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关系活动事件驱动机会研究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研究A股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的事件驱动效应,重点分析不同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型及参与主体的超额收益表现,尤其关注特定对象调研及“头部”基金参与的活动,基于事件效应构建不定期与定期调仓策略,回测期间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30.79%和28.45%,展示出显著的事件驱动投资机会[page::0][page::9][page::18][page::23]。
速读内容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情况分析 [page::5][page::6]

- 特定对象调研占比高达84.99%,为主流投资者关系活动形式。
- 参与主体以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投资公司为主,三者合计占比较高。
投资者关系活动行业与时间分布 [page::7][page::8][page::9]

- 投资者关系活动多集中于电子、化工、机械设备、计算机、医药生物等行业。
- 投资者关系活动多分布于业绩披露前后月份,如1月、3月、5月、9月、11月。
- 大部分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能在5个交易日内披露。
不同类型投资者关系活动的事件驱动效应分析 [page::9][page::10]

- 特定对象调研和分析师会议的个股公告日前均有明显超额收益,公告后5个交易日也有正超额收益,特定对象调研公告后60个交易日累计超额收益达2.29%。
- 媒体采访和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公告日后反应较弱或负向。
- 应重点关注特定对象调研相关活动的个股。
不同参与主体事件效应差异 [page::11][page::12][page::13]

- 机构参与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个股公告前后均有超额收益,基金公司表现尤为突出。

- “头部”基金公司参与的活动,公告前60交易日超额收益6.8%,公告后5交易日达0.92%。
- 应重点关注“头部”基金公司参与的个股。
参与人数及机构数量影响 [page::14][page::15][page::16]

- 参与人数越多,公告日前超额收益越明显,公告后5日超额收益分别为0.47%、0.64%、0.80%。

- 参与机构数量更多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个股表现更好,且公告后短期内仍具备超额收益。
公告披露时间间隔影响 [page::17]

- 公告披露时间与投资者关系活动发生时间间隔越短,公告后超额收益表现越好。
- 披露时间间隔较长者公告后表现较差。
不定期调仓事件驱动策略回测结果 [page::18][page::19][page::20]

- 持仓周期5日,等权持有,剔除ST及信息披露间隔长的个股,重点关注“头部”基金参与及机构参与多的个股。
- 2012年至2021年4月22日,年化收益30.79%,今年收益4.77%,日度胜率64.61%,信息比0.42。
| 分年度 | 策略净值 | 中证800 | 偏股型基金指数 |
|-------|----------|---------|----------------|
| 2012 | 2.59% | 2.13% | -1.04% |
| 2013 | -15.45% | -2.14% | 12.73% |
| 2014 | 22.43% | 48.28% | 22.24% |
| 2015 | 108.77% | 14.91% | 43.17% |
| 2016 | 38.91% | -13.27% | -13.03% |
| 2017 | 1.97% | 15.16% | 14.12% |
| 2018 | -23.40% | -27.38% | -23.58% |
| 2019 | 67.18% | 33.71% | 45.02% |
| 2020 | 153.72% | 25.79% | 55.91% |
| 2021至今 | 4.77% | -1.54% | -0.29% |
定期调仓事件驱动策略回测结果 [page::21][page::22][page::23]

- 以周频调仓,结合调研次数、披露时间间隔、头部公募基金参与度等多维度打分选取前20%个股。
- 2012年至2021年4月22日,年化收益率28.45%,今年收益4.8%,信息比0.95,日度胜率57.78%,月度胜率64.76%。
| 分年度 | 策略净值 | 中证800 | 偏股型基金指数 |
|--------|----------|---------|----------------|
| 2012 | 5.41% | 2.13% | -1.04% |
| 2013 | 77.67% | -2.14% | 12.73% |
| 2014 | 48.43% | 48.28% | 22.24% |
| 2015 | 173.47% | 14.91% | 43.17% |
| 2016 | -20.98% | -13.27% | -13.03% |
| 2017 | 3.86% | 15.16% | 14.12% |
| 2018 | -30.89% | -27.38% | -23.58% |
| 2019 | 85.54% | 33.71% | 45.02% |
| 2020 | 24.67% | 25.79% | 55.91% |
| 2021至今 | 4.80% | -1.54% | -0.29% |
- 综合来看,投资者关系活动中的事件驱动策略表现稳健,存在明显超额收益机会。
深度阅读
广发证券:投资者关系活动事件驱动机会研究——详尽深度解读与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投资者关系活动事件驱动机会研究(事件驱动策略研究之十六)
- 作者及发布机构:
- 作者团队:陈原文、罗军国、安宁宁等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资深分析师
- 发布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研究中心
- 发布日期:2021年4月22日之前
- 研究主题:聚焦A股市场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研究投资者关系活动对股价的事件驱动效应,探索基于此事件的投资策略构建。
- 核心论点与结论:
- 投资者关系活动,尤其是特定对象调研和分析师会议,传统上对股价具有显著超额收益驱动效应。
- 机构特别是头部基金公司参与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个股公告前后表现更佳。
- 基于投资者关系活动的事件驱动策略,包括不定期和定期调仓,均在长期回测中展现出优异的超额收益表现,年化收益率均接近或超过30%。
- 报告目标:
通过统计和实证分析,辨识投资者关系活动在A股市场中的事件特征和驱动效应,指导投资者关注特定类型的投资者关系事件,把握相应投资机会。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研究背景与事件选择框架
- 事件驱动策略在海外市场成熟,国内市场事件涵盖业绩预告、增持、股权激励、机构调研等。
- 投资者关系活动被归入股东权利维护、信息披露等范畴,具备事件驱动投资潜力。
- 报告建立了系统的事件选择、监测和建仓调仓框架(图4页示意),事件筛选基于历史回测和场景识别,确保事件的时效性和强度,资产配置中配置资金并动态调整。
- 调仓方式有两类:
1. 不定期调仓,即时性强但资金利用率需优化。
2. 定期调仓,资金效率高,但可能错过事件最佳时点。
- 本篇以投资者关系活动为焦点,进行事件效应研究并构建实证策略。
2. 投资者关系活动及其规范
- 定义:上市公司加强与投资者沟通,包括信息披露、会议交流、股东权利维护,提升公司治理和企业价值。
- 相关监管法规执行严格规范:
- 如《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要求公平对待所有投资者,避免选择性信息披露。
- 深交所规范如禁止在财报披露前30天内调研、投资者活动需及时记录和披露。
- 合规性的强化为事件驱动信息的透明度和时效性奠定基础。
3.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特征
-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涵盖2012年至2021年4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的全覆盖数据。
- 活动形式分类(图6页):
- 主要为特定对象调研(占比约85%),其次是其他如分析师会议、媒体采访、业绩说明会等。
- 参与主体(图6页):
- 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投资公司为主要参与者,三者占比超过85%。
- 时间分布(图7页):
- 活动多集中于业绩披露前后及业绩空档期(月度1、3、5、6、9、11等月高峰)。
- 披露及时性(图8页):
- 约90%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在活动后5个交易日内披露,确保信息及时公开。
- 行业分布(图9页):
- 电子、化工、机械设备、计算机、医药生物行业投资者关系活动披露频率最高,金融、采掘等低。
4. 投资者关系活动事件驱动效应分析
4.1 不同类型活动的事件效应(图10-12页)
- 特定对象调研和分析师会议表现最为突出:
- 公告日前60天的行业超额收益均值分别高达6.57%和5.06%。
- 公告后5个交易日仍有正向超额收益,分别为0.66%和0.61%。
- 长期(60日)后续效应仍较为明显。
- 新闻发布会股价表现负面,其他类型表现平稳。
- 投资者胜率及中位数分析同样支持上述结论,表明特定调研类型对股价影响力最大。
4.2 不同参与主体驱动效应(图11-13页)
- 公募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的参与均带来明显公告前超额收益。
- 公募基金参与(特别是头部基金)个股公告前60日超额收益达到6.66%。
- 基金公司数量和规模逐年增长(图14页),头部基金影响力更大。
- 头部基金参与个股公告前后超额收益表现稳居领先:
- 公告前60日6.8%
- 公告后5日0.92%
- 长期60日3.4%
4.3 参与人数与机构数量(图18-23页)
- 活动参与人数越多,公告前超额收益越大(10人以上活动股价涨幅最显著)。
- 机构参与数量越多,公告前及公告后表现更优,特别是10个以上机构参与。
- 参与人数及机构数量的活跃成为值得跟踪的重要指标。
4.4 公告时间间隔影响(图24-26页)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与公告披露时间间隔越短,公告后股价短期超额收益越积极。
- 时间间隔长者公告后可能出现负超额收益。
- 及时披露对于事件驱动效应有正面促进作用。
5. 事件驱动策略构建与实证
5.1 不定期调仓策略(图27页,表3-5页)
- 策略逻辑:
- 排除ST及上市未满一年股票
- 排除公告日期与活动日期时间间距长的个股
- 聚焦头部基金参与个股
- 聚焦机构参与人数及数量较多的标的
- 持仓周期5交易日,等权持仓,交易成本已计入
- 表现:
- 2012年至2021年4月22日年化收益率30.79%
- 2021年收益率4.77%
- 日胜率64.61%,月胜率54.72%
- 相对中证800信息比0.42,表现稳健优异。
5.2 定期调仓策略(图30页,表6-8页)
- 策略逻辑:
- 周末调仓,选取过去20日发生投资者关系活动个股
- 综合考虑披露时间间隔、活动频次、头部基金参与度、参与人数
- 权重等权,剔除不合规个股
- 交易成本同样考虑
- 表现:
- 年化收益率28.45%
- 2021年扣费后收益4.8%
- 信息比0.95,表现优于不定期策略
- 日度、月度胜率均优于基准
- 报告中亦通过图表定量展示调整参与人数与机构数量分档后,5日未来超额收益呈现增长趋势,进一步验证策略有效性。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图1-2(类型与参与主体分布): 显示投资者关系活动以特定对象调研为核心(占85%+),主要参与机构为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投资公司,说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重视。
- 图3-4(时间分布): 投资者关系活动集中在业绩披露前后和空档期,披露效率高(90%活动在5天内公布),确保事件时效性。
- 图7(行业分布): 电子及制造类行业投资关系活跃性高,可能因行业成长性强对信息需求更多。
- 图8-10(不同类型活动超额收益表现): 特定对象调研与分析师会议公告前后均显示正超额收益,其他类型效应弱。
- 图11-13(参与主体效应): 机构,特别是头部基金,参与推动个股前后收益显著,反映机构研判能力和市场影响力。
- 图14(公募基金规模): 近年来公募基金快速增长,规模和份额持续上升,加剧其对市场影响力,验证头部基金关注个股的价格动能。
- 图15-17(头部基金参与超额收益): 头部基金参与明显提高个股公告日前后的涨幅,日度胜率与中位数均更优。
- 图18-20(参与人数): 投资者关系活动参与人数越多,公告日前超额收益越明显,后续亦维持相对稳定正收益。
- 图21-23(参与机构数量): 机构参与数增多,公告前股价表现更佳,公告后短期超额收益依然积极,显示多机构共识对股价正面推动。
- 图24-26(公告披露时间间隔): 及时披露支持超额收益保持,延时披露损害短期股价表现,突显市场对信息时效性的敏感。
- 图27(不定期调仓净值表现): 策略稳健增长趋势明显,收益整体超过中证800指数和偏股基金指数,反映事件驱动策略的有效性。
- 图28-29(参与人数及机构数量分档未来5日超额收益): 数据显示参与人数和机构数量排名较高的样本未来5日超额收益更大,进一步验证事件“热度”与收益的正相关。
- 图30(定期调仓策略表现): 纵观全样本,净值呈稳定上升趋势,超额收益率波动较幅度较中证800均明显,体现策略持续有效。
---
四、估值分析
该报告并未涉及具体财务估值模型构建、公司价值评估或估值指标的对比分析,而是重心放在事件驱动的投资绩效表现及策略设计上,侧重统计分析和策略回测。采用的信息比率、超额收益率、胜率等指标均以行业指数(申万一级行业)或市场指数(中证800)为对标,评估事件驱动策略表现。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明确“核心假设风险”:
- 建立模型采用合理但非完全真实的市场假设,未来实际情形可能存在偏差,影响模型的准确性及策略执行效果。
- 投资策略存在市场波动、事件披露延迟、监管变化等潜在风险。
- 无具体风险缓解措施披露,但充分提示投资者注意事件驱动策略的模型限制。
- 风险提示章节指出,研究结论和观点基于现有信息和合理假设,投资者需独立判断。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本报告较为客观扎实,数据覆盖全面,分析逻辑清晰。
- 然而,报告重点强调特定投资者关系事件的投资价值,局限在A股市场公开披露。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型较为单一(特定对象调研占绝大多数),其他类型样本量少可能导致分析偏差。
- 对于事件叠加效应、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未深入探讨。
- 策略回测未具体涵盖极端市场环境的风险敞口与策略稳健性,值得未来加深研究。
- 披露时间对策略表现的影响,说明了事后披露可能削弱策略效果,应关注信息流时效管理。
- “头部”基金的参与标志着市场资源分布不均,策略表现也可能受制于机构行为模式的变化。
---
七、结论性综合
本篇广发证券投资研究报告系统性剖析了A股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的事件驱动效应,核心结论包括:
- 投资者关系活动成为明显的事件驱动因子,尤其是特定对象调研和分析师会议,其公告日前后均表现出持续且显著的超额收益;
- 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头部”基金公司参与的投资者关系活动,对应个股的收益表现更加突出,公告前60天股价已预涨明显,公告后短期仍有正向收益;
- 参与人数和参与机构数量是观察和筛选事件价值的关键维度,参与越多越能体现市场共识,对股价形成更有效的推动;
- 投资者关系活动的公告披露时间的及时性极为关键,披露越及时,短期超额收益表现越好,证明信息时效对市场价格影响力;
- 按照上述特征,构建的不定期和定期调仓事件驱动策略回测结果优异,年化收益率均超过28%,且大部分年份表现优于中证800指数,日度及月度胜率保持较高;
- 该策略具有较强的实操性,是事件驱动策略在A股市场的典型成功应用案例,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和研究参考。
图表深度解读证明了透过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型、机构参与主体构成、参与人数及机构数量和公告披露时间间隔等多维度指标的综合分析,能够有效捕捉上市公司股价超额收益的机会窗口。
最终,报告建议重点关注:
- 特定对象调研与分析师会议相关投资者关系活动的个股;
- “头部”基金公司参与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个股;
- 参与人数及机构参与数量均较多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个股;
- 披露时间间隔较短的活动,以保证信息时效性带来的积极股价反应。
该研究提升了事件驱动策略投资的系统化和实证支持,为投资者开拓了基于投资者关系活动的新兴事件驱动投资机会。
---
本文参考引用标注
- 报告摘要及核心结论 [page::0], [page::23]
- 研究背景与事件选择框架 [page::3], [page::4]
-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与规范介绍 [page::4], [page::5]
- 统计数据与图表分析(活动类型、参与主体、时间分布、行业分布等)[page::6]—[page::9]
- 事件驱动效应分析详细数据与图表解读 [page::9]—[page::17]
- 策略构建及回测结果 [page::18]—[page::23]
- 风险提示 [page::24]
- 研究团队及免责声明 [page::25]—[page::26]
---
(以上分析全面涵盖报告主体内容和所有重要表格、图形及数据点,对专门的金融术语和策略模型均做了明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