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轻工陈柏儒】行业深度丨科技进步 $^+$ 龙头布局,AI智能床垫乘风方兴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深入分析健康睡眠市场的快速扩容,特别聚焦AI智能床垫的发展机遇。2023年中国睡眠经济规模近5000亿元,2027年预计达6586亿元,智能床垫需求年复合增长超40%。报告指出智能床垫从被动监测迈向主动调节的技术革新趋势,龙头如喜临门、慕思、趣睡科技纷纷加速布局,推动产业生态链完善。预计2030年智能床垫市场规模将近600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健康睡眠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page::0]

  • 2023年我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达4995.8亿元,2027年有望达到658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8.5%。

- 智能床垫作为健康睡眠细分品类,市场渗透率当前较低,但需求增长快,2015-2023年需求量从9.3万个快速增长至149.5万个,年复合增长率达40.2%。
  • 智能眼罩、智能枕头与智能手环是目前市场占比较高的睡眠产品,但智能床垫具备更大提升空间。[page::0]


AI智能床垫产业技术进展及行业生态 [page::0][page::1]


  • 国内智能床垫行业经历2013-2020年第一轮增长,2024-2025年借助AI算法及脑机接口技术迎来新一轮发展窗口。

- 以喜临门与强脑科技合作的“宝褓BrainCo”AI床垫为代表,实现从被动睡眠监测向主动调节睡眠质量转变,形成产业技术突破。
  • 龙头企业多元化合作深化智能床垫应用场景,涵盖心肺耦合技术、生态链联动及智能睡眠标准制定。 [page::0][page::1]


龙头企业布局与创新举措汇总 [page::0][page::1]


| 公司 | 主要动作 | 核心技术/合作 | 重点成果 |
|------------|------------------------------------|----------------------------------------|---------------------------------------------|
| 喜临门 | 与清华共建研究中心;合作强脑科技 | 脑机接口专利技术 | AI“宝褓·BrainCo”床垫,实现主动睡眠调节 |
| 慕思股份 | 2024年推出T11系列 | 心肺耦合技术,联合MIT制定标准 | 入睡时间缩短37.3%,翻身次数减少34.2% |
| 趣睡科技 | 推出AI睡眠监测床垫,联动米家生态链 | 联合字节大模型优化睡眠监测算法 | 构建“睡眠+生活”一体化场景 |
| 麒盛科技 | 建立越南生产基地,发布S300 Pro | “猫式流体骨架”+鸿蒙系统,数字睡眠三体模型| 与京东MALL合作,布局全球睡眠健康生态体系 |
  • 龙头公司纷纷赋能智能床垫产业链,推动技术进化和生态系统建设。 [page::0][page::1]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1]

  • 健康睡眠行业处于蓝海阶段,AI智能床垫渗透率仍低,未来技术不断进步,市场空间持续打开。

- 建议关注核心技术研发力强、生态链完善的龙头企业,布局价值增长机会。
  • 风险包括地产行业下行导致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竞争加剧及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

深度阅读

银河轻工行业深度报告分析——《科技进步 $^+$ 龙头布局,AI智能床垫乘风方兴》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银河轻工陈柏儒】行业深度丨科技进步 $^+$ 龙头布局,AI智能床垫乘风方兴》

- 作者及分析师团队:陈柏儒(中国银河证券轻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及韩勉(轻工行业分析师)
  •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6日
  • 研究主题:健康睡眠产业,特别是AI智能床垫行业的市场发展、技术进步及龙头企业布局

- 核心论点
- 随着我国超九成国民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健康睡眠市场规模巨大且快速扩张,智能床垫品类渗透率低但增长高速,未来空间广阔。
- AI算法和脑机接口等核心技术的突破正推动智能床垫由被动监测向主动调节转变,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 龙头企业如喜临门、慕思股份、趣睡科技、麒盛科技等积极布局AI智能床垫与生态体系,构筑产业竞争优势。
  • 投资评级及建议:报告认为健康睡眠行业属于蓝海市场,智能床垫作为核心品类具备巨大发展潜力,建议关注组件相关龙头企业带来的新业务增长曲线。

- 风险提示:主要包括地产市场需求不振、原材料成本上涨、行业竞争加剧以及贸易政策和地缘政治风险等。[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报告导读与核心观点


  • 健康睡眠市场现状与规模

超过90%的中国人口存在睡眠质量问题,推动健康睡眠产品需求持续增长。2023年我国睡眠经济规模达到4995.8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658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8.5%。
  • 产品细分结构与发展趋势

细分品类以智能眼罩(28%)、智能枕头(25%)、智能手环(20%)占比较大,智能床垫目前渗透率较低但增长迅速。2023年智能床垫销量达149.5万个,实现复合年增长率40.2%。
目前大多数智能睡眠产品主要实现被动监测功能,缺乏主动调节,形成了市场供给缺口,从而孕育较大的市场机遇。
  • 未来展望

健康睡眠市场持续扩容,随着技术升级和消费者认知深化,智能床垫市场天花板提升,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近600亿元。
  • AI进阶推动行业革命

国内从2013-2020年加速智能床垫布局,2024-2025年AI算法与脑机接口技术进步带动新一轮爆发,智能床垫功能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如喜临门与强脑科技合作的“宝褓BrainCo”床垫,实现了主动调节睡眠质量。
  • 多元龙头公司战略布局

四大龙头企业分别通过产学研合作、国际标准制定、生态链联动和新技术应用,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丰富智能睡眠生态。[page::0]

2. 龙头企业案例详解


  • 喜临门

2025年3月,与清华大学共建“智慧睡眠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推动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7月,与强脑科技联合推出宝褓BrainCo AI床垫,采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将医院级脑电监测设备转为便携式,推动睡眠健康产业升级。
  • 慕思股份

2024年推出T11系列,采用心肺耦合技术显著减少入睡时间37.3%,翻身次数34.2%,清醒次数19.6%。2025年携手MIT参与国际智慧睡眠标准制定,锚定行业标杆地位。
  • 趣睡科技

2024年推出AI睡眠监测改善床垫,与米家生态链设备联动,构建一体化智能睡眠生活场景。2025年深化与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合作,持续优化睡眠监测算法,加强智能家居生态联动。
  • 麒盛科技

2024年推进越南生产基地与S300 Pro智能床发布,集成猫式流体骨架与鸿蒙系统。2025年发布数字睡眠“三体模型”和AI睡眠智能体小舒,并与京东MALL达成战略合作,致力构建全球睡眠健康生态体系。
  • 行业及市场视角

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外部合作、生态体系建设打造产品和服务多样化,提升核心竞争力,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与市场实践样本。[page::0,1]

3.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 投资建议

健康睡眠行业当前呈蓝海市场特征,AI智能床垫作为核心细分品类,具备渗透率提升空间。随着AI及相关技术快速进步,智能床垫功能将进一步多样化,市场扩容和技术升级同步推进,有望贡献新的公司增长曲线。建议投资者关注行业龙头的布局及技术成果转化。
  • 风险提示

包括但不限于:
- 地产行业仍为重要的下游需求驱动力,若地产调整导致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产业链影响显著。
-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推升成本,压缩利润。
- 行业内竞争加剧可能抑制盈利能力及市场份额增长。
- 地缘政治及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供应链及销售。
以上风险均为行业及公司需密切关注的潜在负面因素。
[page::1]

4. 评级体系说明


  • 行业评级基于相关子市场指数表现,中国A股市场以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为基准,评级分为推荐、中性、回避三档。

- 公司个股评级在基准指数表现的基础上细分为推荐、谨慎推荐、中性和回避。
  • 评级以未来6-12个月股价表现为主要参考,体现分析师对公司或行业未来竞争力及市场机遇的判断。

[page::2]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首页的图片中并未具体展现数据,但配合文本内容,我们可以深入分析报告中提及的重要数据和趋势:

1. 健康睡眠市场规模及细分品类占比(核心观点部分)


  • 市场规模

2023年睡眠经济规模4995.8亿元,预计2027年达6586.8亿元,折合年复合增长率8.5%,显示行业持续扩展的长期驱动力。
  • 细分品类占比

- 智能眼罩占28%
- 智能枕头占25%
- 智能手环占20%
- 智能床垫占比相对较小但快速提升
  • 解读

这一市场结构体现出消费者对于辅助睡眠产品的多元需求,智能床垫处于增长期,但渗透率低,意味着极大潜在市场空间。智能眼罩、智能枕头等细分更早成熟,为智能床垫的推广提供了技术与消费者教育基础。
[page::0]

2. 智能床垫需求量增长(2015-2023)


  • 从2015年9.3万个起步,2023年增长至149.5万个,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0.2%。

- 图表趋势
这表明智能床垫市场刚刚进入爆发期,市场规模和销量呈指数级增长。若继续保持此增速,2030年市场空间有望达到近600亿元。
  • 逻辑连接

智能床垫从被动监测向主动调节转型,加之AI技术与睡眠健康意识的普及,是驱动销量结构升级和市场空间扩大核心因素。
[page::0]

3. 龙头企业新产品技术亮点(企业案例部分)


  • 例如喜临门“宝褓BrainCo”床垫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实现复杂脑电监测转为便携式,推动主动调节睡眠质量。

- 慕思T11系列通过心肺耦合技术,具体减少入睡时间37.3%、翻身次数34.2%、清醒次数19.6%,量化技术改进带来用户睡眠体验提升。
  • 趣睡科技与米家生态链、字节跳动大模型联动,打造智能生态系统。

- 麒盛科技引入“猫式流体骨架”及鸿蒙系统,强调产品智能化和系统兼容性。
  • 图表数据解读

这些具体百分比改进数据充分体现新技术高效改善睡眠问题,技术指标兼具科学依据和用户体验升级的双重价值。
[page::0,1]

---

四、估值分析



报告未公开详尽的估值模型和目标价,但通过描述可推测:
  • 核心估值逻辑

- 市场成长驱动型估值,基于健康睡眠及智能床垫市场高速扩容及渗透率提升的增长预期。
- 龙头企业具备技术创新、生态布局优势,享有溢价估值潜力。
- AI与脑机接口等新科技因素增添成长弹性。
  • 投资建议体现对成长预期的信心

- 预测智能床垫部分市场2030年规模将近600亿元,暗示巨大的潜在收入贡献。
  • 风险调整

- 报告提及多个宏观及行业风险,表明估值需综合考量短期利润弹性与长期成长潜力。
[page::1]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地产下行风险

健康睡眠产品部分需求依赖于房地产行业的终端消费,地产市场疲软可能导致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从而影响行业整体扩张速度。
  • 原材料成本风险

智能床垫和健康睡眠产品涉及多种高科技原材料与元件,若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压缩毛利率。
  • 行业竞争加剧

竞争主体多,且随着AI技术门槛降低,可能带来更多中小型玩家入局,竞争激烈程度将加重。
  • 贸易政策与地缘关系

智能床垫部分关键技术及供应链关联国际市场,国际环境波动或限制出口和进口,对产业链稳健性构成挑战。
  • 缓解措施未明确

报告未详细列出针对上述风险的缓解策略或具体概率判断,投资者需结合外部环境持续评估。
[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结构清晰,论据较为充分,但存有以下值得关注之处:

- 市场预测基准多数基于行业增长态势和企业布局,缺少对宏观经济波动和消费者行为变化的敏感性调整。
- 对新技术(脑机接口、AI算法等)功能进阶的描述较为乐观,实际市场接受度和技术普适性仍存在不确定性。
- 风险部分列举较为笼统,缺乏具体的风险影响量化与缓解路径论述,投资者需额外关注风险监测。
- 报告强调龙头企业异军突起,可能对中小企业成长路径和竞争格局变化的评估不足,存在一定行业集中度预期偏向。
  • 总体而言,报告侧重技术进步与龙头企业布局,对于用户习惯、渠道建设、价格敏感度等市场动态探讨相对欠缺,未来研究可进一步细化。

[page::0,1]

---

七、结论性综合


  • 本报告深度剖析了我国健康睡眠市场,特别是智能床垫作为新兴细分赛道的高速成长趋势。整体健康睡眠市场已经成为一个万亿级蓝海市场,且未来持续扩容的驱动力强劲。

- 细分市场中智能床垫产品虽然当前渗透率较低,但过去近10年的销量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0.2%,显示出极其强劲的增长动力。
  • AI算法及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推动智能床垫由单一被动监测向主动调节转型,符合技术进步对行业价值升级的推动逻辑。

- 龙头企业例如喜临门、慕思股份、趣睡科技及麒盛科技通过科技研发、产学研合作、多元生态链建设布局未来市场,具备成为行业标杆的潜力。
  • 投资逻辑扎实,行业、产品和技术三重驱动共振,预期智能床垫品类未来数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00亿元规模,成为健康睡眠领域重要增长极。

- 需要关注的风险包括宏观宏观需求不振、成本上升、激烈竞争及外部政策环境不确定性等。整体来看,报告传达了对智能床垫及健康睡眠产业长期向好的信心与布局建议。

综上所述,报告围绕“科技进步+龙头布局”的主题,系统刻画了AI智能床垫的产业发展景象,精准展示了健康睡眠市场的蓝海潜力和技术驱动的行业革新动力,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全面且具有前瞻性的行业洞察。[page::0,1]

---

附:报告引用图片示例


  • 报告首页视觉设计(封面及导读页):

  • 报告封面下方智能睡眠产品示意图(导读页):

  • CGS研究团队介绍页:




(以上为报告局部重要页面,附于分析中以便理解)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