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 | 主动权益基金:超额强势回归,港股仓位创新高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2025年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发行数量持平,规模温和增长。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表现优于大盘指数,主观选股能力显著回升,医药板块表现突出。港股配置持续升温,相关配置比例和持股市值创新高,重仓持股腾讯控股跃居首位。头部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分化,百亿规模经理数量增加。行业配置方面,汽车、有色金属和机械获得明显增持,持股集中度提升,价值盈利风格回落,小盘成长仍具优势,为权益市场结构性机会提供支撑[page::0][page::5][page::12][page::13][page::16][page::17][page::18][page::19][page::20]
速读内容
发行与规模趋势 [page::0][page::2][page::3]


- 2025Q1主动权益基金发行量维持稳定,数量分别为普通股票6只、偏股混合43只、灵活配置2只。
- 存量基金数量稳步增长,达4209只,总规模微升至3.33万亿元。
- 科技成长主题基金发起新基金数量提升,红利价值风格产品发行减少[page::0][page::2][page::3]
业绩表现与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变化 [page::4][page::5][page::6][page::7]

- 主动权益基金2025Q1收益中位数跑赢沪深300等主流指数,主观选股能力明显增强,医药主题表现突出,收益中位数达8.8%。
- 绩优基金表现差异明显,规模头部产品表现平平但吸金能力强,部分基金规模有所增长。
- 头部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分化,百亿规模经理人数增加至84人,占主动权益基金经理4.4%。
- 基金公司头部集中度提升,易方达、中欧、富国基金规模领先[page::4][page::5][page::6][page::7]
投资风格与主题表现 [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


- 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灵活配置基金均取得正收益,偏股基金指数涨幅4.7%。
- 主观型基金收益中位数(3.4%)优于量化型(3.1%),但部分量化产品表现良好。
- 医药主题基金表现突出,逾九成获得正收益,科技与周期主题基金表现稳健,金融地产表现落后。
- 小盘成长风格继续领先,相关基金收益中位数达6.8%,大盘成长及价值风格表现相对较弱[page::7][page::8][page::9][page::10][page::11]
持仓分析:仓位、行业与个股配置 [page::12][page::13][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8][page::19]



- 股票仓位微升至87.5%,港股配置比例提升至15.9%,持有港股基金数量及市值均创历史新高。
- A股重仓配置集中于电子(19.0%)、医药(10.7%)、电力设备及新能源(9.8%)等行业,汽车、有色金属、机械等行业环比增持显著,通信与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减持。
- 行业集中度抬升,前五大行业占比达55.1%,行业HHI也有所上升。
- 持股风格价值盈利偏好减弱,成长、市值风格维持,持股集中度显著提升,重仓持股数量较去年增加。
- A股重仓个股中,宁德时代遭大幅减持但依然居首,贵州茅台、美的集团、立讯精密等为主要持股。港股配置中,腾讯控股跃居首位,阿里巴巴、中芯国际、小米集团紧随其后,均获增持。
- 环比增持个股平均收益为40.4%,减持个股平均亏损8.5%[page::12][page::13][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8][page::19]
基金经理市场展望 [page::0][page::19][page::20]

- 百亿级基金经理普遍看好未来权益市场:稳增长政策推动工业稳健增长,消费回暖,国产科技新兴力量崛起。
- 科技创新板块、消费内需主题被重点关注,算力国产化、端侧硬件创新和AI实际应用是投资重点。
- 需关注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及贸易政策对市场的影响[page::0][page::19][page::20]
深度阅读
中金公司《主动权益基金:超额强势回归,港股仓位创新高》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主动权益基金:超额强势回归,港股仓位创新高》
- 作者及团队:孙丁茜、胡骥聪等,中金量化及ESG团队
-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4日
- 发布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 报告主题:主动权益类基金市场表现与配置趋势分析,重点跟踪2025年一季度中国主动权益基金的发行状况、资产配置、业绩、持仓特征和未来展望,重点关注港股配置创新高。
核心论点摘要:
2025年第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市场表现强劲,基金发行数量及规模较前期持平但情绪尚偏谨慎。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整体优于大盘指数,主观选股能力重回优势地位,医药与科技板块表现亮眼。持仓方面,股票仓位微升,港股仓位显著增加,头部产品规模延续集中趋势,基金经理分化显著。基金经理对权益市场未来看法乐观,聚焦科技创新及消费内需板块,保持谨慎关注国际风险。
整体视角展现出主动权益基金在结构行情和政策支持背景下的积极表现与配置优化趋势。[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市场概况与发行分析
- 发行态势与情绪评估:
2025Q1新发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偏股混合及灵活配置型)数量与发行份额与2024年第四季度基本持平,数量分别为6、43、2支,份额分别为8.4亿、142.2亿、2.5亿份,募资平均规模约3亿元。市场整体情绪仍偏谨慎,发行主要集中季度后半段,显示市场有望回暖迹象。
- 主题热点显现:
科技成长板块基金发行热度明显上升,反超传统红利价值主题,反映市场对成长创新更强期待。发起式基金占比较大,表明门槛较低和募集周期短的基金受青睐。
- 基金数量及存量规模:
2025Q1主动权益基金总数达4209只,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0.7%;基金规模整体小幅提升至3.33万亿元,环比增1.6%。偏股混合型基金占主导数量,灵活配置基金数量稳定增长。
- 细节数据支持与图表参考:
图表1-3清晰展示了不同基金类型的发行数量和份额历史趋势,呈现偏股混合基金新发活跃和灵活配置基金 新发相对稳定的情况。同时发起式基金占比接近40%、科技成长主题基金占比超过20%,资金主要流入增长潜力板块。[page::0-3]
2.2 规模与基金经理管理状况
- 基金产品表现分化:
规模前十的主动权益基金2025Q1回报中位数约3.3%,稍逊背靠偏股基金指数4.7%的表现,显示头部大盘基金在当季表现平平。
- 规模增幅强劲基金亮点:
规模增长TOP10基金回报中位数达9.5%,显著跑赢大盘,鹏华碳中和主题A和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表现极为亮眼,收益分别超60%和52%,吸引大量资金流入。
- 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及其绩效表现:
管理规模排名TOP20的基金经理中,有9人季度管理规模增长,反映资金配置变化;但其代表产品收益中位数只有2.4%,明显低于偏股基金指数表现,且仅4只产品跑赢区间指数,显示绩优基金经理业绩呈现较大分化。基金经理数量环比增加,百亿规模基金经理达84人,占比4.4%,说明大体量基金经理持续增加,推动市场集中度提升。
- 机构管理规模及集中度:
易方达、富国和中欧基金继续保持规模领先地位,整体管理规模排名有小幅调整,嘉实、大成、鹏华机构排名上涨。机构集中度高,CR5、CR10、CR20分别为26.3%、44.8%和66.5%,CR5微升,头部集中趋势明显。
- 图表展现:
图表6-11详列规模TOP产品数据、基金经理管理资产变化及机构管理集中度趋势,清晰反映基金与基金经理层面的活跃度和分布态势。[page::3-6]
2.3 业绩回顾
- 不同投资类型表现:
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及灵活配置型基金收益中位数分别为3.6%、3.7%和2.4%,三者全部领先沪深300(-1.2%)和中证500(2.3%)指数。灵活配置基金因为股权仓位略低,表现相对逊色。
- 投资方法差异:
主观型基金季度收益中位数3.4%,优于量化型3.1%,显示结构行情背景下,主观选股能力在Q1得到强化。
- 主题投资表现:
医药板块受政策和产业催化影响突出,基金整体收益中位数达8.8%,90%以上正收益,领先其他行业。科技与周期主题亦表现较好,中位收益约3.7%-3.8%。相对落后为金融地产板块。
- 风格投资表现:
小盘成长风格收益中位数最高,达6.8%,并有较大内部分化;大盘成长和小盘价值均优于大盘价值。
- 顶级基金季度表现惊艳:
顶级基金季报中包括鹏华碳中和主题A(60.3%)、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52.3%)等,均大幅跑赢大盘。量化产品中顶级基金也有26.8%以上的季度回报,体现优质量化管理能力。
- 图表支撑与数据准确性:
图表13-23全方位展示不同分类主动权益基金收益分布及TOP5名单,图形以箱线图方式表现不同分位数,数据来源Wind,剔除建仓期基金,保证统计精确度和可比性。[page::7-12]
2.4 持仓分析
- 股票仓位趋势:
整体股票仓位为87.5%,较上季度微升0.3%,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最高89.3%,灵活配置型最低85.5%。
- 仓位调整幅度:
多数基金仓位调整幅度小于5%,说明加减仓较为稳健。
- 港股配置持续升温:
港股投资市值攀升至4638.6亿元,占股票市值比15.9%。港股持仓的主动权益基金数量增至1967只,数量环比增5.6%,显示港股投资热情高涨。
- 行业仓位变化:
A股电子行业仍为最大配置行业,持仓比例19.0%,医药、机械、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和食品饮料紧随其后。汽车、有色金属和机械行业环比获得明显增持,增配比例均超1%。通信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遭逆向减持。主动加减仓趋势与行业涨跌基本同步。
- 风格与持股集中度:
主动权益基金的价值和盈利风格偏好回落,成长风格维持稳定。持仓集中度有抬升趋势,重仓持股数量增至2599只,集中度(CR10)由19.0%升至20.6%。
- 重仓股详情:
A股重仓股依次为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美的集团,而港股以腾讯控股居首,持仓市值返超宁德时代为首。阿里巴巴、中芯国际、小米集团排名紧随其后,均获得明显增持。增持与减持个股的平均收益分别为+40.4%与-8.5%,表明基金经理的调仓方向与个股表现高度契合。
- 图表解读:
图表24-35围绕仓位、港股配置分布、行业配置、行业集中度、风格偏好、持股集中度及重仓股涨跌及增减持情况,给予全面图文剖析。港股配置比重与投资市值增速极为显著,基金重仓行业多为高成长及政策支持领域。[page::12-18]
2.5 基金经理市场展望
- 整体观点:
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普遍看好未来市场走势,积极看好稳增长政策与国产科技崛起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 重点关注:
重点关注算力国产化、端侧硬件创新、AI应用落地,及受益于内需提振的消费相关板块。
- 风险意识:
警惕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及贸易政策扰动对市场的负面影响。
- 表达特征:
市场展望词云突出“政策”“机会”“科技”“经济”“AI”“风险”等关键词,体现基金经理对宏观政策和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
- 图示支持:
图表36词云图直观呈现基金经理关注重点和市场关键词分布。[page::19-20]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图表1-3:历史发行数量与份额展示了自2010年起普通股票、偏股混合和灵活配置基金的发行趋势,数据显示科技成长主题基金在2025Q1的发行份额占优,与传统红利价值基金形成对比。
- 图表4-5:主动权益基金存量数量和规模平稳增长,市场整体保持扩容态势。
- 图表6-7:规模TOP和规模增速TOP基金月度表现突出,尤其新能源和碳中和主题基金迅猛吸金,实现高收益。
- 图表8-11: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及机构集中度呈现微弱增长,显示市场资金向头部经理和机构集中。
- 图表13-23:收益分布箱线图及TOP榜单揭示主观选股优势明显,医药科技板块及小盘成长风格走势强劲。量化基金表现同样有亮点,显示多元策略均能获得超额收益。
- 图表24-27:股票仓位分布和仓位调整数据显示仓位稳健增加,港股投资市值与占比持续快速攀升,重仓港股基金数量增加,说明南下资金活跃。
- 图表28-29:行业配置细节揭示汽车、有色金属、机械等周期性行业获得积极加仓,科技板块尤其电子稳健配置,金融地产板块继续低配。
- 图表30-32:港股行业重仓以资讯科技和非必需消费为主,价值与盈利风格偏好回落但成长依旧活跃,持股集中度持续抬升,基金在优质成长标的上的配置更加聚焦。
- 图表33-35:A股重仓股宁德时代虽减持仍第一,港股腾讯控股得以增持跃居第一,主动增持个股多为科技和消费类龙头,公司表现强劲,基金调仓与个股表现高度匹配。
- 图表36:词云图清晰表达基金经理对“政策”“科技”“AI”“风险”等关键词关注重点,与市场环境呼应。
---
四、估值与风险因素(报告未涵盖细节)
本报告主要聚焦公募基金动态及持仓结构,未涉及具体估值方法、目标价或敏感性分析,亦无单独风险章节。但通过市场展望部分,提示主要风险包括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政策扰动。
---
五、审慎视角与细节提示
- 数据和统计口径说明:
本文主动权益基金定义清晰,涵盖普通股票、偏股混合及灵活配置型基金(后四期股票投资市值占比超过60%),确保统计口径统一。剔除成立不满3个月产品,排除建仓期影响,提升数据代表性。
- 市场情绪解读较为温和谨慎:
虽然业绩表现和港股持仓大幅增长,但对发行数量持平与市场情绪仍偏谨慎表述较为谨慎。
- 基金经理绩效分化明显:
规模靠前基金经理整体业绩不及指数,显示市场分化且部分头部大规模基金业绩短期表现不突出。
- 港股配置数据反映南下资金回暖趋势,需关注外部因素的影响。
---
六、综合结论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表现呈现回暖态势,且实现整体超额收益:
- 发行与存量稳定增长反映市场逐渐恢复信心,但情绪依旧谨慎,科技成长基金发行热度快速升高。
- 规模集中度增强,头部基金经理资产管理规模大幅分化,业绩同样存在显著差异。
- 业绩表现优异,主观选股优势与医药、科技板块领先,量化策略同样贡献收益。
- 持仓结构优化,仓位适度提升,尤其港股配置创新高,主动权益基金积极布局科技与内需驱动的行业。
- 重仓股显示基金经理对成长性及结构性机会的紧密把握,港股腾讯控股跃居第一,显示南下资金配置活跃。
- 基金经理普遍乐观展望市场,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和内需消费,同时警惕全球风险。
- 整体市场结构与投资风格呈现小盘成长与科技成长延续优势,行业集中度及持股集中度出现抬升迹象。
图表和数据充分佐证了主动权益基金的强势回归和港股仓位创新高的主题,体现了2025年Q1公募基金管理者对后市的积极布局和实现超额收益的能力。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权威的市场运行图景和投资信号,同时提示需关注外部风险带来的潜在扰动。[page::0-20]
---
报告出处与免责声明
- 报告由中金公司研究团队发布,包含分析师执业信息。
- 报告旨在信息披露和市场解读,非具体投资建议,使用须谨慎并结合专业咨询。
- 本公众号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证券、金融产品的依据。
- 推荐投资者以完整报告为准,并结合自身实际做出投资决策。[page::20]
---
以上为中金2025年第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研究报告的详尽分析,涵盖所有章节和图表内容,深刻阐释研究结论,助力投资者全面理解基金市场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