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saster Risk Financing through Taxation: A Framework for Regional Participation in Collective Risk-Sharing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税收的多区域灾害风险集体风险分担框架,通过理论模型和数值算法,优化政府干预下的灾害损失再分配,实现帕累托最优且符合精算公平的税收规则。研究结合实际地理经济数据模拟风暴灾害,展示在空间相关且风险异质的多区域情况下,模型有效分配残余风险,有助于缓解保险公司违约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为公共和私营部门的灾害风险共担提供新思路 [page::2][page::8][page::14][page::24][page::29]。

速读内容


灾害风险与多区域保险市场挑战 [page::0][page::1][page::2]

  • 气候变化导致灾害事件频率和强度增加,保险公司面临违约风险。

- 跨区域的风险空间相关性增强了系统风险,传统保险市场难以覆盖极端损失。
  • 多国公私合营保险机制如加勒比CCRIF、非洲ARC等示范了区域风险池融资方式。


多机制风险分担模型构建 [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

  • 区域的灾害损失建模为财富的随机比例损失,反映风险异质性与经济差异。

- 保险公司资本有限,导致三类赔付情境:有盈余、正常赔付和违约分配。
  • 补偿支付和剩余盈余按比例分配,违约时剩余风险由政府通过税收承担,实现无上限保障。

- 政府税收基于地区风险及其财富状况制定,税收规则需满足有限责任和赔偿原则。

最优税收规则的构造与性质 [page::11][page::12][page::13][page::14]

  • 采用福利最大化框架,设计帕累托最优且符合精算公平的税收规则(AFPO)。

- 最优税收根据地区风险厌恶度、财富和损失情况分层次分摊,边界点由拉格朗日乘子确定。
  • 多区域税收贡献呈现分段线性,低损失时部分地区不缴税,损失增大时递增直至缴纳上限。

- 不同区域按风险厌恶权重排序,影响其参与税收分担的顺序与额度,确保内部稳定。

两区域案例及数值敏感性分析 [page::15][page::16][page::19][page::20]

  • 两区域的常绝对风险厌恶(CARA)模型下得出显式解,税收规则分为初级自留、配额共享和平坦上限三层。

- 参数变动改变配额层宽度和位置,但维修边际税率保持不变,如图所示:
  • 敏感性分析揭示期待损失比和风险厌恶比对税收分配结构影响明显。


大规模多区域数值算法与实证模拟 [page::21][page::22][page::24][page::25][page::26]

  • 提出基于参数寻根与直方图估计的迭代算法实现任意参与区域的AFPO税收规则。

- 应用于217个欧洲区域的模型,结合GDP数据与高斯Copula模拟风暴损失空间相关性。
  • 模拟区分盈余、正常和违约三情景,税收机制能有效分担违约风险,降低灾害总负担。

- 多种机制比较显示,纯风险分摊和混合机制相比传统保险在极端事件下效用显著改善。


区域间个案损失与税收转移案例 [page::28][page::29]

  • 具体极端风暴事件中,沿途受灾区域实际损失与税收转移显示风险分担效应。

- 税收转移不仅保障受灾区,同时使风险适度向非受灾区转移,提高系统整体稳定性。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概览(引言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Disaster Risk Financing through Taxation: A Framework for Regional Participation in Collective Risk-Sharing

- 作者团队及机构:Fallou Niakh (ENSAE IP Paris, CREST)、Arthur Charpentier (UQAM Mathematics Department)、Caroline Hillairet 和 Philipp Ratz
  • 发布时间:报告内容并未明示具体发布时间,但包含2024年的多项引用,属于极其前沿的研究成果。

- 研究主题:灾难风险融资,聚焦于跨地区灾难风险的财政共享机制,尤其在保险公司可能违约的情况下,借助政府税收介入实现区域间的风险共担。
  • 核心论点

- 由于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风险与挑战逐渐严峻,传统多地区保险机构面临违约风险,单靠资本难以完全承担损失。
- 引入政府作为风险缓释的公共部门,通过税收实现对保险违约风险的分摊,为多地区灾害损失提供无限担保。
- 构建一个基于效用理论和博弈论的最优、精算公平且帕累托最优的税收风险分摊机制,赋能政府和地区实现合作。
  • 研究目标: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分析多地区灾害风险共担机制中政府税收干预的最优策略,特别在保险公司违约时的解决方案。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引言与背景分析


  • 关键点

-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风险加剧,损失率高且空间依赖强,传统精算模型面临挑战。
- 美国历史上因自然灾害造成多家保险公司破产,例如1989-1993年暴风雨Hurricane Hugo导致20家公司破产。2024年佛罗里达多次极端气候事件再度加重保险行业压力。
- 法国积极推动风险可承保性研究,CCR(Caisse Centrale de Réassurance)成立相关观察院。
- 多个地区灾害风险相互传染,导致保险业面临系统性违约风险。
  • 作者推出问题背景:多地区间差异化风险及经济条件导致风险分摊复杂,传统分散及转移风险手段有限。政府介入成为必要补充(包括多国合作的CCRIF和ARC项目等),以及区域强制保险(瑞士自然灾害保险)。

- 研究意义:在异质性和相关风险影响下,探究政府如何通过税收机制公平、有效参与风险共担,推动风险缓释。

2.2 模型构建


  • 经济体:包含 $n$ 个异质区域,财富 $wi$,灾害损失比例随机变量 $\taui$,损失 $Xi = \taui wi$。

- 风险相关性:区域损失 $X
i$ 之间相关,整体损失 $S = \sum Xi$。
  • 保险方:私营保险公司拥有资本 $k0$,收取保费 $\pii$,总资本 $K = k + k0$。

- 保险政策
- 保费为 $\pii = (1+\theta)E[Xi] + \eta \sigma[Xi]$,其中 $\theta$ 表示加载系数,$\eta$ 是风险安全系数。
- 合同默认风险存在,即有 $\mathbb{P}(S > K) > 0$ 的场景。
  • 赔付情境

1. 有利情境 ($\Omega
+$):$S < k$,完全赔偿并分享盈余。
2.
违约情境 ($\Omega-$):$S > K$,按比例赔付 $Yi = \frac{Xi}{S} K < Xi$。
3. 中间情境 ($\Omega=$):$k \leq S \leq K$,完全赔付无盈余分享。
  • 政府介入:当 $\Omega-$ 违约时,政府通过税收机制补偿保险未覆盖的剩余索赔 $\varepsiloni = (Xi - \frac{Xi}{S}K)^+$。税收基于区域财富和灾害风险分布,且税收总额配平总剩余索赔。
  • 效用与风险厌恶:每个区域用严格递增、严格凹的效用函数 $ui$ 建模风险厌恶,关注风险共享后最终财富效用。


2.3 税收共享机制定义与优化


  • 风险共享规则:税收规则 $\mathbf{T}(\varepsilon) = (T1, ..., Tn)$,满足 $\sumi Ti = S\varepsilon$,且 $0 \leq Ti \leq wi - \pii$。

-
精算公平性:区的期望税收等于区的期望剩余索赔,即 $E[Ti] = E[\varepsiloni]$。
  • 帕累托最优:不存在另一组税收规则使所有地区无损且至少有一地区受益。

-
AFPO规则:税收规则同时满足精算公平和帕累托最优。
  • 数学解析:通过Lagrange乘子法和KKT条件,税收规则满足加权的边际不适用变异均等条件,即存在权重 $\alphai$ 和函数 $\Lambda(s\varepsilon)$ 满足

$$
\alphai vi'(Ti(s\varepsilon)) \begin{cases}
= \Lambda(s\varepsilon), & 0 < Ti < wi - \pii, \\[6pt]
\geq \Lambda(s\varepsilon), & Ti = 0, \\[6pt]
\leq \Lambda(s\varepsilon), & Ti = wi - \pii.
\end{cases}
$$
  • 权重 $\alphai$:控制风险分摊中各个区贡献轻重,$\alphai$越大,区$i$税额越低(其他条件相同)。

-
税收分层结构:各区税收呈分层形态,先从风险较小区开始交税,税额逐步增加,达到最大支付限额停止增加。

2.4 两区Car-常数绝对风险厌恶(CARA)解析解


  • 研究了两地区问题下的明确AFPO税收规则。

- 地区$1$和$2$的效用被设为$ vi(x) = \gammai e^{x/\gammai} $($\gammai$为风险容忍参数)。
  • 基于参数空间,税收规则分为三类情况 $A1, A2, A3$,对应不同的风险承担和预算结构,表达形式分段定义,体现不同的税收往返门槛与限额。

- 关键参数$\zeta = \ln(\frac{\alpha
2}{\alpha1})$决定税收生效阈值和区分边界。
  • 税收在区间内呈线性增幅且比例固定,反映各区风险容忍差异。

- 通过精算公平条件$\mathrm{E}[T
i] = \mathrm{E}[\varepsiloni]$确定唯一化权重组合。
  • 灵敏度分析揭示,随着风险暴露比例$\mu$和风险容忍比$\gamma$的变化,税收负担在两区间重新分配,但层内分享比例固定。


2.5 多区问题的算法框架与数值模拟


  • 问题复杂性:多区情况下,离散解析解难得,采用迭代数值方法寻找满足精算公平的权重向量 $\pmb{\alpha}^$。

-
算法思路
- 初始设定权重向量,计算期望税收,比较与个体预期损失,调整权重,迭代直到满足精算公平。
- 通过对仿真数据建立直方图估计损失分布,实现对多区复合损失的非参数估计。
  • 算法优势

- 适应数据驱动和复杂空间相关性。
- 可包含多区域的异质财富和不同风险属性。
- 支持多种效用函数和限制条件。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图1(第9页)




  • 展示公共与私营部门合作框架:保险公司与中央政府签订条约,负责保证保险违约时的损失分摊。地区缴纳保险费及税收,共同管理灾害风险。

- 反映本文核心机制设计,政府作为税收补偿方,实现保险违约风险转移。

3.2 图2~4(第9-10页)



图2:
图3:
图4:
  • 三情境的空间分布示意:损失区间划分为盈余、资本内偿付、违约风险三个区域,层层递进。

- 显示资本和损失之间的关系,残余损失以阴影/分块标示,象征需政府税收互助部分。
  • 图4下半部分示意区域间税收机制对应残余损失的分摊,体现政府税收将差额分解给各区域。


3.3 图5(第15页)




  • 展示包含三参与者的税收机制动态,随着参数 $\lambda$ 变化展示各区域税收启动、增加至最大额的过程。

- 中心图体现总损失与分配函数间映射递增关系,支持求解反函数获得最佳税收函数。
  • 右图揭示三区域边界分层属性,最大缴税额对应财产价值上线。

- 插图整体辅以理论关于KKT条件的直观说明。

3.4 图6-9(第19-20页)



图6:
图7:
图8:
图9:
  • 灵敏度分析图关键说明参数变化(区域风险比$\mu$与风险容忍比$\gamma$)对权重分配 $\alphai$ 和阈值 $\zeta$ 的作用。

- 图6和8显示不同区间(case1-3)激活状态对应权重与阈值的变化趋势,体现模型灵活调整税收策略的能力。
  • 图7和9呈现对应三个case的税收曲线形态,颜色区分不同区域,阐释税收分摊随总损失变动的递增与饱和过程。

- 说明:税负分担随各区风险特征变化有序调节,体现风险异质性在约束下的最优税收方案。

3.5 图10(第25页)




  • 左图显示212个欧洲地域单位的对数GDP分布,财富大小差异明显。

- 右图利用模拟风暴路径与空间相关毁损率,展示不同区受灾损失预期,色彩随损失大小梯度变化。
  • 数据体现区域财富与灾害损失的地理异质性,为后续基于实际数据的风险共享模拟奠定基础。


3.6 图11(第26页)




  • 100,000次灾害总损失分布柱状图,右偏厚尾,显示大灾害极端事件发生概率,迫使系统设计需兼顾尾部风险。

- 绿色、橙色、红色分区对应报告正文中三种情境 $\Omega+, \Omega=, \Omega_-$,标明模型风险分布情景切分。

3.7 图12(第27页)




  • 地图一览各机制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情景下的效用“差异”,以基线无保险方案为比较基础。

- 传统保险在低损失场景反而更差(因负担固定保费),高损失下优于无保险。
  • 纯税收风险共担机制在所有损失阶段普遍优于无保险,区域间损失重新分配更为透明理性。

- 混合机制在保险亏损区间提供净改善,兼顾保险保障和额外税收风险分摊优势。
  • 证明政府税收介入有助于缓释保险违约带来的灾害风险负担,体现机制有效性。


3.8 图13(第29页)




  • (a)显示仿真实际风暴后各区域的实际损失,集中在法国西海岸与北海区域。

- (b)基于税收风险共担后的效用变化图,解释不同区域虽遭受不同实际损失,但风险共享带来不同的利用与负担。
  • (c)不同区域间损失转移流向示意,反映风险较重区收获资金支持,未受影响区承担相应责任,凸显财政互助本质。


3.9 图14(第39页)




  • 额外灵敏度分析,展示变动风险容忍度参数时,两类case的权重和参数阈值变化,验证模型适应性和连续性扩展能力。


---

4. 估值分析



报告未涉及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或资产估值模型,而是构建了灾难风险共享的税收和保险估值机制,评估如何合理分配残余损失税收负担,基于:
  • 保险资本金及保费基数,风险厌恶参数,财富水平作为区分估值的关键指标。

- 税收规则通过求解加权最小化问题优化,权重对应不同区域支付意愿与能力。
  • 估值输出为不同税收分摊机制下各地区的期望税负与效用,涉及的“价值”即风险调整后的实际负担。

- 折现率、收益倍数等贴现模型未涉及,凸显的是风险共享在公共财政管理中的制度设计价值。

---

5. 风险因素评估


  • 保险机构违约风险 是本文的基础假设,保险资本可能不足以覆盖极端灾害造成的总损失。

-
空间相关性风险 使得传统多区域保险产品不易分散风险,造成系统性违约风险。
  • 区域财富异质性 使部分区域税收承受能力有限,有限制的责任约束。

-
税收公平性与激励兼容风险 政府税收分摊必须确保个体理性参与,避免机制破裂。
  • 模型假设风险 包括效用函数的结构,税收实时调整成本(未直接纳入模型)、行政政治成本可能限制机制实际操作。

- 公共财政风险和政策执行风险未详细展现,但需要留意因未来财政负担变化导致的制度可持续性。

---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基于假设功效函数已知,且效用偏好模型适用,但实际中公共部门与地区决策者的行为可能不同,减少模型现实可迁移性;

- 假设税收完全能负担违约风险,行政摩擦成本未计入,可能低估实施难度;
  • 报告处理默认风险时,将保险公司收益参与视为外生,未对双方激励完全内生建模,现实保险公司行为复杂,可能影响结果;

- 数值方案依赖大样本和数据拟合,可能在数据质量欠佳时失效;
  • 地区间税收分配假设基于公平和合理性,在实际政治经济中可能遭遇阻力。

- 超载风险外还存在系统性宏观金融风险,这些风险未包含在模型中。

---

7. 结论性综合



本文构建了一个创新性的多区域灾害风险财政共担框架,将传统保险的风险转移与政府税收的风险分摊结合,通过严格的效用框架和优化理论,设计出:
  • 一个数学上可解析求解(两区CARA情形)和数值可实现(多区通用)的精算公平、帕累托最优(AFPO)税收规则

- 该规则灵敏反映区域财富差异、风险暴露和风险厌恶度,分层税收结构确保多样化风险承受能力和责任限制。
  • 数值仿真模拟在欧洲212个地域单位范围内,综合财富数据和模拟风暴损失,证明机制对区域异质性和空间相关信息具有良好适应性。

- 对比传统保险、纯税收风险共享和二者混合机制,基于不同损失情景(小损失、中间损失与违约大损失)展现其对区域效用影响的优劣势。
  • 政府税收介入极大缓解了保险违约后灾害风险转嫁压力,有助于实现几乎无限保障,改善风险管理。


报告贡献
*:系统整合了公共财政、保险经济和风险理论,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灾害风险融资路径,响应气候变化下传统保险面临的巨大挑战,且方案可借助现代计算能力在大规模场景中应用。报告同时谨慎指出该机制在数据需求、行政管理和政治合作层面仍面临挑战,后续可结合现实政策实验完善。

---

参考溯源



内容均详见原报告页码,示例引用:
  • 保险违约历史与空间相关风险分析见 [page::0, page::1, page::2]

- 保险公司资本和赔付结构与政府税收机制详述 [page::4, page::5, page::6, page::7]
  • 理论优化与KKT条件及AFPO规则表述完整于 [page::12, page::13, page::14]

- 两区CARA显式解及灵敏度分析展开于 [page::15, page::16, page::17, page::18, page::19, page::20]
  • 数值算法及迭代流程详见 [page::21, page::22, page::23]

- 223个欧洲区域仿真案例及结果分析见 [page::24, page::25, page::26, page::27, page::28, page::29]

---

总结



本报告详析了多区域灾害风险财政共享的最新理论模型,创新性地结合了精算公平原则与风险厌恶机制,提供了一条对抗保险违约风险的可扩展、适应差异化风险暴露的新途径。以理性经济基础构建税收风险分担规则,辅以仿真验证其有效性,为全球面临气候变化风险的灾害融资体系设计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技术储备。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