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TF流入金融与TMT,连板高度与涨停家数限制下活跃资金处观望态势——行业轮动周报20250706【中邮金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2025年7月第一周中信一级行业走势及ETF资金流向,重点关注金融地产与TMT等行业资金流入趋势。通过扩散指数和GRU因子模型评估行业轮动信号,发现煤炭、钢铁、建筑等行业因子上升,而金融地产、TMT受ETF资金活跃带动表现较好。报告还披露行业轮动模型的历史收益及风险因素,提示扩散指数及GRU模型的潜在失效风险,提出市场策略配置建议,为投资者辨识活跃资金观望态势提供参考 [page::0][page::1][page::2][page::5][page::6][page::7][page::8][page::9]

速读内容


1. 本周行业指数周度表现及融资余额情况 [page::2][page::3]



  • 本周涨幅居前行业包括钢铁(5.27%)、银行(3.78%)、建材(3.63%)、医药(3.57%)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2.51%)。

- 融资余额周度增长最多的五个行业为基础化工(22.76亿元)、电力设备及新能源(21.99亿元)、电子(19.58亿元)、国防军工(19.25亿元)、有色金属(18.76亿元)。
  • 融资余额下降较多的行业为石油石化(-3.84亿元)、电力及公用事业(-2.44亿元)、银行(-1.67亿元)、食品饮料(-1.38亿元)、钢铁(-1.3亿元)。


2. 行业/主题ETF资金流向分析 [page::1][page::4][page::5]

  • 本周净流入前五ETF分别为光伏ETF(14.83亿元)、科创芯片ETF(13.48亿元)、证券ETF(13.06亿元)、军工龙头ETF(12.23亿元)、红利低波ETF(7.09亿元)。

- 净流入行业主要为金融地产(43.53亿元)、TMT(28.71亿元)、国防军工(17.02亿元)、新能源(14.48亿元)、上游及材料(6.86亿元)。
  • 净流出ETF主要有红利ETF(-9.09亿元)、游戏ETF(-4.52亿元)、医疗ETF(-3.96亿元)、钢铁ETF(-3.07亿元)、红利低波100ETF(-2.67亿元)。

- 行业ETF成交额最高者包括证券ETF(金融地产)、科创芯片ETF(TMT)、军工龙头ETF(国防军工)。

3. 扩散指数行业轮动表现及策略建议 [page::5][page::6][page::7]


  • 2025年至今扩散指数行业轮动累计超额收益2.05%。

- 本周扩散指数排名前六行业:综合金融、综合、通信、非银行金融、传媒、计算机。
  • 环比提升的行业主要包括煤炭(0.318)、石油石化(0.297)、钢铁(0.278)、家电(0.099)、电力及公用事业(0.091)、电力设备及新能源(0.073)。


4. GRU因子行业轮动及模型表现 [page::7][page::8][page::9]


  • GRU因子行业排名前六为煤炭(1.77)、钢铁(1.08)、建筑(0.72)、银行(0.19)、交通运输(0.18)、电力及公用事业(0.14)。

- 行业因子提升较大行业为煤炭、钢铁、建筑,下降较大包括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基础化工。
  • 本周GRU模型调入银行、调出纺织服装,配置行业包括房地产、交通运输、银行、煤炭、钢铁、建筑。

- 本周模型组合收益1.32%,超额收益0.29%,今年累计超额收益-4.52%。

5. 风险提示 [page::9]

  • 扩散指数模型面临趋势反转时失效风险。

- GRU模型基于分钟频数据,长周期表现一般,极端行情可能失效。
  • 行业轮动模型对短期政策变化不敏感,政策密集时调整滞后。

深度阅读

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ETF流入金融与TMT,连板高度与涨停家数限制下活跃资金处观望态势——行业轮动周报20250706》

- 作者: 肖承志、李子凯
  • 发布机构: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时间: 2025年7月7日
  • 研究主题: 本报告聚焦于2025年7月初中国股市行业轮动的动态,重点分析ETF资金流向、行业指数表现、扩散指数和GRU因子模型在行业轮动中的表现及应用,对不同行业资金流入流出、交易活跃程度及其背后市场行为进行解析,同时给出投资建议及风险警示。


报告核心信息摘要



报告核心观点是:2025年7月上旬,上证指数试探3500点后回落,银行板块走高使大盘走势更为健康;钢铁行业表现较好,综合金融调整。ETF资金流入重点集中在金融地产和TMT领域,展现出资金偏好和行业轮动的趋势。同时,报告通过扩散指数模型和GRU因子模型识别出当前行业轮动特征和潜在投资方向。整体而言,报告认为资金处于较为谨慎的观望态势,连板高度和涨停家数限制抑制了活跃资金的积极参与。

2. 章节深度解读



---

2.1 观点综述


  • 观点综述部分展示了2025年7月第1周各行业涨跌幅的排名及变动情况:


- 本周表现最好的行业是钢铁(涨5.27%)、银行(3.78%)、建材(3.63%)、医药(3.57%)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2.51%)。
- 表现较差的行业为综合金融(跌4.45%)、计算机(-0.86%)、综合(-0.72%)、交通运输(-0.32%)和通信(-0.16%)。
- 融资余额方面,净流入前五行业为基础化工(22.76亿)、电力设备及新能源(21.99亿)、电子(19.58亿)、国防军工(19.25亿)、有色金属(18.76亿),表明机构融资买盘聚焦这些产业。
- ETF资金总体净流入资金主要集中在光伏、科创芯片、证券、军工龙头和红利低波ETF。
- 按行业分类,金融地产、TMT、国防军工、新能源和上游材料成为资金净流入最为显著的板块,显示机构资金偏好科技、金融及成长型行业。
本节表达了资金流向与行业表现的对应关系,反映出市场资金配置偏好及行业轮动的初步轮廓。[page::0,1]


---

2.2 行业指数本周及年度表现(含图表)


  • 图表1 展示中信一级行业指数本周涨跌幅,对比可见钢铁本周涨幅遥遥领先,银行和建材紧随其后,综合金融则明显回调。

- 本周行业涨跌体现出周期股表现较强,科技和综合类行业分化回落,显示防御与成长板块短期内存在切换。
  • 年度涨跌幅(图表2)显示综合金融、银行和有色金属本年度涨幅居前,煤炭、房地产及食品饮料居后,表明资金今年整体偏好金融与金属资源类板块。

- 行业融资余额变化图表3 阐释了融资活跃度和资金偏好:
- 融资余额增长主要发生在基础化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军工及有色金属等,意味着资金对相关行业未来成长性的认同。
- 融资余额下降出现在石油石化、银行和食品饮料等部分行业,或反映短期资金回调或者风险偏好调节。
综上可见,周期行业的轮动明显,反映资金积极配置于周期性和战略性新兴行业,而部分传统防御类行业则资金流出,行业融资余额的变动为投资决策提供了有力定量依据。[page::2,3]


---

2.3 行业/主题ETF资金流向(含统计表)


  • 本周ETF资金净流入头部为光伏ETF(14.83亿元)、科创芯片ETF(13.48亿元)、证券ETF(13.06亿元)、军工龙头ETF(12.23亿元)和红利低波ETF(7.09亿元),体现资金对新能源、高科技和金融地产的偏好。

- 净流出ETF主要为红利ETF、游戏ETF、医疗ETF、钢铁ETF、红利低波100ETF,部分资金退出防御和周期领域。
  • 从行业分类数据看:

- 净流入最多的行业为金融地产(43.53亿元)、TMT(28.71亿元)、国防军工(17.02亿元)、新能源(14.48亿元)和上游材料(6.86亿元)。
- 净流出明显集中于消费(-5.21亿元)、医药生科(-2.95亿元)、宏观主题(-2.94亿元)等,显示资金结构性调整。
  • 具体成交额方面,金融地产内证券ETF周成交额最高,TMT主要科创芯片ETF,国防军工龙头ETF表现活跃。

ETF流入资金集中反映出资金继续偏好科技成长、金融地产及国防军工等板块,反映市场对这些行业的后市看好。流出的方向体现出市场谨慎态度及板块切换。[page::4,5]


---

2.4 扩散指数行业轮动模型解读(含图表)


  • 行业扩散指数是基于价格动量的技术指标,衡量行业内部个股表现的分布与强弱。

- 截至2025年7月4日,扩散指数排名最高的是综合金融、综合、通信、非银行金融、传媒、计算机,显示这些行业表现内部相对稳定且分布健康。
  • 同时,扩散指数周度环比增长最大的行业为煤炭、石油石化、钢铁、家电、电力及新能源,显示这几个行业近期资金和行情活跃度提升。

- 行业扩散指数月度轮动显示,基于扩散指数的行业轮动模型2025年以来累计获得2.05%的超额收益。
  • 图表8展示扩散指数行业轮动净值走势,表现出轮动策略能够动态捕捉行业间的趋势变化。

- 报告提示扩散指数模型存在失效风险,尤其当价格趋势转为震荡或反转时其效用减弱。
扩散指数模型利用行业内部动量效应,提供了行业轮动决策的基础,识别出优质配置方向,当前模型推荐配置综合金融、通信、传媒等行业。[page::6,7]


---

2.5 GRU因子行业轮动模型解读(含图表)


  • GRU模型基于分钟级别量价数据,利用深度学习的GRU网络提炼因子,捕捉行业资金流的短期信号,适合短周期行情把握。

- 截至2025年7月4日,煤炭(1.77)、钢铁(1.08)、建筑(0.72)排名前三,银行和交通运输也保持较好因子表现。
  • 后列行业包含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等负因子,反映短期资金相对疲软。

- 周度环比显示煤炭、钢铁和建筑行业因子提升显著,暗示资金对周期行业近期情绪回暖。
  • 图表9展示GRU因子的RankIC表现,显示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但长期表现有所波动。

- GRU因子行业轮动模型今年以来整体超额收益为-4.52%,显示在聚焦主题炒作的行情中模型遇到挑战,最新调仓为调入银行、调出纺织服装。
  • 图表11形象表现了GRU轮动策略净值的历史走势和超额收益。

- 报告慎重提示GRU模型在极端行情下可能失效,建议结合其他策略使用。
GRU因子模型代表了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高频量价信号的挖掘,短期表现较好,能够捕捉资金动向,但在多数时间存在有效性波动,适合辅助调整行业配置。[page::7,8,9]


---

2.6 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明确提醒了如下三大风险:

- 扩散指数模型失效风险: 主要源于市场价格从趋势状态转入震荡反转,导致动量策略无效。
- GRU模型失效风险: 模型依赖历史和分钟频度数据训练,面对极端行情或结构性政策变化时存在预测失效的可能。
- 政策变化风险: 行业轮动模型基于历史数据统计,其对短期密集政策调整反应迟缓,有时可能跟不上市场快速变化。
这三大风险提示表明,行业轮动及因子模型固有的机械性和历史依赖特征,可能使其在特定时点出现偏离,投资者需警惕模型盲点。[page::9]


---

2.7 重要说明与免责声明


  • 报告内容摘编自中邮证券研究所正式报告,订阅渠道非官方发布平台,建议阅读完整版报告以避免断章取义。

- 报告适宜专业投资者,内容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市场风险均需独立评估。
  • 价格、价值等均受市场波动影响,无历史表现保证未来收益。

这些声明符合监管及合规要求,提醒读者风险意识与判断自负。[page::10]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中信一级行业指数本周涨跌幅


  • 展现21个中信一级行业的周涨跌比例,钢铁(约5.3%)涨幅遥遥领先,银行、建材、医药均有3%以上涨幅,综合金融显著回落近4.5%。

- 此图验证报告关于周期板块表现较好的论断,且反映出金融板块分化走势,周期行业受益于宏观经济回暖和资金倾斜。
  • 数据支撑观点即市场目前资金参与度较低,涨停家数未突破,活跃资金观望。




---

图表2:中信一级行业指数年度涨跌幅


  • 年内累积涨幅最高的行业是综合金融(24.63%)、银行(20.68%)、有色金属(19.52%)。

- 煤炭、房地产、食品饮料则呈现明显负增长,分别为-9.64%、-6.28%和-5.59%。
  • 说明资金整体偏好金融与资源价值链,高估值成长类与防御类部分承压。




---

图表3:融资余额周度变化统计


  • 详细列出沪深两市各行业融资余额变化,基础化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明显净增,反映机构资金敏感度与买入决心。

- 银行部分净减少,解释持股体验不佳与资金调整的深层逻辑。
  • 融资余额为直接体现市场资金活跃程度的关键指标,指标可揭示资金阵地弱化与加强。


---

图表4和图表5: 行业/主题ETF净流入与净流出前十榜单


  • 图表典型例示行业ETF资金的流动方向与强度,重点ETF如光伏、科创芯片资金流入明显,专业机构持续“看多”新能源及科技板块。

- 出现流出的钢铁ETF尽管行业整体表现强劲,可能体现短期获利盘回吐或投资者情绪变化。
  • 证据表明资金分化,热点和防御板块资金新旧交替。


---

图表6:ETF行业净流入情况


  • 反映整体行业ETF资金流整体偏向金融地产和TMT,两个行业合计净流入超70亿元。

- 成交额反映市场对行业轮动热情,ETF行业资金流向和成交效率成正相关。

---

图表7与图表8:扩散指数周度与月度轮动表现


  • 扩散指数高位行业包括综合金融、综合、通信,较低为煤炭、交通运输、食品饮料,显示资金优选行业差异化加剧。

- 行业轮动模型净值表现具备一定持续优势,对超额收益贡献者有较好识别力。

---

图表9与图表11:GRU因子RankIC与行业轮动净值


  • GRU因子短期有效性波动明显,累计Rank IC表现下降趋势,证明市场复杂度上升对因子稳定性形成压力。

- 模型配置钢铁、煤炭、建筑等周期行业显著,体现其对资金流动态的捕捉能力。
  • 行业配置净值累计超额收益表现失调,提示模型仍需完善和与其他因子组合。


---

图表10:GRU因子行业排名与排名变动


  • 详细列出各行业最新GRU因子值和周度排名变化情况,煤炭升至首位,钢铁次之,建筑相对稳定。

- 投资者可据此调整行业仓位,实现动态资金配置。

---

4. 估值分析


  • 报告核心不涉及传统估值估算(如DCF、市盈率等),侧重于行业轮动策略与资金流模型评价。

- 通过扩散指数与GRU因子模型结合市场价格与交易数据,实现动态行业择时,隐含风险调整后的策略收益。
  • 估值更多依赖于模型因子排序及资金流量异动,技术验证优劣而非传统基本面估值。


5. 风险因素评估


  • 扩散指数的趋势依赖属性导致在转折点失灵。

- GRU模型对极端行情的应对能力不足,历史训练限制在非常态市场时预测失准概率大。
  • 政策变化快速且密集,模型缺乏对即时政策信息的内生反应,可能导致行业配置失误。

- 报告未详述具体风险缓解措施,提示投资需谨慎并结合多模型与基本面研究。

6. 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多重强调模型失效风险,说明对模型依赖的谨慎态度。

- 行业ETF资金流出现正负分化,表明市场对行业前景看法并非单一,有潜在波动风险。
  • GRU因子今年以来表现负面,提示模型在市场聚焦特定主题炒作时表现不佳,投资者需注意情绪波动和模型局限。

- 报告强调短周期信号的重要性,但长期策略有效性有待观察,隐含投资者需多元化配置,避免单一策略依赖。
  • 充足数据支撑和图表辅助,呈现信息较为完整,但行业配置建议仍需结合宏观环境与政策动态加以综合判断。


7. 结论性综合



本次《ETF流入金融与TMT,连板高度与涨停家数限制下活跃资金处观望态势——行业轮动周报20250706》报告透过详尽数据和模型分析,全面描绘了2025年7月初A股行业投资动态。核心结论如下:
  •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构造: 上证指数尝试3500点关口后回落,银行仍为支撑力量;钢铁表现突出,综合金融调整;资金净流入重点集中于金融地产和TMT,反映资金偏好高科技与核心资产,但整体市场活跃度低,受连板涨停限制影响资金观望。

-
扩散指数与GRU模型视角: 扩散指数模型显示综合金融、通信、传媒及计算机行业具备相对强势内驱动,年内超额收益约2.05%;GRU因子捕捉短周期资金动向,煤炭、钢铁等周期行业近期因子表现回暖,最新模型配置有所调整,但年内整体超额收益为-4.52%,反映模型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存在波动及局限。
  • ETF资金逻辑同步: ETF资金流聚焦科技成长及金融地产,资金流出集中于消费及部分防御板块,验证行业资金轮动信号和策略模型的实证。

-
风险提示突出模型及政策风险,强调行业轮动模型与算法模型依赖历史数据,面对极端行情或政策快速变化存在风险,须结合多重视角审慎操作。

报告利用丰富的行业数据、融资余额、ETF资金流向及机器学习模型相结合,为投资者提供了系统全面的行业轮动策略框架,以及对热点板块资金流动和市场情绪变化的深刻洞察,为专业投资者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

总体评级与建议:
*
  • 报告未直接做出“买入/卖出”评级,但通过详细资金流向和行业轮动趋势分析,隐含对金融地产、TMT等行业持积极看法。

- 在连板涨停家数受限和资金观望情绪下,建议投资者结合扩散指数和GRU模型信号动态跟踪行业配置,灵活调整策略。
  • 风险控制及多模型配合应用为未来投资重点,避免单一模型依赖带来的潜在亏损。


---

参考文献与数据溯源


  • 报告全文及所有数据、图表内容均来源于《ETF流入金融与TMT,连板高度与涨停家数限制下活跃资金处观望态势——行业轮动周报20250706》,中邮证券,2025年7月7日。 [page::0-10]


---

以上为本次报告的详尽系统性分析,期望为相关行业投资及策略研究提供价值参考。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