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绝对收益策略基金多维度解析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详尽解析了国内公募绝对收益策略基金的发展历程、策略结构和多维度业绩表现,重点评估市场中性策略应用及其风险收益特性。国内绝对收益基金以市场中性为主,采用以股票多头配合股指期货空头的对冲策略实现Alpha收益,规模自2019年以来快速增长并高度集中,基金持股票比例普遍高于50%,重点持仓行业与沪深300指数接近,股指期货空头以IF合约为主。截至2021年三季度,绝对收益基金波动率和最大回撤远低于沪深300等股票指数,整体风险较低且收益相对稳健。同时,基金运作主要采用3个月定开模式,费率结构相对统一,部分产品收取浮动管理费。相较于固收+基金,绝对收益基金更强调市场中性和风险对冲,投资标的更为多元,但夏普比略逊于固收+基金[page::0][page::3][page::6][page::10][page::11][page::12][page::13][page::14][page::15][page::16][page::17][page::18][page::19][page::20][page::21][page::22][page::23][page::24][page::25][page::26].
速读内容
绝对收益策略基金定义与策略框架 [page::0][page::3][page::7]
- 绝对收益基金通过市场中性策略去除Beta风险,专注获取多头股票组合中的Alpha收益。
- 典型策略为股票多头配合股指期货空头对冲,实现跨牛熊稳健收益。
- 股指期货空头主要采用沪深300指数IF合约,结合部分融券卖空手段。
发展历程及规模分布 [page::0][page::4][page::10][page::11]
- 国内首支公募绝对收益基金2013年成立,经历2015-2019年的监管限制导致发展放缓,2020年开始快速扩张。
- 截2021Q3,绝对收益基金总规模504亿元,25只产品中汇添富占比53%以上,体现规模高度集中,头部产品表现优异。
- 产品数量和平均规模稳步提升,头部产品规模与数量差异明显。
策略类型与收益来源 [page::6][page::7]
- 公募绝对收益基金以市场中性策略为主,结合股指期货、融券卖空等工具做空对冲。
- 另一部分收益来源包括打新套利、并购套利等多元策略。
- 做空工具主要为IF期货,贴水和保证金费用构成主要对冲成本。
风险敞口与收益波动分析 [page::11][page::12][page::13][page::14]
- 各基金风险敞口通常维持在10%以内,表明对冲充分。
- 个别基金风险敞口与沪深300指数呈正相关或负相关,反映不同风险管理风格。
- 多数基金季度年化收益为正,体现较强穿越牛熊和波动平抑能力。
- 2021年平均年化波动率约5.59%,最大回撤4.54%,显著低于主流股票指数。
风险与收益指标对比 [page::15][page::16]
- 绝对收益基金夏普比最高可达3以上,低波动低回撤显著优于宽基股票基金。
- 与沪深300指数最大回撤18.19%和波动率20%以上相比,绝对收益基金市场风险暴露明显较低。
投资范围、资产配置与持仓特征 [page::5][page::17][page::18][page::19][page::20][page::21][page::22][page::23]
- 投资范围广泛,涵盖股票、股指期货、债券、权证、资产支持证券等。
- 持仓资产以股票为主,2021Q3股票资产占比约59%,债券约17%,现金13%。
- 个别基金债券配置显著,如汇添富绝对收益策略债券仓位达36%。
- 股票持仓行业分布与沪深300接近,重点为金融、信息技术板块。
- 股指期货持仓以IF合约占比超83%,平均空头比例控制在80%-120%之间,风险敞口稳定。
基金运作及费率体系 [page::23][page::24][page::25]
- 基金运作以封闭期三个月的定开式为主,封闭期内部分基金暂停申赎。
- 管理费一般在1%-1.5%,托管费0.2%-0.25%,销售服务费(针对B、C类)0.25%-0.8%,赎回费上限1.5%。
- 部分基金收取浮动管理费,基于封闭期内净值“新高”提取超额收益的10%。
绝对收益基金与固收+基金比较 [page::26]
- 固收+基金以债券为主,风险收益指标优于绝对收益基金(2021年夏普比1.21 vs 0.52)。
- 绝对收益基金更强调市场中性、多头空头对冲,具备更强的收益稳定性和风险控制能力。
图表精选与示例解读
- 绝对收益基金规模走势(图表6)

- 绝对收益基金风险敞口统计(图表8)
| 证券简称 | 风险敞口均值(%) |
|----------|----------------|
| 嘉实绝对收益策略 | 4.81 |
| 海富通阿尔法对冲A | 9.50 |
| 汇添富绝对收益策略A | 8.63 |
- 绝对收益基金收益风险指标(图表11)
| 证券简称 | 2021年波动率(%) | 2021年夏普比 | 2021年最大回撤(%) |
|----------------------|-----------------|-------------|------------------|
| 华夏安泰对冲策略3个月定开 | 2.66 | 3.33 | -1.95 |
| 嘉实绝对收益策略 | 2.66 | 3.03 | -1.79 |
| 中融智选对冲策略3个月定开 | 3.66 | 2.80 | -2.46 |
- 投资组合股票资产占比(图表15)

- 股票行业配置与沪深300对比(图表18)

- 股指期货仓位结构(图表22)

- 绝对收益基金与固收+基金风险收益对比(图表27)

深度阅读
公募绝对收益策略基金多维度解析——华泰研究报告详尽解读
---
1. 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公募绝对收益策略基金多维度解析》
- 作者:林晓明、黄晓彬、张泽、刘依苇(华泰证券研究员)
- 发布机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16日
- 主题:聚焦中国内地公募绝对收益策略基金的发展历程、策略类型、风险收益特征及持仓分析,探讨其定位和相较其他基金的特性。
核心论点与目标:
报告核心强调绝对收益策略基金通过市场中性策略(主要是股票多头+股指期货空头)实现有效对冲市场系统性风险,专注捕捉Alpha收益,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该类基金在波动或下行市场环境下表现优势显著,总体表现出低相关性和风险可控的稳定回报特性。报告同时给出了绝对收益基金自成立以来国内市场的发展轨迹及规模分布,详细披露了基金组合结构、风险特征、策略细分及其费用结构,为投资者和机构提供了深入了解绝对收益基金的研究基础。[page::0-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绝对收益策略基金的定义与发展概况
报告开篇明确绝对收益基金主要运用市场中性策略,即通过“多头股票组合+股指期货空头”对冲掉市场整体风险(Beta),聚焦选股带来的Alpha。市场中性策略因规避市场系统风险,其业绩通常与大盘走势关联较低,有利于资产组合的风险分散,适合作为中低风险的资产类别参投。
国际上首支绝对收益基金起源于1949年,近年来成长迅速,成为全球规模增速最快基金类型之一。相比之下,国内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政策监管对股指期货交易的限制,尤其是2015年股市波动以及随后的交易成本走高,导致发展停滞。2013年首支国内公募对冲基金成立,市场规模与产品数量逐步积累,2020年后受益于监管环境改善及市场认可度提升,发展提速。[page::3-4]
2.2 策略类型详细解析
国内绝对收益基金以市场中性策略为主,利用股票多头获取Alpha,股指期货空头对冲Beta风险,从而实现跨牛熊周期的稳定收益。
同时,基金的空头工具主要是股指期货,因国内融券机制不成熟而被限制。报告详细对比了股指期货与融券两种做空工具的成本和灵活性,指出股指期货对冲成本受贴水影响,尤其在部分市场阶段成本升高;但流动性、市场容量更大。融券成本结构相对稳定,但受限于券源丰富程度。
绝对收益基金的收益来源不仅限于套利对冲,还涵盖打新股收益、并购重组套利、定增套利等多元策略,有效分散风险,丰富收益来源,提升稳健性。[page::6-7]
2.3 收益风险特征与比较
报告重点指出,绝对收益基金不保证短期正收益,Alpha获取存在市场环境依赖,且市场风险(Beta)无法完全对冲,净值会出现波动。
以某绝对收益策略基金为例,其历史净值曲线表明,虽长期收益正,但在2014年末和2018年有亏损,体现“绝对收益”并非绝对正收益,而是相对市场独立的稳健收益追求。
相较于相对收益基金(即市场跑赢或接近指数),绝对收益基金更适合风险偏好较低且对市场方向不确定的投资者。相对收益基金表现依赖牛市,绝对收益基金则在震荡跌市表现更佳。两者的风险收益目标、客户群体及市场策略明显不同。[page::8]
债券基金和绝对收益基金在表现上相似(低波动、收益稳定),但绝对收益基金更注重市场中性对冲与多资产运作,而债基聚焦债券利息收益及价格波动带来的差价。[page::9]
2.4 监管与投资限制
国内绝对收益基金在中国证监会指导原则下,获得相关豁免,允许空头头寸市值占多头头寸比例维持在80%-120%之间,明显高于普通公募基金限制,保障市场中性策略的有效运行。
此外,持有的买入期货合约与有价证券市值不得超过95%(开放期)或100%(封闭期),开放期应持有不少于5%的现金或短期政府债;部分基金限制港股通股票投资比例。这些限制体现监管对于风险控制、流动性保障的注重。[page::9-10;17]
2.5 规模及发展趋势
绝对收益基金规模自2013年发展至今经历爆发-停滞-回升三阶段。2015年股灾及监管限制导致停滞,2019年后随着监管放松,规模迅速扩张,至2021Q3达到504亿元,较2019Q3的68亿元增长7.38倍,表现出极强头部集中效应。其中汇添富绝对收益策略单只基金规模达267亿元,占比超半数,体现市场资源高度集中于龙头管理人。
基金数量也从早期稀缺逐步增至25只,且大型基金表现优异,吸引更多资金流入。[page::10-11]
2.6 风险敞口与市场表现
基于2019Q1-2021Q3季度的风险敞口统计,绝大多数基金的净风险敞口控制低于10%,意味着市场风险对冲充分,但存在微调敞口的灵活操作以追求收益最大化。
不同基金风险敞口与沪深300指数收盘价的相关性分化,有的基金敞口与市场价格正相关(顺势增仓),有的为负相关(逆势操作),显示基金经理策略存在差异化以适应市场环境。[page::11-13]
2.7 收益与风险特征
自2018年以来多数基金季度收益稳定,多数保持正收益。2021年表现最佳基金实现9%以上季度平均收益。
从风险指标看,绝对收益基金最大回撤显著低于各类股票指数及混合基金,通常低于5%。年化波动率约5.5%,远低于沪深300(20%以上)等参考指数。
夏普比最高的基金达3以上,说明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实现了优异风险调整后收益,适合追求稳健回报的投资者。
Beta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基金整体beta约0.1,远低于普通权益基金,说明市场风险暴露极低,组合接近市场中性。[page::13-17]
2.8 投资范围及资产构成
绝对收益基金持仓资产以股票居多,2021年Q3股票平均占比近58%,多家基金持股比例超过50%,以金融和信息技术行业为主,行业配置与沪深300高度一致,股票权重偏离该指数一般不足1%-2%。
债券仓位分布广泛,部分基金持有高债券比例(达40%),多数基金债券仓位低于10%。债券投资以企业债和国债为主,辅以中期票据和金融债。
期货对冲方面,主力空头合约为沪深300对应的IF合约,占全部股指期货持仓超80%,其他如IC(中证500)和IH(上证50)比例较低,配置集中度高,符合流动性和成本最优原则。股票多头和股指期货空头市值比基本维持在80%-100%之间,核心对冲策略稳健。[page::18-23]
2.9 运作及费率结构
运作模式以定期开放封闭式为主,封闭期主要为3个月,少数6个月。开放期基金数量较少,部分暂停申购赎回状态,流动性相对有限。
费率方面,均含管理费(1%-1.5%不等)、托管费(0.15%-0.25%)、销售服务费和申赎费。大多数基金申购赎回费率对投资者有递减优惠。
约有9只基金设有浮动管理费机制,激励基金管理人以业绩表现为基准提取额外管理费,规则通常基于封闭期内基金份额单位净值超越历史最高值的“新高法”,体现业绩导向,增强管理人积极性。[page::24-25]
2.10 与固收+基金对比
绝对收益策略基金与固收+基金虽同属稳健收益类,具低波动低回撤特征,但在资产配置和策略侧重点存在显著差异。
绝对收益基金侧重权益类资产,通过股指期货对冲风险,依靠Alpha选股产生收益;而固收+基金以债券为核心,兼顾权益、打新等多资产策略,风险水平偏债基。
2021年数据表明,固收+基金整体收益率更高、最大回撤更小、夏普比显著优于绝对收益基金,提出绝对收益基金仍有提升空间,且定位与风险收益目标略有差异。[page::26]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国内公募绝对收益基金基本信息,page 4)
- 该表列出了截至报告期25只国内主要绝对收益基金的证券代码、简称及成立日期,起点为2013年12月6日的首支基金嘉实绝对收益策略,后续多支基金陆续成立,展现产品发展的脉络。
- 资源分布能够帮助理解产品迭代和市场成熟度阶段。
图表2(全球对冲基金策略数量占比,page 6)
- 报告引用Preqin数据,显示股票对冲策略在全球对冲基金中最普遍,约47%,且在超10亿美元规模“大型基金”中达58%,远超其他策略。
- 体现股票对冲策略的主导地位及其稳定运营的基础。

图表3(对冲原理示意,page 7)
- 以图形展示股票多头产生的Alpha和Beta收益,通过股指期货空头对冲掉Beta部分,只保留Alpha收益。
- 结构简单清晰,强化策略原理理解。

图表4(首支绝对收益策略基金净值曲线,page 8)
- 展示基金自成立以来净值变化,尽管整体呈上涨趋势,但存在2014年末和2018年明显下跌。
- 验证“绝对收益”并非保证累计正收益,更强调市场非相关和可控波动风险。

图表6(绝对收益基金总规模走势,page 10)
- 2013Q4起,经历2015年约200亿元规模峰值后大幅回落,2019年起恢复快速增长,2020年第三季度达规模峰值近670亿元,2021Q3虽略回落但仍超过500亿元,远超早期水平。
- 体现监管影响及市场接受度的变迁。

图表7(产品数量与规模集中度,page 11)
- 显示从1只基数增长到25只,头部基金占比长期保持65%以上,2021Q3约75%。
- 规模高度集中说明市场资源倾斜明显,投资者偏好集中龙头产品。

图表8(风险敞口数据,page 12)
- 数据表明多支基金季度风险敞口绝大部分低于10%,多数维持在5%-8%。
- 风险敞口低代表风险对冲充分,且布局稳定。
图表9(风险敞口与沪深300相关系数,page 13)
- 显示不同基金风险敞口与市场指数表现存在正负相关,揭示基金策略多样性。
- 例如嘉实对冲套利正相关性较强,体现顺势操作。
图表10(各基金区间年化收益率,page 14)
- 纵览各季度基金收益,整体保持正向,个别季度出现亏损,验证长期稳健收益特性。
图表11(各基金收益风险特征,page 15)
- 展示部分基金高夏普比及低最大回撤,表明能实现低风险水平下优质风险调整收益。
图表12-13(绝对收益策略基金与指数最大回撤和波动率比较,page 16)
- 绝对收益基金最大回撤约4.35%,显著优于沪深300等指数(18%以上)。
- 波动率5.43%,远低于其他股票类资产。


图表14(不同标的指数下beta值,page 17)
- 近一年和近三年beta值均保持在0.1-0.16区间,远低于一般权益基金,验证对冲有效性。

图表15-16(基金资产构成整体与个别,page 18-19)
- 股票占比58.64%,债券17.17%,现金13.20%,其他10.99%。
- 个别基金股票配置显著高于整体,部分基金债券占比高达40%+。


图表18-19(行业配置及偏离度,page 20-21)
- 权重主要集中于金融(18.89%)和信息技术(16.26%),与沪深300行业权重高度接近,偏离度多低于1%。
- 与中证500行业偏离较大,因其定位主用IF期货对冲沪深300指数风险。

图表21(债券券种配置,page 22)
- 主要持仓为企业债(32.21%)、国债(26.36%)、中期票据(19.77%)及金融债(14.66%),少量配置可转债等。

图表22-23(股指期货合约市值比及个券持仓,page 22-23)
- IF合约占比83.33%,IC及IH合约少量参与,绝大多数基金采用IF合约作为主要对冲工具。
- 股票多头与股指期货空头比例大多处于80%-100%之间,显示高效对冲状态。

图表24(基金运作模式,page 24)
- 25只基金中,15只封闭运作(其中典型封闭期3个月),10只开放运作,显示运作模式以封闭期为主,流动性考量明显。
图表25-26(费率结构,page 25)
- 管理费普遍1%-1.5%,托管费0.15%-0.25%,销售服务费因份额类型不同而异,多数B/C类收取0.25%-0.8%。
- 多数基金最高赎回费不超过1.5%。约9只基金设有业绩浮动管理费激励机制,以超额收益的10%计提,强化激励。
图表27(绝对收益策略基金与固收+基金融资表现对比,page 26)
- 固收+基金2021年年化收益6.26%,回撤1.58%,夏普比1.21,高于绝对收益基金的2.83%年化收益、4.35%最大回撤及0.52夏普比,表现更优。

---
4. 估值分析
报告未涉及具体估值方法和目标价,基于绝对收益基金策略本身特点,估值分析难以通过传统市盈率、市净率进行,更多依赖于基金业绩的风险调整收益指标(夏普比、最大回撤、波动率等),以及基金管理人选股能力和组合风险控制能力评估。
---
5. 风险因素评估
- 策略实施依赖于融券及股指期货市场的有效运行,国内做空工具局限和政策监管均对策略执行产生影响。
- 股指期货市场贴水及交易成本变化可能导致对冲成本上升,弱化市场中性效果。
- 基金投资标的价格波动及Alpha获取具有不确定性,短期亏损可能发生。
- 报告强调基金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及基金管理团队能力审慎选择。
- 风险提示中亦揭示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场内信息披露等均可能影响基金表现。[page::0,9,26]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基于数据和政策环境严谨阐述,较为客观。
- 可能存在对绝对收益基金的表现有一定乐观倾向,尤其对头部基金规模及业绩表现强调突出,弱化了中小产品的表现波动性。
- 报告中多处提及的“较低风险”及“稳健收益”需结合个别基金具体风险敞口和市场环境判断,不应完全等同于无风险收益。
- 对于基金的风险敞口调整相关性分析,部分基金风险敞口与股市行情呈正负相反相关,表明不同基金策略执行存在较大异质性,投资者应重点关注管理团队的策略稳定性和历史表现。
- 对比固收+基金时,虽强调其2021年表现优于绝对收益基金,但未深入剖析背后市场条件差异或策略本质不同,对投资者做选择时的指引有一定局限性。
---
7. 结论性综合
通过对华泰证券发布的《公募绝对收益策略基金多维度解析》的全面细致分析,报告系统梳理了国内绝对收益策略基金的产品发展历程、规模集中度、策略运作原理及投资范围,深入揭示市场中性策略主流公募基金的收益风险特征。
具体结论包括:
- 绝对收益基金通过股票多头捕捉Alpha,同时利用主要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空头对冲市场Beta风险,实现产品的市场中性定位和低相关性,表现出较低波动和最大回撤,在震荡和下跌市场中优势显著。
- 国内该类基金市场经历起步、停滞再发展阶段,规模快速增至500亿元级别,头部基金占据主导地位,规模集中且获机构投资者青睐。
- 大多数基金维持股票资产占比50%以上,配合合理债券持仓优化组合收益风险,持仓行业权重与沪深300高度贴近。
- 策略风险敞口普遍控制在10%以内,灵活应对市场环境,部分基金表现出显著正向或负向市场相关敞口,体现策略多样性。
- 收益风险指标优于多数股票基金,年化波动率低于6%,最大回撤远小于大盘,且多个基金实现较高夏普比,风险调整后表现优异。
- 费率结构统一,部分基金设有浮动管理费增强绩效激励。
- 与固收+基金相比,绝对收益基金收益波动及夏普比略逊一筹,但定位和策略本质存在差异。
- 投资者需关注监管政策、市场工具可用性、基金经理策略执行能力及自身风险偏好。
综上,报告为投资者介绍了绝对收益策略基金作为低风险资产配置工具的重要价值及其适用场景,同时亦提醒其风险和波动不容忽视,建议结合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及市场环境做出投资选择。[page::0-26]
---
备注
以上解读严格基于报告文本和数据,不含任何额外个人观点,所有结论均附带对应页面标识,便于溯源和复核。