增量政策储备”,但实际财政增量政策具体落地时间和力度尚未明确,导致市场可能存在一定预期落差风险。报告对此有所指出,但未给出具体时间表或应对方案,造成解读空间较大。
  • 对货币政策放松节奏的判断基于海外央行动作和人民币汇率稳定性,但该假设依赖于国际环境的稳定,具有较强不确定性,风险溢价难以快速消除。
  • 房地产政策强调“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但对需求端支持力度描述较弱,若需求出现显著减弱可能加剧价格下行压力。
  • 报告多处预计政策逻辑向好,但对某些政策工具具体实施细节模型未披露,缺乏对政策执行难度或资金来源的深入估算。
  • 报告对外贸冲击的测算较为保守,未完全覆盖贸易链条的间接影响及消费者行为变化带来的潜在下行风险。
  • 国际视角中提及多国面临的关税冲击较大,但对中国出口替代路径的挑战未充分讨论。


七、结论性综合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5年4月25日会议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深入分析,提出加强逆周期调节与“四稳”的总体策略,强调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发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市场稳定。财政政策在政府债券节奏加快的基础上,潜在增量措施储备充分,货币政策则通过结构性工具创新和适时降准降息营造适度宽松环境。消费、房地产、科技创新、外贸稳定等被列为重点支持领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城中村改造。

资本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高风险溢价状况下存在较好配置价值,特别是内需相关、科技成长和国产替代板块具备中期吸引力。债券市场预计二季度利率下行,构建交易窗口。

产业层面,基建推动稳定大宗商品需求,房地产政策注重稳住市场与推进高品质供给,银行业聚焦流动性与风险平衡,科技硬件及家电行业受益于政策加码,国际贸易摩擦虽增大不确定性,但政策底线坚定维稳。

伴随风险包括贸易摩擦延续、财政增量迟滞、房地产需求波动和全球政治经济变数,政策工具箱不断优化、风险预备充分提高了应对能力。

综上,报告通过全面的数据支撑和细致的政策解读,展现了政治局会议积极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决心与策略,明确传递了国内经济向内需和创新驱动转型,稳中求进的清晰方向。[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

---

(本报告基于中金公司官方发布的联合解读,数据和观点均来源于原文,详见附录网页链接和分析师注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